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景点开元寺图片 泉州开元寺全景图
导读:泉州景点开元寺图片 泉州开元寺全景图 1. 泉州开元寺全景图 2. 泉州开元寺旅游路线图 3. 泉州开元寺景点图片 4. 泉州开元寺全景图片大全 5. 泉州开元寺导览图 6. 泉州开元寺佛像图片 7. 泉州开元寺全景图高清 8. 泉州开元寺图片大全 9. 泉州开元寺全景图片高清
1. 泉州开元寺全景图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2. 泉州开元寺旅游路线图
从泉州长途新车站到开元寺可以坐2路公交车: 2路 新车站→海关大楼→津淮路口→公交车站→九-路口→第三巷口→东湖公园→东门→一院→南俊巷口→钟百→体育场→钟楼→影剧院→开 元 寺→西教堂→西水厂→西门城下→西郊。
也可以打车去,泉州市区6元3公里,10块内可以到!或者摩的也可以最多5元!
3. 泉州开元寺景点图片
开元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原址位于郑州东大街北侧,今以无存。为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所建,寺内有一古塔名“舍利塔。《管城纪年》中载:“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西京太宫寺僧助缘在开元寺内建一座高大雄伟的舍利塔,又叫开元寺塔。”《郑州文物志》中记载:“开元寺舍利塔,塔高50多米,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后毁为十一层。”
开元寺舍利塔原先每层均有棚板和木梯,人可盘旋登塔观景。四周风景幽雅,古柏参天,晴日遥望蓝天,浮云掠塔而过,历史上素有“古塔晴云”之称,是郑州著名的八景之一。
4. 泉州开元寺全景图片大全
1.提前预约,扫健康码
来寺礼佛、游览,请提前通过“泉州开元寺寺务委员会”公众号填写个人真实信息进行实名预约,并在入口处出示预约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请准备好健康码,并进行扫码登记,出示行程码。
2.佩戴口罩,不要聚集
入寺后,请全程佩戴口罩,不要聚集。
3.带上水,毕竟游玩也是很费体力的,几时补充水分。
5. 泉州开元寺导览图
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开元路,原占地100亩,现存20.3亩,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称开元寺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起改称为开元镇国禅寺至今。
揭阳双峰寺:位于揭阳市区马山巷。始建於宋绍兴十年(1140年),旧址在磐溪都双山(今桂岭镇双山村),为法山禅师所创。
汕头潮阳灵山寺:位于铜盂镇塔口山麓,坐东北向西南。唐贞元七年(791)高僧大颠创建。
6. 泉州开元寺佛像图片
山西晋阳蒙山大佛,高达66米,是世界级高大佛像。它建于北齐时期,一度为百姓视为佛家之最。而且,在唐朝时期更是高光异常,因为有它的存在,开化寺甚至被人们视为"国庙"。可是,这样声名赫赫的佛像,为何会在荣耀800年之后突然消失匿迹,又于600年后突然被发现的呢?
