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曲县附近的景点 河曲周边游都有哪些景点

导读:山西河曲县附近的景点 河曲周边游都有哪些景点 1. 河曲周边游都有哪些景点 2. 河曲周边有什么景点 3. 河曲周边好玩的地方 4. 河曲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推荐 5. 河曲有哪些旅游景点 6. 河曲附近的旅游景点 7. 河曲有什么旅游地方 8. 河曲附近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9. 河曲有啥好玩的景点 10. 河曲周边游哪里好玩一日游

1. 河曲周边游都有哪些景点

世界十大最美峡谷——晋陕黄河大峡谷足够了!


2. 河曲周边有什么景点

河曲县是山西省忻州市下辖县,位于忻州市西北部,位于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具体位置如下所示:

河曲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河曲县地处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已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曲的著名景点有:

(1)娘娘滩

娘娘滩位于县城东北7.5公里的黄河中流。

(2)文笔塔

文笔塔旧称状元塔,塔高31米,形似状元郎的如椽巨笔。

(3)龙口峡谷

龙口峡谷位于县城东北30余里处,两岸石壁陡峭,黄河夹持其中,河水至龙口喷搏而出,声若雷鸣,至梁家碛后,豁然开朗,展开了一片河谷平原,水流骤然变宽变缓,形似龙口,故名之。

(4)弥佛栈洞

弥佛栈洞位于县城东北46华里处石城村北的黄河绝壁上。

(5)海潮禅寺

海潮禅寺位于县城南42公里处旧县的涧河之滨,又名海潮庵,有“晋西北小五台山”美称。


3. 河曲周边好玩的地方

天净沙·秋/作者:白朴


白朴(1226—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和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简称《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4. 河曲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推荐

七星村在民国时期,是河曲通向外县的一条交通要道。

也是当时的一条贸易通道。

七星当时的字号店铺有几十家。

每天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

当时由于河曲没有汽车和公路,货物的进出都是骡驮队。

各种货物都的驮出驮进。

但是无论有多少客商也住不完七星的骡马店。

所以七星村在当时是很有名气的大村。

历史上七星也是二人台的故乡,上至几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小孩都会唱出河曲人喜欢的二人台。

每到过春节时村里就把有演唱艺术的人组建起了二人台演唱队,年复一年地在相对偏僻的山村一代一代传唱着古老的历史故事。

如走西口,五哥放羊,挂红灯等几十个二人台剧目登台可演。

所以说七星又是二人台文化的传承地之一。

七星村也有好多历史遗迹。

有杨家将古战场的七星庙遗址。

有西蛮王家围的唐代墓群。

有黄五梁的古代峰火台。

七星村现在的村东又有茂密的松林带,近年来好多的候鸟定居林中,早春来临时野鸡展翅,百鸟群飞,松林中的阵风不断吹来松脂的悠悠香气,在这种香气熏陶下的人们个个体魄键壮,几十岁的老人像不老松一样长寿延年。

七星有一大美景,那就是黄五梁看晚霞。

那巨大的太阳把黄河照的像一条五色彩带,分外壮观。

有来过七星村的人说:七星是个风景优美,键身养寿之村。

此说不假。


5. 河曲有哪些旅游景点

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宗教名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所以著名的景点还是比较多的。

古汉城遗址

古汉城遗址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占地48万平方米,是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汉代古城址。

武夷官

武夷宫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武夷山最古老的 殿,有着千多年的历史。庭院里有两株桂树,也有着六百至九百年的历史。武夷宫曾遭多次战火毁坏,现已在逐步恢复中。

水帘洞

水帘洞为武夷山的七十二洞之一。有小水帘洞,在景点入口处于,只是一线小飞瀑。过了小水帘洞,沿台阶而上,很快就到水帘洞,洞口大开,两股水流飞瀑而下,跌落近百米的深谷。

天游峰

天游峰实际上是一条岩脊,非常陡峭,但是山峰之上,仍有一条涧水沿崖壁流下到峰底。天游峰山上古树很多,林木茂密。峰顶有很好摩崖石刻。

武夷山面积近千平方公里,面积大,可玩的景点也是比较多的,上面列出的只是部分景点。


6. 河曲附近的旅游景点

我的家乡—河曲我的家乡在山西省河曲县,它是晋、陕、蒙三个省交接处的小县城。这里滔滔黄河水,养育着十三万河曲人民。河曲山青水秀,景色诱人。这里有很多雄伟的建筑:文笔塔、娘娘滩、海潮庵、西口古渡……我们的文笔塔象征着河曲是个出文化人才的地方,站在塔的最高处向远观望,整个县城就都在你的眼里;大名鼎鼎的西口古渡,是县城的一大美景。

每当大清早,老人们可以在广场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的空气,最热闹的是夏天的晚上,大人和小孩都聚集在广场跳舞、散步、聊天;就在我们家楼下还有一段古城墙呢!

