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聚焦 聚焦旅游产业

导读:旅游行业聚焦 聚焦旅游产业 1. 聚焦旅游产业 2. 旅游产业集聚 3. 聚焦旅游产业振兴 4.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 5. 聚焦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6. 旅游产业发展 7. 带动旅游产业 8. 打造旅游产业链 9. 聚焦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文章 10. 聚焦旅游产业化

1. 聚焦旅游产业

节目以电视专栏和专题片为主,主要内容如下:

1、展示中国各地的旅游景色、文化景观、历史名胜、自然景观及旅游导游资讯;

2、推介中国内地各省市区的经济资源、发展资讯和中国城市形象;

3、倡导旅游时尚,推介旅游线路,推动旅游合作,扩大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城市旅游业带动地方的经 济发展;

4、加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本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携媒体的强劲实力,整合中国旅游与经济台《聚焦中国》成功经验,采用实地拍摄报互动报道的方式,一展被报道单位与时俱进的风采

2. 旅游产业集聚

国贸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180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总8亿元。园区由三峡特色旅游产品、文化餐饮酒店、奥特莱斯、大型游乐、湖北茶博馆等功能区域组成。园区内将建成三峡文化名人广场、巴蜀文化演艺广场、运河生态观光园等精致景区,病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国贸旅游文化产业园将紧密结合开发区规划格局,依托市政府运河改造方案,突出三峡旅游和文化特色,建成集旅游、文化、餐饮、休闲、娱乐、演出等多功能叠加综合的泛旅游产业聚集区,以其强大的辐射效应,突出的引领带动作用成为鄂西渝东区域首席文化旅游区。产业园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年缴税可超过1亿元,并可吸纳近5000人就业,强势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大幅拓展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城市品位。围墙外的项目介绍

3. 聚焦旅游产业振兴

对,如只搞旅游的话产业太单一了,承压能力弱,要以旅游业去带动其它产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4.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

1、旅游规划应上升为顶层设计新常态下,旅游产业依托其综合性带动作用,已成为引领消费产业发展、引导区域经济腾飞的引擎产业,80%以上的省区市已将其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因此,旅游的发展亟需超越传统职能架构与工作目标,制订国民旅游的公共政策、国家行政资源的支持与管理政策等对接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措施。

2、大众度假时代将全面来临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旅游成为大众消费品,“带薪休假”的加快落实,也促使旅游需求进一步释放,以养生、养老、避暑避寒等为特征的休闲度假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将对经济结构形成复合型带动效应,并催生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

3、旅游将走向多产业融合之路旅游业是一个跨产业的消费构成和多产业融合的综合结构,涉及传统旅游业、国家公共政策以及交通、商业、农业等关联产业。旅游吸引物带来游客聚集,游客聚集形成消费聚集,消费聚集带来产业聚集,最终形成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形式和载体。

4、旅游将与产城一体化深度结合旅游通过“消费搬运”,构建了食、住、游、购等综合性终端消费经济链;形成了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泛旅游产业集群;带来了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品牌提升等利益;带动了周边土地升值。可见,旅游产业为区域发展提供了产业、就业、环境、服务和居住五大支持,这也决定了其将成为产城一体化的最优选择之一。

过去的旅游地产更多强调的是占据旅游资源,拥有美景即可,而现在的旅游地产更加强调投资价值。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旅游地产就等于同时投资了观光游和休闲游两个市场,因为旅游地产产品一般会临近风景区,可以为客户提供观光游服务,所以,旅游地产投资是双向的。我们更鼓励地产投资进入旅游地产市场,我们觉得 风险相对较低。”

5、旅游对扶贫的意义重大中国经济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而旅游恰恰是为落后区域和发达区域寻找平衡的最好工具。它把经济较发达、消费能力强的客源区域的人群,搬运到旅游产品供给较好,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旅游目的地。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例,将城市的消费力转化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力,为民生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注入血脉,实现旅游扶贫。

