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俗文化旅游景点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

导读:山东民俗文化旅游景点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 1.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 2.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及文化底蕴 3.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4.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图片 5. 山东传统民俗文化 6. 山东特色传统文化 7. 山东民间特色文化 8. 山东的特色民俗 9.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与生肖有关故向故事

1.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

  由于距孔子诞生地曲阜很近,泰安人的日常风俗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最大。同时,泰山是道教名山,对泰安人的民间信仰影响最大。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风俗。  泰山老奶奶的生日 阴历的3月15日是泰山老奶奶的生日,这是泰安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年这时拜山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泰城的人更是几乎每家必去。如果旅游者时间恰当,可不要错过,你能从中感受到古代百姓进香盛况的影子。  东岳庙会 东岳大帝的诞辰是3月28日,自宋朝起,每年此时立泰山庙会,以祭东岳大帝。地点在东岳庙即岱庙。除祭祈活动外,后世逐渐增加了商贸、娱乐活动等内容,服务于来自四面八方的朝拜者。《水浒传》中燕青打擂就是在泰山东岳庙会上。  现在的东岳庙会会期在5月6日至12日,一般在岱宗坊西侧的广场举行。庙会内容除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外,主要是经贸活动、旅游观光和文化娱乐。近年来,八方人士纷至沓来,国外客商及游客也不断增加。  王母生日 阴历的3月3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每年这时进香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海外、港澳的香客不在少数。  丧事 泰安丧事的办理讲究不少。首先要向亲朋好友报丧。订好日子设灵棚,门口有专门负责上帐的人,亲朋好友捐的钱要上榜公布,来的人越多,捐的钱越多,说明主家的人缘越好。直系亲属捐的钱越多说明家庭团结。被人高看一眼。每有丧事自家直系亲属要在旁哭丧,人越多声音越大,说明孝心越多,最后主家要设宴招待宾朋,以示感谢。  酒席 泰安人乃至山东人酒桌上的讲究特别多,在乡下尤其如此。首先是座次,一定不能搞错,座位有主宾副宾、主陪副陪之分,一般面对门的座位是正座,应为主宾副宾坐,背对门的座位为主陪副陪坐。喝酒时一般用几钱的小酒杯,但花样繁多,“哥俩好”“四喜发财”“六六大顺”“十二周全”等等,一不留神,就不知喝多少了。全国有一半的白酒产自山东,山东人酒量大多很好。  打招呼 如果你在泰安问人:“您是哪人?”老泰安人一般说自己是“泰城的”。由于受孔子的影响,泰安人打招呼一般尊称一声“老师”。  生小孩 自己家有小孩出生先要通知亲朋好友。亲朋好友会来看望,一般由家中女性出面接待,过去,每家大多是用一对小篮子,装上鸡蛋等物品在用红布盖上,挑者送去,现在,大多是送双数的营养品即可,在乡下,还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大婶挑着盖红布的挑子排着队的身影。之后主家会回请,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吃面”。  许愿还愿 这一民俗是泰山周围方圆几百里的古俗。据民国时的泰安县志记载:“泰山为五岳首,而圣田之庙在焉,既有求而必应,亦无感之不通。上山祈愿一般在山顶碧霞祠向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祈诉”。“贪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岁,贾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祈嗣。”