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迭尔宾馆曾发生过哪些大事件?

马迭尔宾馆始建于1906年,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当时宾馆富丽堂皇、门庭若市。马迭尔在俄语里的意思为现代时髦的意思。1934年遭日伪军队的残酷破坏,开始衰败。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马迭尔被改为中共中央东北局招待处,随后几易其名,1987年,恢复马迭尔原名。[1]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2]

中文名

马迭尔宾馆

外文名

Modern Hotel

建立时间

1906年

性质

国有控股企业

地址

哈尔滨中央大街

等级

涉外旅游四星级宾馆[3]  

简介

在哈尔滨,马迭尔这个名字尽人皆知,它与秋林一样,都是充满异国情调的老字号。马迭尔旅馆建造的年代晚于秋林商行,于1906年建成开业,它是当时哈尔滨旅馆建筑中最豪华的多功能旅馆之一,集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正如《哈尔滨指南》1931年俄文版广告中所述马迭尔旅馆拥有最豪华的舞厅及餐厅,最现代、最舒适的客房。今天的商家喜欢用外语名字作为店名,而马迭尔旅馆却是地道的外语音译,关于它名字的含义曾经有过争论。

“马迭尔”是俄文“модерн”的音译,意为“摩登的、时髦的、时兴的、现代的”。自1913年落成至今,随着社会变迁,先后六次易名,每次易名的后面,都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内容:1946年,中共中央东北局招待处;1949年,哈尔滨市政府招待所;1953年,哈尔滨旅社;1966年,哈尔滨市革委会第二招待所;1983年,哈尔滨宾馆;1987年,恢复马迭尔原名。[4] 现拥有客房142间,其中历史名人房18间。[5]

1985年,马迭尔开始进行重新装修和扩建,现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涉外旅游四星级宾馆[3] 。90年代后期,马迭尔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现如今马迭尔的面包、冷饮已经走出宾馆开展了专业配送业务,企业也转制为国有控股企业。

荣誉称号

在市政府和各级政协组织努力下,马迭尔宾馆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政协筹备活动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 ,被黑龙江商务厅认定为“龙江老字号”[7] ,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8]

地理位置

在哈尔滨的旅馆建筑中,马迭尔宾馆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位于繁华的中央大街中段,距离松花江及防洪纪念塔也不过咫尺之遥。作为多功能的旅馆,其平面功能比较复杂,且以首层平面最为复杂。首层平面正中是主入口及人口前厅、会客厅,以此为中心组织起其他空间。会客厅北侧通过一个过厅与餐厅相连,餐厅又与一个100多平方米的舞厅相通,再往北则是狭长的冷饮厅;会客厅的东侧通过一个主楼梯厅与一剧场相连,这个剧场就是《哈尔滨指南》中指的马迭尔电影院。剧场近200平方米,并带有一个10米进深的舞台;建筑的南翼为较大的南餐厅,沿西八道街一翼为几个小餐厅及其他辅助用房;建筑二、三层则以客房为主,有的客房带有室外阳台。建筑的三个沿街立面中,以中央大街立面为主要立面,正中为主入口,主入口的北侧及南侧转角处各有一个次要入口,人流比较合理。

建筑特色

建筑的立面处理相当精彩,其手法主要通过窗、阳台、女儿墙及穹顶等元素体现出来,反映出较强的新艺术特征。建筑的阳台也是一大特色。与中央大街上的许多建筑一样,出挑的阳台常常兼作入口的雨篷,在建筑入口上方或其它局部饰以精巧的阳台,成为一种习惯的做法,阳台成为建筑提神之笔。出挑的平台下面有两大两小四块托石,大托石呈向内收卷的涡状,上覆线脚 丰富的平石板;小托石则呈柔美的半抛物线形,小托石的两侧各有一铸铁的花饰,如缠绕的丝蔓,简单的几笔便勾勒出入口的空间,没有丝毫的做作。

多姿多彩的女儿墙造型是建筑又一画龙点睛之笔。女儿墙以砖砌体为主,采用柔软、灵活的各种新艺术曲线造型,或呈陡急的落水曲线,或呈圆润的椭圆形涡卷曲线,或层层叠起,或飞流直下,极具气势与动感,整个建筑仿佛具有了生命力一般,飘然欲飞。

步入建筑内部,你也会惊叹它的富丽堂皇。室内的墙壁或饰以优雅的壁画,或以镜子贴面,柱端饰有精美的雕刻;黄铜的楼梯栏杆,充满柔媚的线条,再加上熠熠生辉的大吊灯,大理石饰面以及精致的饰线,无不透出豪华典雅的气质。客房的设计也十分优雅舒适,梢美的雕刻橱柜、丰富的墙面线脚、清新的色调以及优美的镜饰、灯饰都保存完好。这一切不禁令人追忆的90多年前马迭尔宾馆的舒适豪华。

马迭尔宾馆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建筑室内外均保存较好,正如其名字含义所指的那样,本世纪初叶它完全称得上最摩登、最豪华的旅馆之一,它也是哈尔滨早期旅馆建筑的代表作。[9]