6、“互联网+”让旅游进入全新局面旅游是移动生活,互联网与旅游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旅游成为生活体验的主渠道,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触动的爆发力。互联网时代,旅游传播力大幅提升,线上线下形成顺畅的沟通网络。“互联网+”下的旅游大数据、O2O等资源及理念,为旅游产品创新、商业配套调整、全方位精准整合营销、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构建等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7、区域联合应是重要发展方向京津冀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长江经济带四大区域发展战略,将对旅游的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十三五”时期的旅游发展,应把握区域联合的机遇,借助互联网与高铁快速发展的东风,超越以往仅在路线和产品方面的合作,走向互联互通、文化融合、品牌合作、资源共享的新阶段,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8、旅游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与升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成为重点。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渐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旅游的生态效应将得到极大的发挥,尤其表现在对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建设中。

5. 聚焦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对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其主要有一下三种方案:

一、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以农产品终端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构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的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和现代化农业产业新体系,促进农业全产业链的复合式、融合型和立体化发展。

二、功能拓展融合模式:立足农业多种功能的挖掘与拓展,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依托农村绿色生态资源,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科普教育、传统文化、康养、素质拓展与休闲运动等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

三、科技要素渗透融合模式:立足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等设备和软件渗透融合于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等领域和环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6. 旅游产业发展

2021年4月29号,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从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旅游为民等38个方面对我国旅游业进行规划部署。并将从文旅融合、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等方面进行推动,以助力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规划》中还提到,要推进完善国民休闲和带薪休假制度,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完善低票价、剧场开放日等举措,鼓励各地举办消费季、消费月,鼓励支持青年主播和博主开展对外文化推广

7. 带动旅游产业

全域旅游+酒店。据有关统计,国内的住宿业趋于饱和,床铺过剩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近年来,乡村民宿、海景酒店、野奢(轻奢)度假酒店、亲子酒店、集装箱酒店、胶囊旅社等等形态各异的酒店如雨后春笋,但一定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所处的环境,这些酒店在甲地成功,但不见得在乙地成功。

8. 打造旅游产业链

乡村旅游产业链主要包括上行企业、核心企业、下行企业、配套企业及相关机构。

其中上游主要包括与农、林、牧、副、渔相关的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手工艺品加工企业、乡村旅游产品相关物资供应企业、旅游规划策划企业等;中游主要包括农家乐(家庭旅馆)、观光采摘园、高科技示范园区、生态农业园、市民农园、休闲度假农庄及民俗文化村等;下游主要包括旅行社、旅游网络公司、周边旅游景区、城市酒店、文化传媒公司等;配套企业及相关机构主要包括交通、环保、水电、医疗、金融、通信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乡村旅游协会及农家乐协会等。

其中上行企业主要是为核心企业提供原材料供给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创意与设计;下游则主要是作为核心企业与游客的中介,为核心企业进行客源输送及营销宣传;配套企业及相关机构部门是乡村旅游产业链运作的保障,居于上、中、下游企业的外围部分。

9. 聚焦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文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彰显文化,文化推动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活力。如何以文化提升品位,以文化打造特色,以文化展示魅力,以文化推动产业,必须认真研究思考。吸引力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为了让游客通过山水游玩、生活体验、溪谷戏水等活动,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旅游业若缺少了人文历史文化底蕴,便失去了个性特色和精神内涵。发展旅游要发挥文联各学协会作用,发掘民俗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进民间舞蹈、工艺、器乐、曲艺、盛会、地方戏曲、文物古迹等民俗文化与休闲旅游度假产品的嫁接,保留民俗文化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发展空间。演艺、影像等传媒文化对旅游业市场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要以自然景观为载体,以人文文化为灵魂,深入挖掘、整理、修复和张扬历史文化,用光影技术,再现历史场面,复活历史瞬间,讲述历史故事,使游客感受到景点的魅力。

10. 聚焦旅游产业化

  指导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协调、坚持重点推进,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推动旅游业又快又好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视旅游业实施措施:   第一,把建设和谐旅游,促进旅游业持续增长,纳入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体系;   第二,促进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协调发展;   第三,大力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扩大开放,深入开展与世界各国和地区旅游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第五,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Hash:6268332b537430f1f84a5ddac0a80cda322fa60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