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景点 - 乳源瑶族特色

导读:乳源瑶族景点 - 乳源瑶族特色 1. 乳源瑶族特色 2. 乳源瑶族特色文化 3. 乳源瑶族特色美食 4. 乳源瑶族自治县特色 5. 乳源瑶族服饰特点 6. 乳源瑶族特色介绍 7. 乳源瑶族是少数民族吗 8. 乳源瑶族特色饭店 9. 乳源瑶族特色建筑 10. 乳源瑶族传统文化 11. 乳源瑶族特色菜有哪些

1. 乳源瑶族特色

乳源县大桥派出所

地址: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

电话:(0751)5289720

2. 乳源瑶族特色文化

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辖9个镇:乳城镇、一六镇、桂头镇、洛阳镇、大布镇、大桥镇、东坪镇、游溪镇、必背镇。共有115个村(居)委会,1082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乳城镇。

3. 乳源瑶族特色美食

乳源美食:

石韭菜,君达菜包,瑶山烟肉,三角鲂鱼,剁椒鸵鸟肾,古母水鸡,乳源冬菇,打油茶,龙归冷水肚 ,香芋扣肉 ,爆炒山坑螺。

乳源大峡谷风味小吃 :

谢村包 ,铜勺饼 ,牛杂煲 ,卷肠粉 ,船佬饺

4. 乳源瑶族自治县特色

乳源县十大旅游景点

1、广东大峡谷AAAA

  广东大峡谷位于乳源县西南68公里的大布镇,峡谷长达15公里,谷深300多米,属石英砂岩。

2、云门山旅游度假区AAAA

  云门山旅游度假区以“过山瑶民俗文化”及“云门禅宗文化”为特色主题,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南岭国家森林公园AAAA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广东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珍稀动植物宝库。公园位于南岭山脉的核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省交界地带。

4、云门寺

  云门山大觉禅寺,简称云门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城北6公里的慈云峰下,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云门寺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门宗始祖六祖慧能九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公元928年,南汉王刘龚赐额“光泰禅院”,后又改为“证真禅寺”。

5、必背瑶寨AAA

  必背瑶寨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大山中,必背瑶寨是海外瑶族的发祥地,在必背瑶寨可以欣赏必背瑶山风光,领略必背瑶族民俗风情和贤坑瑶族歌舞。

6、仙门奇峡(天景山仙人桥)风景区AAA

  天景山仙人桥风景区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洛阳镇境内,景区内生态原始,景色迷人,共有十多个景点开设,景观奇特,风景秀丽,是一个集山水溶岩、西京古道、仙山琼阁等美景于一体的文化厚重的仙境般景区,是休闲观光、科学探险、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

7、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AAA

  广东天井山森林公园于2002年10月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成立,2008年12月经国家林业行政许可升格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8、丽宫旅游区AAAA

  韶关丽宫国际旅游度假区,距离广州2小时,深圳3小时车程。坐落在著名的世界过山瑶之乡,中国•乳源,地理位置优越,京珠高速乳源出口及武广快线韶关站近在咫尺。

9、天井山粤凰科技生态园

  广东天井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西北部。323国道从森林公园服务区横穿而过,距乳源县城33公里。是山岳型自然风景区。天井山因天井主峰有一潭常年不枯的“天井”而得名。

10、韶关乳源云门峡漂流

云门峡,是漂流、拓展、野战、旅游休闲、溯溪探险、祈福聚会的理想之地。景点介绍乳源云门峡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坐落在世界过山瑶之乡,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与著名的千年古刹云门寺一起同属于云门寺佛教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的两个精品旅游项目。

5. 乳源瑶族服饰特点

信宜客家话的由来

信宜市东北部山区,聚居有一批客家人,约有三十万之众。其中平塘、新宝、合水、钱排、茶山、洪冠6个镇为纯客家镇。大成、白石、怀乡、贵子4个镇黄华江以东所有行政村,以及思贺镇,既通行客家话,又通行粤语。

由于客家人操客家话,把“我”说 “公式”,久而久之,当地客家话被俗称为“公式话”,客家人被称为“客家公式人”。

过去,信宜东北部山区是瑶人居住地,明朝桂粤边境瑶乱不断,此起彼伏。明万历年间朝廷命两广总督凌云翼调官兵二十多万,分十路进行铁壁合围。在罗旁(郁南)一带展开交战,史称罗旁战事。历时数月平息,此后泷水县改为罗定,取罗旁已平定之意,并升格为直隶州。又析东山地置东安县,析西山地置西宁县,将信宜之定康、信丰、感化、从善、镇南5个都(今信宜东北部乡镇)划给新设的西宁县。罗定直隶州的建立,化瑶乱效果甚佳。

