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有何不

导读: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有何不 作为创作者,你如何平衡摄影作品中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呢?

在这里我引用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许喜占老师的观点:艺术类摄影的评价标准是:1.主题思想(立意);2.构图表现(表达);3.技术技巧(技能);4.创新程度(原创);5.拍摄难度(稀缺)。纪录类摄影的评价标准是:1.视觉等效;2.透视正常;3.定格常态;4.影像清晰;5.存档价值。

由此可见,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前者强调艺术性,后者强调真实性。

作为创作者,你如何平衡摄影作品中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呢?

摄影,简单地讲,就是对世间万物瞬间的记录。但由于其千变万化,不同的时段,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记录方式手段,呈现出来的影像千差万别,有的甚至截然不同。成像来源于真实,眼见的真实未必全部的真实,可能是局部真实,也可能是艺术化之后的再造。

首先,没有真实性的照片不是摄影。摄影其本质是对拍摄对象的直观再现,离开了真实性,就像是抽象绘画一样,就不是摄影了。比如纪实性的人物摄影,选择局部表情、形态构图,容易以偏概全。

同时,非创意类摄影,必须以真实场景为基础,重现美的真实。可以虚化背景,可以忽略次要部分,也可以用不同的色温拍摄出不同色调的图片,但不能脱离真实过分夸张性取舍构图,或者用光曝光。

尤其的后期时,纪实性图片不能“无中生有”,把阴天条件下的雾色蒙蒙换景为蓝天白云等等,因为这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摄影了。

第二,离开艺术性的照片平淡无奇。忠于真实性,不是不要艺术性,还应该用艺术的视觉、艺术的技术,把现实的客观存在艺术性地表现出来。比如简约的斜约构图,可以较好地把茶园的规模化特色展现出来。

运用摄影器材的技术特性,通过大光圈或者长变焦镜头的构图取景操作,虚化背景,可以拍摄出大浴缸中游鱼的大特写,实现用艺术表现真实。

第三,拍照艺术性与真实性相统一。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术。之所以说艺术,摄影不是机械地全盘记录,必须有所不为;之所以说是技术,所有手段必须为拍摄目的服务。

不能脱离拍摄对象随意增减有关元素,为了拍摄而拍摄。公园的场景很大,但抓拍时构图仅仅局限于母亲带着幼童学步,就是意在突出感悟意境。

同样,艺术性必须在真实性之上去创造。银杏金黄时,是幸福收获的季节,但也是奋斗的时节,特别是正是劳碌奔波的年轻人,美好的景色下,匆匆而过的人们没有时间停留下来欣赏。图片中有杂景,但更显真实,背景虚化,为的是凸显奔波者身影。

摄影中的艺术性与真实性,是一对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伴,不可偏废。即便是创意性的图片拍摄,也是源于生活的真实,或者说是多种真实的重叠和移植。没有真实性,拍摄的图片的艺术性就像无本之木,缺少了艺术性,摄影就不能称其为摄影!(昌斌视觉/图文原创,未经授权,不得私自转载)

Hash:065e8c80d0974278fde0c5ec2fc5aabf386d2b5a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