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品牌乡村旅游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措施

导读:如何打造品牌乡村旅游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措施 1.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措施 2. 如何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3.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策略 4. 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品牌的措施 5. 打造特色品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6. 乡村旅游品牌化 7.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措施有哪些

1.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措施

一、强化政策引导。继续推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对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旅游民宿评定等事项,给予相应补助和政策扶持。

二、完善基础设施。将重要乡村旅游点、民宿串点成线,推进旅游停车场、游步道、标识牌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三、培育新兴业态。开展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创建,实施民宿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制定精品民宿创建方案,组织十佳特色民宿评选活动,积极打造高端民宿集聚区。提升民宿品牌建设,开展旅游民宿等级评定。

2. 如何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1、体验式营销推广模式

这里指的是通过采用让目标游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目标游客在心理、情绪、感受上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游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使游客认知、喜好并愿意消费购买的一种营销模式。在乡村旅游营销推广中,通常采用的是“感官式”、“情感式”、“思考式”的单独或者二合一,三合一的混合营销推广来达到体验式营销推广的目的。

  2、互联网营销推广模式

现在游客在做出旅游决策前,会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提前了解景区或景点的相关信息,经过严谨的对比然后做出选择。因此互联网营销推广也是乡村旅游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营销推广方式,比如通过网络广告、搜索引擎营销、关键词搜索、邮件营销和新媒体营销等。

  3、口碑营销推广模式

  这里指的游客在乡村旅游体验活动结束之后,对其产品和服务做出的各种评价,并向潜在旅游用户传播的过程。现在很多乡村旅游景点都在引导游客在网上进行旅游评价,从而开发出更多的潜在游客。

  4、节假日活动营销推广模式

这里主要包括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和一些地方民俗特色节假日,通过打造各种时效性的节假日或主题活动,并经过一系列的宣传包装,使其丰富多样化,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消费。

3.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策略

随着大成都的发展,成都金堂及其农村周围地区发展越来越好,旅游玩乐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故在金堂农村地区开旅行社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估计金堂会成为成都人的居住和养老的地方 ,这里生活节奏慢,环境优美,三面环水,有天府水城之称,是成都的东北明珠,而且在金堂还会修建机场,将来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

未来金堂发展趋势一赵镇篇金堂的政治文化中心,主要发展旅游业和房地产开发.十里坝基本上开发完毕,以后主要发展三星和金广路那边,老菜市场要拆重新修.未来还要增加几座桥.居住环境非常好,如果纯粹居住选赵镇.二 淮口篇金堂的经济中心,成都市工业发展核心区.以后主要发展(同兴河西)工业新区的建设和成都市工业发展区的建设.以及成都第二机场相关产业的发展.按照规划,机场离淮口很近.河西坝架桥到白果到机场,使机场和淮口新区相连接,老城区靠成南路口和机场相连.以及规划的轻轨和快速通道由市上规划.淮口买地是没错的.三 竹篙篇金堂经济第三极.主要辐射金堂末尾周边乡镇.成南路通车后这几年发展也不错,县上也在积极规划.未来竹篙的发展也相当不错.和赵镇淮口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是金堂三大核心区域.另外高扳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目前,金堂县在产业布局方面已经提出了“三点一线、十字交叉、组团发展 城乡一体”的产业部署。根据县城、淮口镇、竹篙镇、五凤镇、福兴镇的产业定位,形成五大组团。其中,县城及周边乡镇组成集休闲、会务、旅游于一体的山水生态城组团;以淮口镇为中心形成以航空、能源、现代制造业、商贸为主的综合型现代化工业城;以竹篙镇为中心形成集纺织、制衣、制鞋,农副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回乡创业城;以福兴镇为中心,组成以商贸、农副产品深加工、居住为主的商贸重镇;而五凤镇将打造以旅游、休闲为主的山地历史文化古镇。对于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沈青院长指出,金堂县应该确定“三点一线、十字交叉、产业带动、组团发展”的规划布局。应该牢牢抓住产业的带动作用,以产业来实现规划布局,否则只能是概念而不能落实。县城组团应该注重发展地产、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而淮口组团应该注重第二机场的建设,发展航空配套服务、航空建筑、航空物流等产业;而竹篙镇的回乡创业的概念不是一个产业概念,缺少产业支撑,这个组团应该成建制地承接成都女鞋产业的转移,打造时尚女装和女鞋产业基地。在工业方面,沈青院长指出,金堂县首先要对纺织制鞋、新型建材、装备制造、食品等四大产业进行提档升级,同时要依托成都第二机场、成都规划工业发展后备区的有力时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产业:一是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包括发展航空电子、航空座椅等门类的航空零部件制造及维修服务产业;发展航空食品、航空百货等航空服务业;发展航空展览业,围绕新型建材、新型装备、新型体育运动器材、时尚女装女鞋女包、临空工业等主导产业,力争在金堂县举行各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览;发展航空培训业,将各大航空公司司乘人员的培训基地放在金堂县。二是要建立西南地区最大的百万辆汽车报废和零部件再利用中心,依据成都、重庆加快发展汽车产业的机遇,金堂要差异化地进行废旧汽车的回收加工;三是金堂县要大力发展汽车用铝产业;四是金堂县要大力发展数控机床、模具、量具、刃具等装备产业,填补成都产业空白;五是金堂县要大力发展新型体育运动器材产业。

