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神农坛旅游景点 沁阳神农坛位着什么地方

导读:沁阳神农坛旅游景点 沁阳神农坛位着什么地方 1. 沁阳神农坛位着什么地方 2. 神农山沁阳 3. 沁阳到神农架 4. 沁阳市神农山二仙庙 5. 沁阳神农陶 6. 沁阳神农山上都有什么神庙

1. 沁阳神农坛位着什么地方

练(Liàn 练)姓源出自东姓。

练姓始祖练何。练何,字子俊,原姓东,是伏羲后裔。粤稽洪荒甫辟,生民浑噩,姓氏未著。自太昊嗣兴帝,号伏羲,伏羲氏以木德王其姓风氏。民之有姓,实自此始。厥裔羲仲,帝尧时,命掌东方,青阳之令,易风姓为东方氏,取义青阳,曾称济阳为郡。东方氏三传有东不訾者,盖帝舜七友中人,居太原墟,因帝呼为东友,即更其覆,而仍相传为东,由居太原,故又易其郡为太原。东不訾九十六代嗣裔东何,乃汉仕郎中泾州东富公二十七代元孙,本贯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市),以河内为郡。公智勇超常,於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庚子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诏与李勣伐高句丽,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甲申日(农历五月十七日),献火攻策南苏罗城(辽东城,史书又称辽州)遂破之,有功回朝,於贞观十九(645)年十月戊午日(农历十月廿三日),在临渝关的汉武台刻石记功会上,唐太宗以“精练军戎”,赐姓练,封岐山侯,封三世恩荣世袭骑尉将军。钦差大臣兵御尚书大总管李勣赞曰拜题:“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 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妣赵氏,封一品夫人,与夫合葬於河南省河内县紫金坛(今沁阳市神农坛)。生二子:练舜麒、练舜麟。


2. 神农山沁阳

景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

神农山,国家AAAAA(5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


3. 沁阳到神农架

1. 河南简称“豫”,因为3000年前河南地区曾有大量的大象。现在的河南电视台的台标就是一个大象的形象,又叫“大象台”,可见河南人对大象的喜爱。

2. 越调是河南的剧种,不是浙江的。

3. 河南是中国生产西瓜最多的省份。

4. 河南省的省花是腊梅,省树是桂花树。

5. 古都安阳在河南的最北端,属于京津冀城市群。

6. 白浪街,在豫鄂陕三省接壤处,是中国跨省份最多的一条村镇街道,站在街心的三省石上,可以“一脚踏三省”。在中国版图上三省交界之地共有40余处,而唯独在这条白浪街,三省均设有基层政府: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湖北省郧县白浪镇和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三镇间相距均为2公里左右。

7. “北少林,南武当”是河南登封少林,与湖北十堰武当。但“北武当,南少林”是山西吕梁北武当山,与福建莆田南少林寺。

8. 河南县,不在河南,在青海。

9. 河南一向被称为中原地区,但其并非都是平原,至少40%的面积都是山区,有太行山、秦岭、大别山等等。

10. 史上最早的“中国”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中国”一词,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

11. 西安、南京(应天)和北京三大古都之间的地理距离均为1100公里左右,形成一个标准的正三角形,而中心位置就是河南古都群。

12. 都说驻马店的名字不如之前的汝南好听,其实汝南现在还在,只是成了驻马店的市辖县。

13. 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故事在河南很多地方流传,因为很多河南人祖上是元末明初从山西迁来的。

14. 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为北宋汴京(今开封),人口150多万。

15.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的城市中轴线没有变化过的都城,有着“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城摞城指的是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叠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观。历经20年考古发掘,我国考古 学家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

16. 河南有一个县,县在河南,县城在山东,进个城要出个省,就是河南濮阳范县。

17. 抗战期间,半数土地沦为日占区的河南提供了近190万壮丁,约占征丁总数的13%,仅次于出丁257万——位于大后方且以川军闻名的四川。

18. 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劳模、中国好人榜 , 河南入选人数均全国第一.

