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旅游景点 景颇族名胜古迹

导读:景颇族旅游景点 景颇族名胜古迹 1. 景颇族名胜古迹 2. 景颇族的建筑特色 3. 关于景颇族文化的资料 4. 景颇民族文化介绍 5. 景颇族的民族风情 6. 景颇族风景 7. 景颇族历史文化 8. 景颇族的文化景观 9. 景颇族名胜古迹有

1. 景颇族名胜古迹

傣族。孔雀之乡——云南德宏是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7月23日,位于云南西部边陲。州内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和傈僳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是全国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主要聚居地。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歌舞之乡”。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民居建筑、歌舞、服饰、风味饮食、节日活动、风俗习惯及手工艺品等构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画卷。

经久不衰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描绘的就是德宏,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荣获金奖的舞蹈《孔雀舞》、闻名遐迩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就是从德宏民族文化宝藏中发掘出的精品,葫芦丝演奏大师哏德全是德宏民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德宏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桥梁,有奇异的边境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琳琅满目的翡翠珍宝;拥有两座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四A级景区;有东方珠宝城瑞丽、勐巴娜西潞西、目瑙纵歌之乡陇川以及美丽的瑞丽江、大盈江;德宏天空明净、满目苍翠,海拔适中,气候宜人,边贸活跃,是旅游观光、购物品味、疗养度假、修身养性、居住生活的好地方。同时,德宏发展潜力巨大,有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2. 景颇族的建筑特色

天气炎热,潮湿多雨,原始森林野兽虫蛇遍布.傣族竹楼与气候的关系:傣族竹楼的建造,完全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 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这里的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全区气候差别也大,山地海拔达1700米,属温带气候;平原海拔750-900米,属亚热带气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属于热带气候了。傣族人民大多数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年平均降雨量达1700毫米以上,有明显的干季之分,而每年5月至10月的雨季期间降雨量占全个的85%以上,没有四季的区分,在平坝区附近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坝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为了适应这炎热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傣族的先民们利用这里极其丰富的竹木自然资源,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建筑——干栏 6 式民居,也即是有名的“竹楼”。而这种干栏式建筑形成也是附近的景颇、德昂、基诺、佤等少数民族的基本建筑形式。 在“竹楼”这种干栏式建筑中,竹篾编的墙和竹子制作的楼板有利于通风散热,而下层透风的柱子便于通风防潮和防御洪水、野兽的袭扰。竹楼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特点。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室上。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夏天凉爽,冬天暖和。

3. 关于景颇族文化的资料

  傣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我国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州县。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我国傣族人口约150万,绝大多数的傣族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1]。  全世界的傣族现有人口约5000万,虽然国内属于少数,但学术上认为,傣族先民出自我国云南西南傣族聚居区,东南亚各国傣族都来源于此。而居住在国外的傣族主要分布于泰国(约3000万人)、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历史上傣族以泰国北部和缅甸为核心建有佛教国家——焚香国。后经历史演变,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 ,傣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各个东南亚半岛国家。  民族语言  傣语属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傣文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4种。4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  民族历史  中华民族系列邮票——傣族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建国后,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他们是最早栽培稻谷和使用犁耕的民族[2]。  公元1世纪,汉朝史籍《史记》、《汉书》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的支系有“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  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朝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衣”、“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民族文化  历法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医学  傣医(傣族)、蒙医(蒙古族)、朝医(朝鲜族)、维医(维吾尔族)、藏医(藏族)、壮医(壮族),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六大民族医药体系。  文学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戏剧  傣剧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区。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不久,傣剧流传到德宏其他地区,德宏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戏班,建造戏楼。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新中国建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成立,1962年扩建为德宏州傣剧团。  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 。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3]。  舞蹈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节庆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傣族)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民居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服饰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行吗?

4. 景颇民族文化介绍

1、礼节方面,景颇族热情好客,客人进家,无论认识与否,主人都会招待食宿。景颇族喜欢喝烧酒和自制的水酒,景颇族老人喜好嚼烟,他们把草烟和适量的熟石灰膏、干芦子放入口中咀嚼,有提神、醒脑、防龋固齿的功效,见面时会互递烟盒,表示友好、尊重和礼貌

2、家庭方面,过去传统的景颇族的家庭,是包括夫妻和子女的核心家庭和包括父母、夫妻、子女在内的扩展家庭。在家庭内部,父亲是家长,子女皆从父姓,世系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男性继承。传统上实行幼子继承,由幼子同父母同住并继承老家的房屋,其他儿子成家后便分出老家另立门户。

3、节日,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为目脑纵歌。

4、婚恋,景颇族婚姻实行丈人种(景颇语称“木育”,载瓦语称“勐”)与姑爷种(景颇语称“达玛”,载瓦语称“墨”)单向联姻的婚姻形式。两个家庭一旦缔结婚姻,不仅产生“姑爷”(女婿)和“丈人”(岳父)两种个人身份,同时也产生“姑爷种”和“丈人种”两种群体的身份,形成固定的丈人种与姑爷种关系。

5、丧葬,景颇族的丧葬习俗独特。凶死行火葬,幼殇行天葬,正常死亡行土葬。在家中自然死亡视为善死,在外意外死亡、刀枪致死、上吊、投河自杀以及难产死亡均视为凶死。凶死者,尸体不能进寨。善死者亡,家人立即朝天鸣枪报丧,亲朋村邻闻讯带着礼物前来奔丧、帮忙。

