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夏天景点 汝州旅游景点

导读:汝州夏天景点 汝州旅游景点 1. 汝州旅游景点 2. 汝州旅游景点大全 3. 汝州旅游景点关闭了吗 4. 汝州旅游景点有哪些 5. 汝州旅游景点推荐 6. 汝州旅游景点一日游 7. 汝州旅游景点大全景点排名榜 8. 汝州旅游景点一日游作文400

1. 汝州旅游景点

龙门石窟景区内是限制机动车通行的。龙门石窟景区东西两边都有比较大的停车场,自驾到龙门石窟的游客可以把车辆停在停车场,然后步行或乘坐景区小交通电瓶车到达景区门口参观游览。龙门石窟景区游览路线是环形通道到,从景区东西两边都可进入景区内。景区内除了东西两边的石窟外还有香山寺和白居易墓园可以参观,喜欢朋友可以来参观游览,一定会受益匪浅……

2. 汝州旅游景点大全

驾车路线:全程约16.3公里起点:汝州市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丹阳中路行驶540米,过右侧的美的约80米后,进入丹阳西路2.沿丹阳西路行驶790米,右转进入西环路3.沿西环路行驶2.5公里,直行进入锡海线4.沿锡海线行驶5.8公里,左转5.行驶5.9公里,直行进入X0016.沿X001行驶320米,过左侧的汝伟家电广场约140米后,右转7.行驶10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终点:陵头镇

3. 汝州旅游景点关闭了吗

在洛阳,匡家驴肉汤是闻名遐迩的名汤,汤城洛阳因有了匡家驴肉汤的增色而更加璀璨多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到十三朝古都、国家旅游名城旅游,如果没有品尝过匡家驴肉汤,也就枉来了一趟洛阳。作为汤城洛阳的餐饮与旅游名片,匡家驴肉汤历史悠久名不虚传大有故事呢!

一、三代人历经70多年打造洛阳名汤

匡家驴肉汤创始人匡克俭,是匡家驴肉汤第三代传承人匡志刚的爷爷,匡克俭自小家境贫寒,跟一个杀驴的当徒弟,每天杀驴煮肉,拾掇下水(即驴心、肝、肠、肺、肚等内脏)。后来发现煮好的驴肉和驴杂(驴下水),好多人爱吃,很受人欢迎。于是在1930年,开始在洛阳老城一个桥头搭起布蓬,盘个煤炉,支个铁锅,卖起了驴肉汤。其间匡克俭结识了一个卖五香调料的偃师商贩,一来二往成了好朋友。后来,这位偃师商贩把家传的一个十八种调料配成的煮肉秘方给了匡克俭,用此秘方熬驴肉汤,汤鲜味美,用老洛阳人方言谓之“十分抓口”,汤客们交口称赞,口口相传,喝匡家驴肉汤的人越来越多。

到二十世纪50年代初,匡克俭已攒下钱在桥头买了商铺,有了固定的经营驴肉汤的场所。从1930年4月到1955年10月,匡克俭苦心经营15年,这15年为匡家驴肉汤在洛阳小有名气奠定了基础。

匡家驴肉汤的第二代传人叫匡中荣,他在匡家驴肉汤的原有基础上,熬汤时添加了枸杞等滋补中药材料,使得配料达到22种,匡家驴肉汤从此跻身于洛阳名汤之列。由于特殊的历史缘故,公私合营后取消个体私营,匡家驴肉汤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78年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匡中荣带领孩子们重新办起匡家酒楼,洛阳人又喝上了匡家驴肉汤。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匡家滋补驴肉汤馆在洛阳老城西门口闪亮登场,匡志刚成为了匡家驴肉汤第三代传人。生于1965年的匡志刚,在经营中不断琢磨传统技艺并加以创新,引入了新的经营模式与管理理念,使得匡家驴肉汤成为洛阳城的一道靓丽风景,享誉洛阳大街小巷,妇孺老少尽人皆知,汤馆的喝汤人,日日月月年年都络绎不绝,能喝上一碗匡家驴肉汤,成为喝汤人的自豪并因此有了炫耀的资本,匡家驴肉汤从此风靡洛阳很多年头。