在旅游方面,沈青院长提出了打造金堂“天府门户、山水名城、幸福金堂”的城市品牌,同时提出名山、名寺、名镇、名江、名城、名吃、名桥、名文化的“八大旅游名牌”规划思路。围绕“八大品牌”,金必德将策划创意“金堂十景”旅游景观景点新亮点:一是创意建立金堂九龙名塔和恢复蟠龙寺;二是创意建立金堂五凤名楼;三是创意建立十国民俗村,举办具有震撼力的十国民族文化艺术演出;四是完善沱江自然风光旅游航道;五是完善云顶佛教旅游,建立观光索道;六是举办中国·金堂国际脐橙节,拉动大影响力的金堂魅力乡村五镇环线旅游;七是创意建立十大中外名人别墅;八是创意建立金堂书院中外国际企业家俱乐部,开展文化避暑度假高端旅游;九是建立金堂主题文化广场和金堂历史文化博物馆、文化艺术剧院;十是创意建立十国花卉园。金堂:“天府门户、山水名城、幸福金堂”,是最适合金堂的城市品牌定位,而“三点一线、十字交叉、产业带动、组团发展”的产业布局,为金堂提出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4. 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品牌的措施

农旅融合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在充分尊重农业产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农业旅游休闲项目、农业配套商业项目、农业旅游地产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架构,整体服务 质较高的农业旅游休闲聚集区。

农业旅游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物,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游览消费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依托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两大载体,通过整合优势产业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拓展农业旅游功能、创优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农业旅游产业。农旅融合不是简单地给二者做加法,而是要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从生产走向生态、生活功能的拓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建立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多功能不断拓展,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旅深度融合,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当然,农旅融合在摸索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产业融合的链条短,附加值偏低,利益联结松散,合作方式单一;土地、人才、资金等供给不足,如按国土资源部规定,以农业为依托的各类场所需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许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难以正常实施,农村金融产品极其有限,农用土地和各类设施都不能抵押,借贷融资困难导致规模难以扩大,且多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产业融合主体带动能力较弱,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少,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管理粗放、经营能力不强,部分经营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在推进区域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方面服务不足。

那么在发展休闲农业融合乡村旅游这条仍在摸索前行的道路上,存在着这么多问题,又有哪些模式是可行的?

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田园农业旅游主要包括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几种模式。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最典型的就是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不仅仅只有泼水,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文艺表演、丢包等活动,“丢包”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丢包丢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悄悄交流感情了。赶摆也是泼水节的主要项目之一,赶摆场一般设在江河岸边平阔之处或田坝中央,场边置高升架,有专门用来燃火花和放火飞灯的场地。

村落乡镇旅游模式

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比如位于安徽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的三瓜公社,按照“一村一品”和“一户一特”的思路进行产业规划,重点打造了南瓜农特电商村、冬瓜民俗文化村、西瓜民宿美食村和印象半汤度假村,开发茶、泉、农特、文化四大系列一千余种半汤优质农特产品,建设各类产品基地,通过各类专业合作社促进农特产品产业化发展,让村民足不出户把产品卖向全国,形成了以农特产品种养、生产加工、电商物流、餐饮住宿、休闲旅游为主,三产融合发展的“三瓜公社”新模式。

休闲度假旅游模式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 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比如位于湛江市东海岸的破头区龙头莫村的湛江炭疗理休闲山庄,分炭乐区、旅业区、旅游餐饮区、炭烧烤区、垂钓区和炭文化展示区6个功能区。炭疗理休闲山庄主要是以高温度烧炭过程炭窑余留的远红外线、负离子、纯氧热能对人体有益的物理作用,刺激皮肤出汗,促进人体和细胞新陈代谢。

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利用航天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比如英国EDEN伊甸园,植物展示+科研教育+特色活动,通过环境再生,建造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伊甸园"。

农家乐旅游模式

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回归自然旅游模式

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乡村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兼顾有物质生产和精神层面的休闲活动,农旅融合也不仅是单一的固定模式,而是有主有次各有特色,在专攻的基础上相辅相成。未来的乡村,不仅是农村人守望的美丽家园,也是城市人向往的奢侈品。