19. 河南全省注册志愿者人数位居全国第一。

20. 河南人最爱吃的面食是烩面,烩面在河南人心中的地位就像湖南人心中的米粉。出门在外,心心念念那一碗家门口的烩面。


21. 河南胡辣汤有起源周口西华的逍遥镇胡辣汤和起源漯河舞阳的北舞渡胡辣汤,同陕西的胡辣汤和小吃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河南人在民国时期几百万人逃荒陕西,老西安人里据说有三成都是河南裔,所以一些语言和饮食文化会有相同之处。早上喝胡辣汤可以配油条、油饼、油馍、包子、水煎包、烙馍卷菜等。

22. 河南人盛胡辣汤为什么用木勺?因为木勺不容易让胡辣汤变稀,存放的时间较长。

23.河南美食还有肉盒、油馍头、鲤鱼三吃、桶子鸡等。

24. 河南人避免说“淡”,在河南很多地方如果你听说饭菜太“甜”了,一般不是糖放多了,而是盐放少了。

25. 在河南一些地方:老一辈的河南人,“喝茶”并不是喝泡的茶,而是喝烧开过的水,喝水指的是喝生水;口袋里“丢”5元,在河南话的意思是还剩5元,并不是丢失了5元。

26. 河南话扫盲:

早上叫 “qio qiai”、板凳叫蹲儿

、我叫俺、衣服兜叫布带儿、没有叫木牛、这个叫这哄、那个叫那哄、鸡叫揪、恶心叫格一、女孩叫妞儿、坏叫孬、废物叫凹糟、鼻子叫biu、脚叫jio、上衣叫布衫儿、

蹲叫古堆

、男类叫小、女类叫妮儿、脑袋叫 di 脑 、长了漂亮叫齐整、

长了英俊叫派仗

、跑叫瓦、屁股叫腚、拉屎叫屙、

呐喊叫斜货或者嗷嗷

、骄傲自满叫自闷儿、新郑说

挪挪位置叫垦垦

、臭美叫骚包、笨叫窝囊、腋下叫胳老我、推叫wong 、

骗叫榷(quō)

、梳头叫拢头、踢叫奔、把凉了的熟食再蒸热叫

馏(liù)

、雇、租叫觅(mī),比如

觅保姆

呕吐叫哕(yuē)

。很多方言用词其实是古代说法的延续,河南方言的一些说法,北方其他地区比如河北、山东也有。

27.

“夜黑”在外省的人理解起来就是天很黑

。在河南人眼里,夜黑的意思是:昨天晚上。如果你身边有河南人,估计你就会经常听到这个词,比如:你夜黑和谁一起吃饭了?你夜黑那么晚出去干嘛了?你夜黑怎么没有来?类似于夜黑的时间方言,在河南还有很多,比如:擦黑(傍晚),夜儿(昨天)等等。

28. 再学几个河南常用语:中不中——行不行;你弄啥嘞——你干什么呢;都白吭气——都别说话;木牛——没有;得劲——舒服,爽;突鲁——下滑;迷瞪——脑子呆滞,反应迟钝;义睁——发呆;排场——气派;老鳖依——吝啬。欢迎评论区补充。

29.用普通话念“1893”,你就学会了山东话的“一把旧伞”。用普通话念“一把旧伞”,你就学会了河南话的“1893”。(你是不是跟我一样读了几遍。

30. 郑州市巩义慈云寺,是吴承恩写《西游记》的地方,《西游记》里很多地点和故事原型,其实就在巩义境内的青龙山。

31. 郑州历史最悠久的学校是郑州一中,可以追溯到明朝!1637年,明崇祯年间,郑州知州设立天中书院,后来改名东里书院、郑州县立初级中学、郑州市私立明新中学、郑州一中,历时380年。

32. 全 50%的苹果手机都产自郑州富士康。

33. 郑东新区的“大玉米”,创意来源不是玉米,而是来自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嵩岳寺塔”。主楼曲线与“嵩岳寺塔”吻合。“大玉米”真名为:千禧广场,又名“千玺广场”,是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CBD的一座新地标建筑,外形宛如一根"大玉米",被称为“中原第一高楼”。它不仅兼具了商业写字楼和5星级酒店的功能,而且还在59层设计了顶级的私人会所,先后花费22亿才建成。

34. 郑州拥有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医院,他就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而且在东区还开了分院。

35. 郑州农业路大桥是郑州新地标,大桥跨越了亚洲最大、最繁忙、素有“铁路心脏”之称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

36. 郑州的路为什么是斜的?因为最早规划城区的时候,郑县县城顺时针偏了十几度,所以“西大街”“南大街”“东大街”就成倾斜的了。另外一个原因:铁路是斜的。郑州是两大铁路交汇处,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处。这两条铁路是晚晴时期规划的,当时就是斜的。

