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时失礼的行为有哪些 旅游时失礼的行为有哪些规定

导读:旅游时失礼的行为有哪些 旅游时失礼的行为有哪些规定 1. 旅游时失礼的行为有哪些规定 2. 旅游时失礼的行为有哪些规定举例说明 3. 旅游法规定旅游者的受尊重权不包括 4. 旅游应遵守的礼仪 5. 旅游礼貌礼节 6. 旅游时失礼的行为有哪些规定举例 7. 违反旅游规定 8. 旅游景区没有礼仪的行为

1. 旅游时失礼的行为有哪些规定

我只总结了九条。

由于地理位置的阻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和不可触碰的文化禁忌。想要融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前期就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澳洲禁忌

1.时间观念

澳洲人时间观念很强,跟当地人邀约最好提前商议并且准时赴约,千万要守时!

2.小费

和欧美不同,澳洲大部分餐厅都没有付小费的习惯,你只需要你对服务员态度好点就OK了,这样可以为你省下不少钱。但是如果是去高档餐厅或者需要额外服务就另当别论了。

3.买东西

在澳洲,不管是大型的商场、超市还是小店铺、市场,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习惯。买东西时,你可以询问店家是否有打折活动,但千万不要讨价还价。

4.动物

在澳洲,虐待动物是犯法行为。澳人非常喜爱小动物,虽然澳洲动物很多,时不时会发生动物伤人事件,但大家还是不改初心。随意驱赶鸟类是会被围攻的!另外,澳洲的野生动物很多,不要随意接近,尤其是野生袋鼠,看到请离他们远些,要知道它们丝毫不逊色于世界拳击冠军!

5.拍照

在澳洲,你可以尽情的在海滩上欣赏比基尼美女和肌肉男,这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满足眼睛的同时也请你千万不要随意拍照。

6.打招呼

在澳洲,初次见面或者打招呼的时候,选择握手是最恰当的一种方式。不要受美剧的影响各种拥抱啦、亲吻啦之类的,这些在澳洲统统见不到!就算和对方很熟,也千万不要踩雷。

7.禁忌日

受基督徒的印象,澳洲和西方人一样,认为“13”、“星期五”非常不吉利,所以尽量避开或者少提这些数字。澳洲的基督徒是很虔诚的,他们的礼拜日是周末,所以,请千万不要在这一天邀请基督徒赴约或者是出游等,对方会很生气并且认为你非常不尊重他。

8.逃票

澳洲的车站是没有人查票的,一切都靠个人自觉。但是,千万不要逃票,逃票的后果绝对是你难以承担的。澳洲规定,逃票者一旦被抓,轻则几十倍的罚款,重则取消签证、终生不许再申请任何种类的澳洲签证!

9.声音

在澳洲,公共场所最好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制造噪音,如在公车上打电话、与朋友嬉戏打闹等行为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严重影响其他民众。在楼下或者隔着门喊人也是非常无礼、失态的行为!澳洲人认为这样的人没有教养、不值得结交。

2. 旅游时失礼的行为有哪些规定举例说明

1. 真诚原则。

2. 一致原则。接待礼仪的一致性,体现在对宾客的一视同仁及礼宾全过程中优质服务水准的始终如一。

3. 主动原则。在旅游接待与服务活动中,礼仪行为应该是积极主动的。

4. 合宜原则。礼仪规范是社会习俗的一种约定俗成,是某些社会生活习惯的抽象和归纳。但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要严格遵循不同的礼仪要求,否则就会失礼。

3. 旅游法规定旅游者的受尊重权不包括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第十九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相衔接。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有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需求。规划和建设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当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十一条旅游利用自然资源、文物 其他文化资源,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资源、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的要求。

尊重和维护当地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维护地域完整性、文化代表性和资源地域特殊性,兼顾军事设施保护。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工作的监督检查。

扩展资料

任何从事劳动的人都希望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对于常年为游客服务的导游来说,通过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技能和水平,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旅游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质量”,“国家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两项制度,以促进和指导人员不断提升自己,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本身也获得更大的进步。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旅行社根据旅游者的具体要求安排旅游行程,与旅游者订立包价旅游合同的,旅游者请求变更旅游行程安排,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减少的费用退还旅游者。

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委托,为其代订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旅游服务,收取代办费用的,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因旅行社的过错给旅游者造成损失的,旅行社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 旅游应遵守的礼仪

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

是指2016年8月2日 由国家旅游局主办、中青旅遨游网承办的“大家定的公约大家来遵守”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30个字10句话的公约“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