蒙山大佛的起源,绝对是辉煌高光时代的产物
打开《北齐书》可以看到:"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这就是蒙山大佛的高光历史,它一晚上就可以烧一万盆油,光亮远照当时的古城营村。而这尊蒙山大佛的开凿时间也在史籍中有所记载:北齐天保二年,也就是公元551年。
这样算来,应该是六世纪的时候,它比起世界第一大佛巴米扬大佛早了近一个世纪。当年北齐皇帝高洋出宫巡行时,走到白龙洞遇到了一个仙人,仙人告诉他:此地为晋阳龙脉,而得晋阳者得天下,如果能在此地修一佛像,则可保几代皇帝。
于是,高洋回到晋阳宫马上就对 事进行布置,让一位高僧在蒙山并州大岩寺附近开凿佛像。最后,他们选定了东魏时所建的大庄严寺,依山定规制、拟草图、择工匠,开凿佛像。同时,高洋赐寺庙"开化",建成上、下两个寺,被称为大庄严石窟二寺。
整尊佛像历经五代皇帝,用时20余年,最终在北齐后主高玮时成形。
后来,隋文帝上位,他于仁寿初年在大庄严石窟二寺的上寺庇出了大佛阁,但到李渊到了晋阳后,又将其改为开化寺。李治称帝后,带着武则天一起到开化寺"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不仅如此,李治还让并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
又过了两年,武则天与李治又特别让人在宫内做了两件袈裟,特别派了专门的使者送到并州,为蒙山大佛还有另外一尊佛像披到身上。一时之间,开化寺成为万人敬仰的地方,资料中记载,披了袈裟的大佛"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
事实上,从蒙山大佛修好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声名在外了。但可惜的是到唐武宗时大力开展灭佛运动,大佛虽然没有被损坏,可昔日的威风早已不复存在。而到了元朝,开元寺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蒙山大佛的头也不知怎么掉落了。
虽然晋恭王朱棡在明洪武十八年对这个寺庙进行重修,但已经改为法华寺,而蒙山大佛也已经陨落,头不知去向,身体也被乱石埋没。加之后来战乱又起,蒙山大佛腹部以下都被埋到了土中。就此,昔日辉煌的佛像消失了,这一消失便是600年。
但是没过多久之后,李克
7. 泉州开元寺全景图高清
感谢邀请。说起正定县好玩的地方太多了,最有名气的就是千手观音的隆兴寺(别名大佛寺)有这近六百年历史,历史悠久,文化传播,如果您对历史感兴趣不妨取一趟大佛寺,一定不会后悔。还有红楼梦拍摄地荣国府,走进去仿佛深入其中,妙不可言。正定是一座文化古城,在历史上有着三观雄这镇纸美称!阳和楼,大佛寺,临济寺,开元寺,还有正定古城墙,都是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走累了还可以吃上一些正定八大碗、刘家鸡,登上南城门楼俯视全景。如果可以,带上无人机航拍正定夜景,美极了!走在历史悠久的文化街,感受历史带来的气息,触摸历史的大门!
8. 泉州开元寺图片大全
官方建造,泉州开元寺是宋元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位于泉州子城西门外,南临城内东西向主街。古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10世纪时奠定了今日的主体格局,总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
“东西双古塔,南北一长街。”开元寺的东西双塔一直是千年古城泉州的城标,是泉州人民的骄傲。开元寺作为泉州人精神栖居地,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来到这里,撰写下“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赞叹;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将人生高光时刻留在这里。从清晨僧人礼拜的诵经文声,到晚上寺庙传来的夜半钟声,从夕阳时刻天边的云彩,到东西塔上最美的星空,一日十二时辰,开元寺的每一时辰都别具一格,充满魅力。时间长河静静流淌,让我们用镜头定格瞬间,留心观察开元寺十二时辰的美景。
