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南景点大全 - 胶南的景点

导读:山东胶南景点大全 - 胶南的景点 1. 胶南的景点 2. 胶南的景点招商 3. 胶南的景点排行榜前十名 4. 胶南的景点(既好玩又好看) 5. 胶南的景点排名一览表 6. 胶南的景点小公园 7. 胶南的景点介绍 8. 胶南的景点大全 9. 胶南的景点大全排名榜

1. 胶南的景点

灵山岛位于胶南市东南灵山湾中,与大珠山遥相对峙,是中国的第三高岛。它距大陆最近点5.7海里,面积7.66平方千米,主峰海拔513.6米。岛上有12个自然村。《胶澳志》称它为"水灵山岛"。古《胶州志》说它“先日而曙,将雨而云,故名灵山。

”灵山岛自古以景色灵秀和超脱尘嚣而著称,作为古代“胶州八景”之一,地方志记载灵山岛“嵌露刻秀,俨如画屏,屹立于巨浸之上。”灵山岛的林木覆盖率70%以上。岛周围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海珍、适宜垂钓、拾贝,是观光、探险、休闲、体验海岛生活风情的好去处。

2. 胶南的景点招商

藏马山,农业生态园。。。这个季节能玩什么,除了滑雪时吹吹海风了

3. 胶南的景点排行榜前十名

胶南好玩的地方不少。

首先是海:城市阳台,临近大海,弓子型过桥就横跨在海上,很美丽。

融创茂的海边和室内都好玩,临近滨海大道,交通方便,具备吃喝玩乐,购物一体化的消遣场所。

还有琅琊台,灵山岛 ,小珠山,大珠山,藏马山风景,海青茶艺和茶场,滨海大道沿着大海边铺设,自然景色完美无比。总得来说,景点很多,景色各异。

4. 胶南的景点(既好玩又好看)

青岛琅琊台旅游攻略:琅琊台四季分明,气候湿润,自然景观奇特秀美,历史文化久远深厚,是避暑纳凉、寻古探幽、欣赏奇观的滨海胜地。坐落在山东青岛胶南市区西南26公里处的海滨。琅琊台冠领群山,仰俯高天风云和大海碧波惊涛,与海上岛屿相望相呼应,自然风光大气磅礴,蔚然壮丽,天地山海间的奇观异景丛出迭现,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琅琊台风景区内的主要景观有:琅琊文化陈列馆、跺脚沟、徐福殿、云梯、观龙阁、秦兵马俑布阵馆、秦御路、望越楼、夯土层保护亭、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斋堂岛、龙湾、龙湾海水浴场、鲸馆、亭子兰炮台、徐福东渡起航处、观龙台、秦阙、卧龙山庄旅游生态园。

5. 胶南的景点排名一览表

胶南是一个旧地名,是山东省青岛市一个已经撤市划区县级市,是青岛市的一个市辖区,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台位于山东青岛胶南琅琊镇,东临龙湾,西靠琅琊镇,北依车轮山,南有千古名胜琅琊台。琅琊台古有中国五大港口之称,因秦始皇三度东临,筑台并遣徐福东度求仙,开启中日文化交流先河而蜚声海内外。胶南山海相依,山在海上雄峙,海涌万千浪花簇拥群山。156公里海岸线,156公里海阔山高,156公里非凡气象。自古就有"岸海名山"美誉的大珠山和小珠山,一座蜿蜒黄海之滨,一座矗立胶州湾畔。从明代起,两山扯云裹雾的景象就被誉为"双珠嵌云",列当地八景之首。大珠山里峰奇花嫣,云生雾飘处,多是佛家寺庙所在和名士隐居的地方。灵山湾海滨风景 位于黄岛(即胶南市)东部,黄岛(即胶南市)开发 内,北依小珠山,南临灵山湾,东南与灵山岛相望,风景十分优美。风景 占地5.3平方公里。

6. 胶南的景点小公园

灵山岛,青岛东方影都,大珠山,巅峰真人cs等都是不错的娱乐场所。

具体介绍:

1、大珠山 大珠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有建于金大定年间的石门古寺,有墓塔林、麻衣庵、朱朝洞、珠山石室等古代名士隐居和文人墨客探幽的遗迹。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国罕见的天然大佛,它们栩栩如生地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巅峰真人vs 真人cs是一项很刺激,很好玩的游戏,模拟电脑上的游戏穿越火线或反恐精英等, 近还原的真实场地,许多玩家都可以一起玩,让你无时无刻的感觉刺激兴奋。