5. 旅游礼貌礼节

有很多让人没有想到的知识礼仪 让我对他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6. 旅游时失礼的行为有哪些规定举例

  一、外事礼仪的一般原则  图书馆员在对外交往中,应当遵守有关国际交往的基本规范。  1.尊重国格、遵守外事纪律  在外事活动中,每个工作人员都是代表本单位执行公务,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我国的基本对外政策,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做有损国体、有辱国格的事;自觉遵守外事纪律,不失泄秘密,不利用工作之便营私牟利,不擅自与客人进行私人交往,不私自主张和答应客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与外宾交往中,要不失自我,举止有度。  2.平等相待、不卑不亢  我国外交政策强调国家之间一律平等,因此,无论与之交往的客人来自何方,所在国或地区不分大小、强弱、贫富等,我们相互之间都是互相交流、平等交往的关系,我们均应热情友好、平等相待,并做到不卑不亢。图书馆员真正要做到不卑不亢,不仅在思想上要提高、端正态度,而且在工作中要付诸实践。  一方面,要在虚心学习外国同行的一切长处,尊重他国风俗习惯的同时,坚决反对自卑自贱的思想,在对外交往中,以自尊、自重、自信、自爱为基础,表现得堂堂正正,坦诚乐观,豁达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另一方面,在一切对外交往中,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应高傲自大,盛气凌人,或自以为是,或冷漠无情。  3.互相尊重、求同存异  外事交往涉及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各有其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均应予以重视,对其与我国之间的差异性,重要的是了解并相互尊重,而不要用我方的标准去评判是非,鉴 优劣,只要对方的所作所为不危及其生命安全,不触犯法律,不损害国格人格,在原则上都不必予以干涉和纠正,即互相给予必要的尊重,遵守求同存异的原则。  简而言之,“求同”,就是要遵守有关礼仪的国际惯例,要重视礼仪的“共性”。“存异”,则是要求对他国的礼俗不可一概否定,必要时,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要有所了解,并表示尊重。比如,在世界各国,人们往往使用不同的见面礼。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有中国人的拱手礼,日本人的鞠躬礼,韩国人的跪拜礼,泰国人的合十礼,阿拉伯人的按胸礼,以及欧美人的吻面礼、吻手礼和拥抱礼。他们各有其讲究,都属于礼仪的“个性”,与此同时,握手作为见面礼节,则可以说是通行于世界各国的。与任何国家的人打交道,以握手这一“共性”礼仪作为见面礼节,都是适用的,所以在涉外交往中采用握手礼,就是“遵守惯例”。  4.诚信守时、热情适度  诚信作为开展任何工作的基本前提,它反映在外事接待和交往中,主要表现为信守约定,特别是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中,要恪守不怠、诚信守时。一是在有关时间的问题上,不可以吞吞吐吐、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二是交往的时间一旦约定,就应千方百计予以遵守,而不宜随便加以变动或取消。三是对于双方之间约会的时间,唯有“正点”到场方为得体,早到或晚到,同样是不正确的做法。四是在约会之中,不允许早退。五是万一失约,务必要向约会对象尽早通报,解释缘由,并向对方致歉。  热情适度,是指不仅要体现热情友好,更为重要的是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主要是应掌握以下三种接待交往的尺度:  第一,是“关心有度”,也就是说,不宜对外国友人表现得过于关心;  第二,是“距离有度”,也就是说,与外国友人进行交往应酬时,应当视双方关系的不同,与对方保持相适应的适度空间距离,通常,社交距离是0.5米~1.5米,礼仪距离是1.5米~3米,3米以外则是陌生人之间的公共距离;  第三,是“举止有度”,既不要轻易采用某些过于随便、显示热情的动作,如拍肩膀、摸头顶等,也不要做出某些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如指指点点、翘腿等。  5.女士优先、以右为尊  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礼仪原则,它要求在一切社会活动场所,每一名成年男子均应自觉以实际行动体现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的文明修养,并对所有女性一视同仁。  女士优先原则在不同场合已成为不同的礼仪规范,如在面对群体或公众发言时,称呼听众须以“女士们、先生们”作为“合礼”的顺序;表示问候时应优先问候在场的女士;一同行走时,男士应请女士先行一步并让女士走在道路内侧;通过门口时男士主动为女士开门或让路;等等。  此外,在各种类型的国际交往中,还普遍通用“以右为尊”的原则。凡在外事活动中涉及到位置的排列,如举行会议会谈、队列站立等,都以右尊左卑、右贵左贱、右高左低为序,右侧的位置总比左侧的位置尊贵。需要例外指出的是,在接待来访外宾过程中,当主人前往外宾下榻之处拜会或送行时,情况正好相反,主人的身份此时应为“客人”,而以客人为“主人”,若有必要排位,则应主人居右,客人居左,这体现了宾至如归的用意,外宾在为其安排的临时居所之中,应被视为主人;同样的例外包括佩戴勋章时,在正式场合特别是出席社交活动时,通常应将勋章戴在左侧衣襟上,已成惯例。  6.入乡问俗  由于历史、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世界各国之间、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做到入乡问俗,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第一,必须充分地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古人云“入境而问禁,入乡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正是指导今人对外交往的良言;  第二,必须无条件地对交往对象所特有的习俗加以尊重,在外事交往中,对于其他国家所特有的习俗,没有必要照抄照搬,对于本国的传统习俗,则需要发扬光大,但是决不能对别国习俗少见多怪,妄加非议。  