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买到尼木倒流香

导读:哪里可以买到尼木倒流香 唐东杰布与藏戏有什么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有哪些?

藏香本身是辅助治疗的一种。对于藏传佛教是信物中的极品,也被称之为藏传佛教三大信物,是修佛之人很喜爱的圣物。藏香对于一个人的身体也有一定作用。意在清新自然,自然本草药物,配合香薰治疗,可以安神定性。也可以预防疾病,驱蚊也很有作用。因为香薰之类的东西对于蚊虫抵制作用是很好的。至于藏香最早产区就在西藏尼木县,现在尼木县也是藏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藏藏香品牌很多,尼木县品牌却很少。一品阁藏香很不错。不过好像买不到了。你可是试试尼木藏香的另一个牌子,我客栈一直在用,也蛮不错的。雅拓亚孜牌水磨藏香。望采纳哦(´-ω-`)

唐东杰布与藏戏有什么关系

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唐东杰布在募集资金、解除众百姓交通不便之苦的过程中,完成了佛教跳神舞蹈向藏剧的过渡。他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使过去那种单一的跳神舞逐渐地戏剧化。因此,藏族人民把唐东杰布尊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唐东杰布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有两点:一是冶炼熟铁架设铁桥,为西藏人民解决了交通困难的问题。二是募集炼铁资金创制藏戏,为藏族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唐东杰布不仅改变了藏区交通问题,提高了当时西藏的商贸流通和信息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藏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也开创了一种新的文艺品种,解决了藏族群众的文化渴求。
唐东杰布这个特殊历史人物的形象,以牺牲小我而造福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引发主体的故事情节,从而形成矛盾冲突的主动源。们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主题思想的体现,即:对社会进步的追求,对团结一心的重视,对和谐生活的期待,对民族富强的努力,对人间大爱的诠释,对敬业诚信的坚守。




扩展资料: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藏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有哪些?

2003年10月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鱼纹,鱼纹隐含一“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文”字,意取团结、和 、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 央
北 京 天 津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黑龙江
上 海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广 西 海 南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 南 西 藏 陕 西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新 疆 香 港
澳 门 台 湾

类 别:
民间文学 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 传统戏剧 曲 艺
杂技与竞技 民间美术 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医药 民 俗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项目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中国文房四宝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 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2005年11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Hash:a40803d68dab37261a3113b2df32de7fe65ae63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