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战期间,日本发现了大庆油田,还会去招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1959年被发现,1960年投入开发,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之一,它的出现一举改变了我国“贫油”的局面。

石油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也是目前主流的动力能源,从国家军工到衣食住行,全都离不开石油。某个国家如果没有石油或石油储量小,工业就无法腾飞,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其它国家的掣肘。

二战前的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深受石油瓶颈困扰的国家!

日本是一个岛国,列岛上下资源极度贫乏,主要战略资源大部分要依靠进口。资料显示,二战前夕日本每年需用石油约500万吨,其自给能力尚不足十分之一。

对于野心勃勃的日本来说,这显然是很不利的。关东军迫不及待地侵略东北,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黑土地上的各种资源,据说当时日本四处勘查矿藏,也曾到过大庆找油田。

幸运的是,大庆油田在地下1100米的地方,而日军的“满洲石油公司”在大庆油田边缘打了1000米的探井,采到的都是黏稠、含硫量很高的重油,而且流量很小。日本技术人员由此判断,大庆地区并没有太多石油储备,不值得开采。百米之差,日军与大庆油田擦身而过!

新中国找到油田的消息传出后,日本人目瞪口呆!认为如果当年要是找到了大庆油田,日本就不会冒险去摸美国人的屁股,没有偷袭珍珠港那档子事,也就不会爆发太平洋战争,从而走上战败的不归路。这种论调的依据,在于日军之所以偷袭珍珠港,是因为美国在国际贸易层面,停止了对日本出口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

美国向来很会发战争财,名义上并不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但对日贸易依然进行得如火如荼,为日本提供了大量的战略原料。1932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美国卖给了日本进口所需的90%的废钢铁、65%的石油与石油产品、90%的铜和45%的铅,以及扩大军事工业所必须的70%的机床。

正是美国资本家无底线、无原则的大发战争财,才助长了关东军并吞东北、继而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野心。

直至日本的地盘越来越大,又在占领区大搞只卖日本货的贸易保护政策,美国人这才回过神来,考虑不能把日本养得太肥太大。而美国人的手段,就是日本单方面对美国依赖极大的石油和钢铁贸易。

这也是日本在七七事变后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原因,除去日军嚣张的气焰外,日本精英层内部还有一个石油储备的因素,如果这场战争拖得太长,势必会导致国内的战备体系被拖垮。

1940年7月26日,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禁运,之后又冻结了日本在美、英的资本。为了避免过分刺激日本,这时候美国还未对石油实行禁运,但日本毫不退步。

美国也被惹火了,于1941年8月1日宣布对日实行石油禁运。这对日军的打击是很大的,事先储备的石油再多,也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必须得到补充。石油要是耗光,飞机大炮就成了一堆破铜烂铁。为打破美国对日本的石油控制,日军只能冒险从美英那里虎口夺食,尤其是令他们早就垂涎三尺的荷属东南亚地区浅层优质的婆罗洲油田!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了美国海空军基地珍珠港,之后40多万日本南方军分兵数路进攻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地,控制力大量资源产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招惹美国的确与石油有关,但如果大家真正熟悉二战前日本精英层战略规划,比如石原莞尔的“世界终战论”,就会觉得石油只是美日开战的一部分原因。

对于二战时期的日本来说,石油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实际上,哪怕美国无休止地给 日本供应石油,或者日军发现了大庆油田,日本还是会向东南亚发展,美国不能坐视日本做大做强,太平洋战争还是得打起来。日本的胃口很大,大得超乎世界各国的想像,妄图以蛇吞象。早在1936年,日本就提出了两项国策方针,北上和南进。“北上”是北攻苏联西伯利亚,然后称霸整个亚洲。“南进”是侵华后向东南亚扩张,独霸西南太平洋。

日本首先实施的是北上,结果一场诺门坎战役,苏军打得日本精锐陆军关东军损兵折将,伤亡19000多人,日军由此认识到老毛子不好惹。

由此,“南进”被提上了日程。也就是说,进军东南亚、掌控西南太平洋本就是日本的既定国策,石油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并不是根本目的。

换言之,随着日本的扩张,美日之间的矛盾必然爆发。

话说回来,日本就算发现大庆油田,短时间内也开发不了。

要知道,开发大庆油田时,我国动员了几千名专家、四万多有经验的石油工人以及七万吨设备器材,花了4年的时间才开始全面生产,第一年才产出了400多万吨原油。这还是在所有人全力以赴、国家没有大战的情况下。

而当时的日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开采条件,全国只有七千多专业技术人员和石油工人,用这么点人手去开发大庆油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任务。况且还打着仗,抗日军民绝不会看着日军安安稳稳地采石油。