37. 信阳火车站归武汉铁路局管,不归河南。

38. 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的

信阳,不供暖,不吃面,也不会说河南话。

关于河南的身份认同,信阳人向来很是矛盾。矛盾在怀疑自己属于南方还是北方;矛盾在恍惚自己究竟属于河南还是湖北;矛盾在米饭与面食究竟哪个更美味。作为河南的南大门,信阳从不认为自己是北方城市,但在其他南方人的眼中,信阳这个河南城市,却又不那么“南方”。

39. 信阳鸡公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在清末民初时就成为纳凉避暑的优先去处,美、英、日、俄、法等23个国家的别墅洋房,争先耸立在信阳鸡公山。

40. 嵩县白云山景区一个景区就跨越了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除了这个地方,平顶山全市也跨越了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但这三个流域并不相邻。

41. 河南的平顶山是我国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当地的农业发展可以说位于国内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6.32亿元。

42. 平顶山香山寺是汉化观音文化的发源地,北京的香山寺是仿照平顶山香山寺所建。

43. 河南全省最高峰是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nao),海拔2413.8米;最低的山是驻马店市汝南县的天中山,只有3.6米。老鸦岔属于秦岭的小余脉,有“河南小秦岭”之称。这里已经建立了河南省小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由于并未对外开放,是一处很少人涉足的高山。

44. “二十四节气”发源于洛阳。“二十四节气”已经被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如今已经被收录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5.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现在还存有梁山伯墓、祝英台墓等梁祝故事遗址。

46. 河南鹤壁拥有全球最大的金属镁基地,在鹤壁制作出来的金属镁新材料还应用于磁浮列车、智能手机、航空航天及导弹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核心部件由鹤壁智造。

47. 河南南阳曾经出现过各个领域的精英,其中包括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历史名人,而且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所在地就是南阳。

48.

龙形象来自河南。

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49.

汉文字来自河南。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

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 南;

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

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

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

50. 河南是中华姓氏摇篮。《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

51. 河南18个地级市,一半都曾当过都城。

52.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个是河南人发明的,分别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

53. 牡丹之争。牡丹被誉为“国花”,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两地都盛产牡丹,为了谁的牡丹才是“甲天下”而争论不断。菏泽被誉为“中国牡丹之都”,而洛阳又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城,实在难分伯仲。

54.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在河南沁阳神农山,不在湖北神农架。

55. 《西游记》里猪八戒的原型——朱士行(公元203—282),河南禹州人,法号八戒,是三国时期的高僧,但品性与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截然相反,是一位非常认真且执着的人。他是中国第一位西行取经的僧人,比唐代玄奘西天取经早了368年。

56. 平原省是我国撤销的第一个省份:1945年河南被日军攻陷,新沦陷区被日军划分为“平原省”。新中国成立之初将河南的新乡、安阳、濮阳还有山东省的菏泽、聊城、湖西这六个地方组合成了另一个独立的省——平原省,省会是现在河南的新乡。但后来为了方便管辖在1952年就撤销了,成为了我国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同样也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短的一个省份。

57. 河南省地图轮廓很像赛尔号飞船。

58. 河南不仅是小麦产量大省,稻米也很出名,最出名的大米是原阳大米。

59. 供暖分界线从河南穿过,分界线附近的地方要么不供暖要么部分地区供暖,农村地区冬天不烧炕,硬抗。

60. 河南许昌基本上是豆腐脑咸甜党的分界线。

61. 狗脊骨树,是世界级的珍惜树种,全世界仅剩下一棵,生长在河南省杞县高阳镇金村,有两千七百多年树龄,是雄蕊,老光棍一个。

62. 新郑市不是刚建不久的城市,恰恰相反,周代的郑国在这定都,公元前375年,韩国灭了郑国后也迁都到这,改名为“新郑”,此后将近2400年没改过名。

63. 商丘古城也有“城摞城”的景观,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于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64. 河南的代表还有很多:博爱的铁山药、洛阳的牡丹花、杞县的红薯泥、杏花营的大西瓜、原阳的大米、道口的烧鸡、七里营的白棉花、龙门的石窟、安阳的殷墟、开封的大铁塔、嵩山的少林寺、汝阳的杜康酒……