5. 景颇族 的民族风情

竹编工艺品,历史悠久,可分为细丝工艺品、粗丝工艺品两大类。傣族竹编世代传承,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我国传统竹编工艺的代表,主要盛行于云南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其显著特点表现为不但历史悠久、工艺精细、造型大方、美观实用,而且种类繁多,包括竹楼、餐具、床、家具、笆箩、饭盒、槟榔盒、小竹篓等。

可以说,傣族人家几乎就是一个精致的竹编世界。傣族人的村寨都掩映在竹林之中。他们住的是竹楼;用的是各种竹编,包括竹床、竹桌、竹柜、竹凳、竹席、竹篮、竹帽、竹盒、竹水桶、竹节碗、竹汤勺、竹饭盒、竹脸盆、竹篓、竹纺车等。 傣族人擅长竹编工艺,各种生活用具多是竹器;此外也有很多精美的竹编工艺品,或者专供佛寺祭扫之用,或者成为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信物,就连傣族饮食中,也有 一道著名的风味叫“竹筒饭”。 可以说,傣家竹编是民族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朵 奇葩。

傣族竹编朴实、美观、精致,尤以芭箩、饭盒、槟榔盒等为代表。其中,芭箩 是一种竹篓,一方面是生产和生活用具,另一方面也是装饰品,通常被傣族妇女 挂在腰间。此外,芭箩还是傣族青年男女间传递爱情的信物。

如果俸族青年想 要表达对姑娘的爱意时,通常会编一只芭箩送给她。 同时,青年也将得到姑娘 回赠的由她亲手绣成的筒帕。因此,编芭箩、绣筒帕,被誉为傣族“编织爱情的 技艺”。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傣族小伙子不会编笆箩,一个傣族姑娘不会绣筒 帕,那么他们找伴侣就会很麻烦。

作为装饰品,傣族妇女腰间挂着芭箩走动时 的样子,显得十分精干、健美。 傣族竹编经多道工序制成,除基本的编制外,后期装饰也是一项很重要的 内容。比如,通体髹漆,包括内施朱、外漆金。

再如,压印富丽堂皇的图案,镶嵌 五彩琉璃等。傣族竹编工艺品选材精、构思奇、做工严,而且有大、中、小30多 个品种,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都比较高,游客可购买一些作为旅游纪念品带 回去。

6. 景颇族风景

jǐng pō dù

“景”,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jǐng、yǐng。“景”的基本含义为环境的风光,如景色、景致;引申含义为情况,状况,如景象、景况。

在日常使用中,“景”常做动词,表示仰慕,如景伏。

“景”,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为形声字兼会意字。从日,从京,京兼表声,表示日光高照,“景”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篆书演变而来。

7. 景颇族历史文化

花冠皱盔犀鸟。

花冠皱盔犀鸟是景颇族的民族图腾,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当地的许多建筑物、服饰上都能看到犀鸟的一些元素。花冠皱盔犀鸟的精神感染着他们,与景颇族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花冠皱盔犀鸟生活在海拔500米左右的阔叶林中,喜欢吃一些野果、青蛙之类的,属于杂食性动物。在我国众多的犀鸟当中,属于天花板级别的存在。粗大的鸟喙上有一些冠突,叠在一起就像褶皱一样。

8. 景颇族的文化景观

云南民族村还可以,民族村园区占地89公顷,以不同少数民族的居民建筑为主,融园林景观、秀水绿树为一体,园内有傣族、白族、彝族、景颇族等26个少数民族村寨,各有不同的民俗和工艺表演。个人觉得傣寨和我们彝族村最值得一看,村里还有彝族特有的土掌房建筑、烤酒作坊、文化楼等等。云南民族村里没有好吃的餐厅和地方,要在民族村外面海埂基地附近,那边农家乐比较多,价格也不算太贵,海埂公园门口还有各种小吃,味道还可以,就是卫生条 件不好。

9. 景颇族名胜古迹有

中国十大著名湖泊,来这里给你治愈!

中国湖泊众多,共有湖泊24800多个,数量虽然很多,但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下面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中国十大著名湖泊,喜欢旅游的朋友可以来看一看哦!

杭州西湖

著名景点: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

长白山天池

著名景点:金蟾卧峰、长白飞瀑

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夏融池水湛蓝;冬冻冰面皓白,被16座山峰环绕,仅在天豁峰和观日峰间有一狭道池水溢出,飞泻成长白瀑布。长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椭圆型,南北长4.4千米,东西宽3.37千米。天池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雄伟的长白山群峰之中,是中国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

喀纳斯湖

湖区景观:驼颈湾、变色湖

喀纳斯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是一个内陆淡水湖,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5.73㎞,湖水最深处达188.5米左右,蓄水量达53.8亿立方米。喀纳斯湖是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高山湖泊,2009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湖泊”。

纳木错

著名景点:那根拉、扎西半岛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九寨沟

主要保护对象:大熊猫、金丝猴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泸沽湖

俗称:左所海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泸沽湖入湖

Hash:af9e22d6ea6657e8cf1efdd7cb2638d6841bbd0c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