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古陶瓷鉴赏研究会组团访弘宝汝瓷
本报讯5月11日,河南省古陶瓷鉴赏研究会会长陈景顺,副会长卢华堂、副会长毛旺东、副会长鲁仲,《理财收藏》杂志主编,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徐斌,河南电视台原华豫之门编导,河南天乐电视传媒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晓刚一行到弘宝汝瓷参观考察,汝州市陶瓷协会名誉会长、汝瓷专家范随州陪同。
在弘宝汝瓷展厅,大家兴致勃勃地听范随州讲解汝瓷文化。此时,一抹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展馆,光线投射在精美的汝瓷上,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这引起了陈景顺会长一行人的浓烈兴趣。听着范大师对汝瓷因开片不同,釉色会随光变幻出奇妙的反应,大家对汝瓷凝聚的传统手工艺之美产生了由衷的赞叹。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弘宝汝瓷旗下的中原古陶瓷标本博物馆,大家高度赞扬了弘宝汝瓷对古陶瓷研究及陶瓷文化传承与弘扬做出的贡献,并现场对一些藏品进行了鉴赏和交流。
据介绍,弘宝汝瓷博物馆落成之后,弘宝的收藏会在新博物馆上悉数亮相,从而为陶瓷爱好者深度了解陶瓷文化搭建平台。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件极具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的工程,对于弘宝汝瓷的社会担当给予了高度评价。
汝州市汝瓷一厂-2017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汝瓷
汝州市汝瓷一厂,最早为1938-1941年 李绍初在严和店建窑试仿汝瓷而建。1952年,临汝县人民政府在其厂址的基础上成立了汝瓷一厂,以生产日用瓷为主。
1957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指出“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汝定官哥钧),首先要恢复汝窑”。
1964年,汝瓷豆绿釉产品烧制成功,1971年,汝瓷厂第一次接受了由国家外贸下达的订单,开始批量生产。1973年,又恢复到原来以生产日用瓷为主。
1973年,在临汝县城筹建汝瓷二厂,1983年更名为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1994年,因企业改制停产。
目前,汝瓷一厂仅保存北山的5座窑炉、3座烟囱及宿舍楼。2017年11月14日,汝瓷一厂旧址被汝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宋代汝窑建窑名瓷现身广西? 汝瓷
而你肯定想象不到!就在广西全州、兴安,竟然发现了类似汝窑、建窑的名贵瓷器!
然而如此高产量的瓷器,都到销往哪里了?这些瓷器为什么在广西烧造?
湘漓古道 寻迹宋瓷
1966年5月,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广西考古工作队来到了桂林全州,很快就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找到了分布在永岁乡附近的瓷器碎片土层堆积。考古专家初步推断,这里曾是一个烧造瓷器的窑址。由于年代久远,窑炉的位置已经无法确定,漫山遍野的碎瓷片,是当时堆放残次品的遗存。
从采集到的标本来看,江凹里窑址的产品是具有典型宋代特征的器物——盏托、茶盏、高足碗和青瓷执壶,处处彰显着宋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然而,一些器物的特征,却让专家们也陷入了沉思:在叠烧时为节约空间使用的支钉留下的痕迹,是河南汝窑的特征;茶盏上纤毫毕见的兔毫则类似福建建窑的工艺;而印花青瓷残片的釉色和开片,又仿若陕西耀州窑出品。
全州县文物管理所馆员 廖文丽:
我现在手里拿的这个就是一个青釉瓷碗的底部,然后它是开冰裂纹的,这个釉色比较莹润,说明当时它的烧制水平就是比较高了。
不难看出,全州江凹里窑址烧造的这些产品,在有意模仿当时中原地区最流行的瓷器元素,并且已经具备相当高的完成度。
那么,这些技术又是怎么来到遥远的岭南的呢?
平定百越以后,秦在岭南设立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三郡,在越城岭与海洋山旁的狭长平原上,灵渠水路及沿边陆路日渐繁忙,从战时运送兵士粮草的军事设施,转变成了沟通湘江与漓江的湘漓古道。
两千多年以来,位于湘江与灵渠交汇的兴安,命运兴衰与湘漓古道息息相关。遵循着学者唐兆民写下的灵渠考察报告,广西考古工作队在1983年的广西兴安严关镇,发现了一处特征显著的宋代窑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 黄启善:
兴安这个严关窑这个釉很多,大概有青瓷的,有黑釉的,还有褐釉的,还有青黄釉的,尤其有一种洒泼的黑釉褐釉,我们经常叫做点釉点釉,花纹非常好看,整个窑的话我们是发现有跟我们全州的永岁(镇)差不多相似的东西。
兴安的严关窑址相比起全州江凹里窑址,分布面积更大,产量更高,所制产品同江凹里窑址一样,大量模仿了长沙窑、建窑、钧窑等外地窑口的产品。不同之处在于,严关窑没有北宋流行的窄小高圈足特征,只有南宋时期流行的宽矮足底。这意味着,严关窑所制产品的年代上限,很可能是南宋时期。
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往南迁移,来到南方的士人阶层对收复故土不报希望,却放不下自己曾经的优渥生活,沉迷于享乐之中。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这些士人为了满足自己挑剔的审美,教会岭南地区的制瓷工匠烧制北方的瓷器,才有了这些仿制瓷器的诞生的呢?