在外事交往中,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而当自己充当客人时,则又讲究“客随主便”,在本质上讲,这两种做法都是对“入乡问俗”原则的具体贯彻落实。  二、涉外交往的公共礼节  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不仅是个人生活态度的表现,更是外事工作礼仪规范的必需。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机构,每个员工更有义务表现出良好的个人形象和文化教养,在外事活动中充分展示我国作为文明礼仪之邦的深厚文化底蕴。  一般而言,涉外交往必须掌握常规的外事礼节,才能应对自如,掌握主动。下面介绍对涉外交往的个人要求及几种国际通行的外事礼仪如称呼、握手、介绍、递送名片的主要注意事项。  1.个人形象  (1)个人形象的重要性  ①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真实地体现着他的个人教养和品位;  ②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客观地反映他个人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态度;  ③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如实地展现了他对交往对象所重视的程度,一个人对自我形象的重视程度,应与对交往对象的重视程度成正比,换而言之,在涉外交往中,若是对自我形象毫不修饰,即属失礼行为;  ④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是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说,每个参与外事接待的同志,他代表着他所在的图书馆甚至是所在地区的全部图书馆的风貌;  ⑤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还往往代表着其所属国家、所属民族的形象,一个中国人在对外交往中要是不注意维护自身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就可能会损害国家的形象和整个民族的形象。  基于以上原因,在外事交往和接待时,每个图书馆员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别人的初次印象。  (2)个人仪表举止  个人的仪表举止是礼节、仪态、容貌、举止的总称。在外事活动中除应遵守一般的礼貌外,还要遵守必要的外交礼仪。  ①仪容。男子不得蓄须,不使鼻毛、耳毛外露,不留长发;女子不得剃光头,不剃眉毛,不宜暴露腋毛,不宜化妆过浓;任何人都不准刺字、文身,蓬头垢面。  ②表情。亲切、热情、友好、自然,既不要过于夸张,也不能表现的过于沉重或冷漠。  ③举止。“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表现出文明、优雅的举止风度。  ④服饰。基本要求是朴素、大方、整洁,其次还应适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年龄,特别是要配合自己在外事活动中社会角色,另外,注意衣着与场合协调也是最重要的。对于服饰礼仪,国际上普遍接受“TPO”原则,TPO是英文单词时间(time)、地点(place)、目  的(order)的首字母组合,TPO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人们的穿着、化妆和佩戴首饰均应兼顾时间、地点、目的,而不能过于随意。具体而言,衣服应熨平整,裤子熨出裤线,皮鞋要上油擦亮,长袖衬衣下摆应塞在裤内,袖口不要 卷起,短袖衫则下摆不要塞在裤内,长裤不要卷起,任何情况下不要穿短裤参加外事活动;男性进入室内应摘帽,脱掉大衣、风雨衣、雨鞋等,女性则可以在室内戴纱手套、面罩及帽子。  ⑤谈吐。进行交谈一定要遵照国际惯例,自觉地调低音量,同时,还应使用规范的尊称、谦词、敬语与礼貌语。  2.称谓  正确地称呼对方,是礼貌交往的第一步,国际上的称呼要求主要有:  对一般成年男子,统称“先生”,对已婚或有地位的女子称“夫人”,对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状况的女子称“女士”,这些称呼前可冠以姓名或职衔;  对地位较高的官方人士,如部长以上官员,可称“阁下”、“先生”,并冠以职衔,有些欧美国家,如德国、美国、墨西哥等国,往往不称“阁下”而称“先生”,在日本身份较高的女子习惯上也称“先生”;  对国王、王后称“陛下”,对王子、公主、亲王称“殿下”,对有爵位的人称爵位或“阁下”、“先生”;  对军人称军衔或“先生”,对高级将领如将军、元帅等称“阁下”;  对知识分子或专业人员称职位或学位并冠以姓氏,如“约翰教授”、“马博士”,也可加先生,如“布什律师先生”;  对神职人员称职衔,也可同时冠以“先生”,如“牧师先生”,对主教以上人员可称“阁下”;  对男女服务员,一般称“先生”和“小姐”;  对以“同志”相称的外宾,可同时冠以姓名或职衔,如“服务员同志”。  实际上,由于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不同,社会制度差异,在称呼上差别很大,因此,既要注意世界通用的一般称呼,也要考虑来访者所在国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称呼迈出对外交往的第一步。  3.握手礼节  见面致礼,握手是外事交际场合上最常用的礼节。国际上,握手要掌握的主要细节有:  (1)先主后宾  宾主之间,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因此,迎接外宾时应主动伸手相握,表示欢迎。