9. 泉州开元寺全景图片高清
第323窟是一个初唐洞窟,分前后两室,前室为平顶,南北壁上各凿一盝型顶的小窟,南侧为324窟,北侧为325窟。前室及甬道的表层壁画均为西夏时重绘。后室(主室)平面方形,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窟顶藻井画团花井心,四披各画千佛22列。正壁(西壁)平顶方形龛中的塑像为清代重塑,共五身,正 为一倚坐像,南北两侧塑弟子和菩萨各一身,皆立于莲花座上。窟中龛顶、窟顶及其他三壁上的壁画多为初唐原作,南北两壁画佛教史迹画、东壁窟门南北两侧画戒律画。
南壁西侧 石佛浮江
此窟没有具体的建窟年代,学者推论建于初唐。因为南壁“西晋石佛浮江故事”的榜题中有“迎送向通玄寺供养,迄至于今。”而武则天曾于689年遣使送珊瑚镜一面、钵一付供养此寺,并改寺名为重云寺,744年改名开元寺。于是推测323窟建于689年改名之前。
最新研究表明,此窟与道宣(596—667年)创立的“律宗”有关。道宣是初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僧人,他的作品中有一大部分是关于律学的,如《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等,另一大部分是属于佛教史传类和记述历史上的各种感应事迹。他创立的“律宗”,以大乘解释《四分律》,并对传、受戒法作出了各种规定,以后研究律藏的佛教徒都要以他的解释和规定为依据。敦煌遗书中也有多种律宗文献,说明河西一带肯定有他的跟随者。考虑到这种种历史条件,不难设想他在河西的追随者会根据道宣的学说和教导在敦煌石窟中发挥本派学说。因此,有学者推测此窟是由道宣派的“律宗”僧侣设计和建造的,它的绘画内容不但表现了道宣对僧统、感应及瑞像的重视(南北壁),而且表现了对戒律的强调(东壁)。
中国佛教史迹画之张骞拜别汉武帝-北壁中国佛教史迹画之张骞拜别汉武帝-北壁
张骞出使西域图位于北壁西侧,共由4组画面组成,呈“凹”字型排列,每个画面有清晰的榜题,表现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1、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一殿堂,内有两个站立的佛像,殿堂正面额匾上有“甘泉宫”三字,下方画帝王、臣属持香炉或笏拜谒。2、皇帝骑在马上,左右臣属八人,一人手持曲柄华盖。张骞持笏跪拜辞别,后有从者持节牵马。3、张骞行进在途中。4、远处有一城廓,二和尚立于门外,城内有佛塔。
史书记载,张骞于公元前138年(西汉建元二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今新疆、中亚),目的是联络中亚国家大月氏(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共同对付威胁汉朝的匈奴。张骞在长安辞别汉武帝,向西出发,越过葱岭,经过位于今天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南部的大宛、康居,最后来到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姆河上游的大月氏和大夏国(今塔吉克斯坦),前后13年,期间被匈奴扣押了11年。回国后7年,于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他和副使出使乌孙国(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中国新疆北部),后他们再去大宛、康居,大夏和安息(今伊朗)等国家访问。