3、青岛东方影都 制作区有20个摄影棚,有世界最大的1万平方米摄影棚。青岛东方影都是世界上唯一的固定水下摄影棚。而且这里还能看到最新电影科技,是世界级的专业博物馆。影视名人蜡像馆则引进知名品牌,影迷可与心中的偶像零距离接触。

7. 胶南的景点介绍

黄岛区,又称青岛西海岸新区,是青岛市的市辖区。主要景点有:

1、珠山风景区。珠山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旧称黄岛区),分大珠山和小珠山两座独立山峰。位于灵山湾与古镇口湾之间。三面环海,地势雄奇。主峰大寨顶海拔486米,总面积65平方公里。

2、大黑石栏 ,位于大珠山镇高峪村东北2.5公里外,系陆上岬角向海中伸延的岩礁带。 高潮时分割成石林。长约1公里,宽约100米(最宽处250米),面积约0.1平方公里。 因礁石多黑色、块大,当地称石林为“栏”,故名大黑石栏。

3、龙门锅 , 位于大珠山镇龙门顶村东,系连岸礁石。长10米,高4米。南部呈圆形,有豁口通南北,状如阙门,又有巨石如锅,翻扣其上。附近有暗礁。

4、灵山湾,位于县城东南。 湾口在鱼鸣嘴与大珠山嘴之间, 宽23.4公里,总面积107平方公里。泥沙底,水深5—12米,沿岸多为平缓沙滩。西北有风河注入,形成河口港,港南盛产阡里虾。东北有唐岛湾,西南有胡岛湾、鱼池湾。东南有灵山岛,是湾口的天然屏障。等等,值得游玩。

8. 胶南的景点大全

1、马濠公园青岛马壕运河公园坐落在青岛市黄岛区。因公园建在马濠运河上,故称马濠运河公园,简称马濠公园。马濠公园占地2万余平方米,地处城市生活商住区,始建于1997年,其功能主要为市民提供日常的休闲、健身活动。

2、唐岛湾黄岛区政府和青岛经济开发区工委会办公大楼面对着秀美的唐岛湾(tangdaowan)。唐岛湾两岬环抱,湾口是著名的唐岛。唐岛很小,只有 0.07平方公里,但是它十分有名,相传唐朝时候唐太宗亲自率领水师东征,曾经驻守在这个岛上,所以叫唐岛。

3、薛家岛薛家岛,古称“凤凰岛”,位于胶州湾西海岸青岛经济开发区黄岛区境内,与团岛隔海相望,相距2.26海里,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4、青岛贝壳博物馆青岛贝壳博物馆坐落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唐岛湾畔,是以贝壳为主题,集贝壳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私人贝壳博物馆,面积约2600平方米,并有国内最大的沙滩T台。

5、丁家河公园丁家河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发源于开发区政府背后的穆陵山,自东北向西南,最终注入唐岛湾海。丁家河全长2.5公里,河道宽约20米,它的水源地如今修建有丁家河水库,青岛理工大学的黄岛校区建设于此。

9. 胶南的景点大全排名榜

千古名胜 琅琊台位于黄岛区(原胶南市区)西南26公里处的海滨。1982年,国务院公布琅琊台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3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琅琊台为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旅游区。2010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琅琊台为AAAA级景区。琅琊台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缘琅琊山夯土筑就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的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它“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如今的琅琊台,依然可见台分3个层次,递级而上。它海拔183.4米,山下环台周长7.5公里,平坦的台顶周长130米。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包括琅琊台、琅琊台下的龙湾、环台沿海风景带及台前斋堂岛上的古迹和自然风光。 周代 期,姜太公封齐时作八神,其中四时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历代的许多帝王曾来这里祭拜。

