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秦朝的文化反应时代精神?

导读:为什么说秦朝的文化反应时代精神? 秦时期古代都城布局特征

春秋、战国期间秦国的占领范围不断扩大(到公元前3世纪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湖北西部等地)。随着秦的军事征服、势力扩张、人员迁动,秦文化所影响和覆盖的地区不断扩大。 在这样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中,秦文化对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内容是越来越丰富的。
  到秦朝完成统一,实现了对全中国的统治,进而又采取许多措施巩固和发展统一,包括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有意识地统一思想、文化,以至于“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史记 ・礼书》指出:“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这是说,秦朝对六国文化是加以吸收而能予以兼容 的。但是,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确定的原则是不师古,不崇经,以法为治,以吏为师。推行这些政策的极致,就是实行“焚书坑儒”的野蛮举措,予文化以严重的摧残,对思想和学 术自由更是沉重的打击。因此,秦文化对于中原传统文化又并非主要是“依古以来典法行之 ”。

秦时期古代都城布局特征

《阿房宫赋》中写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从中可以窥探出秦朝时期宫殿建筑的特点。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宫的建筑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以说后世的宫殿建筑,都承袭了秦朝建筑的精华。而从秦宫建筑的特点中,也可以看出秦国文化的特点。下文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一、中国古代建筑史进程

我国的建筑史从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就知道用木头来构建房屋的基础结构,用土来做地基,夯实基础,还知道用石头搭建房屋来遮风避雨。从出土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就可以看出原始人的智慧。

到了夏朝,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从出土的夏朝二里头遗址:整体建筑呈“回”字型,旁边设有水井,还有些用来排水的水沟,四壁都修建的非常光滑,把王城包围在其中。从商朝到春秋战国时代,王城的建筑已经从最初的小规模建筑变成了拥有大量的宫殿,并且建筑形式独具特色的宫殿。他们在宫殿的建筑上,力求凸显出宫殿的高大雄伟,从而凸显出君王权力的至高无上。史书记载:统治者们为了追逐享乐,以“高台榭、美宫室”为荣,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楚宫的建筑:章华台、高唐台、五乐台。还有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造的馆娃宫“层层廊庑环绕,壮丽非凡。”

秦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万里长城、秦始皇陵、阿房宫等建筑,同时也扩建了咸阳宫。而咸阳宫和秦始皇陵的规模,相当于北京故宫的2000多倍,不禁令人咋舌。而著名的万里长城,秦长城就多达3000余公里,今天的专家始终没有找到咸阳宫城墙的边际,也许是咸阳宫的建筑规模之大,让人们无从找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严格遵循着风水宝地的学说,贯彻着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宫殿建筑上的理念也体现了秦朝的文化特点。

二、秦朝宫殿建筑的演变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的权威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不再按照周礼中对宫殿建筑的等级要求来修建宫殿,而是按自己的想法来把宫殿修建的更宏大壮观。秦国最早的宫殿是雍城,后来经过了秦灵公迁都泾阳,秦献公迁都栎阳,秦孝公的不断修建,才奠定了秦王朝基本的建筑格局。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将都城迁到了雍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在这里修建大郑宫,作为秦德公休息的地方。虽然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大郑宫的具体情况,但是根据秦德公之前的秦国君主积累的财富来看,其修建的规模应该不会太小。此后 将近三百年间,雍城一直作为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史书记载:雍城的城墙广阔而高深,有巨大的城垣,还有众多华美的宫殿如众星拱月般环绕。秦献公为了秦国能够东出,与山东六国争雄,将秦国都城由雍城迁到了咸阳,雍城虽然失去了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但还是秦人祭祀祖宗的重要场所。

关于秦灵公迁都泾阳的这段历史,史书上记载很少,而秦灵公也没有对秦国做出什么大的贡献,所以泾阳宫存在的意义不大,这里不做详细解释。

经过秦献公的迁都,秦孝公的完善,咸阳城最终作为秦国的都城被确定下来。咸阳城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的不断完善,终于在秦昭襄王时代完成建筑,其广阔的城墙,使进入了函谷关的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都束手无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咸阳宫还在不断的扩建,关于咸阳宫到底有多大,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它很可能把整个咸阳都当做了自己的宫殿,从而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包围圈。其建筑特点吸取了东方六国之长,也有着自己的原则,一个中心代表着皇城,两条中轴线代表着文臣武将共同治国的理念,而整体布局坐西朝东,寓意着紫气东来。从这些建筑的特点,不难看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唯我独尊的帝王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 从秦宫建筑特点窥探秦文化特点

秦宫的建筑思想很朴素,首先是中轴对称。秦统一天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而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刚好象征着皇帝唯我独尊的地位,皇帝也是天子,天子处于宫殿建筑的最核心位置,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咸阳宫随着秦国战争的不断胜利,领土的不断扩张,宫殿也一直在扩大,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还在修建,从中也不难看出秦文化中锐意进取的特点,历代秦人不断开疆拓土,才建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过去人们一直不知道阿房宫是否真正的存在过,通过近些年的考古发掘逐渐恢复了阿房宫的面貌,由于秦朝灭亡,阿房宫只建成了一小部分。专家发现阿房宫的中心线一直向南,北至渭河,这与咸阳宫的中轴线处在同一位置,由此可以看出秦宫建筑强烈的轴线意识,更加印证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二就是坐西朝东的格局。秦国地处西陲,与周边的义渠、东胡等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他们在长期和这些戎狄的作战中,也学习了不少戎狄的习俗,因此被东方六国所鄙视。秦孝公时,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而奋发图强,开启商鞅变法。而咸阳宫坐西朝东的建筑格局,也许就是意在提醒每一任秦王,不要忘记东方六国曾经对秦国的侮辱,要时刻记得东出的国策,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这种坐西朝东的格局也是为了表达秦人对周文化的向往,对六国文化的向往。由于地处边疆,周天子并不是十分瞧得起秦国,他们认为秦人和楚人一样,都是蛮夷之辈。而此时的秦人也没有自己的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周礼十分向往,周礼中以东为尊,向南而坐的礼仪深深影响着他们。而周王室定都镐京,其宫殿城墙精美绝伦,引得东方六国争相效仿,秦人此时虽然并没有得到山东六国的承认,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地位,但是他们也向往华丽的宫室,精美的建筑,因此效仿了周天子宫殿坐西朝东的建筑格局,并一直延续下去。

Hash:5bca6fb0c6a2ecf909d07b808219bc8f110b4dcb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