这幅张骞出使西域图,所画的应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虽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没有达到他本来的目的,但他到了当时的西域诸国,了解了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状况,并把西域的物产带回了汉朝,同时也把汉朝的先进文化和丝绸介绍到了西域诸国,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敦煌在丝绸之路上不仅仅是咽喉要道,同时也发挥着丝路贸易集散地的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实际上与金人并无关系,时间上也大有出入;这是涉及佛教何时传入的问题,显然这是佛教徒根据史实加工造作出来的故事。与佛教徒在唐初的地位可能有直接的关系。在初唐道居佛先的情况下,佛道之争是不会停止的。佛教徒力图把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提前,以此与道教化胡说想抗衡。这幅张骞使西域问金人名号壁画的出现,就是这种斗争的反映。
佛陀洗衣池和晒衣石圣迹位于 壁,这是印度另一个较早传入中国的故事,《法显记》、《洛阳伽蓝记》和《大唐西域记》都有佛陀晒衣的记载:龙王不喜欢释迦传扬佛教,大兴风雨,佛的袈裟里外尽湿。佛陀以法力停止大雨,在石上清洗和晒干袈裟,于是石上留下袈裟的衣纹。虽时间久远,但衣纹痕迹仍新,后人在佛陀坐处及晒衣的地方修建了佛塔纪念。
画面:1、释迦牟尼右手提袈裟立于水边。2、有天女从天空飘飘而降,准备替佛陀清洗袈裟。3、方石旁边有一个不信佛教的外道婆罗门,赤裸上身,光着脚,跳踩和弄污方石。4、石上有乌云,云中雷神正鸣雷。5、方石的右下角再画婆罗门被雷电击毙。6、方石的另一侧有两位天女正在洗石。
佛图澄故事位于北壁,佛图澄是晋、十六国时期的名僧,他在佛教发展中的贡献有四个方面:一、考校佛教戒律。二、培养大批弟子,有些成为一代大德,对佛教的传播影响很大。三、广建寺院,把佛教推向中国各地,更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使中国佛教发展进入新阶段。四、受统治者的礼遇,牢固树立佛教的地位。
在这里故事以上、中、下三组画面表现佛图澄的神异故事,上画佛图澄立于七层塔前,合十向人们解说塔檐的风铃声音有异,指出这是不祥的凶兆,他预言石虎和石韬将要火并。中间画一帝王,上有华盖,坐在胡床上与臣属观看僧人施法,这个场面是佛图澄为石虎说法时,幽州四城门起火,佛图澄使出神力用酒灭火的情形。左下画一僧人赤裸上身,坐在水池边,正在洗肠的情景,据《高僧传》卷9“佛图澄传”记载,澄左乳傍有一孔,有时肠从中出,或以絮塞孔。夜欲读书,辄拔絮,则一室洞明。又斋日辄至水边,引肠洗之,还复内中。”
阿育王拜外道尼乾子塔位于北壁。阿育王,又称无忧王,是公元三世纪中印度摩揭陀国国王。阿育王弑兄篡位,诛杀朝臣,大兴牢狱,残害无辜。后来皈依佛法,觉悟前非。继而大修佛塔,竖立石柱,将有关佛法的诰文刻于石柱之上,在首府华氏城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大会,编辑佛陀经典。更以国王之尊,亲自礼拜佛陀圣迹和塔庙,又派僧人四处弘教,把原来仅限于印度部分地区的佛教,传遍全印度及以外的地方。中国佛教文献中更说阿育王派十八人来华弘教。阿育王在佛教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是空前绝后的,尤其是造佛塔之多(八万四千塔),尽管其中难免有夸张的色彩,但他大造佛塔则是事实。
画面画一帝王率臣属礼拜六塔,下跪者是阿育王,由于该塔是外道之塔,受不起信佛教的阿育王一拜。
