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虎贝旅游景点旗山 宁德虎贝风景区

导读:宁德虎贝旅游景点旗山 宁德虎贝风景区 1. 宁德虎贝风景区 2. 宁德虎贝古镇 3. 宁德市虎贝镇旅游景点 4. 宁德虎贝景点 5. 宁德虎贝草场 6. 宁德虎贝一日游 7. 宁德虎贝镇哪里好玩

1. 宁德虎贝风景区

蕉城区,位于中国海岸线和太平洋西岸中点,又处于大长江经济板块与粤港大珠江经济板块的融汇中心点。北纬26°31′—26°58′,东经119°08′—119°51′。

  地处闽东山地北部,为鹫峰山东坡,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状下降,大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上,为沿海地势最高的县市。全区最高峰第一旗,海拔1479米;东部高丘陵坡度较大,多直逼海岸。霍童溪两岸和部分沿海分布低丘陵、河谷冲积平原和断续海滨平原。岛屿20多个

2. 宁德虎贝古镇

黄家蒸笼是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黄家村祖传的传统工艺艺术产品,由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熟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始创,至今有900多年悠久历史,黄家蒸笼的制作工艺是柳杉片手缚技艺的典型遗存,在全国民间手工艺中独树一帜,仍一脉相承,堪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活化石”,2009年,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4月18日,虎贝黄家蒸笼协会正式挂牌成立,40多家黄家蒸笼企业结成一体,共谋蒸笼行业发展,至此,黄家蒸笼重又引起许多人的关注。黄家蒸笼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黄家蒸笼:流传千年的古老手工技艺    虎贝乡是我市蕉城区的“好西乡”,距离市区约50公里路程,过去,这里由于距离蕉城区比较偏远,少有人了解。而由乡政府所在地西去20多公里,位于蕉城古田屏南三县交界的黄家村就更少人至了。黄家是虎贝乡的大村,这里至今仍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黄家蒸笼制作工艺,这是柳杉片手缚技艺的典型遗存,在全国民间手工艺中独树一帜。    漫步在黄家村中,可见其中散布着许多家庭式作坊。许多人家里的大厅、房间里层层重叠着摆满了高过人的蒸笼。这些蒸笼大多由柳杉和竹片制成,大小规格不一。小的只有人的一个巴掌大,刚好能放入一个包子;大的一笼可以装入上百个馒头肉包。村民说他们以前还生产过一个台湾老板定制的巨型蒸笼,制作的时候,整个人站在笼箍里面,都还不用低头。    除了大小不同,蒸笼的形态和工艺也各有所异,这些来自北京、上海、台湾、香港和国外的不同订单产品中,有的底屉用的是竹木,有的是陶瓷等,有的笼箍用上了闪亮的铝片,显得更为精致、时尚。如今,随着生产工艺的发展,蒸笼还成为了品种多样的工艺品。    黄家蒸笼采用柳杉、毛竹、水藤等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其制作技艺,看似简单,却能使其具备易熟保温、透气不馊、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等优点,用它蒸出来的米饭有一股特有的清香味道,并久置不馊,因此,它一直是闽东百姓喜爱的蒸食佳品,在外国人眼中,它是无化学毒性的良好蒸熟器。    工序80多道,关键环节还靠手工    在近年中,黄家蒸笼的生产工序逐渐被一些机械设备代替,但是,许多关键环节还是要靠手工才能完成。    黄小化是黄家村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从爷爷的手上传承了这项技艺。他熟练地将一个个圆形的底座安入腰箍中,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好几个,他说就这道工序,他一天一般能够安装三十到六十个,但这只是制作黄家蒸笼诸多环节中的一道小工序,事实上,黄家蒸笼的制作技艺相当复杂。    “黄家蒸笼的制作技艺,看似简单,实则繁难精湛,要凭手工制作出合格的产品绝非易事。”黄北梨(现黄家村党委书)介绍说,以制作一只内径为25厘米的代表性蒸熟器“饭甄” 例,大体来说,先后要经过盘制腰箍、盘制上下墩、盘制底座(即水座或下包)、盘制笼盖、插板、制底屉等工序,最后才能完成一只完整的蒸笼。而每个环节,又包含着十多道小工序,制作一只原生态的黄家蒸笼,从备料到最后装入底屉完工,需要多达80多道大小工序。一位师傅要花上整工二日,才可制作出一只二斗装(15市斤)的“饭甄”。    “我们要选用的是多年生的杆直、节长、无虫蚀的成竹,按要制作的大小规格截成一定的长度。”