苏武牧羊到底是在今天的哪里?

如果说霍去病是华夏民族的民族英雄和最高荣耀,那苏武就是大汉民族的精神砥柱和不屈意志。

作为一个汉朝使臣,苏武真正做到了什么是民族脊梁,什么是华夏精神?

苏武被匈奴扣押前后时间长达19年,匈奴单于用尽各种办法,引诱、威胁、逼迫、消磨苏武的意志,可是作为汉臣使臣的苏武,软硬不吃,不惧身死,不畏酷寒,勇敢、坚强的活着,足足从一个壮年人熬到了老年人,匈奴单于和汉朝皇帝汉武帝都去世了,苏武还活着,只为了回到汉朝,回到故乡,不辱汉节!

苏武出身官宦子弟,父亲苏建多次跟随卫青出战匈奴,因迷路被贬为庶人,后来出任代郡太守,苏武因为父亲的原因,很早就做了郎官,公元前100年,汉匈暂时和解,汉武帝派出以苏武为首的使臣团一百多人出使匈奴。

因为代表团的副团长张胜无意卷入匈奴内部的一次叛乱,匈奴单于扣留了整个汉朝使臣团,苏武得知事情后,准备自杀,但被手下的张胜和常惠救了下来。

之后匈奴单于派人来审讯苏武,苏武感觉受到污辱,于是拔出佩马刺向自已的胸腹准备自杀,结果被匈奴人费了好长时间,才救了回了,之后苏武就被匈奴人软禁了。

苏武伤势好转之后,匈奴单于派自幼生长在汉地的胡人卫律来招降,可是苏武连死不怕,更不会投降匈奴了。但匈奴单于不甘心,于是找了一个大地窖把苏武囚禁起来,不给吃的喝的,苏武渴了就吃雪,饿了就吞毡毛,一连几天,苏武也不屈服投降,单于没有办法,于是就把苏武转到了北海。

《汉书苏武传》对此的记载是: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这话意思就是:于是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回归汉朝。

公羊能生小羊吗?当然不能,匈奴人的意思明摆着就是不会放苏武回汉朝的,可是苏武呢?毫不犹豫在北海生活了19年,遭受了无数艰难险阻,只为了能活着回到汉朝,完成这一次出使匈奴的使命。

那么这个北海在哪里呢?

北海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位于今天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离当时的汉朝都城长安有2000多公里,离今天的蒙古国边境有111公里。在当时属于匈奴人的势力范围。

匈奴人的祭祀圣地狼居胥山和姑衍山离北海(贝加尔湖)只有一百多公里,当年汉军主帅霍去病大破匈奴,最远就是到达了贝加尔湖沿岸,并在湖边补充水源,就是史书上所称的”饮马瀚海“。

北海也叫瀚海,《汉书苏武传》记载: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匈奴单于断绝了他的粮食供应,苏武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符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苏武没有粮食吃,又不愿意吃羊,只能另外想办法获得吃的食物,而贝加尔湖沿岸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食物系统,除去田鼠贮藏的食物,苏武根本吃不饱,要知道苏武在这里待了19年。

苏武是西安人,一直住在汉朝与匈奴的边境地区,为什么苏武不逃走呢?

很简单,没有条件逃走,从北海到汉朝中间有两千多公里,如果按一天走十里路算的话,要走一年,需要大量的食物和马匹才能顺利到达汉朝,可苏武没有,就算有,还要穿过匈奴人的地盘,苏武不具备逃走的条件。

关于北海是哪里?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 海是甘肃的白亭海,另一种说未能是说北海是宁夏中卫寺口。

白亭海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北部湖区,在当时属于汉朝控制的河西走廊,在汉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一直打到漠北,而漠南基本上无匈奴的王庭,这个白亭海就在漠南的河西走廊,当时的匈奴不可能控制这里。

况且现在的白亭海已经干涸,变成了一片盐碱地,也许当年是水草丰满的地区,但是既然会干涸,肯定湖区面积不大,不可能被称为”海“,所以北海不可能是当年的白亭海。

中卫寺口位于宁夏中卫市宣和镇南20公里处,因为寺口古称北海,所以这个地方也曾被当成苏武牧羊的地方,现在还有苏武牧羊的遗址。

这个中卫寺口只是与北海同名而已,因为这里没有海,也不可能是北海,中卫寺口离当时的汉朝都城长安只有600公里左右,离汉朝控制的河西走廊只有200公里左右,苏武牧羊的地方也不可能离汉朝这么近,否则苏武肯定会想办法逃走的。

中卫寺口这个地方多是后人附会的,不可能是苏武牧羊的地方。

所以,苏武牧羊的地方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的贝加尔湖。

苏武牧羊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历史故事,他在匈奴的统治区里忍辱负重19年,不为匈奴的软硬兼施、高官利禄所屈服,宁死也不变节,最后终于活着回来,成为当时的楷模,那么苏武当年放羊的地方到底是今天的哪里呢?

