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推荐的历史书?

导读:有没有什么推荐的历史书? 本人很喜欢清代史,请问关于这类的书有哪些?谢谢?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有2部关于历史的书籍要推荐给你!这2部分别是《史记》、《资治通鉴》。

你能从这本书中看尽中国大部分历史!精彩绝伦!但是里面有些或许不是真实的,仔细品味!

本人很喜欢清代史,请问关于这类的书有哪些?谢谢?

濮兰德,梁启超:《李鸿章传》

作为后人,在评价前人,尤其是贡献大争议也大的前人时,最容易犯的一种倾向,是苛责前人。总是难以避免设想当初如果他怎样怎样,现在又会怎样怎样。类似的评论最容易引发的情感,是对于前人的愤怒情绪。

李鸿章就是这样一个争议较大的人物。梁启超在评价他时,说他是“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种种看法,各类观点,莫衷一是。

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在看待李鸿章这个人时,有几个体会:一是这是一个传统儒家文人官僚代表,有比较强烈的忠君思想。二是这个人具有开明思维前瞻眼光,能够接受保守派不能接受的思想,能够提前预测到历史的陷坑。三是这个人和同时期其他名臣相比,钱财上不干净,官德有亏。

作为传统儒家文人官僚,李鸿章身上的忠君思想,是异常浓厚的。要注意,忠君不是忠于国或者民,而是主要忠于某个具体的君主。在李鸿章这里,这个具体的君主就是慈禧太后,皇帝如何变不重要,重要的是慈禧始终在。在李鸿章的日记里,并且可以隐约感受到其对于慈禧太后怀有某种程度上的暧昧意味。似乎慈禧太后也同样怀有类似暧昧。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彼此都是人,且在一定程度双方一个是顶级的“巾帼”一个是个顶个实打实的英雄。另一方面是李鸿章是大清朝顶梁柱,尤其是到了晚清中后期,彼此具有某种相互依靠感和依赖感。这一方面,甚至慈对李可能要甚于李对慈。

作为传统儒家文人官僚,忠君这一方面没什么好苛责的。并且,其要达到忠君的目标,就必然要考虑如何保土安民,而不是祸土害民。既然要保土安民,就要平叛乱,就要御敌国。从这两方面来讲,基本上是贡献为主。要谈损害,无非是剿灭农民起义的争议,以及和列强的谈判求和。求和涉及一个后果,割让土地,这个容易引发情绪。但必须承认李鸿章保住了大土,后果是失去了一些边边角角。

Hash:e240302ad5667ba50340e28b6792ce65464cb0a6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