在该村的一处厂房内,一个村民正在用刀熟练地将一段竹子破开,他介绍,先要将竹子开片、去青,制成宽几厘米的竹片,然后将竹片放到刨床上进行刨光。“过去,这些都是由人工用刀细细加工的,没有多年的经验和手艺可不行,现在生产技术先进了,有了机床,加工就省力多了。”    竹片经过机床刨光后,就成为规格一致、薄而柔韧的竹片了,但这些竹片还不能马上就用,还要经过蒸煮、晾晒、风干,去除多余水分,这样做成的蒸笼才能耐久而不变形。用柳杉片制作的流程也与此大同小异。    盘制腰箍也是一道精巧的工艺,其内径的大小决定蒸笼的大小和容积,其上下沿需分别与上下墩对接,吻合紧密是最为关键的。这些腰箍没有用一根钉,而是用藤条等绑定。首先,将竹片或柳杉木条,按规格盘成一圈或两圈,然后在接头处用钻子打上孔洞,再用藤条穿过其中绑定。这些孔洞的个数和排列也是有讲究的,总体说来,有三孔、五孔、七孔,乃至十二孔,不同的孔洞,藤条的绑系方法也不一样,从而显现出多种美观的图案,既实用又起到装饰作用。    腰箍制成后,还要盘制上下墩、盘制底座(即水座或下包)等。蒸笼的底屉大多也是用竹子制成的,将竹片按一定形状切削,打孔后,用竹子穿过其中,或用藤条连结起来,然后裁成适合蒸笼规格的圆屉。过去没有机器的时候,这些都是纯手工完成的,现在有了机器,工人只要将一叠的笼屉放在机床中,脚一踩,机床铡刀落下,就裁出一片片圆底来。    盘制笼盖也是一项技术活,将柳杉木条盘成盖头圈后将盖板压入,使之与上墩伸出的突出部紧密吻合。笼盖子则是用薄竹条编制后裁切而成,在传统的手工生产中,不同的编制方式显现出来的花样也有好多种,各有特色。    最后一道工序,是将做好的蒸笼进行晾晒、打磨,去除毛边等,有的还要烙上产品标识,就可以进行成品蒸笼包装了。   口口相传900多年,宋时技艺重放光彩    说起黄家蒸笼的风光历史,黄北梨充满了自豪。据介绍,黄家蒸笼手工技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早在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由石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始创。它用原始的方法、原始的工具,并且口口相传,手把手教,有的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子承父业的传承方式,却能经过绵延不绝的流传,至今仍一脉尚存,堪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活化石”。    据资料记载,石洋即是黄家村的古称,又称熟洋。当地海拔800多米,山岭连绵,潮湿多雾,气候湿润,尤其适合柳杉和竹子生长。丰富的柳杉资源,为黄家蒸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在黄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蒸笼,至清朝乾隆年间,更能制作包括蒸笼在内的碗、杯、盘、盒、碟、瓶、壶等日常器用,这些柳杉制品均可做到随物赋形,争奇斗艳,有的甚至成为当时的贡品。到上个世纪末,闽东许多农家人中,还能经常见到使用这些日常器具。    旧时,黄家村人都是用一副挑担挑着做蒸笼的工具、材料,走街串巷现场制作 在闽东各县小有名气,但这并非村民的主导产业。上世纪七十年代,黄家村村民黄北柱办起了黄家村历史上的第一家蒸笼厂。    真正形成黄家蒸笼产业规模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有一位台湾客商,在外地看到了黄家蒸笼,感觉手艺不错,就找上门来,要求订做一批竹蒸笼。那次,全村不但圆满完成了订单,很多年轻人还借着这一成功启示,纷纷办起了自己的蒸笼厂。黄家蒸笼的产业从此不断壮大,走出了国门,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   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回乡从事和发展这一行业,如今,在黄家村从事蒸笼制作的家庭达到约三四百户。黄家蒸笼成了黄家村的主导产业,如今,“黄家蒸笼”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在品牌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这项古老传统技艺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重视,有关部门提出了“五年保护计划”,希望能延续这一千年手工绝技。

3. 宁德市虎贝镇旅游景点

宁德虎贝养殖生猪,鳗鱼,鸡

4. 宁德虎贝景点

宁德那罗寺好玩,它在宁德蕉城区虎贝乡东北部,从支提寺西南行10公里,可达那罗头。那罗岩在狮子峰间,属支提山西脉。此峰突起九个小峰皆似狮子,或仰吼,或蹲伏,其中有一小峰最像站立的雄狮,威武异常,那罗寺就建在这只雄狮嘴里,也就是建在形像狮嘴的石窟中。这个神工鬼斧开凿的大石窟宛如雄狮张开了大口,那罗寺就象雄狮嘴里含着的玲珑小球。