康僧会故事位于北壁。康僧会是三国时代(220—265年)的高僧,他主要在江南弘扬佛教,在佛教南传的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三国时代江南佛教尚未普及,康僧会遂于241年(吴赤乌四年)自洛阳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由于他容貌和服装奇特,得到吴大帝孙权的接见。康僧会向孙权宣说佛教的法力无边,并请以二十一日为期,将舍利子上献。上献之时,舍利子发出五色之光,朝贤集观,更有人用铁锤击打,而舍利子丝毫无损。孙权钦佩不已,为康僧会造建初寺,时人称为江南第一所佛寺,为佛教在江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64年(吴元兴元年),孙皓执政,欲灭佛法和拆毁建初寺。后来,孙皓染病,百治不愈,于是延请康僧会入宫,治而得愈。其后康僧会为孙皓解说因果,并为他受五戒,就是不杀、不偷、不淫、不酒、不妄语,孙皓因此不再排斥佛教,此后佛教在江南传播更广泛,地位更为坚实。
北壁东侧用四组画面表现康僧会的故事:1、画康僧会坐鼓帆 舟,顺风而行下江南来到东吴。2、最下面画一帝王向僧人跪拜合十,表示孙皓下跪迎接穿袈裟的康僧会。3、中间画一大帐,帐内莲座上舍利放光芒,帐外帝王与僧人作谈论状。表示吴人本不信佛教,吴王孙权召康僧会问佛有何灵验,康僧会遂以神力获舍利,光明四射,吴王乃信,立建初寺。4、画一寺院,院外僧人观看并有人运送木料,当为建初寺修造的情景。
西晋石佛浮江故事位于南壁西侧。在《高僧传》里有对此故事的记载:313年(西晋建兴元年),在吴凇江沪渎口,渔夫遥见两石佛漂游水上,以为是海神,延请巫祝迎接,弄得风涛骤盛,渔夫骇怕而返。当地道教徒以为此乃张天师之像,再设醮坛迎接,风浪不减。后来吴县佛教徒朱膺斋戒沐浴后和东林寺僧人及佛教徒数人到沪渎口,向石佛稽首唱赞歌,风浪遂静。两个石佛浮江而至,佛像背后各有铭志,一名“维卫”,一名“迦叶”。朱膺等人立即以船接迎,小舟远载两石佛像入通玄寺。
南壁西端开始:1、画二佛立于水面上,僧俗数人在岸上作礼拜状。2、下面画道士扬幡设醮迎接。3、以东画吴县人朱膺和东林寺僧人雇船载石佛去通玄寺,江岸僧俗妇孺纷纷往迎、跪拜。其中还描绘一家祖孙三代人前往江边观看迎佛的情景,富有民间生活气息。
东晋扬都金像出渚故事位于南壁。东晋咸和年间,丹阳的地方官高悝于张侯桥下得一金像,上面的梵文铭文说此像为阿育王第四女所造(或阿育王为其四女所造)。悝载像至长干巷口,拉车的牛拒绝前行,因此就在当地造了长干寺。一年后,一个渔民发现一金像莲花座,随后一个采珠人又在海底发现了金像的背光。均与长干寺金像吻合。
这些情节都在壁画中详细地表现出来。图中上部左、中、右分别画光芒四射的佛像、莲座、佛光,表现得金像、得趺座、得佛光。位于得趺座的场面之下,莲座下方一叶小舟,扬帆海上,舟中有比丘和船工数人,就近迎接佛像。画面上的平远山水表现相当出色,几只船近大远小,大海和远山富有空间感,显得十分辽阔。运用焦点透视技法取得良好效果,表明初唐山水画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图中迎佛的大船画面已被华尔纳劫走,现仅存两名纤夫和迎佛的僧俗人众。虽有残缺,但仍然不失为很有生活情趣的画面,人畜神态栩栩如生,再现了古代人民的宗教生活场景。
昙延法师故事位于南壁。586年,天下大旱,隋文帝令京北太守苏威问昙延(516—588年)天旱之由。昙延答到,君乃万民之主,群臣之首,却不亲自为百姓祈雨,故是否下雨,系于此。隋文帝遂决定亲自祈雨,便派人迎昙延入朝,请他登大兴殿御座,南面而坐,传授佛法,文帝及五品以上朝宰大臣,皆席地朝北而坐,听受八戒。戒授完毕,日已中天,时有片云遍布全天,继而天降大雨,令天下并足。
此故事由4个画面组成,画面作“凹”字形排列,各情节又可独立成画,情节洗练,内容清晰。1、画肩舆中坐一僧人,六名轿夫弓身抬行,榜题为“帝迎法师入朝时”。2、画一帝王向一僧人行礼,帝王后侍臣四人,其中一人持曲柄华盖。3、上画宫殿内一僧人坐高座上,殿前阶下一帝王率领臣属五人跪拜施礼,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将至。4、上画城内大帐中,一僧人坐高座上讲说,前有一帝王坐胡床上恭敬聆听,五人侍立左右。