必须说明的是,若非迎宾的需要,则必须上级、长辈、女士先伸手,方可相握,否则即为失礼;  (2)力度适当  握手一定要用右手,且应力度适当,不要过轻或过重,过轻则表示冷淡、傲慢、缺乏诚意,太重会使对方感到疼痛,显得粗鲁无礼,应以柔和贴切、紧而不痛为宜;  (3)把握时间  握手时间以3~5秒为宜,长时间握住对方的手不放,甚至猛摇,会令对方无所适从;  (4)关注对方  握手时要精神集中,注视对方脸部倒三角区,微笑致意,绝不可一面握手,一面左顾右盼;  (5)握手禁忌  握手时不戴手套、不戴帽,握手后不能当场擦手,不交叉握手,不能拒绝握手,不怠慢不急躁,若遇受伤染病等特殊情况,应向对方讲清楚,并请求谅解。  4.介绍  如果相见双方是熟人,则可不介绍,如果是首次见面,又不认识,接待人员应主动按顺序介绍他人。介绍的总体要求是:顺序准确、举止得体、称谓得当、态度谦恭。  (1)自我介绍  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介绍自己,自我介绍的内容可在姓名、单位、职务等三要素的基础上繁简增减,力求简明扼要,一般以1分钟内为宜,最长不要超过3分钟,自我介绍时应表现渴望认识对方的热情,神态镇定而充满自信。自我介绍也可借助递送名片来进行。  (2)介绍他人  迎接客人时,应先将前往迎接的人员介绍给外宾,然后再将外宾介绍给迎接人员,若有专职礼仪工作人员或接待人员,这项工作可由他们来完成,也可由迎接人员中身份最高者完成。被介绍 应微笑点头或说“您好”,注视对方。遇有外宾主动与我方人员拥抱时,不可推却或勉强应付,一般应做出相应的表示。  国际公认的介绍顺序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下级、地位低者介绍给上级、地位高者,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后来者介绍给先来者;总之,介绍的通则是把别人介绍给你所尊敬的人,先被提名者表示最尊敬。  5.名片的使用  国际上使用名片非常普遍,它具有自我介绍等多项功用。在外事场合使用名片,名片一定要用中文及对方所使用的外文或者国际通行的英文两种文字印刷,一面印中文,另一面印外文,外文按国际习惯印刷。作为国际社交的重要工具,递送、接受、存放名片均有一定的礼仪规范。  (1)递送  一般是地位低的先递给地位高的人,男士先递给女士;若同时向多人发送,应按职务的高低顺序递送。递送时应将正面朝向对方,双手奉上,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可大方真诚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关照。”  递送名片应在介绍之后,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  (2)接收  接收名片时应站立,并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双手接过名片并致谢,仔细看一下之后,按名片的职务称呼对方;应表现出认识对方的极大兴趣和对他的尊重,可回敬名片,如没有或没带名片,应向对方致歉。  (3)存放  接过名片后,应将其放入名片夹,最好是放入左胸内衣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切不可一边交谈一边揉搓、把弄、折叠,更不能扔、压、抛、塞名片。  第二节 外事接待及出访  图书馆既有一定的外事接待任务,也可能派员出访国外,无论外事接待还是出访,均是为开展和增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和交往服务,都应该细致地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从接待准备到离开,每一步都需要精心安排,顺利、愉快地完成整个接待任务和出访行程,并给对方留下全面而准确的印象。  一、接待和出访准备工作  1.了解来访者或出访地情况,索取和准备必需资料  接待工作需要预先准备的事项包括:了解客人来访意图、要求及在食宿日程安排上的打算;掌握抵达时间、车次或航班,是否需要接站;弄清来访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文化习俗、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禁忌等资料。根据所获的第一手资料来研究确定接待  规格和确定各项礼仪活动,取得主动权。  出访准备与此类似,重点是了解出访地和出访对象特殊的文化习俗、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禁忌要求等,必要时应准备好出访所在地联系人或可求助的使馆、旅行服务机构等的联络方法及资料,以及需要带出的出访文件、宣传资料、准备的礼品,特别是,一定要详细了解所需到访的机构、地点、人物是否有何特殊要求,以提前作好相应准备。  2.拟定接待或出访方案  接待方案是指接待规格和主要活动安排的日程,接待规格的高低通常根据来访者身份、愿望等来决定,并由此安排接待活动的礼仪,日程安排完毕,一般应通知并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一旦确定,即应严格按照计划行动,任何违背日程安排的活动,都会反映出接待馆对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准备不足。多次违反日程安排的行为,譬如,改变参观时间,缺乏交通工具等等,都会使整个接待工作给来访人员留下负面印象。为确保接待方案圆满实施,馆里主管接待的领导干部应对整个接待工作定制完整计划,定目的、定要求、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并进行分工,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执行的每个人。每项活动前,都须认真落实迎送车辆,检查场所布置, 席安排,以及客人可能需要帮助的事项等。对国内多数图书馆而言,参与外事接待的机会不多,因此接待人员普遍缺乏相关经验,有时还需要对参加接待服务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如介绍来宾所在国概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强调服务规范与技巧;进行安全保密教育等。  出访方案则包括拟订出访日程,出访事项及其目的要求,可能的意外及变通措施,还有相关的具体旅程、路线安排等。