越王勾践在琅琊山起观台会盟诸侯。

秦始皇3次登琅琊,一住数月,从内地迁来3万户百姓,修筑起琅琊台,并刻石纪功。琅琊台也是秦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女东渡日本的启航地。所以,琅琊台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是琅琊文化的一个重要凝聚点,是学者文人访古探幽寻梦的地方。1994年以来,中国徐福会多次在这里举行中国和国际徐福学术研讨会及徐福遗迹探访活动。原胶南市人民政府年年在这里举行纪念徐福东渡日本的庆典。 琅琊台冠领群山,仰俯高天风云和大海碧波惊涛,与海上岛屿相望相呼应,自然风光大气磅礴,蔚然壮丽,天地山海间的奇观异景丛出迭现,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 琅琊文化陈列馆 琅琊台 琅琊文化陈列馆位于琅琊台景区西门东侧的山坡上,黑瓦红柱,飞檐重叠,造型朴拙大气,古意凝重,叫人一看便知是秦汉建筑风格。

陈列馆前矗立着《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青铜铸像,展现了始皇帝登上琅琊台临风大乐的形象,引导人们一进景区便走向琅琊台的历史文化。陈列馆由序厅、主展厅、回廊组成。序厅展览的是《琅琊台图》、四时主祠模型、古琅琊地区大事年表和琅琊历史变迁图等。

主展厅第一层陈列着从春秋至汉代巡游琅琊的12位重要历史人物的塑像和反映他们在琅琊台活动的壁画及地图;第二层展出琅琊台出土的文物和社会文物。

回廊的廊壁上嵌刻着历代名人吟咏琅琊风物的诗词文赋碑刻。 跺脚沟 在琅琊文化陈列馆东侧,琅琊台和争高山之间,有一道绿涌翠漩的山沟—跺脚沟。

相传秦始皇修筑琅琊台,强征劳役,百姓苦不堪言,人怨天怒。

秦始皇白天刑驱百姓筑台升高一层,一夜间台西侧的山头也长高一截。就这样,这边不停地筑台,那边山也不停地长高,琅琊台总是高不过西山。

秦始皇怒不可遏,在西山上狠狠跺了三脚,那西山才停止了长高。他跺脚的地方陷成了一道山沟,人们叫它“跺脚沟”。沟底溪水淙淙,溪边野蔷薇丛生密布。沟内到处生长着高大的板栗树,夏季枝繁叶茂,林荫清凉;秋季,果熟落地,游人在路边上就可捡到板栗,给人一份惊喜。

徐福殿 跺脚沟北端,一组秦代风格建筑群落依山而建,这是为纪念开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先人徐福而建造的徐福殿。建筑面积871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和东西两庑。