这次大规模围剿,瑶民死伤惨重,剩余的外逃避难或投降,致使大片土地归汉人管控。此时西宁知县进行“屯田”,对军官“授田立业”,还准许屯田官兵承包各地赋税。此时,参与征剿的官员随地守御落籍。

如时任韶州(韶关)水师营千总罗仲率兵德庆征剿而御守罗定,携家属定居太平清水岗。其两个弟弟罗举、罗清也随迁到新宝、罗镜落籍,尔后子孙分迁入信宜等地。叶姓祖公叶胜(居乳源)随军征罗旁后,承包定康四甲的税赋,定居今新宝大坝清水村。张姓祖公张法传(居韶关)跟随高州参将陈璘征瑶后,将家眷迁到罗镜椽子山落籍,其子张春仁迁到今林垌定居。许姓居翁源县,明万历年间许常珍、许常理兄弟迁白龙堡木栏寨,子孙后迁入平塘。黄姓由乳源迁罗镜缘子山,于明隆庆年迁到平塘定居。李姓与凌姓在明末崇祯年间,由平远县迁入信宜钱排定居。

可见,不少先祖多在明末迁入,且都是从福建、江西、湖南及广东韶关、乳源、翁源、梅县等地而来的客家人。

客家人迁入山区一带聚居,繁衍较快,不久成为主体居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封闭的小农经济使得各地人民之间很少交往,语言上一直保持客家方言。这些“客家公式人”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长期生产生活的磨练,使他们适应性较强,特别是生存能力很强,敢于应对各种苦难,善于处置复杂问题。

6. 乳源瑶族特色介绍

瑶族民歌是属于南方少数民族---瑶族独特的音乐种类。瑶族民歌是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普遍流传的瑶族山歌,瑶语叫“赛花柄”,汉语译为“赛过花朵的语言”的意思,是过山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第二种语言。流居世界各地过山瑶的山歌音调大致相同,而乳源过山瑶的山歌音调较高、较长,是呐喊式的山歌。乳源瑶族民歌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念歌、另一种为喊歌,念歌小声领唱和传授时用,喊歌对远处大喊唱鸣。瑶族民歌成为后人进行过山瑶历史文化研究与交流提供最完好的知识宝库。国务院2014年公布韶关市瑶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成为韶关市第5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008年6月7日,湖南省隆回县申报的瑶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乳源瑶族是少数民族吗

韶关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人口:310多万位置:广东省北部,北江中上游,与清远相邻,北部与湖南和江西交界。区划:下辖曲江区、浈江区、武江区、始兴县、南雄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乐昌县。景观:丹霞山、乳源大峡谷、南华寺等。 乳源县是韶关管辖下的一个县区,乳源大峡谷有黄山之奇--下雨时山间涌出的云雾,漂流在峦中,就如置身仙境中;有华山之险--千步云梯1386级;有张家界之秀--谷中 幽深,峰峦层叠,翠映生晖。

8. 乳源瑶族特色饭店

乳源美食怎能少了我家乡的乳源三宝大布番薯干,大布腐竹,大布玉笋。离我家里1公里的广东大峡谷风景不错!但是下谷底还没有缆车可坐,要走路上下1000多的阶梯会很累的哟!不合适老人和小孩子去哟!

9. 乳源瑶族特色建筑

1、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第一峰原始森林风景区位于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距广州市区220公里,面积约138平方公里。风景区内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为广东最高峰,堪称广东的“喜马拉雅”,崔嵬雄浑、峻峭秀丽,四周群峰高耸,分布错落有致,天然巧成。朝暮之间,登上极顶,云海日出,瞬息万变,壮丽多姿,时有云海蜃楼奇景,隐现于彩虹之中,无时不带给游人种种遐想。

2、贤令山风景区。贤令山又名“牧民山”,位于清远阳山城郊东北1公里处,这是阳山县人文景观旅游区。韩愈一生多次被贬,第一次被贬谪阳山当县令。虽然他在阳山当县令的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新唐书》说他在阳山“有爱在民”:一是把中原文化带到阳山,促进了当地人的知识开化;二是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此地,改变了阳山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北山古寺为阳山县文物保护单位。阳山北山古寺坐落在贤令山麓,坐北向南,因山构筑,占地十多亩,飞檐翘角,体态堂皇。周围群山相抱,树木葱笼;寺前禹门叠浪,馨泻而下;寺内花木丛生,环境幽美,为本县寺庙之冠。

