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与旅游 高铁时代与旅游业经济发展

导读:高铁时代与旅游 高铁时代与旅游业经济发展 1. 高铁时代与旅游业经济发展 2. 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为高铁沿线区域旅游业 3. 高铁的经济发展 4. 高铁对旅游发展的意义 5. 高铁时代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6. 高铁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7. 高铁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1. 高铁时代与旅游业经济发展

积极的方面是大大缩短了旅程,短途可以朝发夕回,消极的方面是在外住宿、餐饮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景点的收入!

2. 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为高铁沿线区域旅游业

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苏顺虎指出,高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高速铁路具有全天候运输、方便快捷和运能强大的特点,最适应现代社会城镇人口的出行。随着京津、武广、郑西、沪宁等一批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等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加速,新的经济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高铁也推动了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我国人口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决定了生产过程与市场消费需要高速度、长距离、大运量的铁路运输通道来实现。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大幅度提高通道内客货运输能力,促进了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跨区域快速流动,已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了产业升级,比如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3. 高铁的经济发展

经过引进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铁技术消化吸收以后,中国的高铁技术逐渐积累成熟,加上中国举全国之力的体制优势,迅速的发展了高铁,中国地大人口众多,流动人口高铁迅速发展,今天的高铁改变了中国的时空距离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4. 高铁对旅游发展的意义

2008年8月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时至今日,一张从东到西、由南至北的高速铁路网正在全面铺开,全国各地加速挺进“高铁时代”。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其速度快、舒适性强、运输量大等特点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效益。从长远看,高铁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史官清和张先平认为,高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通道效应、互补效应和网络化效应四个方面。李想、杨英法认为,高铁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正面效应,也具有负面效应,需要正确利用,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而将其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本文认为,“高铁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高铁经济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2高铁经济效应的表现

“高铁经济”泛指依托高速铁路的综合优势,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以及消费群体、消费资料等消费要素,在高速铁路沿线站点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对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和沿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对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的影响

短期来看,高铁的开通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提高了出行的舒适度。从长期来看,其对于区域整体的交通建设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以高铁为辐射点的交通网络格局正在形成,正在实现其与公路、航空运输的紧密对接,因而要坚持功能创新与功能疏解有机结合,做好各运输线路规划、站点设置,完善连接高铁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资金保障、安全保障、技术保障和环境氛围打造,进一步提高高铁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运行通畅”交通网的步伐。

(二)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高 经济无疑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一方面高铁的开通拉近了各区域之间的距离,促进生产要素流通的同时,也加快推动了各区域合作与开放升级;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奠定基础,以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为出发点,在客运站周边建设新城区,使新城区与中心城区尽快对接融合,从而把中心城区做大做强。同时,高铁对于开拓旅游市场空间,加快培育旅游经济也有显著优势,其不仅降低了游客的交通成本,增加旅游出行规模和频率,而且改善了旅游目的地可达性,因此,要充分依托当地的生态文化优势,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管理与服务,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对餐饮购物、宾馆酒店、休闲娱乐等服务业需求,促进消费型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尤其要突出打好红色文化、绿色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王牌,以高铁站点为中心,以旅游大巴、汽车租赁、公共交通为载体,迅速实现旅游目的地与高铁站之间的快速衔接转换。

(三)对沿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影响

高铁能极大改善沿线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沿线生产和消费要素流动的同时提高区域之间的交流互动功能,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使区域资源得到系统有效的利用和开发。通过识别与发挥区域优势职能,带动地区职能的分工,推动区域系统职能组合。各城市优先发展各自优势产业,然后以高铁为纽带促进非优势产业互相流通,同时以产业分工为具体导向,加快区域生产的分工协作,促进了区域一体化的同时也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为保障区域合作的开展,需要有配套的制度予以保障,因此要结合沿线区域具体情况,适时制定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和互联互通、产业对接互补和生态共建共享,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往、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高铁经济效应呈现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主,通过各类要素的流动,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主导部门的优化发展。如果区域间资源配置合理、分工明确,对强化区域发展的协作关系有重要意义。长期来看,区域各主要城市的协同发展,更有利于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高铁经济效应在京沪高铁定远站上的实例研究