家乡有世界闻名的文化----河曲二人台。民歌、二人台是河曲最叫响的人文景观,是河曲最为厚重的一张文化名片,河曲还被称为民歌的海洋;还有远近闻名的海红果,就产在我们这儿。过去十年九不收的地方,现在是大变样了,县城的道路加宽了,道路两侧的门市也都翻新了,经济收入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上了新台阶。


7. 河曲有什么旅游地方

白朴:汉族,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位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河曲县把公园建成遍植松柏、花草的大型公园,取名“白朴公园”,借“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这位河曲古代文化名人,打造河曲的旅游文化品牌,而文笔塔和碑廊就是白朴公园里的主体建筑。


8. 河曲附近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宁武——芦芽山;顿村温泉;南北古城门楼

河曲——娘娘滩;海潮庵;文笔塔;龙口水利枢纽

原平——石鼓寺;大营温泉;马龙草原;情人谷

忻府区——禹王洞;奇村温泉;千年冰洞;栈道忻州旅游全攻略:

五台——五台山;

代县——雁门关;赵杲观;杨忠武祠


9. 河曲有啥好玩的景点

我的家乡—河曲我的家乡在山西省河曲县,它是晋、陕、蒙三个省交接处的小县城。

这里滔滔黄河水,养育着十三万河曲人民。

河曲山青水秀,景色诱人。

这里有很多雄伟的建筑:文笔塔、娘娘滩、海潮庵、西口古渡……我们的文笔塔象征着河曲是个出文化人才的地方,站在塔的最高处向远观望,整个县城就都在你的眼里;大名鼎鼎的西口古渡,是县城的一大美景。

每当大清早,老人们可以在广场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的空气,最热闹的是夏天的晚上,大人和小孩都聚集在广场跳舞、散步、聊天;就在我们家楼下还有一段古城墙呢! 家乡有世界闻名的文化----河曲二人台。

民歌、二人台是河曲最叫响的人文景观,是河曲最为厚重的一张文化 片,河曲还被称为民歌的海洋;还有远近闻名的海红果,就产在我们这儿。

过去十年九不收的地方,现在是大变样了,县城的道路加宽了,道路两侧的门市也都翻新了,经济收入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上了新台阶。


10. 河曲周边游哪里好玩一日游

“曲峪镇赛如苏州,一水冲成干沟”,这是山西省临县曲峪镇人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镇史。曲峪镇,地处县治的西南边缘,离城百余华里,濒临黄河,隔望陕北,石头山坐底,胶泥土盖帽,地少土瘠,道路崎岖,乃偏僻之县的偏僻之乡,甚至有人把它比喻为临县的“西藏”,怎么能和苏州搭上界呢?它又是怎样成为干沟的呢? 流传久远的故事,至今依稀尚存的佐证,都在追忆着曲峪古镇殷实悠久的历史……

聊聊曲峪古镇的陈年旧事

超级富翁“李十万”。当历史的年轮飞转到明朝某个年头的时候,曲峪古镇已经发达兴盛到“店铺比肩、厦檐相沿、小河上有桥、下雨天走遍全镇都不湿衣裳”的繁华境地。就像榆林的镇川堡在历史上被陕北人称为“小北京”一样,临县的曲峪镇在当时的千里晋陕峡谷被称为“小苏州”;就像碛口古镇在清末民初成就了两代晋西首富一样,曲峪古镇在明朝就诞生了一个超级富翁“李十万”——当时社会上值钱的东西,他都有十万以上,因而得此雅号!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老天要收“李十万”,殃及整个古镇。话说某个大年初一,“李十万”刚过门的儿媳妇早晨第一个出院,树上栖的一只鸟开口说话了:“李十万,李十万,驴年散?马年散?”新媳妇听不懂是啥意思,心想马比驴好,就随口答道:“马年散。”当年即马年,先是天火烧,后是洪水冲,随着“李十万”的灰飞烟灭西天去,“小苏州”也镇毁人逃四散走…