4、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粤湘两省交界的粤北南岭腹地,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2o30′~113o04′,北纬24o37′~24o57′。东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大坪和南水水库接壤,南与乳源瑶族自治县洛阳乡、古母水镇连接,西靠连州潭岭水库,北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总面积58400 hm2,是目前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南岭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5、阳山县博物馆(韩愈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人文氛围浓郁的贤令山麓,是一座花园式的纪念馆。其占地面积约10亩,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内设“贤令芳踪”、“文物普查成果展”、“馆藏文物”、“阳山革命斗争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厅。被市、县批准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中-史教育基地”和“红色资源教育基地”,是人们追溯阳山历史文化,缅怀韩愈在阳山功绩的好窗口。另有“韩源”、“韩公井”和“韩愈文化连环画”等景点,绿草如茵,环境优雅,被喻为花园式的纪念馆。

6、阳山烈士陵园。坐落在贤令山南麓,坐北向南,占地约10公顷。陵园以大理石牌坊为正门,东西两边设侧门,在侧门框架上分别镶有“英魂永在”和“浩气长存”,八字立体篆书与坊门相映生辉。坊门内有一平台,簇红拥绿,花卉繁荣,正面嵌有大型石刻画。有2000余级整齐坚固的台阶,侧列翠柏,直贯纪念碑,象征先烈万古长青。

7、鸣翠谷旅游风景区位于清远市阳山县3公里处的城郊,距离广州180公里,车程仅为2个小时。从广州出发,走广清高速,再接上清连高速,在阳山出口后第一个路口左转,顺着指示牌走8分钟即可到达。鸣翠谷景区所在的地块,是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景区地貌奇特,是华夏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 ,境内在构造内动力和风化、侵蚀等外动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众多地质遗迹奇观。

8、称架自然保护区。位于阳山县城东北面50多公里,323国道从景区旁经过。这里林荫蔽日,溪瀑遍布,飞禽走兽众多,保留着原始森林景观。区内有“水吊洞”、“百丈瀑布”、“石龙饮水”、“群童戏佛”等景点。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称架古道,这条古老的山道贯穿于高山之中,长达几十公里,在古道上徒步行走一段,是非常有味道的。最好再去太平洞山村的农家小住几天,感受大山人家的日常生活。

9、鱼水旅游风景区。广东小桂林——鱼水旅游风景区位于阳山县城南约10公里处,因其与桂林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素有“广东小桂林”之称。风景区四面环山,沿河两旁奇峰林立,绿树掩映,翠竹婆娑,乘竹排漂游于江上,碧水蓝天,意境盎然,有如人间仙境。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成群结队的白鹭在江面上来回飞翔,成为景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这里曾是第四届全国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乡音》的外景拍摄基地。风景区不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而且历史悠久,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更为它蒙上神奇的色彩。

10、广东第一峰天泉度假村。是按国际“三星级”的标准投资兴建的一家度假性酒店,地处广东省阳山县称架瑶族自治乡南岭原始森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四周青山环抱,深壑幽谷,郁郁葱葱潺潺的溪水欢快地流淌,浓浓的负离子气息,散发着扑鼻的芬芳,那风敲竹韵的旋律,令人心驰神往!

10. 乳源瑶族传统文化

有好多!

首先有番薯干、笋干、巴西果汁、冬菇、木耳、金针菇、蜂蜜等等。

乳源山好、水好,空气好,所以这里的农家猪、农家鸡、绿色蔬菜都特别甜。

乳源是瑶族自治县,有瑶族腊肉(好吃)、瑶家苦爽酒(很好喝,可是后劲很足),瑶绣(好看!送人佳品)。

11. 乳源瑶族特色菜有哪些

连南居民的姓氏,据2004年统计,共有279个,154643人。其中瑶族人数较多的姓氏是房、唐、李3姓,每个姓氏有1万人以上,合计5.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9.3%。汉族人数较多的是曾、罗、李、陈、潘、黄等姓。 一、排瑶部分姓氏迁徙与分布