位于滁州市定远县池河镇青岗村境内的定远站是京沪高铁的一个车站,是京沪高铁安徽境内四个客运站之一,同时也是安徽境内唯一停靠的县级站,于2011年7月1日伴随京沪高铁的开通正式开站运营。高铁通车后,从上海到这里只需要一个多小时,而周围城市蚌埠18分钟就能到达,同時合定连高铁项目的规划,为将极大的拓展定远的交通通达度,方便定远及周边县市人民的出行。为配套高铁建设,定远县总投资约2.7亿建设了双向六车道公路连接县城与高铁,从县城到高铁站20分钟左右就可到达,为旅客实现“零换乘”,同时为了拓展高铁定远站的辐射范围,定远县积极与邻近兄弟县市进行磋商。

高铁新区的建设也正在紧张的进行。高铁带给定远的是长远的发展,为了提高新区的建设档次,定远县委托上海市发改委的一个专家组对高铁新区进行规划,希望设计出一套与定远现有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吻合的方案。定远依靠靠近南京的地理优势,特别是南京都市圈已将定远纳入经济发展范围,积极引进南京、上海等的项目,为定远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同时依托高铁经济效应,定远正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和观光旅游经济。定远一直是农业大县,基于自有的农业优势以及国家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将给定远的现代农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在观光旅游方面 定远正在积极开发金山滴水寺和中九华寺等历史古迹,同时保持与周边县市的紧密交流,借助它们的优势产业吸引更多人才与企业,进一步促进自身和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4应对高铁经济效应的建议

为更好的利用高铁所带来的机遇,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要积极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同时制定合理具体的制度予以保障。

(一)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修建高铁对于建立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有着十分显著的突出效果,城市自身的知名度与城市形象将得到提升与发展的机遇。因此要把握机遇,建立城市的影响力,创造一个崭新的城市形象。在积极有活力的城市形象的基础上,要更好的利用黄金期发展旅游业。高速铁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从而更好的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发展,增加了客流运输量,所以要积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以缩短旅客的旅行时间,扩大了旅游业的辐射面,从而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游客,更好的利用客流运输量的增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

要更好的融入周边经济圈。高速铁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到周边城市的时间,因此要加强同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以及技术、经济、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形成了同城效应,加强分工协作,合理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集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的形成。虽然在现阶段,高铁建设可能会有一定的“虹吸效应”出现,但是随着区域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相对发达的区域可以利用积累起来的品牌优势做强总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先期可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营造较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产业发展后来居上,打造新的增长极点。同时主动抓住高铁带来的区域发展机遇,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这不仅有利于区域间分工和协作,还有利于形成比较好的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效益。

(三)政策保障

为充分保障高铁经济的落实与发展,政府应该将高铁经济带纳入相关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沿线区域高铁经济带的发展,同时促进高铁沿线城市之间以及沿线城市与其它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及支持沿线城市完善高铁沿线的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项目的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增强人才吸引力,引进各种紧缺人才和高科技人才,优化经济建设的软环境。同时要统筹考虑高铁沿线城市的人口发展、产业布局、城镇建设、综合交通、生态环保和开放合作,加快出台支持高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5. 高铁时代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1、直接影响:高铁对工程建设行业,装备制造企业,能直接带来巨额订单,如中铁、中建、中车等企业。

2、简接影响:高铁对旅游业、内地的招商引资方面、人才异地上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3、国家投资高铁,不仅看中经济发展,也看中非经济的发展,比如国内军事运输能力大大提升。

6. 高铁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京津冀三省市地域相接、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对三地尤其是河北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旅游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拉动作用突出,是区域合作最容易起步、最容易实现的领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旅游业扮演着桥头堡和排头兵的重要角色,既是共振点和共赢点,又是切入点和突破口。

  京津冀区域旅游 源富集。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之一,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种类全、品位高。该地区集中了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明清皇家陵寝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占全国总数的近1/5;拥有国家4A级以上景区200余处,占全国总数的1/10,深化区域合作具有雄厚的资源基础。

  京津冀区域旅游特色互补。京津冀三地旅游既有同宗同脉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各具特色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北京作为首都和全国旅游中心城市,自然、人文、历史等景观优势明显。天津近代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以近代文化、民间文化、欧陆古典风情最为著名。河北有山有海,历史底蕴深厚,资源种类齐全,特别是海滨、海岛、草原、湖泊、天然冰雪、优质温泉、青山秀水、乡村风光等都是发展环京津休闲产业的特色资源。

