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农村老人一般都喜欢在小卖部门口坐

说起来,任何一个村子,都会有一个坐标,甭说它的坐标点基本上就是在这个村子的小卖部位置。尽管说店内的东西相比街上的价格要贵些,毕竟极大的方便了村里人,生意并不冷清。特别是一年四季,小卖部门口总会有老人扎堆晒着太阳,聊着天。且由来已久,经久不衰。

村里的老人为啥要到小卖部门口聊天呢,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小卖部处于村子的“优势”地位,一个村子的小卖部总是在地标位置。南来北往的村外人,下地耕田的村里人都会从此经过,这里是人流的分流之地。近几年,就是城里人,周末、假期,结伙野炊或者采摘野菜,来往“农家乐”,品尝农村原生态的果蔬,也不时地到农村转悠,“问道”也多在小卖部;收粮的、换大米的、收山货等小商贩,常常也驻足于小卖部门口大声叫卖。就是在这个小卖部,可以看到各路的人。老人们爱聚集在这里,多少也是想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老人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只要到了小卖部这里聊天,更能听到各方面的消息,尤其是农资、粮油等价格信息,这对于信息闭塞的农村老人来说,也算增长了见识,也为他们随时调整种植结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每天看着店里出入的大人、小孩,就会慢慢知道,这是谁家的媳妇、后生,丫头,起码也是“补课”于当今人情淡薄,同住一个村子还“对不上号”的尴尬现象,也为以后的人情往来打下基础。

也是沿承而来的一种习惯自从包产到户后,允许私人开店做生意。那时候的供销社已名存实亡,倒是私人小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农村也不例外,那些有眼光的、有胆量的也就在村部周围开起了小卖部,与村诊所“比翼双飞”,为村里人服务,也为自己挣钱。毕竟农民做了生意人,是个新生事物,也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常常有人喝点散酒,买盒香烟,一来二去,人熟了,便会多聊一会。长此以往,一一传十,十传百,村里的人,尤其是爱拉家常的老年人,慢慢的都成了一种习惯。彼此非常熟悉,即使有事耽搁沒有去聊会天,次日也会有同伴们“重播”一通。一天不去小卖部门口都会觉得闷得慌,还不就是习惯成自然。

店主的一种营销手段开店是有挣钱的,农村的小卖部更不例外。做为农民,也是转型为商人,其经营观营也在改变着。只要有人在店门口转悠,便有心地递支烟、端上小凳,如此贴心的服务,还真的让顾客和闲客们感动了,不时地会约个伴去一同前往。两人成双,四人成对,可以玩麻将、打扑克、掀“牛九”,当然还有下棋的、聊天的……他们会买烟抽,会买水果糖做“赌注”,带着孙儿孙女的,还不去买些小零食,饮料之类;若是还携着老伴的,也要买些针头线脑,油盐醋酱,这不是正合了店家的心意。冬季还给泡上热茶、夏天也会撑起凉棚。我这就有这样一位店家,老人只要想去消闲聊天,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去XX小卖部吧!”

结语:

时语至今日,几乎每一个小卖部都是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身处农村,还是受地域经济的制约,在一些农村还是缺乏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好多家庭也没有一定的养老条件,农村70多岁的老人下地干活并不少见。他们闲下来的时候总是改变不了去小卖部聊天的习惯。

Hash:86c88e88c5ad90a4512137b7230553e01e8ed91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