5. 打造特色品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1.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实施分工方案,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打造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

2.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项目

开展绿色技术综合试验,布局建设一批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探索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数字体系,总结形成一批不同生态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

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同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发布产业园发展报告。目前全国已批准创建四批10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继续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乡村文化产业融合旅游项目

乡村建设项目想发展乡村旅游,主要通过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农特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研学基地、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产业新业态,有效拉动消费,吸引工商产业资本、龙头企业、返乡回乡能人等进入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文化,激活乡村旅游,融合文化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文化品牌塑造与市场化对接的较好的模式,未来必定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3.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同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发布产业园发展报告。目前全国已批准创建四批10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继续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4.乡村文化产业融合旅游项目

乡村建设项目想发展乡村旅游,主要通过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农特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研学基地、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产业新业态,有效拉动消费,吸引工商产业资本、龙头企业、返乡回乡能人等进入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文化,激活乡村旅游,融合文化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文化品牌塑造与市场化对接的较好的模式,未来必定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6. 乡村旅游品牌化

一、打造精品工程。

1、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园;2、打造并推介150条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3、建设200个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二、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建设,完善餐饮、住宿、休闲、体验、购物、停车、厕所等设施条件。完善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休闲服务等标准,用标准化服务创响知名品牌,用品牌汇聚要素资源。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开展行业发展情况监测,选取重点县和经营主体实行直联直报。

7.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措施有哪些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

一、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是指地处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离城市近、交通便利的条件,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活、见效快。发展这种模式必须注意:一是要做好规划,防止产品简单重复;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品位;三是推行行业质量标准,规范服务;四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重庆市南岸区石牛片区、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河南省栾川县重渡沟村、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东沟村、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天津市蓟县穿芳峪乡毛家峪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铁厂沟天山村、陕西省汉阴县城关镇大兴村等。

二、依托景区发展型

是指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农民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农村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必须临近重点景区;二是游客量较大;三是周围农民具备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发展这种模式应注意: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的服务功能;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从业农民的组织和引导。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湖北省秭归县周坪乡、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广东省信宜市旺将村、山东省五莲县靴石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迎水桥镇、福建省泰宁县水际村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温汤镇、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山西省壶关县桥上乡、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安徽省石台县大演乡、湖南省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四家乡等。

三、旅游城镇建设型

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旅游小城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的模式。发展这种模式应该具备的条件:一是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基础;二是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大。这种发展模式应注意:要对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云南省大理州喜州镇等。

四、原生态文化村寨型

是指利用当地原生态的村寨文化资源,包括当地居住环境、建筑、歌舞等独特性,以保护为主,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类型必须是当地村寨是原汁原味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发展模式要注意:一是做好整个村寨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引入市场开发机制,促进旅游开发;三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着重强调对当地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广东省封开县杨池村、贵州省江口县云舍村、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天龙村。

五、民族风情依托型

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是少数民族具备一定规模;民族风情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这种发展模式应注意:一是要切实挖掘当地少数民族的风情,提升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二是要引导当地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活动;三是要改善当地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条件。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拉新村、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民俗旅游村、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红旗村、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西博荣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等。

六、特色产业带动型

是指在村镇的范围内,依托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这种发展模式必须注意:要定位准确,大而全就是没特色;政府不能越位、缺位和错位,要树立服务意识,避免过分干预市场;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分步实施;大力加强农业和旅游产业一体化组织程度;重视市场推广和自主创新,以特色促品牌。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广东省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福建省宁德市三都镇等。

七、现代农村展示型

是指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因势利导,接待游客参观、展示新农村形象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必须是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知名度较大的农村。发展这种模式必须注意:一是要处理好发展旅游与发展其他产业的关系;二是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活动。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等。

八、农业观光开发型

是指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开发规划出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 近城镇、客源市场潜力大;二是交通便利,可进入性较好;三是农业生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强。发展这种模式必须注意:要有良好的项目创意和规划;要认真对客源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客源市场的需求;要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加大对项目的宣传促销力度。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集发观光园、上海市奉贤区申隆生态园、辽宁省葫芦岛市宏业现代农业园区、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22团新天冰湖旅游园区。

九、生态环境示范型

是指具备良好生态环境的农村,以生态环境作为旅游吸引力,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要具备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这种发展模式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旅游开发引起环境的破坏和退化;要培育旅游开发经营者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北京市密云县石塘路村、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浙江省奉化市萧王庙镇滕头村、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等。

十、红色旅游结合型

是指在具备“红色旅游”资源的乡村,结合“红色旅游”的发展,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参观游览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是在知名度较大的、革命遗迹和遗存较为丰富、旅游接待具备一定规模的乡村开展的。

Hash:ce94395a02436c9df6ecb0ed019ad9daa7368430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