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景点的生态村 生态旅游示范村

导读:有景点的生态村 生态旅游示范村 1. 生态旅游示范村 2. 生态旅游示范县 3. 生态观光园 4. 生态旅游示范村创建方案 5. 生态旅游示范村的建设 6. 生态旅游示范村建设方案 7. 生态文明示范村镇 8.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 9. 创建省级生态示范村 10. 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1. 生态旅游示范村

项目主要是对村街部分民宅和村庄周边农业生态、水系生态、农林生态进行文化产业升级改造,未来,项目将借助独特区位及新机场优势,成为吸引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年轻族群的网红聚集地,进而成为腾讯生态融合农业村落的标杆项目和文旅生态小镇。

2. 生态旅游示范县

1、延平

公元196年置县,至今1825年,2019年末 总人口47万人,素有“森林之窗,本甲全闽”之称、我国南方三大杉木产区之一、境内有一江三溪(闽江、建溪、沙溪、富屯溪)、水电理论蕴藏量居福建省首位。

2、闽侯

公元196年置县,至今1825年,2019年末总人口74万人,是2020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49位、2020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14名、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3、蒲城

公元196年置县,至今1825年,2019年末总人口42.6万人,是福建的北大门、自古为中原入闽第一关、中国丹桂之乡、福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十大香樟基地之一。

4、建瓯

公元196年置县,至今1825年,2019年末总人口45.5万人,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全省柑橘生产基地市、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92、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5、建阳

公元205年置县,至今1816年,2019年末总人口34万人,是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理学名邦。

6、南安

公元260年置县,至今1761年,2019年末总人口151万人,是全国商标品牌十强县市、体育先进市、文化先进市、中国龙眼之乡、建材之乡。

7、邵武

公元260年置县,至今1761年,2019年末总人口30.4万人,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

8、将乐

公元260年置县,至今1761年,2019年末总人口15.4万人,是中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9、沙县

公元379年置县,至今1642年,2019年末总人口23.4万人,中国小吃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沙县小吃共有240多个品种,获得“中华名小吃”的有39种,获得“福建名小吃”的有63种。

10、连江

公元623年置县,至今1398年,2019年末总人口60万人,全国县级水产第二大县、全国水产第一大县、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

11、长乐

公元623年置县,至今1398年,2019年末总人口75万人,是中国著名侨乡、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七下西洋开洋地。

12、漳浦

公元686年置县,至今1335年,2019年末总人口86万人,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全国文化先进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海洋大县。

13、仙游

公元699年置县,至今1322年,2019年末总人口86.7万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15、全国县域网络零售第68、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14、晋江

公元718年置县,至今1303年,2019年末总人口211.9万人,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十、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市。

15、宁化

公元725年置县,至今1296年,2019年末总人口28.8万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客家习俗)之乡、中国地名文化遗产、福 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16、长汀

公元736年置县,至今1285年,2019年末总人口40.1万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菜之乡、福建美食名城、红军的故乡。

17、尤溪

公元741年置县,至今1280年,2019年末总人口45.2万人,是朱子理学文化名城、中国金柑之乡、中国绿竹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革基布名城。

18、古田

公元741年置县,至今1280年,2019年末总人口33万人,是中国食用菌之乡、体育之乡、文化之乡、水电之乡、华侨之乡。

19、永泰

公元766年置县,至今1255年,2019年末总人口38.5万人,是福建省10大旅游重点县、福州后花园、中国李果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县。

20、闽清

公元785年置县,至今1236年,2019年末总人口24.5万人,是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中国陶瓷生产基地。

3. 生态观光园

马头祥生态观光园依托青弋江畔的古马头渡口,利用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马头林场,成功地开发了集旅游休闲、自然风光、花卉观赏、古建筑和亲子游乐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4. 生态旅游示范村创建方案

发展乡村旅游,是当前旅游行业的新军,爆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我的身边,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要说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我想有以下这几个方面与您分享。

一、选址。经过我的大致统计,乡村旅游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选址。比如,交通是否便利,是否附近有旅游区,工作人员是否能就近招聘,蔬菜水果是否就近购买,有哪些地源优势和受客群体等等。其中,客户群体有多大要做好预估,你的竞争对手,不利因素等都在考虑之内。

二、定位。给乡村旅游定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比如做乡村饮食文化,杀猪菜,铁锅炖。比如怀旧文化,民俗村,老建筑等,要的就是历史积淀,土的掉渣儿。再比如采摘节,品尝季或者是生态种养一体化展示,种养加销一体化运营等。