最后,老家河南,这个slogan形容河南太贴切了


4. 沁阳市神农山二仙庙

人文景观  沁阳市博物馆   沁阳市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1979年在原天宁寺旧址上成立沁阳第一个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1984年11月在有馆址、有人员、馆藏文物丰富的情况下经省文物局批准成立沁阳博物馆。天宁寺始建于隋代,时名长寿寺,唐武后时易名大云寺,金代又易名为天宁寺。沁阳市博物馆现有面积10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河南省旅游景点之一,国家级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沁阳市博物馆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为主题,前有雕梁画栋的仿宋式 门,后有大雄宝殿之台基,两侧为仿古建筑的展厅和办公用房,院内碑碣林立,错落有致,环境优雅,景色宜人。馆中设苑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石苑内玉泉翠蔚,鱼跃荷池,垂柳依依,小桥流水,中有古建与园林相结合的楼台亭谢,围建150米的长廊内陈列着历代石刻照像200多件。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历代石刻艺术品;第二部分为书法艺术品,这里主要展示两套法帖,第一套为明清之际著名的书法家王铎所书的《延香馆贴》,第二套为康熙皇帝所书的《点翰堂御书法帖》;第三部分为历代墓志铭,陈列着魏至民国墓志铭80余方,内容涉及人文、地理、边关等重要文史资料。这些石刻展品,其中许多都是国内比较珍贵的精品和孤品。琳琅满目的石刻文物,上自汉魏,下迄明清,各以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卓越的艺术造型和精湛的书法技艺为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所珍视。沁阳市博物馆现以《河内石苑》、《沁阳革命史迹》、《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为基本陈列,同时经常举办接待各类中心展览和临时展览。 天宁寺三圣塔  天宁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该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位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2001年6月25日,天宁寺三圣塔作为金代古建筑,三圣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高32.76米,平面呈方形,每层高度与宽度逐级递减收敛,呈优美的抛物线形。内部结构又似宋代作法,把回廊走道、竖井、壁龛、心室、拱券、攒顶等各种工艺巧妙结合,融为一体,使其造型美观、体量平衡、加大整体钢性,三者达到完美统一,基座南面一券门上方有青石题额一方,上书“中天一柱”四个大字,为怀庆知府张甑题。第一层塔身四面设门,门两边施隐窗,在普柏枋以上设砖砌斗拱承托撩檐枋,以上各层叠涩密檐下均施菱角砖,并砌出腰檐。檐上砌菱角牙子,其上叠涩做出密檐,各层高度由下向上逐层递减,宽度也逐级收敛,使整体外轮廓呈抛物线形。 刹顶为一小宝塔,相轮式刹座,上置宝珠。由于三圣塔特殊的造型,使其既雄伟壮观,又玲珑迷人。为河南金代塔中形体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石刻艺术资料及塔铭题记最丰富的一座,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清真北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古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自治街中段。该寺约于明朝初期始建,明万历八年(1580)以后重新扩建。据明万历十八年(1590)鼎建清真寺礼拜殿记:“万历十二年秋,于是乎清真寺观厥成矣”,“犹以拜殿不设寺未完也,复率众捐金建拜殿四楹于大殿之前,雕檩刻桷,丹漆黝垩,其举不逾年而毕役”。清代又多次修葺扩建,建筑形制仍保持了明代的风格。该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00多平方米。其主要建筑包括主殿(后窑殿)、礼拜殿、客厅,(殿前抱厦)、过厅(二门)、厦殿(大门)、讲堂、沐浴室等共100多间。女寺另设于大殿北侧。男寺为主体建筑,殿、厦、厅,棚结构严密,左右对称。大殿平面窄而深,进深36米,给人以肃穆之感。殿内沥粉贴金,雕梁画栋,十分华丽。后窑殿高过大殿屋脊,使整个寺院愈后愈高,并以孔雀蓝和三彩琉璃脊、瓦饰顶,色泽清艳,气势壮观。寺内尚存明、清时期碑刻10多通,部分匾额、对联、壁画亦保存完好。其中后窑殿堂悬挂的“奉至仁至 的安拉之名”的阿拉伯文匾额为一笔写成,3朵花瓣图案衬托其间,为伊斯兰书法艺术的佳作。该寺是河南省现存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伊斯兰教建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载堉纪念馆  “郑藩王乐府旧址”,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沁阳市自治街中段。纪念馆共分四个展厅,介绍朱载堉生平及成就,有大量碑石、题刻。纪念馆中间为朱载堉像,旁边陈列着经朱载堉改进过的大型唢呐模型。 药王庙木牌楼  2000年9月25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东天鹅湖附近,现为沁阳市佛教协会。