相较之下,东南亚的油田、炼油厂、输油管道、油罐、码头、设备都是现成的,抵抗力度也弱,更符合日军的需求。

1959年,一则消息震惊全世界,中国政府对外宣布,黑龙江大庆发现特大型砂岩油田,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

同年6月29日,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一股黑色油流,它意味着中国贫油时代结束了。

这则消息在日本也引起了轰动,许多日本人摇头叹息。

要知道日本当年就是因为没有了石油,才会偷袭美国珍珠港,跟美国开战。

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足够的战略资源,日本89%的资源都是靠从别的国家进口,而最大的供应商就是美国。

而美国对日本禁运的战略物资,其中就有石油。美国不仅不卖给日本石油,还封锁了日本通往太平洋的海上石油运输线。

没有了燃油,日本的航母就会成为一堆堆废铁,飞机就会成为死机,坦克和装甲车就会成为纸老虎。日本在中国战场上的优势也不复存在,只能气得嗷嗷叫却无能为力。

在1941年底,日本的石油准备只有几个月,在此情况下,日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才铤而走险偷袭珍珠港跟美国开战。而跟美国开战是日本极不情愿看到的,

如果有了石油,日本肯定不会铤而走险,跟美国开战。

网上有一种观点,说美国在二战中就像无良法官那样两边通吃,一直是隔岸观火。众所周知,日本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虽说在整个亚洲战场上日本军队确实非常的强悍,当时日本的军队人数达到了700多万,对于一个人口数量只有一亿多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军队阵容还是非常庞大的,甚至是中国正规军的两倍。

可日本是一个岛国,最致命的弱点就是没有足够的战略资源,在发动二战之前日本89%的资源都是靠从别的国家进口,而最大的供应商就是美国。

偷袭珍珠港前,曾经在哈佛大学学习,在美国待过两年的美国通山本五十六就坚决反对。偷袭珍珠港成功后,下属纷纷庆祝,可是山本却满面愁容,他不无忧虑地说了一句:“我怕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事实上正是由于日本招惹了美国这个巨无霸,才会遭到灭顶之灾,走上了穷途末路

因此有人认为,如果日本侵华时就发现了大庆油田,日本就一定不会跟美国开战。

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对那段历史缺乏全面了解。实事求是地说,日本跟美国开战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避免的,早已成为定局,根本不会因为发现大庆油田而改变。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价值观冲突

美国的建国者是一群充满理想的清教徒,他们对通过武力扩张领土的行为一向是鄙视的。对于德日法西斯的战争行为,他们是无法容忍的。

说到二战中美国的态度,很多人觉得二战初期美国就是像一个无良法官,两边通吃,大发战争财,大搞孤立主义,隔岸观火。后来因为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才不得不结束左右逢源的政策,向德日宣战;其实持这种观点的纯属无知。

日本是在1941年12月底偷袭珍珠港的,在这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就签署了租借法案,旗帜鲜明地宣布要对英国、法国、苏联和中华民国等国进行粮食和战略物资援助。

1941年7月,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贸易禁运,这就等于扼住了日本的脖子,把日本逼到了墙角。

美国为什么这样要选择跟英法等国而不是跟德日站在一起,主要原因就是德日是搞领土扩张的,英、法、苏和越南是受害者。

既然美国把日本当做敌人,就成为德日称霸世界的障碍,所以即使日本在侵华战争时发现了大庆油田,日本也要主动向美国发起挑战。

二、日本缺的不仅是石油

石油固然可以解决燃油问题,让日本进行战争有恃无恐。但是石油不是战争的全部,战争还需要钢铁、铝材和其它战略物资。没有了钢铁和铝材,坦克、航母、枪械和飞机就没有了原材料,有了燃油也没有用。

二战前德国钢产量是3100万吨,美国的钢产量为2000-3000万吨,战时全面动员后是8000万吨, 而东北的钢铁产量到了1943年,也只有83万吨,还是粗钢,钢材只有28万吨。日本本土的钢产量少的可以忽略不计、朝鲜半岛钢铁年产量只有17万吨,所以日本的钢铁76%来自美国。美国对日本实施物资禁运后,日本武器弹药和坦克、航母制造一下子减少了六成以上,日本能不急吗?

所以即使日本当年在东北发现了大庆油田,日本照样要跟美国开战;因为东北没有他发动战争所需要的钢铁。

总而言之,二战是一场正义和非正义、文明和野蛮的战争;日美两国势不两立,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迟早而已。

Hash:45b00e8476cc521557f429c3ad1f258ba0bf11dc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