  京津冀区域客源市场广阔。京津冀处于环渤海中心地带,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快速崛起的第三增长极,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便捷。京津冀及周边省份有4亿人口,三地私家车拥有量已超过1000万辆,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京津冀GDP已突破6万亿元,占全国10.9%。经济基础优势明显。2013年,京津冀旅游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旅游总人数达到6.6亿人次,并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京津冀区域合作基础坚实。多年来,河北把实施“环京津战略”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先后与京津签署了一系列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天津等高铁沿线6省市联合发起成立“京港澳高铁旅游市场推广联盟”,与京津等长城沿线8省市发起成立“中国长城旅游市场推广联盟”,并积极参与组织和推动北方交易会等活动。三地初步建立了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拓展了旅游市场,加强了旅游监管合作,推进了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三地旅游经济圈的逐步形成,为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前景可期。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难以突破传统行政区域思想束缚、欠缺一体化协调机制和统一规划,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滞后、旅游资源集约开发利用不够、整体形象品牌不鲜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和产业链不完善等。这些都需要京津冀三地切实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共同努力推动实现协同发展。

  一、建立健全协调合作机制

  协调联动的合作机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京津冀三地旅游合作起步较早,进展很快,但是一直没有形成全面统筹、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三地应主动作为,共同推动成立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完善京津冀政府间交流平台,建立京津冀及相关市县参加的定期旅游协调会议制度,研究确定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方针与机制,协调解决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的重大问题。同时,共同制定完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合作发展规则和标准,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与交流。

  二、强化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三地旅游资源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很大的差异性,只有统一整合、规划对接才能进一步提高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在资源普查基础上,三地可共同编制《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规划》,根据不同资源特色,统筹策划功能定位和结构布局,明确旅游市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通过有效整合,构建多元化旅游板块,实现互补协同发展。同时,尽快编制河北省对接京津市场的专项规划,使河北更快、更有效的对接京津旅游市场,加速河北旅游发展。

  三、建设一体化旅游交通体系

  构建一体化旅游交通体系,是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目前,三省市间和重点景区间道路建设均有滞后现象,断头路多,部分路段堵车严重、道路等级较低,不能适应快速、便捷的现代旅游交通需求,影响了京津冀旅游业整体快速发展。应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着力构筑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旅游发展要求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开通京津至我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在旅游旺季加开三地之间的旅游列车或增加旅游坐席。争取形成三地旅游直通车网络体系,共同推动三地旅游集散中心等相互开行通往异地的旅游直通车,构建城市间旅游公共交通网络,打造“京津冀公交旅游圈”。

  四、共同塑造区域旅游品牌

  形象鲜明的区域旅游整体品牌是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三地应大力开展区域旅游联合宣传推广,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联合策划组织旅游宣传活动,联合参加旅游展会,联合举办旅游节庆,以及共赴境内外重点客源市场开展联合促销,建立形成一体化宣传格局。河北将着力对节庆活动进行整合,与京津合作把张北草原音乐节、衡水湖马拉松等区域性节庆活动,打造成具备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京津冀旅游宣传营销平台,推动在三地媒体开设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专栏,在三地旅游网共设京津冀旅游板块,支持区域内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企业联合建立旅游营销合作联盟,鼓励在策划包装产品、省际联合推广、互送旅游团队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五、构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是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一体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共同制定符合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旅游咨询服务、标识标牌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指示标识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自助旅游公共服务规范化、一体化。探索推出区域内旅游惠民便民政策,加快推进省际间旅游网络平台相互链接,开通远程网络化预售票系统,积极推动“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全面发行使用,推行统一旅游套票,实现京津冀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

  对河北旅游来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一次重大的、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借势发展,力求更大作为。只要三地加大统筹整合、强化紧密合作、推动协同发展,就一定能够把京津冀地区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带动区域旅游特别是河北旅游业新一轮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7. 高铁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一是高铁在便捷人民生产.。生活的同时,更在积极释放巨大的经济红利,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二是高铁建设,加快了城市间的交流强度和产业循环速度,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是不仅将促进两地居民的交流互动,对带动旅游业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也有深远意义。

Hash:c411f3128a7699a0d5cfa346cc1f14b93c3d2187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