又画一舍利塔大放光芒,榜题为:“延法师于塔前与文帝说涅槃经并造疏论讫感舍利塔三日放光”。昙延将其著作《涅槃疏》放在宝塔前,塔即时放出光芒,表示他注疏正确,可以传世。昙延法师是北周涅槃 学著名学问僧。十六岁云游佛寺,听妙法师讲《涅槃经》,深悟其旨,毅然出家,出家之初,在太行山百梯寺修持,撰《涅槃疏》。写成后,犹恐不会正确,把经和疏放在仁寿寺舍利塔前,烧香誓愿说:“昙延以平凡之人则度圣心,写成《涅槃疏》诠释一卷,如果道理微妙深入,则请显灵。反之就是注疏不对,誓不传授。”说完经疏同放异光,通夜呈祥,僧俗同庆。同时塔中放出神光,三日三夜辉耀不绝,光照天汉,遍及山河,自此以后昙延尽力传扬《涅槃疏》。
323窟东壁上画的多幅“戒律画”。每幅画面均配有榜题。虽然题记文字多已漫漶不清,幸所残存部分基本可以解释画面的内容。在整个敦煌艺术中,以如此篇幅详尽描绘“戒律”的壁画只此一见。
戒律有五戒、八戒之分。男女不等,最多时男有250条,女有384条之多。五戒和八戒为: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饮酒;4、不妄语;5、不淫乱;6、不食非是食;7、不眠华丽大床;8、不涂饰打扮。
东壁门南第一幅画三人捧衣物面向一僧人做供养状。是表现僧人为守戒,宁以热铁箍身,而不以破戒之身接受他人华丽衣物的供养。
画两人奉食物向僧人做供养状。是表现僧人为守戒,而不受他人美食的供养。
画大火之前立一僧人,一侧立两个盛装妇人及一侍者,下又一妇人做跪拜状。是表现僧人为守戒,宁可身投火坑,终不破戒与诸女人而行不净。
画一僧人俯卧床上,床前立两人捧卧具拱手施礼,又一人身后有另一张床。是表现僧人为守戒,宁卧大热铁上,终不敢以破戒之身眠华丽之大床。
画一人于僧人背后捉袈裟举手欲打,僧人前立二人分别施礼和持钵,下又画一人持短棒跪器物前。是表现僧人为守戒,终不敢以毁戒之身而受他人的医药供养。
画两人面向僧人,一人合十施礼,一人用手指右上方房舍。是表现僧人为守戒,宁可身投热铁罐内,终不以破戒之心受他人“豪宅”房舍供养。
画二人一跪一立,向僧人施礼,左一人举手做欲打之状。是表现僧人为守戒,不以破戒之身受诸刹利婆罗门居士恭敬礼拜。
画一僧人扬手面对四人,四人中二人奏乐、二人舞蹈歌唱。是表现僧人为守戒,宁以铁锥周遍刺身,不以染心听好音声。
画一妇人及一侍者。是表现僧人为守戒,宁以热铁挑其两目,不以染心视他好色。
画一僧人扬右手,后随一人,面前有一方桌,上置一半圆形物,桌旁立一男一女。是表现僧人为守戒,而宁以利刀割其舌,不以破戒之心贪著美味。
画一僧人以手指鼻,对面一人手捧一物。是表现僧人为守戒,宁以利刀割去其鼻,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画一僧人立中间,左右二人张臂作劝阻状,此处内容不明。
画一僧人合十而立,面前二赤身裸腿人,象是正在砍杀一人。是表现僧人为守戒,宁以利斧斩砍其身,不以破戒之心贪著诸触。
以上守持戒律的画面,比较全面的表现了《大般涅槃经》里为守戒而发的种种誓愿。
此窟南北壁画佛陀胜迹和佛教史迹画,东壁门两侧的戒律画,都占据了本窟最显著的位置,毫无疑问它们是本窟壁画中的主要题材。这些佛教史迹画和戒律画,在国内诸石窟的雕刻和绘画中均不多见,莫高窟壁画中所绘也极为罕见。佛教史迹画的出现,使佛教中国化的标志,它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佛教在汉地传播过程中的演变情况,从侧面提供了一组形象而具体的材料。
这些佛教史迹画所绘人物也多为史传中所记载的真实人物。南北壁的八幅情节画组成一个篇幅浩大的全景图,在一个统一的 水背景上逐渐展开,从北壁西部发展到东部,再接着从南壁西部发展到东部。这组壁画也可以看成是一幅分成两段的巨大画卷。绘画设计者显然非常重视整组绘画的历史连贯性和阶段性,为此选择了特定的题材并在榜题中著明所绘事件的时代。八幅中有六幅与中国有关,从汉代开始,经后赵、吴、西晋、东晋至隋,所绘人物和事件也涵盖了从佛教传入中国到唐代之前近一千年的历史阶段。因此,虽然这些情节画各有其不同的时代和主角,也各有不同的历史文献依据,八幅情节画的内容并不以中国为限,而包括了西方佛国如印度和大夏,反映的地理概念因此超过政治疆域。对壁画设计者来说,宗教的普遍性比国界更重要;这些绘画因此特别重视佛教的逾界传布。