唐姓,南岗排的始祖叫唐十二公,油岭排的始祖叫唐郎白公,相传从湖南道州迁来连南定居,在连南已居住了38代,其后裔现多分布在三排、大坪、香坪、大麦山、涡水等镇。 房姓,火烧排的始祖为房成海公,从湖南迁来连南定居,至今已有58代。南岗、军寮的房姓约在宋元期间从道州迁来。其后裔现多分布在三排、大坪、香坪、大麦山、涡水、三江(金坑)等镇。 盘姓,南岗排的始祖为盘先师八郎,相传在元明时期从湖南迁来连南,至今已居住了40多代。其后裔现多分布在三排镇(连水、东芒)、涡水镇(马头冲)、大麦山镇(白浪、坪地)等地。 邓姓,南岗排的始祖为邓惠许守大王,相传其先祖在唐代中期从道州迁至广西,从广西迁至连州九陂,宋初迁来连南定居。金坑内田的约在元明期间从湖南江华迁来。邓姓多分布在三排、大坪、香坪、涡水、三江(金坑)等镇。 沈姓,开山始祖为沈平皇公,相传在唐代从湖南道州迁来连南,其后裔现多分布在三排、涡水、香坪、大麦山、三江(金坑)等镇。 李姓,始祖为李君护法三郎,相传从陇西郡迁至湖南道州,于宋代迁来连南定居,至今已有38代,其后裔现多分布在大坪、香坪(盘石)、三江(金坑)等镇。 龙姓,始祖为龙十九公,从道州迁英德,后迁到连南三排 至今21代。 许姓,始祖许君法院一郎,在清代初期从英德迁到里八峒,居住了2代后移居马箭、中坑、九龙寨,于清康熙年间移居到大麦山镇九寨马岭墩、庙应岗,有人口1000多人。

二、过山瑶部分姓氏来源与分布 过山瑶晚于排瑶进入连南居住,现多居住在大麦山镇黄连、菜坑;寨岗镇山联、白水坑和板洞等地。人口较多的有赵、李、祝、盘等姓氏。据他们祖传的“过山榜”记载: 赵姓,1、山联村赵氏,其先祖从南京十宝殿迁至河南开封,又经洞庭湖迁至湖南桃源县千家峒,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由赵子安的父辈率7户赵姓人,先后迁至郴州万林乡龙榨洞、广东乐昌、清远、阳山白莲等地,于清朝道光年间(约1840年前后),迁至连南山联凤岗山的大岭、深坑等地居住。2、白水坑村赵氏,开基祖赵有华,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从广西梧州徙居怀集县十三坑。其后裔于民国10年(1921)移居白水坑。 过山瑶赵姓按“春、文、荣、进、有、龙”6个字排辈,排至“龙”辈又从“春”辈重新排,循环轮回,周而复始。赵姓迁入境内至今已依次循环第二轮,共12世,现已排第三轮。堂号为“天水堂”。 李姓,1、山联村李氏,于清道光年间(1820年前)从湖南郴州桂里冲徙居白芒菜坑,部分后裔分迁山联村。2、白水坑李氏,上祖居军寮,有李更七、李更八等4兄弟。民国元年(1912)。李更七后裔迁居大麦山塘函龙,李更八后裔迁居白水坑、桐油顶。 黄姓,其上祖在清康熙五十一年(1713)前居嘉应州(梅县),共有3子。第3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7)迁居广东广宁;清道光十年(1830)有3户后裔迁居大麦山黄连;清道光十一年(1885)有6户后裔迁居大麦山菜坑;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有7户迁居白水坑。民国后,其后裔先后移居山联等地。 祝姓,其先祖于清道光年间(1880年前)从湖南彬松下经乐昌、乳源瑶山徙连州,再经连州迁入山联。祝姓主要居白庙、板坳。白水坑祝姓是从山联迁入。 郑姓,为过山瑶中最早迁入连南的姓氏,据考是明万历中期(1580年前后)从湖南桂里冲迁入大麦山镇菜坑村,后有部分迁山联村定居,至今已历“法香、法保、法龙、法林、法胜、法信、法前、法顺、法秀、法养、法教、法阳、法章、法喜、法潮”等15世,从湖南迁居连南至今已420多年。 莫姓,其祖先从广西迁到连山福堂,在清代迁到大麦山镇菜坑,至今已传8代。其后裔现在板洞、茶坑等地亦有分居。

冯姓,其祖先在清代从广西迁至大麦山镇黄连,至今已传8代

Hash:113a927b60d181051f01195caf8248999d453e92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