汉朝初期,匈奴人仗着能骑善射,经常越境到汉朝边关地区抢掠粮食等财物,并且大肆屠杀边民,成为汉朝新生政权的最大威胁,汉朝的皇帝为了息事宁人,往往采取和亲的方式向匈奴人示好。

然而匈奴人得寸进尺,汉朝的公主他们照收,但是粮食照抢、人照杀,皇帝们对匈奴人的态度还是一个“忍”字。

汉武帝 即位后,就派卫青、霍去病率兵对匈奴人给予了沉重的打击,直至把他们赶出了漠北,元气大伤的匈奴口头上表示要与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想进犯中原,匈奴的单于一次次的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忍无可忍也扣留了一些匈奴的使者。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派兵攻打匈奴,匈奴又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了回来,汉武帝也是拿这些无赖没办法,就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等百余人浩浩荡荡的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被扣留的匈奴使者,还送上丰厚的礼物,只等着单于写个回信他好回去交差,却不曾想在这个节骨点出了岔子。

在苏武出使匈奴之前,汉朝派往匈奴的另一个使者卫津经不住单于的威逼利诱,就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还封他为王,卫津拿了别人的好处当然就要替别人卖命,他尽干些有损匈奴和好的勾当,这引起了他的部下虞常的非常不满,虞常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好朋友,虞常暗地里与张胜商量想杀了卫津,然后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张胜很支持虞常的想法,表示愿意帮助他,没想到却走漏了消息,计划失败,单于大怒,就叫卫津审问虞常,还要查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实情,苏武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后再处死,这不是给朝廷丢脸吗?”说完拔出剑就要自杀,张胜和随从常惠夺下他手里的剑,把他劝住了。虞常受尽了种种折磨,始终只承认跟张胜是好朋友,说过话,打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虞常受尽折磨,最终被卫津杀害,而张胜贪生怕死,也投降了。

< p>单于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非常愤怒,想杀掉苏武,被大臣们拦下了,单于只好叫卫津去逼迫苏武投降,苏武一听卫津要他投降,就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卫津的鼻子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都像你一样贪生怕死违背使命,丧失了气节,那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说完,拔剑又想自刎。

卫津威胁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苏武说“我又没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戚,凭什么要连坐?”。

卫津又举起剑要杀苏武,苏武无动于衷,卫津见来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他对苏武说“我也是迫不得已才投降的,单于待我很好,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若也能投降匈奴,同样能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死呢?”。

苏武见卫津如此的厚颜无耻,叛变了还振振有词,就怒气冲冲的站起来说“卫津,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子,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你罪该万死,你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绝不会投降的,怎么逼我也没有用”。卫津软硬兼施都不能使苏武屈服还碰了一鼻子灰,就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非常佩服苏武的气节,他始终想苏武能叛变为他效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以此来消磨他的意志,逼他就范。

这时候正是冬季,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以雪止渴,饿了就以皮带充饥,硬是没有饿死苏武。

单于见如此这般的折磨苏武也没有效果,就把他送到北海边去放牧,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此话的意思就是长期扣留他,还下令他与一匈奴女子成婚。苏武到了北海,这个地方天上没鸟,地上没人,唯一陪伴他的只有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粮食,也就挖野鼠洞里的草根吃,还有树皮,当然放羊肯定有羊奶喝,反正人到了绝境,要想求生,什么东西都能吃下,总而言之,苏武活了下来。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裂成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了,又打发使者前去求和,汉朝已经传到了汉昭帝时代,汉昭帝便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却说苏武已经死了。汉朝朝廷当然不相信苏武已死,就又派使者前往匈奴,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设法买通匈奴人,私下里见到了汉使者,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知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你口口声声说想与汉朝和好,就不应该欺骗我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还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跳,他还真的以为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信,他见实在是瞒不住了,就向汉朝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还活着,我们这就放人”。

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苦难,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全城民众倾城而出来迎接他,他们看到白胡须、白头发,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感动的,都佩服苏武是个有节气的大丈夫。那么苏武牧羊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有一种说法是在甘肃省武威市的民勤县,那里有苏武山,苏武庙,苏公祠等等,按理说当年卫青、霍去病等人一直把匈奴赶到了甘肃、青海以外去了,况且甘肃离长安也不远也在汉朝的管控范围里,苏武牧羊应该不可能在那里。

至于说那里有苏武山,苏武庙等遗存,这可能是后人敬仰苏武而设立的。

比较可信的地方还是在现在的贝加尔湖,当 匈奴被赶出了漠北,匈奴人就有可能逃到这个地方来了。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最深的地方达到了1600多米,也是蓄水量最多的湖泊,此地十分寒冷,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38摄氏度,湖水结冰期长达半年时间,苏武就是在这个地方忍辱负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拒降匈奴,羁留匈奴十九年,受到世人的敬佩。

苏武回国后继续为朝廷出力,他熟知边境地区的民俗、气候、地理等等,为朝廷出力边境事务作出了很多的贡献,苏武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誉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一。

Hash:636c5c56f90706070f1ecbbcfcd6e8f623604693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