三、发挥优势。在乡村旅游的策划中,发挥优势很重要,就是你擅长什么,你有什么。比如你有个生态农场,懂技术,那你搞生态旅游就好的多。比如选址地附近有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或者有渔业基地,那你就靠近这项目,依势而为。总不能只是有钱,头脑一热就搞个乡村游。

四、科学运营。在做好以上工作以后就是运营管理了,工程建设、项目规划,人员招聘,功能区划分,产品展示,广告宣传,试营业之类都要逐一展开。涉及内容纷杂多样,都要处理好。

五、管理和纠偏。乡村旅游有它易上手、接地气的优势,但是问题也不少,比如饮食卫生管理,种养殖技术,旅游线路并轨,雇佣员工素质提高等,很复杂。我知道的几个成功的案例中,就由于经营不稳定,家族产业既得利益划分不清,管理制度不落实,出现分歧和纠纷,导致失败的。

六、几个原则和建议。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是懂点种植业,和种植业者打交道多,道听途说而已。

1、递进原则。发展乡村旅游也好,农村餐饮服务也罢,依托农业生产就很麻烦,从大题目上说,那也叫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所以,不可冒进,要先试水。

比如,你有渔场,那就近搞渔村铁锅炖,积累人脉、经验和资金以后,再扩大再生产,加入种植、加工、产品销售。这就叫商场上的“以战养战“。

2、制度优先原则。由于乡村旅游项目中,经营依托地点的特殊性,使乡村旅游的经营人一般都是一个家族或几个家庭的联合,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责权不对等,公私不明确,各自为战的 情况,往往刚开业时红红火火,挣钱了以后却乱做一团。究其原因,还是制度不明确,顶层设计不够,缺少制度上的约束。

3、市场优先原则。创建乡村旅游,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客户群体,顾客的体验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这个方向上说,顾客就是市场,沿着他们的体验去做,才有发展。

比如,建一个采摘旅游,你只有葡萄,那有点单一啊,你从草莓、樱桃、黑豆果、灯笼果、树莓、沙果、梨这一系列来上市,差不多六月份到十月一每个月都有新品采摘,那会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4、特色原则。特色就是与众不同,乡村旅游就是要搞出个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样才能发展,才能成功。我曾经去过一个经营杀猪菜的农庄,在那你可以参观其任何一个环节,养猪、种菜、饭馆、一体化,生态化,你看了都觉得该尝尝。将特色做到极至,一定吸引人。

好了,就说这些吧。如果有一两句话启发和帮助到您,不胜荣幸!

5. 生态旅游示范村的建设

乡村振兴工作需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可以提供可参考可学习的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提升广大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结合多地推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综合各地乡村振兴创建要求,乡村振兴示范村应该以合理规划为前提,秉承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农民主体的原则,从“五大振兴”入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6. 生态旅游示范村建设方案

现在到处都在建设新农村,如何成为一个有传统生态和现代社会价值的新农村,成了很多村干部们的难题,现在我们国家提倡的是以规划为指导,从农村直接出发,深层挖掘农村里面的人文生态环境,这样才可以让农村的经济收入和人文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农民的文化是传统文化里最为精髓的,也是我们传统文化里保留最完整的一部分,而如何将这些文化输出出去,这个问题就成了所有村干部们思考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农村变得既有特色,又富有现代化,这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发展,每个人说话都有乡音,而乡音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是一个带有特色传统文化的痕迹。

想要建设新农村,光靠特色的乡土文化是完全不行的,这会过于单调,所以我们也要挖掘乡村价值,让家乡更有价值,才会利于传播,这样也可以让乡村成为一个情感的寄托,因为很多人都是从农村出去,而在城市里打拼,就要受到很多的压力,生活中工作中这些压力总会让人喘不过气。

农村的那一方净土就成为了人们心中唯一的寄托,如何把这个感情发扬光大,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农村的寄托应该架设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亲近感上,而不应该过多的牵扯一些利益方面的因素,这样才可以让离开农村的人,找到回到农村的价值。