浴火重生曲峪村。“小苏州”被毁之后,有一支逃难的镇民傍着黄河溯流迁徙,北移200公里来到河曲县时,发现有一条沟的地形曲里拐弯,和刚刚被毁的家园十分相似,睹物思乡,不再前行,就地落脚开新村。为了永远不忘自己的根,就把他乡当故乡,新村当旧村,依旧取名曲峪村。斗转星移,岁月荏苒,数百年后,继承了曲峪古镇奋斗基因的河曲县曲峪村,在农业学大寨中创造出了超越先人的不朽业绩,成为全国农业学大寨中的真正典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户均固定资产超万元!随着岁月的不断流淌,新、旧曲峪的关系越来越模糊了,但就在前几年,还有三位河曲县曲峪人,手捧家谱来临县曲峪寻根问祖,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根祖文化已深深溶入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

历史资料佐证。《碛口志》明确记载:“乾隆年间水患多,曲峪、侯台两镇被毁后,两镇商民南移碛口建新镇”。虽然这个时间比曲峪人流传的“李十万”的故事最少也要晚100多年,孰正孰误,经与相关专家探讨,大致结论均由口史而来,难有确凿考证,但至少可以说明两点:(1)在碛口古镇兴盛之前,曲峪古镇已是临县很兴盛的集镇;(2)曲峪古镇曾毁于大洪水是不争的事实。

曲峪镇南5公里白道峪村的99孔半大院,是已考证的临县第一大院,她和曲峪古镇的关系,是不是与碛口古镇和李家山的关系相似呢?在1976年特大洪水之前,开阳滩尚存的那么多豪华墓葬,无言地向后人昭示着先辈曾经的辉煌。解放初,在曲峪的钟鼓山庙院里长着两棵柏树,丝毫不比正觉寺的细,这是曲峪古镇千年历史的又一明证。今日曲峪2000人30多个姓氏,则说明曲峪古镇昨天是个人口流动较大的地方。每段文字,每个故事,甚至一草一木,都在映证着曲峪古 久远而不俗的历史。我不禁想问,如果说成就碛口古镇的“风水”是二碛,那么曲峪古镇赖以发家的“风水”又是什么呢?

推敲曲峪古镇的风光往事

对于曲峪古镇的这些陈年往事,打小时起就无数次地听长辈们讲过,但一直是将信将疑:在自然条件差到已经“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县分里,在那个几乎是纯农业经济的历史朝代中,曲峪镇凭什么条件能够积累那么多的财富而成为“小苏州”呢?直到沿黄公路开通之后,当我站到曲峪镇上游数公里的某一个位置回眸古镇的时候,不由眼前一亮,茅塞顿开,我找到了小镇先人们数百年前创造不朽历史的“风水”!

十里长滩生曲峪。黄河在这里画了两条并不显眼的弧线:一条是黄河向西偏,一条是山势向东缩,这一偏一缩之间,空出了整整十里长滩, 按照黄河曲峪段的历史宽度仅为“隔河可以对话”、“放羊小子可以把石头扔到陕西”的说法来计算,这片长滩最大时应该有9000亩左右的面积,由于潮起潮落要占掉一部分,保守的估计,历史上这里有不下5000亩的滩地,而且是用井水灌溉的园子地。再辅以曲峪沟、开阳沟的沟地和2000亩山地为补充,在全农耕的社会里,在当年的曲峪村、开阳村一带,生息2000人应该是好光景了。这在三千里江山一万座山的临县,应该说是一方风水宝地了,太远的说不清楚了,但直到明末清初,临县人口仅20000人,不难想象,曲峪古镇在很早的年代里,已是临县主要的人口聚居区之一。

五条大道兴起集。农耕社会也是离不开交换的,曲峪的人口优势和地理优势决定了它是周边30里半径内100个左右村庄兴集互市的首选地。在出行主要靠腿、运输主要靠驴的历史上,曲峪可以放射出去五条当时可称为大路的路,相对于“地无一亩平、出门就爬坡”的临县其他大多数村庄来说是比较好走的,或者说曲峪可以吸引五个方向的人来赶集:沿黄河向南30里到丛罗峪;沿黄河向北30里到杏岭庄;从南山一条大路30里通到正觉寺;从北山一条大路30里探到苗家鄢;进曲峪沟30里则可辐射石白头乡和雷家碛乡各一半。此外,曲峪黄河对岸的陕西省坑镇、店镇、峪口镇、木头峪乡的人们也是曲峪集上的常客。无商不富,有集必兴,在方便了乡民交换的同时,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曲峪镇人了。