木牌楼为双层歇山顶建筑,琉璃瓦覆顶,下多层彩绘斗拱,中有“济世慈心”匾额。碑载:“庙创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初峻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后增修四圣殿、对庭、潇洒阁、东禅院。药王庙建成后,成为各方药商祭拜药王、洽谈怀药贸易的中心。现仅存木牌楼和东西对庭。   药王庙木牌楼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屹立于长10.5米、宽3.2米的台基上,为四柱三间牌楼式建筑。四根立柱一字形排列,每根立柱前后均有抱鼓石,正背两面的枋额华板均为透雕木刻。木刻内容有人物故事、锦禽花卉、祥龙瑞兽等。主题画面饰以贴金装饰,富丽堂皇,形成一条自然完美的艺术画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枋额雕饰上,正面凤在上、龙在下,背面龙在上、凤在下,有其一定的社会意义。尤其是该牌楼吸收石枋的优点与古建筑顶饰相结合,更吸取前代牌楼的精华,使之风格一新,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精品。 古羊肠坂:  古羊肠坂位于沁阳市北25公里的常平乡常平村北碗子城山间,古为京洛孔道,豫晋交通之咽喉。该坂道因其在山间崎岖缠绕,形似羊肠故名,现存古坂道长900多米,唐代山顶平地筑小城,后称为"碗子城关"。   羊肠坂地势险要,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坂道周代已有。春秋时为赵国重要的通道,孔子北说赵国曾过此地。战国时,秦将白起率军克羊肠攻赵,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魏武帝曹操北征高干,在此写下了著名诗篇《苦寒行》。以后历代均在此筑城设卡。抗战期间,这里是国民党四十军常平阻击战的重要战场。现存关卡、石寨墙、碗子城、孟良寨、古羊肠坂石刻等遗迹多处。 曹谨墓:  曹谨墓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城区南关村东。座北面南,墓区南北长80米,东西阔15米,神道两侧原有石马、石羊、石望柱各一对,前部有石牌坊等石刻文物,文革中遭到破坏,1999年修复。   曹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一生为官三十多年,慈惠善政,勤廉为民,"所至民亲,既去民思"。尤其是他在台湾凤山、淡水的八年中,挖渠圳修水利,使凤山"收谷倍增,民乐厥业";捕海盗平械斗,使"淡北七百里得安堵";抵外侮抗英夷,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和祖国领土的完整;兴文化办教育,使当地"文风日盛,人才骤增",深得台湾同胞的爱戴,被称为"宝岛禹王",奉若神灵,春秋祭奠。道光二十九年因病逝世,咸丰二年归葬于此。修复后的曹谨墓,松柏成荫,花草成园,已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台湾同胞常来举行盛大祭拜活动的场所。 邘国故城:  邘国故城位于沁阳市西北15公里西万镇邘邰村东南。北依太行屏障,南瞰沁河平原,地势北高南低。邘国是商代鄂侯封地。西周时,鄂侯南迁,周武王封次子邘术于此。故《史记》徐广注:"鄂――作邘"。《水经注》载:"其(邘)水南流,经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邘台。……京相 日,今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台是也。"现从地面上仅能看到其北城墙及东城墙一段,其余城垣均夷为平地。古邘城西北角有一高台,面积约1300余平方米,高9米,相传姜子牙曾在此钓鱼,故曰"钓鱼台"。   在邘国故城西北还有一小城,清代复修,原设门,皆以砖石拱券,门额有石刻,东曰"迎旭",南曰"古邘城"。因近年村建城大部分被拆除。从仅残存的城墙看,夯土层为战国时期,可能是战国时期古邘国的卫星城或为统治阶级单独居住的地方。加强对邘国故城的保护,为研究古代城址及邘姓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郗城遗址:  郗城遗址位于沁阳市区西南13公里柏香镇贺村西北。郗城始建于西周,沿用至汉代。据《水经注》记载:“济水又东南,迳絺(郗)城北”。郗城在筑城时因地制宜,东北角一段临潴龙河(济水)依水而建。经调查,城址平面呈不规则七边形,总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原城墙宽14-16米,高2-5米不等,现仅存西北角一段,其它城墙深埋于地面之下。该城设东、西两个城门,且不对称。因未勘探发掘,城中建筑布局不详。但采集遗物丰富,且时代跨度较大,包含有龙山、商、周、春秋、战国、汉代等时期的文化遗物、遗存。郗城为周代豫西北著名的“十六邑”之一,而且延续时间长,它不仅对研究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及历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古代城址考古和郗姓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碗子城:  碗子城与羊肠坂位于常平乡常平村北宛子山间。山腰一台地亩许,春秋战国间筑城,因城池仅30多平方米,故名碗子城。羊肠坂盘旋在太行山间,南起邘国故城,北接壶关,相传该坂道为帝尧时所开,现存古坂道长800多米。此段有古碗子城、关卡、兵站、城堡、烽火台等古代军事设施建筑、遗址九处。碗子城是古坂道上的重要城堡、太行径咽喉要地。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兵抢夺此城,发动“长平之战”。