很多农村都具有一些的传统风俗文化,如果能让这些文化遍地开花,那么对于建设新农村,保护人文生态来说是非常具有意义的,我们在开发风俗文化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和气和善的风俗尽量避免一些低俗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提倡我们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而这样的文化也会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也有助于那些离开农村的人会增强对农村的向往,因为很多人在外生活多年,逐渐已经忘记了自己村里面的一些规矩和风俗习惯,而我们如果抓住这一方面进行有效的传播,会很容易引起其 人的共鸣。

在新农村的建设里,人际交往关系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生态圈子。现在很多农村都贴出了标语,这些标语大概都是讲,村民们应该如何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因为农民一直是被别人带有有色眼光看待的,而农民之间的帮助才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尊严感和体面感。一些离乡打工的村民,也很容易从这个范围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越来越多的村子有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对于这一方面的传播,我们应该加紧传递一种爱的力量,,让这些留守的儿童和老人可以抓紧回到亲人身边,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团聚的幸福。这样也有利于新农村的人文生态保护,不要造成那种一年只回一次家的现象继续发生,这样只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压力,也会让人际关系变得逐渐冷漠起来。

现如今,我国的许多新农村都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好,而这些已经走在了先进道路上的农村,他们在发掘自身文化的方式和方法上也非常的有特点,可以既让人感觉到农村里面的幸福生活,也可以让在外的人感受到浓厚的乡土风情。过不了多久,很多地方都会产生这种新农村的人文生态保护,这是农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7. 生态文明示范村镇

一、爱国守法 遵守公德 热心公益 乐于助人

1、家庭成员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爱国爱家,有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2、家庭成员乐于助人,热心奉献,积极参加公益捐赠活动。

二、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积极进取 奉献社会

1、家庭成员诚实守信,无不良行为记录。

2、家庭成员工作积极,爱岗敬业,勤劳致富。

三、重视学习 信奉科学 计划生育 优生优育

1、学习努力,崇尚文化,。

8.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

9月21日,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环保部命名授牌46个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通化县榜上有名。

作为我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通化县不仅造就了生态和谐的绿色奇迹,更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变,为我省乃至全国各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丰满的范例。在全省县域年度考评中,通化县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10,其中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9,获得县域考评综合发展优胜奖。

持之以恒,理念引导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通化县山好、水好、空气好,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通化县委书记姜信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2004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以来,通化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进产业结构、城乡建设和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下决心,用重拳。2012年,通化县累计投资20多亿元,先后开展了“生态产业、清水、蓝天、家园、清洁、宁静、青山、生态安全”八大工程,并于2016年6月24日获得正式命名,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生态县。

虽获此殊荣,但通化县思路不变、脚步不停、起点不降,全面推进新一轮生态大行动。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引领,出台一系列文件,实现从“浅绿”到“深绿”的发展。多年大手笔启动生态文明建设,让全县上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转变“GDP至上”的观念,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正确理念,并交出了一份极不寻常的答卷:

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平安畅通县、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名 等20余项荣誉;2014年12月,通化县国家生态县通过验收;2016年6月,获得环保部“国家生态县”称号,成为吉林省首个国家生态县;2017年9月,荣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启示一:持之以恒,筑牢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通化县几任领导班子始终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夯实了“环境保护优先、生态文明至上”的核心地位。

巧用“加减”,添彩美丽县城,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通化县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张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通过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等方略的实施,经济后发优势加快蓄积,为县域经济社会振兴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发展“绿色经济”,积聚创新发展动力。坚持围绕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每年从县财政列支3000万元,用于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研发生态环保的高科技项目。此外,通化县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生态共建共享的突破口,推出具有地域特色旅游路线,打造长白山旅游重要节点。

建设“绿色银行”,厚植生态发展“底色”。实施“净水”行动,推进蝲蛄河景观带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实施“增绿”行动,实现从“砍树”向“栽树”的转变,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6.9%;实施“护蓝”行动,全面推进“工业废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治理,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40天。

打造“绿色空间”,建设美丽生态家园。在城区,累计投入近50亿元,加快推进城区棚户区改造、文化产业园、南山公园、御山公园、蝲蛄河景观带、绿化美化、污水处理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不断提升县城承载功能和品位;在农村,投资1.4亿元在全县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设,打造美丽庭院12124个、干净人家11395个,建设休闲景点198处、宜居村庄104个,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4个,国家级生态村8个,省级生态村28个。

推动生态资源变资产、变资本,依托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辐射和总投资324亿元的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的果松太舞四季文化旅游区、总投资1亿多元的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丰富绿色发展内涵。然而,当“土地、环保、能耗……”的招商“门槛”抬高之际,是否会“吓退”投资者?实事消解了这些担忧。

