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澧阳平原遗址分布与文化及自然环境概况

展开3全部

1.更新世中晚期的旧石器文化遗存

洞庭湖区在更新世中期,约距今25万年,就开始有了人的活动,并主要在四水流域的阶地上留下有人类活动的文化遗存。三、四级阶地的红色棕红色粘土、网纹红土上堆积分布了旧石器早期偏晚阶段的遗址,其代表地点有津市虎爪山遗址。二级阶地堆积的橘黄色沙粘土、不典型的灰白或黄白色的网纹构造的更新世中期晚时或更新世晚期早时地层上,堆积分布旧石器中期阶段的遗址,以澧阳平原鸡公垱遗址为代表。一级阶地更新世晚期棕黄色灰黄色亚粘土中堆积分布旧石器晚期阶段的遗址,以澧阳平原乌鸦山、十里岗遗址为代表。

这一时期遗址分布局限,说明人类活动还很微弱。

2.全新世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前已述及,末次冰期结束以后,更新世晚期末呈现深切河谷与零星洼地湖泊共存的河湖切割平原景观。

进入全新世,气候环境逐渐由干冷进入暖期,人类活动开始在洞庭湖平原地区频繁出现,以彭头山文化、皂市下层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表明人类活动主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为一种原始的文化。

大溪文化时期,人类在平原湖区中部开始渔猎活动;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转暖,洪水开始泛滥,与长江南移,江水分流入湖相关,此时人类活动从洞庭湖平原中部退出;至龙山(石家河)文化时期,气候变化为干燥偏凉,降水减少,人类文化活动区域又向湖中推进,其时湖泊三角洲有所发展,湖面缩小。区域自然环境的演变,影响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区内经历了大溪、屈家岭、石家河三大文化发展阶段。从众多的出土文物、城头山古城址高矗的城垣,表明原始狩猎文化的解体,人类进入典型的较为集中的农耕文化期。

在以后的4千年里,洞庭湖区气候的暖湿冷干变化、湖泊的扩张与萎缩,人口的增长,活动区域扩大、转移,使更多的文化遗存在广大洞庭湖域范围内出现,等等,使区内经历了更为显著的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是人类历史发展、文化和社会向更高层次的进步,造就了湖湘历史文化的辉煌。

Hash:f7f45dcd353858b5ed3db0dfd1ef4e165200eae0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