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在河内募兵屯田一年后,北上太行山进击叛将高干,面对此城以及感受军旅生活的艰辛,歌吟羊肠坂,写下《苦寒行》。唐会昌三年(843年),李德裕派兵征讨叛藩刘稹,夺取此城。秦至近代,古羊肠坂及碗子城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野王古城:  野王古城,始建于西周,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为卫国都邑。北魏至清末,历为郡、州、路、府的署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重修。明、清两代均有增筑。城周长九里一百四十八步,高四丈,宽三丈三尺。护城河宽五丈,深二丈五尺。城墙外用砖砌,设四门楼,城墙上建角楼、炮台与垛隍。民国17年改四门额:东“朝曦”为“中山”,西“万成”为“自由”,南“朔南”为“平等”,北“拱极”为“共和”。解放后,城墙逐渐被毁。现残存的城西北与东北角城墙为元代重筑。东北角段从原城关镇塑料厂起,东南到杂免营,全长485米,宽2--14.8米不等。   野王古城是“千年古县”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沁阳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它对研究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沁园遗址:  沁园位于府城东北沁水北岸,金时为官僚宴游之地。今名北金村,原有《沁园图刻石》,后移至城角禹王阁。阁废石轶。据《后汉书》,汉明帝把女儿封在野王(今沁阳),为沁水公主。他为女儿在沁水之阳修建的庄园名叫“沁园”。后来庄园被外戚窦宪倚势强夺,有人写诗以咏其事,名其调为“沁园春”。今沁阳市北金村是“沁园春”词牌的发源地。元耶律楚材在《过沁园有感》 写:“昔日曾游沁园春,今日重来迹已陈,水外无心修竹古,雪中含恨瘦梅新。垣颓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羞对覃怀昔时月,多情依旧照行人”。 自然景观神农山风景名胜区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雕、麝等5种,珍稀植物有照山白树、领春木等10种,奇花野草不计其数。 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险奇旷幽的原始森林,神农坛这一人间仙境,使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   二仙庙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规模庞大。有唐、宋、金、元、明、清碑石200多通。李 白、刘禹锡、韩愈、王铎都曾至此游历并赋诗文。   白松岭 白松岭景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长11.5公里,宽4.5公里,景区内生长着330多种植物,100多种中草药和40多种珍禽异兽,其岭巅上生长的白皮松为我国珍奇树种。白松岭享有'天然动植物园'的美称。   丹河峡谷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北16公里处,距焦作市76公里,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共分布着大大小小132个景点,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 丹河峡谷风景区  丹河峡谷山水风光雄伟壮美。栲栳山雄奇险峻,登山纵览,整个丹河尽收眼底,周围群山成环拱之势,蔚为壮观。丹河水倾碧吐玉,迤逦屏天,至此或垂钓河畔,或嬉戏水中,抑或乘皮筏顺流漂浮,尽享“从流漂荡,任意东西”的快感。丹河峡谷人文景观多姿多彩。修建于宋朝时期的宋寨,规模庞大,保存完好,有“中原第一堡”之美誉。丹河峡谷民俗文化色彩浓郁。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到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野味、野菜,还可在农家小院摆棋对弈、品茶赏月,欣赏水磨、斗鸡等特有的民俗风情。


5. 沁阳神农陶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

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省级科普基地,它位于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占地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比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古往今来,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唐明皇李隆基、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15600余株白鹤松姿态万千、风情万种。

地址:河南焦作市沁阳市北部紫陵镇神农山景区


6. 沁阳神农山上都有什么神庙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神农山园区

海拔: 400米


Hash:8375e7527db3adaf4716fd959060778bd5e18620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