二、匡家驴肉汤你所不知道的熬汤秘密

从1982年3月至今,匡志刚经营匡家滋补驴肉汤37个年头。前年,位于洛阳老城西大街丽景门景区前的匡家驴肉汤老店,大力配合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将匡家驴肉汤总店搬迁至老城区万安街,距离原址仅仅一街200多米的距离。54岁的匡志刚,把匡家驴肉汤总店打造成了高大上驴 汤馆,在洛阳市汤馆业界确立了驴汤盟主地位,

匡志刚说,一碗驴肉汤凝聚了熬汤人的心血和智慧。其原因有三:

第一,严把原料关。匡家驴肉汤从第二代传人匡中荣开始,都专门在洛南龙门裴村设立原料基地——养驴牲口棚平均存栏在20头至30头左右,他亲自到伊川、汝州、关林的牲口交易会上,通过赶会选购2-3岁的幼驴,买回后放在基地雇农家老汉专门喂养,循环养宰,一天一头驴。近年来,汤馆又增加了定点屠宰户送驴肉,也都由他亲自到实地考察,从不随意收购陌生人的驴和肉。

第二,严把辅料关。煮肉熬汤所用的各类调料,均由固定产地的固定商户所供应,以保证肉味汤味几十年不变的本色。另外,喝汤用的辣椒坚持用地道的线秦椒(陕西产),颜色红亮,香辣适度,味道醇厚

第三,严把配料关。煮肉熬汤时,配料投放都是匡志刚亲自操作,配料配方不传外人。

匡志刚说,当年自己在父亲的传授下,从配料煮肉熬汤一步步学习掌握,每锅煮多少肉,添多少水,下多少料,煮多长时间,都严格按照祖传工艺操作,所以才保证了匡家驴肉汤口感几十年不变!

喝汤人爱喝匡家驴肉汤,但对熬汤的工艺流程并不了解。匡志刚说:一碗好汤,全在熬汤人的良心和工艺把关上。从选驴到驴的屠宰和分割,再到泡肉、清水煮肉、去沫,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然后是煮肉,把熟肉捞出控干水分,再开始卤肉直到成为成品驴肉切片。

熬汤是个辛苦的差事,驴肉生肉和骨头要用清水浸泡8个小时左右,直到除清血沫,彻底沥净血水。熬汤的时候,先用武火也就是大火然后改为文火即小火,肉煮熟捞出后,汤再熬10个小时以上。熬好的汤还不是成品汤,这个汤叫“后锅汤”,需要加入料盐等调制,才能变成“前锅汤”舀汤到食客的碗里。在匡家驴肉汤馆,前堂配肉舀汤,后堂操作加工和收拾碗筷、打扫卫生四分离,除了厨师其他人不能抓肉配碗,确保卫生和汤品的安全与高质量。

如果说牡丹是洛阳的鲜亮地标元素,那么匡家驴肉汤也是不可或缺的洛阳小吃元素经典。多年来,洛阳电视台、洛阳广播电台、洛阳广播电视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匡家驴肉汤,著名书法家陈春思、王鸣是匡家驴肉汤常客,曾题词“洛阳一绝”!

目前,洛阳市区有多个匡家驴肉汤直营店和分店,内蒙包头、郑州、开封等地连锁加盟店近十家。

4. 汝州旅游景点有哪些

中文名称 汝州 外文名称 Ruzhou City 行政区类别 省直管市[1] 所属地区 河南省中西部 下辖地区 煤山街道、汝南街道、临汝镇等 政府驻地 汝州市丹阳中路72号 电话区号 0375 邮政区码 467599[4]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中西部 面 积 1573平方公里 人 口 120万 方 言 中原官话-宛汝片-汝州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风穴寺、怪坡、汝瓷博物馆、汝州学宫、汉唐皇家神汤温泉等

5. 汝州旅游景点推荐

宋元六年(1091年),苏东坡与好友“宋四书家”之一的米芾来到汝州游玩,行至中午,两人感觉腹中饥饿难当,但离城还有不短的路程,一时无法,只得硬着头皮赶路。忽有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两人寻香而去,发现不远处一户农家正炊烟袅绕。走进一看,这户人家正在摆宴,好客的主人听说来意后,盛情邀请两人入席。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大家醉意已浓。苏东坡一时兴起,随口吟到:“举箸失量八碗入腹容易,宴罢无瘾三年去意可难”。主人知是夸赞自己做的菜,知道两位都是大有学问的人,于是再请题字。米芾回想刚才吃的八大碗美味,一蹴而就,“八大碗” 字便跃然纸上。