前殿正中是徐福塑像。四壁挂着介绍徐福生平和东渡日本事迹的大型工笔画。

殿内还展览着中外关于对徐福研究的著述。

后殿和两庑展出文物和名人书画。

徐福是中日、中韩人民友好交往的开拓者,深受中国、日本和韩国人民的尊崇。日本和韩国的社团前来进行徐福遗迹探访,必来此谒拜。 云梯 徐福殿后,在琅琊台和争高山的连接线上,有一条沿着山坡修建的花岗岩石阶路,宛若天上飘下的白绸带,人们称它为云梯。据志书记载,这里原是秦始皇登琅琊台的三条御路之一。1994年在御路原址修建,高152米,宽2.8米,共336步台阶,中有4个平台。云梯两边的山坡上乔木、灌木、藤类等植被遍布,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观龙阁 琅琊台 攀上云梯顶端,在琅琊台和争高山之间有一片平地,平地北侧的仿古楼阁,名为观龙阁。主阁两层,两侧为引廊。阁前是演出和观看文艺节目的广场。由于特殊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琅琊台上空的云经常变幻成龙的形状,出现龙飞龙舞的景象。每到东南风起,琅琊台下龙湾里的波浪,不是滚滚滔滔横着卷来,而是纵 奔腾,呈“龙”状。每道波浪都龙头高昂、龙须飘拂、龙身矫健、龙尾舒展。 整个龙湾里,龙隐龙现,龙腾龙跃,龙吟龙唱,形成万千银龙聚会的场面。在观龙阁观看琅琊台龙奇观,更能感受到万千银龙在龙湾聚会的磅礴气势。观龙阁放映厅还播放《琅琊台观龙》电视记录片。 秦兵马俑布阵馆:设在观龙阁东侧的一个山洞内,分3个展厅展示秦军队的3种作战方阵。这些兵马俑是根据陕西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兵马俑缩制的,方阵依原样布置,阵势奇妙,深藏玄机,威武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军威。 秦御路 秦御路,是秦始皇登琅琊台时走过的路。从观龙阁向东沿琅琊台北坡的一条鹅卵石路前行200多米,就到了秦御路。 如今的御路是1994年在旧路基上重建的。路中间是用黑方砖铺成的平滑路面,两边是用花岗岩砌成的台阶,路沿有石雕护栏。路宽6.8米,高135米,共有386步台阶,中间有4个宽敞的平台。在第三个平台东侧有当年重修御路时开掘出一处古建筑遗址,它由黄色岩石一层层垒砌而成,外形象古埃及的金字塔。登御路,可听到前面人的脚步声非常特别,如踏在水中,与秦得水德之说很巧合。登上了琅琊台顶,纵目四周,但见峰峦起伏于脚下,沧海铺展至天边,人离天格外近。 望越楼 望越楼是一座古楼亭建筑,在琅琊台顶的东侧,亭中立有紫铜锻造的越王勾践铜像,他身披铠甲,手按腰间长剑,一派怀抱四海的英雄气概。史书记载,越王勾践徙都琅琊后,在琅琊山上起观台,又在台东顶建望越楼,以登楼南望家乡会稽。望越楼是观海上日出的绝佳位置。 琅琊台夯土层保护亭 在琅琊台顶东侧,廊亭式建筑,亭前建有橱窗式的半壁亭保护着削直的土层面。夯土每层厚约6厘米,夯筑纹理十分清楚,印证着《史记》记载的确切。 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在琅琊台顶,共有石雕像14尊:秦始皇、徐福、胡亥、李斯、赵高和文武官员、武士、侍女、侍从等。群雕生动地表现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琅琊时,徐福向秦始皇讲述海上求仙经过的场面。作品的整体气韵与古台、高天、大海和群山的背景浑然融合而又相互衬托,气势宏大。群雕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场面灿然凝固在琅琊台上。 琅琊刻石亭 在琅琊台顶南侧的一个平台上,有一座琉璃瓦盖顶的亭子,这就是琅琊刻石亭。琅琊刻石立于秦始皇第一次巡游琅琊时,内容是歌颂其伟业盛德,共497字;秦二世即位后来到琅琊时又在该刻石旁加刻诏书以彰明先帝功德。两次均由李斯撰书。后来,琅琊刻石被毁,碑文只剩下二世诏书部分。琅琊刻石现存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高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刻辞13行,86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置于琅琊刻石亭里的刻石碑,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琅琊刻石原件复制的。 重刻秦琅琊刻石碑 这是1994年根据《史记》记载的秦始皇琅琊刻辞全文和二世诏书刻辞全文书刻的,立在琅琊台顶以西突出的山头上。刻石碑的造型是根据有关志书上记载设计建造的,用青州墨青石作为镌刻石体。刻石碑高4.8米,顶宽0.73,底宽2米。碑文由著名书法家熊伯齐用小篆体书写,环刻在碑中间部分的东、南、西三面。 