已经退休的陈兴华,是兴安县博物馆的原副馆长,多年研究灵渠和兴安的历史,他和许多专家都认为,仅凭严关窑的产量而论,就不会是只供南渡的少数士人阶层使用的瓷器。
那么,为什么说仅仅一条龙窑就可以造福整个县的人呢?
兴安县博物馆原副馆长 陈兴华:
在我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调查报告里面就有提到,这里曾经有24条龙窑,哪怕拿出一条龙窑来烧制,整个兴安县的人都用不完,因为这个龙窑一窑出来它都是上万(件)来计,它的产量很高。
这种推断,从严关窑遗址发现的一件精美印模上,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这件陶模呈蘑菇状,印面半球形,柄中空,陶质坚硬,面纹饰阴刻,边缘和中心为弦纹其间是主纹,为海水地双鱼图案。这是一件瓷碗印花模,当年被严关窑的窑工用来批量生产海水双鱼纹样的瓷碗,它的柄侧,阴刻有这样一段楷书:“癸未年孟夏终旬置造花头周三四记匠”,癸未年孟夏终旬即是1163年农历四月底,花头指的就是这件印模,周三四应该是这位窑工的名字。
1127年,经历“靖康之变”的宋高宗赵构,几经流亡辗转,最终在临安府(今杭州)站稳脚跟,建立南宋。到隆兴元年,也就是陶印模上所刻的1163年,宋孝宗赵昚(音“甚”)兴师北伐,却遭遇失败,南宋与金议和,岁币银绢各二十万两匹,割商州、秦州予金,双方以叔侄相称,史称“隆兴和议”。战争、瘟疫、赔款,使得民不聊生,大量民众流离失所成为难民,纷纷往南迁徙躲避,通过湘漓古道,涌入岭南。
桂林兴安县附近的村落,随处可见被当地人称为钉子路的石子小路,它们是湘漓古道村落之间重要的通路,直到今天,有的道路依然在使用着。
严关镇塘堡村村民 文姣英(86岁):
我来(嫁到这里)看到有柜台,有10来个,门口用板子钉起钉起的铺台,就是现在就讲摆柜台,那时候喊铺台。那时,我们家里面也开过伙铺的,我们父亲手里。
老人口中的“伙铺”,类似于今天的旅店,路旁村落的许多居民,都曾听闻祖上讲过经营“伙铺”的故事。宋代的难民以伙铺为短暂的落脚点,跋涉千里来到岭外,使当时的广西地区人口显著增长。为求生计,手艺人纷纷凭借自己的技能在当地做起营生。这些从湘南或更遥远的北方来的窑工,聚集在一起,分享各家所长,开创了严关窑的事业。对于经历过劫难的他们来说,用一份手艺,换一份安定与温饱,已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跨越历史尘埃的陶瓷,透过纹饰,将自己诞生时被赋予的心愿,传递给生活在和平盛世的人们——从舒展的菊瓣纹中,可以看出工匠对平静祥和生活的赞美;婴戏纹则直观反应了对人口繁盛的渴望;而直接在产品上书写“太平”的款式,想必是战乱频繁年代里人们最大的期盼。
不难想象,以严关窑为代表的桂北窑口瓷器,因为出色的品相也逐渐积累起口碑。
兴安县博物馆原副馆长 陈兴华:
多余的产品,一定是远销到外面去,因为严关窑有个很好的地理条件,就是紧依着灵渠的岸边的丘陵,最近的窑口也不外乎就是几十米的距离,烧出来包装就可以马上通过灵渠,往外销。
在今天的兴安县博物馆里,精美的严关窑瓷器静静陈列,横跨两宋各个年号的铜钱,试图为今人锚定800多年以前那个诗画山水、美至极简的时代。在严关窑创烧的一百年后,另一支所向披靡的大军挥师南下,严关,成为了南宋广西军民与元军作战的前线,窑场变成了战场,最终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幸运一些的江凹里窑场,在坚持到元初之后也大量减产,此后很少再看到它的作品。曾因战争在桂北大地上悄悄兴起的独特制瓷工艺,也因战争最终没落沉寂,仅存的珍宝在跨越时空的凝视下,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往事。
来源:广西故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