敦煌莫高窟是作为佛教信徒修持和礼拜场所而开凿的,因此,画面不仅表达了对佛教理念的崇拜,也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壁画中的山水画是以佛教内容为中心,作为装饰和人物活动的背景出现的。在故事画中,连绵不断的山崖,蜿蜒曲折的河流,给人以无比深远的感觉。远载佛像的船旗幡飞扬,近处的客船由纤夫奋力牵引。险峻的山峰与平缓的河流形成对比,造成空间的变化。在布局上,高山有分隔画面的作用,越过高高的山崖,可以看到山石的景色,似正在划着船争先恐后地迎接佛像。近处的船大,远处的船小,形成对比,体现出空间感。323窟的山水画标志着莫高窟唐代山水画的高峰,人物与景物、近景与远景、山与水等关系的处理,以至整铺山水的布局,都体现出了画家独到的匠心。早期的山水画,大都以故事人物为主,山水是作为陪衬的,因而往往不顾远近透视,从山水画的角度看就失去了它的完整性,本窟南壁的三铺故事画,在这方面可说是达到了较好的统一,画家娴熟的处理人物、故事情节、山水景物等方面的关系,观众既能清楚地看出故事的脉络,又从山水景物中体会到自然之美,可谓赏心悦目。
早在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家已注意到山水的远近透视关系。宗炳说:“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但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则是很晚才出现合理的山水透视。初唐的山水画在透视关系上还显得生硬。但323窟山水已不是分离于人物故事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而是和人物紧密相连,不仅以景来衬托人,而是也把人纳入景物之中,如南壁近景的人物高大而清晰,远景人物逐渐画小,与辽远的景色相协调,体现了“咫尺千里”的境界。画家注意到分割故事情节的山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它占的面积较大,作为近景又关系到整壁山水场面的布局,画家用两组山脉把壁画分为三段,左侧山脉呈“之”字形,左下又有一组小山相呼应。右边一组山脉大体呈“C”形,环抱故事画,壁画最右边又有一组山崖与之相顾盼。在两组山脉之间,又有一组山峰耸立,把两组山脉联系起来。这样,两组山脉在横长的壁画构成了稳定的结构,主宰着整壁,使山水连成一气,绵延壮阔。远景山水,不是与近景山水直接连在一起的,而是以曲折的流水相联系,观赏者透过山峰间隙看远山,更显得层次丰富而境界壮阔。画家很注意水的表现,前人论画谓:“水活物也。”“山水以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尽管线色脱落,但是仍可看出近处的波浪和远处的河流,特别是远景的点点帆影,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境界。水使山活,山也使水活,曲折的河流以山遮断,更显得川流不尽,正是“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总之,323窟的山水反映出山水画 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表现出山脉的气势,水流的掩映,远景的苍茫,还善于用“藏”的手法,如南壁“扬都西灵寺瑞像”中表现船载金像而归,船的后部藏在山后,既表现了山水的层次,也表现了人物众多。北壁“张骞出使西域图”中,张骞一行乘骑半藏在山后,同样表现了山重水复的效果,体现出张骞等人跋山涉水的艰辛,情节、环境相互映衬。
Hash:fb220624fb43dc0f309d8696d450b75eafb5843b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