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看点,我和我的父辈有哪些看点?
作为《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的系列影片第三弹,《我和我的父辈》接棒上映于2021 年国庆,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分别导演。足足52位优秀演员倾情参与拍摄,几乎包含中国影视界半壁江山,可谓是重磅出击。
除了阵容强大,从内容上看,4个短片类型虽然风格迥异不同,但它们都包含着“以父之名”的戏剧冲突。每个单元都以父辈与子辈的矛盾为核心,贯穿始终,分别对应着牺牲、敬业、骄傲和超越,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故事,从亲情升华到了豪情,从小家升华到了国家。
吴京的《乘风》,开场并没有急于引入“历史事件”本身,没有在画面上马上给出能让观众迅速进入情绪的标志性内容,而是先以一段非常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为导入,严肃古板的父亲,飞扬青春的儿子,不同年龄段下的性格冲突非常典型;徐峥的《鸭先知》里,赵平洋代表着那些敢抢先“下水”尝试新事物的人,在改革开放春风初至,各行各业都摩肩擦掌地准备谋发展、搞创新时,顺势而为抢占时代先机,拍摄了中国第一支电视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章子怡和沈腾的单元虽然是各自导演的处女作,但在镜头与剧情处理上,意外地让观众眼前一亮。
首先谈谈章子怡的《诗》。
在这个短片里,她制造了两辈人之间的一个深层次矛盾,围绕“小家亲情”与“报效国家”的冲突,作为母亲在爱国与爱情、亲情间的挣扎纠结,以及在子女可能面临失孤风险时、依然坚定工作,引导出一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位普通母亲的“舍小为大”。这种复杂的冲突,也会带来子女对于父母的情感升华,从对父母工作的不理解,到母亲坦白“我也可能死”,再到放飞代表父母工作的孔明灯,于亲情层面的爆发,形成对于父母内心进入的大前提,并以亲情为基础,在长大后继承父母志向,实现对父母“为国牺牲“的宏观情感的延续。
短片最后,母亲凝望着东方红火箭的视线,与女儿升上太空身影的穿插剪辑。时空交错,母亲注视着自己理想被女儿实现,母亲情感的载体东方火箭,与女儿情感的载体神舟飞船在太空中的相遇,则让这种时空交错中的表达,从剪辑来到了真实。
子辈在走过父辈同等报国经历后,实现里程碑时,对于曾经达到这一点的父辈,产生了最深刻的心灵共鸣。亲情的共鸣,以一种“子承父母志”的小情感出发,就此上升到了前仆后继、代代相传的,对于祖国感情的延续。亲情层面的共感,催生出对报国情感的继承。而标题的“诗”,也就此升级——最开始是具体的诗,是亲情层面、写在纸上的父辈对子辈之诗,最后变成了象征性的、以宇航器形式出现、写在太空的报国之“诗”。
再谈谈压轴篇,沈腾的《少年行》。
沈马快乐星球联手,加上艾伦、常远、张小斐、辣目洋子这一票知名喜剧人的鼎力支持,《少年行》确实压住了这部电影的轴。
沈腾饰演的是一个来自2050的机器人,为了证明时空旅行的可行性穿越来到2021年,遇到了一个充满各种奇思妙想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给他提了一个要求,要求沈腾扮演他已经去世的爸爸。投篮,三分球全部命中;拔河,同学的爸爸根本就拉不动,这个假扮的机器人父亲,几乎满足了小男孩对于一个伟岸父亲的所有期待。
最感人的一幕,机器人父 拿到了时空旅行的球,准备穿越回2050年,而小男孩一个人来到了海边,准备再次试飞,飞机掉进了海里,而小男孩为了救飞机,也掉进了海里。为了救小男孩,天生不能碰水的机器人,选择像一个真正父亲一样,不顾一切地冲进海水里,即便身体破裂,也要将小男孩高高举起。
与其他三个短片不同的是这部短片结局凸显的创意:2050年,那个小男孩已经成为了一个青年科学家,知晓一切的机器人走到那个青年科学家面前说:“你创造了我,其实你也是我的父亲。”
纵观全片,从抗战,到社会主义建设,到市场经济,再到未来,四个单元展现了不同时代下的父辈与子辈之间的传承和梦想:被《乘风》里父辈保护的子辈,可能会成为《诗》中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科研人员;而这些人的子辈,也许又是《鸭先知》中在改革潮头激流勇进的鸭先知;而这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子辈可能又为《少年行》里引领超越科技发展而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我和我的父辈》没有宏大叙事,都是以小见大,整体风格轻松、轻盈、轻快的同时,兼具庄严,沉重,感动,非常适合国庆假期全家一起观看。
Hash:bb059d1e58b586b01b51607f96c91a0f7786284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