东宝人胰岛素产业园、东宝高端服务产业园、东宝生物科技园、通化化工产业园、通化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园、快大人参产业园、双易铗矿业钾长石工业园、远东矿业石墨科产业园、吉林国富人参交易中心等总投资200亿元的“八园一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些集聚发展大项目无疑增添了绿色转型发展的后劲。在连续三年的全省大项目巡检中,通化县的项目总量、项目质量和创新性等综合考评分别获得两次全省第四名和一次全省第二名。

良好的生态带来可持续发展。2016年,通化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0.2亿元,同比增长7.8%;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4.5亿元,增长6.2%;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11亿元,增长5.8%;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16.5亿元,完成增加值65.7亿元,实现利润16.1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8户。

“我们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绿水青山,和通化县健康和谐的政商关系。”北京三聚环保董事长刘雷说,通化县坚持“经营企业家”理念,正确把握“亲”“清”内涵,营造了尊重、关怀、宽容、支持企业家的社会环境。

启示二:有看得见的风景,还有算得出的生态效益。

无论从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相协调的要求来看,还是从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趋势判断,通化县在产业选择方面,不仅着重提升现有工业节能减排质量,更超前谋划,大力发展占用土地少、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而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亲”“清”政商关系,也形成了众志成城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严抓常管,机制完善思路,坚守生态和发展底线

多年来,通化县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同等重要的高度,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要务来推动。多方筹措抓资金、严格执法抓防治、考核监管抓问责,积极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体系,用铁腕保障生态安全。

——建立生态建设投入机制。将生态建设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持续加大投入。“十三五”时期,通化县将投入落实环境保护资金20亿元,以保证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建立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建立全覆盖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对造纸、化工、砖厂等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对不能达标排放的26户企业限期进行治理改造,关闭蝲蛄河沿岸19户污染企业。处理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17个,处罚金额50余万元。同时,鼓励社会公众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举报,情况属实给予奖励。截至目前,共接到环境问题来信来访274件,处理率100%,结案率96.15%。

——建立生态建设考核机制。出台《通化县生态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通化县乡镇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将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综合考评。

——建立全民参与机制。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组织开展生态知识、绿色社区建设、绿色学校建设培训以及环保产业从业人员专题培训;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居民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启示三:坚持统筹联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

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主抓手,通化县创新制度和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严格的生态文明保护制度,筑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9. 创建省级生态示范村

免费开放的。

长沙县果园镇位于长沙县中部,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是著名戏剧家、《国歌》词作者田汉先生的故乡。田汉是国歌的词作者、著名的戏剧家、文学家。田汉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里有庙会、龙狮、木偶戏、皮影戏、竹马灯、地花鼓等民间文化,杨泗将军斩孽龙形成的“浔龙河传说”,造就诸多文化景点。有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振兴民族品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两型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10. 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潼南县较有名的景点:杨闇公故里景区、潼南大佛寺景区 、陈抟故里·崇龛花海景区、双江古镇。

潼南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西北部,地处渝蓉地区直线经济走廊;是成渝新型工业基地、渝西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绿色菜都。

杨闇公故里景区杨闇公故里景区属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重庆市六个红色景区暨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辖杨闇公旧居、陵园,杨尚昆旧居、陵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氏民宅五个景点。

大佛寺景区是位于潼南城西郊的定明山北麓,涪江南岸。景区内保存有隋、唐、宋、明清、民国时期佛、道教摩崖造像1 26龛928尊,遗存有碑文以及历代文人学士书刻的题咏87通,造像记、题记31则;字体各异楹联21幅。

陈抟故里·崇龛花海景区位于潼南崇龛镇,距潼南城区30公里,崇龛镇建于隋代开皇三年(公元583年)。2000年7月光辉镇恢复旧名崇龛镇,被评为重庆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被评为重庆生态旅游示范镇。

双江古镇景区距离潼南城区8公里。古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北枕银龙山、南屏金龙坡、东临滔滔涪江,猴溪河绕山转,恰似玉带缠腰,溪水和山峦对古镇形成了两个层次的环抱,极具山水特色,素有“小重庆”之称,“双江古韵”八大景观被誉为“重庆小十景”之一。

Hash:fa5aae95c6f70b9cd0a45d8f3e3d3ef590df631f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