7. 违反旅游规定

旅游刑事责任又称“旅游刑事法律责任”,是指旅游相关人员在旅游活动中因犯罪行为所导致的,违反国家刑事法律而必须承担的惩罚性的后果。

  根据《旅游法》的规定,在旅游市场中存在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二是旅游者;三是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旅游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一章,主要对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同时还对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中存在滥用职权等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规定了依法给予处分。因此,《旅游法》关于“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应当主要针对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和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实施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

 

8. 旅游景区没有礼仪的行为

导游不仅要引导游客感受山水之美,给游客提供食、宿、行等方面的服务,还要引导文明旅游,这在国家旅游局2015年发布的《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已明确对导游提出“一岗双责”的要求。新版的《导游管理办法》也明确提出,导游要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文明行为规范、不文明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法律法规、社会公德、文明礼仪的行为。近年来旅游市场的许多不文明行为都指向导游这个群体,诸如导游擅自安排购物活动、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购物、恐吓辱骂游客等,严重亵渎了导游的职责。因此,加强文明旅游建设,导游就要认真履行好引导游客文明旅游这一职责。

  导游引导文明旅游,首先要做文明榜样。导游是一个旅游团队的领队,导游尽职尽责,满足游客旅游所需,不做损害游客利益的事,游客旅游就舒心放心,就能积极参与到文明旅游建设中来。反之,如果导游素质不高,只考虑个人利益,做出损害游客利益的事,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影响到游客的情绪,甚至引发冲突,就不利于文明旅游建设。同时,导游的强迫购物、吃回扣都与景区或景区所在城市的商家有联系,这也严重影响着整个旅游市场的文明。因此,导游要以身作则,严格履行《导游管理办法》的规定和《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引导文明旅游。

  导游引导文明旅游,需要有关管部门的宣传引导和严格管理。《导游管理办法》关键在落地,有关部门要加大办法的宣传力度,让旅行社和导游都知道导游执业过程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以及处罚标准。对那些违反办法规定、侵害游客利益者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绝不能出现“两张皮”现象,做到该罚款的罚款,该吊销导游资格证的就坚决吊销,决不姑息,营造出谁违反办法规定就把谁清理出导游队伍的高压态势,对导游起到震慑作用,从而让导游尽职尽责践行好“一岗双责”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导游。

  导游引导文明旅游,离不开游客的监督。游客的眼睛是雪亮的。导游文明不文明,导游在执业过程 是否对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及时提醒制止,有没有欺客等违规行为,游客最有发言权。因此,旅游主管部门在考核导游时要多多听取游客的意见。同时,游客也要了解《导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发现导游的不文明行为,以及游客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大胆地举报,让违规导游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净化导游队伍。当然,导游的文明引导也需要游客的积极配合,需要游客认真遵守文明旅游的有关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促进整个旅游市场的文明建设,打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导游管理办法》是导游的从业章程,有利于让导游恪守职业道德,既做好游客的服务员,也做好游客的文明引导员,全面提高导游队伍的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Hash:104f42195c677052207a7ac521d31b7cabc71146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