寺院以石岩为顶,不盖片瓦,岩上雨露只能滴在廊前3米多远的地方,四周层峦迭嶂,阳光照不到。寺院清冷异常,不见蚊、蝇,也没一丝蛛网,堪称一块“净土”。

寺内佛像雕工精巧古朴,寺周古树挺拔,银泉飞溅,景物清秀。寺前涧水清沏见底,倾听淙淙流水,放眼岩头悠悠行云,令人心旷神怡。

5. 宁德虎贝草场

天湖村平均海拔900以上。

地处蕉城区洋中镇的边远山区的天湖村平均海拔900米以上,全村230多户1000多人,有9个村民小组。 在十多年前,这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致富门路不广,村民人均收入不足千元。1996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天湖村引进了高山反季节蔬菜新品种进行试种植,通过两年时间的摸索,逐步掌握了新品种的种植技术,老百姓意识到了高山气候的优势,开始规模种植夏阳大白菜、海南红茄子、田瓠等反季节蔬菜。

6. 宁德虎贝一日游

《四季笋》的作者是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梅鹤、文峰等村)。

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7. 宁德虎贝镇哪里好玩

  1936年10月的一天,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阮英平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120余人,从连江、罗源一带山区转战宁德,来到宁德虎贝乡东源村。这里山高林密、群峰环抱,中间低凹如碗,错落着几十座低矮的土屋,居住着40多户贫苦农家。部队抵达这个根据地小山村时,正值中午时分,寂静的山村顿时沸腾起来。村民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地迎接红军的到来,并热情帮助部队生火做饭。

突然间,“啪!啪!”几声刺耳的枪声划破山谷的宁静。哨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国民党保安队已从桥头方向悄悄向我驻地进袭!”“敌情不明,不打无把握之战,撤!”阮英平下达了命令。部队迅速地从东源村后门山一条通往霍童镇桃花溪的小路撤退。部队刚抵山岔路口,又冒出一股敌人。原来,敌人在探明第三纵队驻地后,立即 出省保安团3个连的兵力,分别从桥头、桃花溪、林口三个方向包抄过来,企图把红军部队一网打尽。

激烈的战斗打响了。从桃花溪方向来的敌人刚和红军交火,来自桥头的敌人也向我方猛烈开枪射击,密集的子弹发出”嗖嗖嗖“的响声从头顶飞掠而过。敌军在机枪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疯狂地向红军发起进攻。尽管红军战士骁勇善战,但敌方武器装备精良且人数众多,这样面对面作战,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阮英平果断地下令:”撤!快向后山撤!“战士们向百丈岩方向且战且退,寻找突围机会。

百丈岩与东源村隔着三个小山包,当红军到第二个小山包时,敌人再次蜂拥而上,来势异常凶猛。危急关头,阮英平立刻作出决定:分出小股兵力突击抢占百丈岩制高点,居高临下吸引敌人火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于是二支队长阮吴近率领20多名战士奋勇突进,战士们像猛虎般向崖顶冲去。在靠近百丈岩时,突然岩顶上泻下了密集的子弹,几位战士当即中弹,其余战士则被猛烈的火力压在岩石下。原来,狡猾的敌人早已调遣了一个排的兵力,从百丈岩后坡登上岩顶,埋伏在隐蔽处,等红军撤到这里,就与山下几路追兵一起夹攻。

情况万分危急,若在短时间内不能消灭岩顶敌人,红军战士将处于四面受敌的绝境。此时的阮吴近心急火燎,只见他怒吼一声:“同志们,跟我上!”就奋不顾身地一手紧握手枪一手挥舞大刀向前冲。刹时,20多名战士紧跟着支队长像离弦之箭一样,霍地跃起,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岩顶。勇士们的手榴弹接二连三地在敌群中开花,双方在岩顶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恶战。子弹打光了,英勇的战士就与敌人展开了肉博。有的紧握枪托砸向敌人的脑袋;有的掐住敌人的脖子往死里扣;有的紧紧咬住敌人的手脚不放;有的与敌人抱在一起滚下悬崖……然而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剩下九名战士被逼退到百丈岩的悬崖边。身后是百丈深渊,面前是一群张牙舞爪地狂叫“抓活的,抓活的”的敌兵。阮吴近等九名壮士视死如归,他们不愿落入敌手,毅然砸烂枪支,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下了悬崖。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百丈岩。

1993年,叶飞为“百丈岩九壮士”题词:“百丈英风”。

附:百丈岩九壮士姓名

阮吴近,周宁县玛坑乡东坑村人,时年23岁;

冯廷育,蕉城区洋中镇前路村人,时年34岁;

余深德,蕉城区九都华镜村人,时年23岁;

高细瑶,蕉城区九都赖岭村人,时年20岁;

谢兆量,蕉城区九都赖岭村人,时年19岁;

何帮灿,周宁县礼门乡洋坪村人,年龄不详。

另有三位红军战士姓名不详,成为无名英雄。

Hash:f575d799c3236db73bfb30aef10038168302045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