后来,主人便以“八大碗”为招牌,开起了酒家。八大碗美味也随着这段佳话广为流传

6. 汝州旅游景点一日游

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周末不上班。因为周末属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如果需要办理可以选择周一至周六这个时间段去办理。此外,各市各婚姻登记处已经从4月1日起实行周六正常开展婚姻登记,每年的元旦、除夕、情人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特殊日子的上午,婚姻登记照常办理。

7. 汝州旅游景点大全景点排名榜

百里汝州,自古以来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历史上汝州有八大景观闻名遐迩。

崆峒山,位于汝州城西30公里处,临汝镇西南方。相传此山为广成子当年修道之处,也是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地方,汉时称广成苑。

温泉晓霁 出汝州城向西行27公里,有一小镇曰温泉镇。此地因地下有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古汤温泉而名扬古今。

岘山叠翠岘山,在今汝州市西南、汝阳县东南、鲁山县西北三县(市)交界处,海拔1165.8米。

春日桃园,“春日桃园”的遗址,就是现在的汝州市临汝镇的唐沟村。

玉羊晚照玉羊,指的是玉羊山。位于今汝州市夏店乡之西北处,是个值得一游的景点。

汝水横舟,北汝河是汝州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一年四季滔滔东流;河滩上卵石闪烁,芳草鲜美;河面上时有小舟漂过来,增添了汝河的动感,为北汝河平添了几分景色。

龙泉夜月汝州的龙泉寺是古代“汝州八景”之一的“龙泉夜月”所在地,遗址就在今临汝镇冯店村的西南。

最后一处景点是临汝镇境内的白云山脚下的古代景象。因那里有一座寺院叫“妙水寺”,所以叫做“妙水春耕”,如今,妙水寺已成为历史遗址,虽房屋建筑犹存,却无了经声钟声,泉水也大不似从前,但仍不失为汝州一景。

8. 汝州旅游景点一日游作文400

诚邀,一缕英雄为您解答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首先说一下,这句话是苏轼说的,出自于他的词作《定风波》。

这句话的字面的意思好理解,也就是说: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保持从容、镇定,用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

当然这样的解释是无法真正触及苏轼要表达的含义的,只有将这句话放到整首词里,再结合苏轼写这首词的时间和背景的话,才能更好地理解词人所要表达的含义。《定风波》原词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定风波》还有一条小序,小序的意思就是说:三月七日这一天,在沙湖道上中途遇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被雨淋湿了,他们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根据词中小序可知,这是苏轼在去沙湖的路上中途遇雨,苏轼为什么要去沙湖呢?沙湖又是哪里呢?在苏轼《东坡志林》一书中记载到:“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这条记载正好可以用来佐证苏轼在《定风波》词中小序写的“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原来这首词作于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一年也是苏轼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苏轼到黄州后,在沙湖买田耕种,苏轼在黄州亲自躬耕,也是出于一家人的温饱而不得不从事的。在三与七日这天去 湖的时候,正好中途遇雨,就写下了这首词。

苏轼的这首词在简朴的词意中表达了深意,是一首看似寻常却波澜横生的词。虽然写的是雨中随感与眼前情景,词中却处处透露着词人心中的感慨。词作由自然现象谈到人生哲理,是苏轼的一首典型的即景生情的词作。

开篇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是雨点打在林中的树叶之上,发出声响,可见这场雨来得突然,也是一场大雨。“莫听”二字有表明词人虽然途中遇雨,但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这突降的大雨。

“何妨吟啸且徐行”紧接上一句,是词意的延伸,也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这一句表明词人在雨中照常前行,并没有因为被雨水淋湿而表现出不堪的、弱不禁风的样子来。这又呼应小序中“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这一句。“何妨”二字甚至还有自我调侃的味道。

开篇两句是全词的主旨,词中所营造出的情境都是由这两句引起的,可以说具有主导全词情感的作用。

所以词意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句。“吟啸且徐行”是词人对自己在雨中状态的描写,他一边在雨中徐徐前行,一边放声吟唱,他还说道“这有什么可怕的”。“谁怕”二字正好表现了苏轼此刻的心境:旷达而又乐观。

“竹杖芒鞋轻胜马”,芒鞋就是草鞋,在这一句中出现的“竹杖”“芒鞋”和“马”三样事物都有什么具体的含义呢?

