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读:泉州市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泉州市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晋江安海的五里桥有什么历史背景? 三、谁给我一些安平桥的资料? 四、安平桥的由来

一、泉州市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在印象中春节联欢分会场有设在泉州。有很多的文化古迹,寺庙也多。

工业以水暖制品多,南昌市场上常见,品种繁多,价格'便宜,质量参差不齐。

泉州,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路起点、古代宗教博物馆、闽南文化起源地。毫不吝啬的说,泉州就是我心中最适合访古的南方城市。作为干货满满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拥有多达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一部分已经打包为“古泉州 (刺桐)史迹”冲刺世界文化遗产。遗憾的是,就在几天前,从中东的巴林,传来了泉州申遗失利的消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泉州的古迹有水分,或者泉州的历史被高估。泉州的失利,其实是失利在讲故事上。

下面是泉州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名称 入选批次 文物类型 年代),配图是我自己拍的,其中前面加★号的是今年拿去申遗的项目。去过的可以在评论里说说,你觉得这些古迹怎么样?如果泉州再次申遗,你认为是否十拿九稳呢?

泉州市市辖区★清净寺 1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宋

★开元寺 2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宋—清

★洛阳桥 3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宋—明

★泉州天后宫 3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清

清源山石造像(含★老君岩、弥陀岩、瑞像岩、碧霄岩、赐恩岩、千手岩) 3石刻及其他宋

★伊斯兰教圣墓 3古墓葬元

★泉州府文庙 5古建筑宋—清

★德济门遗址 6古遗址宋至明

★泉州港古建筑(含姑嫂塔、六胜塔、真武庙、石湖港、文兴码头、美山码头) 6古建筑宋至元

亭店杨氏民居7古建筑清

惠安县崇武城墙3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明

惠安青山宫7古建筑明至清

安溪县安溪文庙6古建筑清

清水岩寺7古建筑清

李光地宅和祠7古建筑清

德化县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含浔中窑址、盖德窑址、三班窑址、南坑窑址) 3古遗址宋—明

晋江市 安平桥(五里桥)1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南宋

★草庵石刻 4石窟寺及石刻元

★磁灶窑址 6古遗址宋至元

陈埭丁氏宗祠6古建筑明

施琅宅、祠和墓(含含施琅故宅、靖海侯府、施氏大宗祠、施琅墓、施琅神道碑) 6古建筑清

庵山沙丘遗址7古遗址商至周

安海龙山寺7古建筑明至清

西资寺石佛造像7石窟寺及石刻宋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7石窟寺及石刻宋、明

南安市郑成功墓2古墓葬清

★九日山摩崖石刻 3石刻及其他宋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5古建筑清

五塔岩石塔7古建筑宋

南安林氏民居7古建筑清

南安中宪第7古建筑清

二、晋江安海的五里桥有什么历史背景?

五里桥,中国十大古桥,位于泉州晋江市安海镇,因安海镇曾名安平道,得名安平桥;又因桥长约5华里,乡里俗称五里桥。

五里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经10多年告成,属连梁式石板平桥,它横跨在晋江、南安两县之间的海湾上,两头分别是安海镇、水头镇。

五里桥建成以后,历史上明清两代曾数次修缮,最后一次是1985年,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组织,国家拨款重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五里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1961年安平桥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扩展资料:

五里桥建镇8年就开始建,从安海到水头的这座桥用鲁班尺算起来正好是5里,是世界上现在最长的海上大石桥,是由两个人出钱,一个名叫黄虎,另一个是龙山寺的和尚,这两个人每人 出万缗,缗字是古字,可能是一种绳子,用绳子穿钱,万缗。

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

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

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安海五里桥

三、谁给我一些安平桥的资料?

安平桥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 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 (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四、安平桥的由来

古代最长的梁式石桥——安平桥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位于晋江安海镇西侧,因桥长五华里而得名。因安海古称安平镇,故又名“安平桥”。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历时十四年,直到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才由赵令衿续建完成,安平桥全长811丈,宽1.6丈,整个桥面是用大长条石分段并排铺架在一个个桥墩之上,桥面总共用了四百一十八块条石。各段墩间的跨度长短不一,长者十一米,短者五米。每块石条的重量也不一,小的四至五吨,大的达二十多吨。各段墩面桥板衔接处,另加条石横铺。据考古和建筑学界的专家推断:当年工匠铺架这沉重的石条,是用船筏浮载石梁,先在桥下定位,再利用潮水的涨落,使石条升上墩面,并固定下来。这就是现今“浮运架桥法”的前身,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安平桥的桥墩,最初有三百六十一座,因两岸拓展、泥沙淤积等原因,现能有三百三十一墩。桥墩全部用花岗岩砌成,有长方形、船形、半船形等多种式样。桥墩砌石最上两层的条石,向左右挑出,超过墩宽,以缩短两墩的间距和桥梁石板的跨度。由于数百年间海床滩底逐渐淤浅,和桥墩的自然沉降,今天浅水域中现存的长方形桥墩还有二百五十九座,处于单侧深水域的半船形桥墩尚存四十五座,双侧深水域中的船形桥墩还存有二十七座。据记载,安平桥桥面上,原来还建有楼亭、雨亭、宫亭、中亭、水心亭等五座建筑物,可供行人憩息。到如今仅剩桥中部标志着晋江县和南安县分界线的一座“中亭”了。亭内供有佛象,亭柱上镌刻着一付脍炙人口的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亭外并立两尊“护桥将军”石雕全身像。石像身高约一米七十左右,披甲顶盔,手执长剑,形态威严。这两尊石像原立于桥头,解放后迁此保存。中亭不仅可供游客小憩,建筑本身也是古色古香,富有艺术特色可供游客观赏。安平桥的护栏也有其独特之处,在桥栏和方形石柱上,分别刻有形态逼真的武士像、石狮、蟾蜍和不同的花纹图案。沿桥左右外侧水中,还立有方形实心小石塔四座、八角形石塔一座,通称为“镇风塔”,就象守护的卫士一样,把五里长桥点缀得气派非凡。桥的尽端还矗立着一座高达 十二米、六角五层的空心白塔。这些附属建筑物与长桥巧妙地配合成一个雄伟壮观的整体。

  安平桥雄卧在海天壮阔的自然景色之间,古往今来迎送了无数文人墨客,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三年游安平桥、访郑成功遗址时,追怀史事,寄意深长地留下了一首诗篇:

  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纵全消。

  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

  安平桥的兴建,对当时这一带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对人们的相互交往起过重要作用。解放后,人民政府又拨了专款进行维修,现已辟为旅游点,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ash:90a5f7532772a1ac6d675be96f4f78ee34bc50ee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