鲸馆 鲸馆既是琅琊台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又是一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琅琊台景观示意图 。鲸馆展示的鲸的标本,来自1995年在鲸馆西侧海滩潮涌上岸的一头幼鲸尸体。鲸馆主体两层,侧体三层。在第一层,展出鲸皮标本。在第二层,展出鲸骨标本,还有其他近200种海洋生物标本,其中有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中华鲟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海豚、海龟等的标本。 亭子兰炮台:亭子兰炮台在琅琊台前的琅琊港北岸,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它是胶南市境内三个古炮台之一,是古代重要的海防军事设施。古人在这里设炮台,足见琅琊台和琅琊港古时军事地位的重要。 徐福东渡起航处 在琅琊港的港口码头上有一通刻着“徐福东渡启航处”的石碑。据《史记》记载,徐福东渡日本是从琅琊台前的琅琊港启航的。在中国古代,琅琊港经久不衰,一直是重要的海运港湾和海防要地。如今,港口不仅有渔船码头和货运码头,而且还建有旅游码头。青岛--琅琊台海上旅游客轮码头就在这里。在徐福东渡启航处石碑的东边和西边的不远处,有潮湾古造船遗址和者湾子古造船遗址,当地居民说那是徐福为求仙药和东渡日本修造楼船的旧址。 斋堂岛 从琅琊港码头乘船向东南行0.9公里,就到达那绿树红瓦的海岛,它因“始皇登琅琊时,侍从斋戒于此” 而得名。斋堂岛南北1.6公里,东西0.25公里,岸线周长5.i8公里,面积0.4平方公里。它分南岛和北岛,中间由一道狭窄的沙丘连接。北岛平坦,有居民300多户,以渔业为主,村中居民都是海岛渔家。村西边是泊渔船和渡船的海岸港湾。村东边潮间带礁石嶙峋,退潮时到那里赶海:拾螺、捉蟹、碰海蛎子……南岛是一座海拔69米的小山,山上青松葱笼,林间有绿荫野径。环岛山岩陡峭,有许多奇险的景致,也有多处适宜执竿垂钓的好地方。山南头海边的黑石洞和随潮涨潮落而显露隐没的彩画礁石,别有意趣。山顶一座高11.8米的灯塔,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为海岛点染出一种历史气氛。斋堂岛和琅琊港码头之间,每半小时有一趟渡船来往,游人进出非常方便。 龙湾 在琅琊台东北方,有一片辽阔的海湾,它的水域面积66平方公里,湾口在东岸的大珠山嘴和琅琊台前的斋堂岛之间,这就是龙湾。站在琅琊台看龙湾,它北面的车轮山,东方的大珠山和灵山岛,犹如仙山丛列;西岸的沙滩,好似天上落下的两弯连在一起的金色新月。龙湾就是一轴由古台、仙山、仙岛和新月形沙滩镶嵌着浩浩碧波银浪的画卷。每到东南风达到5级以上,龙湾里就会出现银龙奔腾聚会的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有名的琅琊台龙的奇观。 在龙湾西岸有一块巨石,朝着陆地的一面刻着“龙湾”二字,朝大海的一面刻着“倏起一龙”四个字。“倏起一龙”原是明代诸城知县颜悦道立在琅琊台上的题为《登琅琊述》石碑上的一句话。历经450多年,此碑犹存。这是古人记述琅琊台龙奇观留存至今的文字实物。 琅琊台观龙台 琅琊台景区北门设在龙湾岸滩,建有大型环保停车场,接纳游人从龙湾沿北坡登琅琊台。具有秦代宫殿气派的游客中心在北门右侧。从游客中心到停车场之间的徐福街,展现出了秦代街市的风貌。在徐福街广场上,立一尊5.8米高的徐福石雕像,它塑造了开辟中日友好交往先河的徐福驭风踏浪志在远方的形象。 龙湾海水浴场,滩广沙细,入海200米水深不及人肩,而且还远离污染,海水晶莹透明。如果碰上刮东南风,人与“龙”同游共乐,更是其乐无穷! 从龙湾海水浴场往西100米,是王家台后渔家民俗村。村里有家庭旅馆,还开展一些吸引游人参与的渔家生活和渔业生产活动的项目。 观龙台 观龙台是一个宽敞的石砌平台,临海一侧立着一块刻有“观龙台”三个大字的石头置身此台观龙湾里银龙奔腾的景象,离“龙”很近,使人觉得“龙”几乎能跳上平台与人逗乐。这里是观“龙”最佳位置之一。平台向南连着一排石砌台阶,站在台阶上能听到 种非常特别的声音,这里被称为“龙吟回应处”。登完这排台阶,左侧有一座仿秦汉建筑的亭子,匾额上题写“观龙亭”,此亭临崖头而立,走进亭内看龙腾龙跃,有近处俯视的效果,既看得真切,又能体味龙阵的气势。 秦阙 秦阙是从北路登琅琊台的门。阙由四柱撑一横匾,以简洁朴素的造型体现着秦代建筑的凝重大气。匾额“琅琊台”三字由著名画家刘海粟题写。进阕门走不多远,便登上“观龙桥”,站在桥上,回望龙湾里群龙聚会,可见“龙”们都从阕前经过,好象是在接受检阅,其场面非常隆重和庄严。桥右前方路西侧有一片黑瓦房,绿树和菜圃环绕,这是秦代民居。进入民居庭院和室内,仿佛走进了两千多年前秦代的民间生活之中。

Hash:6cddf9036e5f097941fb854b4127d1916153cdcc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