历史事件

马迭尔绑架案

马迭尔宾馆历史上发生过一件震惊中外的绑架案。由于宾馆创始人约瑟·开斯普很善于经营,他本人也随着财富的增加,很快变成了哈尔滨的首富。西蒙·开斯普是他的小儿子,法国巴黎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学生。1933年夏天,趁学院放假从巴黎来到哈尔滨。老加斯普视这个儿子为掌上明珠,不幸被久已觊觎加斯普家族财产的日军所指使的白俄土匪绑架,并以勒索钱财为要挟,最后竟被残忍地撕票而遇害。当时马迭尔绑架案曾轰动世界,成为当时闻名世界的四大绑架案之一。[10]

西蒙卡斯普

国母宋庆龄曾下榻马迭尔

1927年8月22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宋庆龄为了完成孙中山出访苏联的遗愿,发表《赴莫斯科声明》,继而与秘书黄惠卿等人从上海乘船至海参崴,于9月6日抵达莫斯科,受到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的热情接待。宋庆龄访问苏联期间还应邀参加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反帝同盟大会,被选为大会名誉主席。1929年5月5日,宋庆龄离开莫斯科回国途经哈尔滨,16日下午5时20分抵哈。哈尔滨各级要员群集火车站,迎接宋庆龄。宋庆龄与秘书下榻“马迭尔”137房间(今315房间)。当晚8时,中东铁路督办吕荣寰、哈尔滨特别市市长何玉芳等在“马迭尔”宴请宋庆龄一行。秘书黄惠卿代宋庆龄致辞:“孙夫人此行系为总理安葬,路经哈埠,蒙此隆重招待,殊深感谢。”用餐后,当晚10时40分,宋庆龄乘车从哈尔滨出发,18日抵达北京。[1]

宋庆龄下榻马迭尔留念

国联调查团与马迭尔

“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国民政府就电令中国驻国际联盟(1920年1月成立的国际组织,简称国联。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国联主要致力于解决一些有关领土的争端。1946年4月18日解散)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请国联派员调查真相,主持公道。同时要求日本撤军,而日本对此置若罔闻。1931年12月10日,国联理事会通过了派遣调查团的决议。1932年1月29日,国联组成以英国代表李顿为团长的调查团,调查团成员由法、美、德、意等国家代表组成。中国外交部部长顾维钧、日本驻德国大使吉田三郎为调查团襄理员。加上各方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共30多人。[1]

李顿调查团

1932年9月9日下午4时,调查团重要代表下榻的马迭尔旅馆四周都被日方人员严密地监视着。在代表团下榻的邻近房间,统统由日探和俄探装作普通 客占据了。除此之外,六个日本军方的工作人员冒充为旅馆的职员,其中三个男的扮作茶房、侍应生与大厅侍应生,三个日本女子扮作了女侍。其余几十个探员都分散在餐室、阅报室、会客室和旅馆四周,严密监视着调查团成员的一举一动。至于其他各旅馆,像住着调查团其他代表和工作人员的格兰德旅馆和新世界饭店,也像“马迭尔”一样布置好了。在调查团或许会去的一切大商店、酒馆以及头等戏院中,都安排了日方密探,伪装成各个场所的职员、侍者等。日方还假造“激昂的民气”,使调查团感到东北人民是拥护伪满洲国的。调查团在哈尔滨期间,共有1361个中国人、俄国人、朝鲜人以及9个日本人被怀疑有反伪满洲国示威活动倾向而被捕。日方害怕调查团参观监狱,把所有政治犯、苏联的公民以及能说英语和法语的嫌疑犯从监狱转移出来,都带到松花江对岸,离哈尔滨六公里的松浦镇秘密集中营里。将医院一切可疑的病人转移到调查团不会去的日本医院里。调查团调查期间,有五个中国人、两个俄国人因向调查团递信被日本特务枪杀。1932年9月4日调查团完成调查报告书。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以42票赞成,日本1票反对,通过了19国委员会关于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决议,重申不承认伪满洲国。3月28日,日本以抗议该报告书为由,宣布退出国际联盟,致使国联的调查报告书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新政协筹备会旧址

1946年,马迭尔宾馆曾被东北局作为招待处使用,是当时解放区的政治会议中心。1948年,全国解放在望,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提出“各民主党派、各民主团体、各社会阶层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多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作为全国最先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被中央公布为召开全国政协会议预备会议的最佳所在地。10月至11月期间,民主人士沈钧儒、章伯钧、谭平山、蔡廷锴、王绍鏊、朱学范等陆续抵哈,并下榻马迭尔饭店。受中央委托,时任东北局领导的高岗、李富春,邀请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等,在马迭尔饭店二楼一号会议室,就《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举行了三轮会谈。其中一些建议被中共中央采纳,并决定由中国共产党及23个党派团体的代表组成新政协筹备会,确定任务、制定纲领,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央人民政府。此后不久,李济深、何香凝、马叙伦、许广平、茅盾、章乃器、彭泽民、陈其尤、沙千里、邓初民、柳亚子、马寅初等40余名民主人士也先后辗转到达哈尔滨市。北平和平解放后,民主人士乘专列经沈阳前往北平。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Hash:75189c529d5c2fb92559dc8180d2e9c2779ebeb2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