“竹杖”“芒鞋”在苏轼的作品中不止一次的出现,如苏轼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时,途经庐山,曾写有《初入庐山》一诗,诗中写道:“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由此可见,“竹杖”与“芒鞋”是词人此刻身份的代表,因为苏轼贬谪黄州之后,是没有任何职务的,等同于一个闲人,也正如他在词作《南歌子》写的那样,是“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的一种生存状态。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

两者都从第二句中的“行”字引出,所以在词作中就具有了对比的意味。苏轼为什么说“竹杖芒鞋轻胜马”呢?词人用一个“轻”字一笔点明,非常耐人寻味。

因为竹杖芒鞋是轻巧的,然而在雨中泥泞的道路上行走时,尤其是芒鞋,难免会拖泥带水,会给行走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比起骑马来说又差远了。那么词中的“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代的士大夫阶层信奉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构陷,有一些反对苏轼的人从他的诗中断章取义,挑出一些诗句,并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是苏轼被送进御史台狱,羁押四个多月,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虽然苏轼免于一死,事后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在元丰三年(1080年)到黄州后,苏轼给好朋友李之仪(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回信中曾写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苏轼初到黄州的日子并不好过,别人的冷嘲热讽时有发生,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从给李之仪的回信中可以看出,苏轼却将这一切认为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苏轼的这种心态看似有违常理,因为一般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心情会非常低落甚至沮丧。可是苏轼却一反常态,可见此时的苏轼对于官场已经有点厌倦了,甚至他对于做官表示出厌烦与畏惧的心理,心中由此产生了归隐的想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和情境,词作由此而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这一句也 最能反映苏轼此时此刻内心情感的句子。

“一蓑烟雨”其实并不是写眼前的情景,而是在说词人的心中事。结合小序“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此时的风雨中哪里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而是泛指,指的是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苍茫景象。

“一蓑烟雨任平生”其实勾勒出的是一位隐居江湖,过着从容淡泊生活的隐士形象,此刻的词人既没有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之心,也不用再担心宦海的沉浮,他的心态从而变得更加平静,心境更加安宁,全身心都沉浸在这样难得的平静中。

这首《定风波》作于三月七日,这一年九月的时候,苏轼又写了一首《临江仙》,词中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的句子,据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记载:当主管苏轼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苏轼产生了畏罪潜逃的想法。这当然是黄州知州对苏轼话语的片面理解。

我们再结合苏轼答复李之仪书信中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几句的话,就自然而然地能想到,苏轼确实是将这样的生活认为是一种可喜的事情。

他的这一种心态,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诗词中表达过,只要我们留意一下苏轼在黄州的诗词,就可以发现这一点,也正好可以彼此印证。

这就是苏轼对人生的态度,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用旷达、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这一句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

他就是以这样的人生态度过完了他的一生,即使是他在跌宕起伏的仕途上,甚至晚年被贬谪到遥远的岭南,他也没有对流露出对人生的悲观,“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是苏轼的人生观。

下片是词人对雨后情景和感受的描写。“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的春风,使词人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的夕阳,此时词人又感到些许的温暖。

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真实的人生不就是这样的吗?有冷有暖,有苦涩也有甘甜,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又有一丝希望,在忧患中又有一份喜悦。

“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词人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和仕途沉浮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

其实下片开头的三句,都是实写,尤其是当词人看到雨后天晴,斜阳迎着自己回家的身影后,词人透露出的是一种喜悦的情绪。这又正好和词中小序的“已而遂晴,故作此”可以进行对证。

“山头斜照却相迎”七个字,词人闲笔随意写来,却又是点睛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指的是风声和雨声。

此时天已放晴,词人回顾沙湖道中所经历的风雨,心里面当然是很有一番感触的。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他早已惯见,但是仕宦生涯中风雨的袭来,却又很难料定何时会突然袭来。

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最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才能做到仕宦生涯中“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呢?苏轼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归去”二字。

这本来是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句话,苏轼却巧妙的运用到自己词境中。苏 轼此时的心境也完全照应“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境界了。

正如苏轼此刻的状态,行走在沙湖道中,也是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人生的旅途哪有一帆风顺?即使是像苏轼今天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比他在仕宦生涯中的风雨难料好多了。

这就是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词作的含义。

回答完毕,欢迎交流。

Hash:e2172bf94125cf93486dc361d4e5807b5ca9cd9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