傍着黄河富古镇。我们非常熟悉的绥远——碛口——晋中的水旱商道,在清朝中期之前一直是被禁止的,但本省上下游之间、晋陕之间区域性的商业活动一直还是进行的。由于曲峪镇得水上便利,能够把府谷、保德、佳县等地的物品贩回来,又由于历史上信息比较阻塞,生意恐怕要好做些,利润相对稳定,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曲峪在当时富甲一方,受人羡慕是自然的事。称“苏州”只是在小天地里打比喻,既说明苏州太有名,又说明咱本地在历史上也贫困,但又有美好的向往。富积“李十万”,应该是有影子不愁放大的道理。至于曲峪古镇毁于何时,我无从考证,我倒觉得既说不清,也无需说清,哪个沿河靠沟的村镇,都岂止经受过一次、两次大洪水的考验?曲峪滩由几千亩变为几百亩,无疑是历次洪水反复侵蚀的结果。

说说曲峪古镇的一些着急事

近百年来,京包铁路的开通,黄河航运业的萧条,加速了曲峪的衰落;全社会公路运输的大普及,使偏居一隅、处于交通末梢的曲峪古镇发展更加滞后。当又一个千年来临,曲峪古镇再度迎来兴盛的曙光,县乡油路、沿黄公路的建成,对于曲峪古镇经济发展的带动十分明显。但是,每每当我想起古镇的两件事,就不得不心生忧 。

红枣雨烂的问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曲峪古镇得天独厚的是红枣树,全镇红枣年总产量已达1000万公斤,这是曲峪百姓基本生活的保障。令人心焦的是,红枣雨烂频发,许多年份,已经硕果累累、丰收在望了,又眼睁睁地看着红枣在绵绵秋雨中生生烂掉。为了治烂,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建起了不少烤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灾害损失。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烂在枝头、进不了烤炉的。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枣农均束手无策称“天年”。

其实未必。三十年前,治理红枣虫害也是在天年论中成功的,山西农科院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位即将赴美留学的黄毛丫头以书生之见说应该是可治的,网上也有一些实践成果方面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书生之见,枣农们在实践中也有林林总总的治烂经验等待总结应用。可否推理认为,枣烂难题在科技层面上已非“禁区”?忧心之余,我提个建议:鉴于吕梁市黄河沿岸有近百万百姓靠红枣为基本生活来源,可否由市政府一次性拿出红枣枣烂年损失的10%的资金,投向对口的农科机构专题攻关,辅以发动基层干部总结群众经验,为治理枣灾、惠及枣农、促进吕梁协调发展搏一把。如若成功,这群紧靠黄河畔、土地最薄、信息最少、出路最窄的弱势群体的生活就有了基本保证。

保滩护镇的问题。曲峪镇因天赋长滩而生,而古镇当年赖以起家的“风水地”,则由于黄河河床的不断於高,特大洪水的反复光顾,早已被冲刷毁坏了大部分,历史上的晋陕峡谷第二大滩,仅存前曲峪滩和开阳滩两个小滩了,各剩几百亩吧,而原本居于十里长滩腰部位置的后曲峪滩,早已荡然无存,从东山到西山,浅浅漫漫的都被黄河占领了。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在曲峪则是,黄河被於小河更高。近几十年来,曲峪沟十年一遇的洪水就要进镇游街了。为了防洪护镇,从30年前开始,前、后曲峪人民就用义务工、村积累、政府支持多种力量年复一年开展筑堤防洪的不懈努力,防沟护镇工程初步告捷,这阶段性成果已让曲峪人在夏天安心了不少。

但是,曲峪古镇防黄大堤不仅至今没有启动,而且防黄意识也普遍较为麻痹。客观地讲,黄河安澜了35年了,曲峪人,半数以上并没有见过黄河的涛天巨浪,也难有防范意识,更难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历史的教训不应忘记。如果说明朝洪水冲垮“李十万”已经久远并被披上了神话外衣的话,那么1976年农历七月初七日黄河大水,倾刻间使索达干村居住的较低的家庭窑塌地毁人亡,酿成了临县历史上最大的自然灾害的惨痛教训,我们当引以为戒。

黄河中游已经三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洪水了,在水利工作中常常使用的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概念,无论何年一遇,对于仅剩的几百亩滩地,都可能是一次极为严峻的考验。为了有效保护这古镇人民赖以生存的良田,保护千年古镇仅存的这一点点“风水”,为了给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保留空间,呼吁政府和有识之士给予足够的重视,争取到水利水保资金的投入,抑或在拓修沿黄公路时充分考虑曲峪古镇的历史价值,学习木头峪乡的做法,谨慎规划,合理倾斜,扶贫救急。保护良滩,就是保护古镇!

历史无言,古镇无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人一定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才能比先人生活得更好,才能造福当代,泽被后人。


Hash:1dcdb61b80e8634f15c32f6099f168899a6be8a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