并向元君许下承诺。一旦实现就必须要还愿,既落实所许之承诺。一旦没有实现目的,就再次祈求,最终满意后再行还愿。  许愿还愿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供奉献礼者,有挂袍送匾者,有捐资修庙者,也有植树造林者。  进香 进香的准备工作很复杂。联络会员、收敛会费、购置祭品等。进香有“春香”、“秋香”之分。由于东岳大帝的生日是阴历3月28日,碧霞元君的生日是3月15日,所以这一期间香火最盛。准备妥当后就开始启程上山进香。进香的一般程序是:“启程,沿路焚祠,冲火,落宿,登山,报号(到泰山娘娘殿前报到),朝顶,守架,进贡,进 香,下山,回香,做回,安驾,谢山”。  上山进焚的香纸有三种:一是黄草纸(当地称火纸),二是印有玉皇大帝为行长,东岳大帝为别行长的大面额冥币,三是元宝,用锡箔、裱糊、金银成对。碧霞祠有一方“碧霞元君玺”,有钱的香客可请道士在纸上加盖玺印。  求子 进山求子的最多,天南海北的都有。求男孩者在碧霞祠拴一个金男娃,求女孩拴一个金女娃。并以此向泰山老奶奶许愿。  生育礼俗 岱下方圆几百里曾有一套完整的生育程序。  一是择定吉日。欲求生子,须由妻子出面,带上礼品去求当地的“神妈子”择定吉日,安排求子仪式。  二是筹备供事。主要是购置香烛、火纸、供品等。供桌的摆放是两碗馒头,两个盘子――鱼和鸡蛋,两个果碟――枣和栗子。供品前摆三个香炉一字排开。红布条写上求子者的住址和丈夫姓名,装入火纸折成的纸盒中,将供桌抬往神妈子家。  三是举行仪式。由求子的妇女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上,与神妈子一起跪在供桌前,由神妈子祈祷泰山老奶奶送子,然后将红布条焚烧。接着,神妈子续香,再由求子妇女诉说求子的心愿后进香,并各取一只枣和栗子吃下,与神妈子一起跪至香全部燃尽。  四是还愿。如果果真得子,要到附近的泰山老奶奶行宫还愿(最好是到泰山碧霞祠还愿)。  若祈子未成,则再来一次,但“求子不过三”。  石敢当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国外中华文化圈都有源于泰山的石敢当信仰。将写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或石人立于路、桥要冲之处,或者砌于房屋墙壁之内,起到避妖邪、压灾殃的作用。日本、新加坡等国也有此风俗。  节令习俗 泰山脚下除了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乞巧(7月7日)、中秋、重阳等节日外,还有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天贶节和浴佛节。  天贶节源于宋真宗封禅泰山,公元1008年的旧历6月6日天降书于泰山,于是宋真宗大举封禅。为感谢上天,不仅在岱庙修建天贶殿,而且定6月6日为天贶节。这一节日现已沿袭演绎成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看望双亲的节日,或者晒衣、晒书的日子。  浴佛节为4月8日,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是日,用水灌浴佛像。泰山附近此节又增加了庆贺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生日的内容,三位一体,佛道融合,古代十分隆重。  传说:  泰山奶奶游徂徕  泰山奶奶选地方的时候,曾到过徂徕山一次,她发现太平顶周围有一片大荒地,长满各种各样的药材,还有各种花草,共三百多种。泰山奶奶很喜欢这个地方和这些花,就给这个地方取名叫“花坡”。她在泰山长久居住以后,每年五月都要到徂徕山赏花。  她来的时候,让人用小车推着上山,山上就留下了车辙印,这就是车辙山的来历。  她认为这些花虽好,但也需好好管理,她就从泰山上领来一个和尚,让他在花坡为她养花养药,所以花坡旁还有个山,样子很象一个和尚的头顶,叫“和尚头”。  和尚就常年在这里为泰山奶奶浇花。第二年,泰山奶奶又来了,和尚就向她提几个问题,让他老人家想办法:第一,这里水不充足;第二,这里经常有牛来吃花。泰山奶奶根据和尚的要求,在花坡附近点了两个池,一个叫“上池”,一个叫“下池”,两池水供浇花用;在人们进山经常走过的路上,她袍袖一抖,出来了两块石头,叫“夹牛石”,如果牛到这里,就会被夹住。  第三年她又来了,坐在一个地方歇了一会儿,她看到好多老百姓上山拾柴禾,鞋都磨破了,用葛条和荆条缠一缠还继续穿。泰山奶奶觉得可怜,觉得应该 老百姓点儿施舍,于是她把头上的簪子拔下一个说:“你变作一个锥子,为老百姓锥鞋。”  这簪子就变了个闪闪发光的锥山。她又让葛条和荆条围着锥山转了一圈,让老百姓补鞋用。  泰山奶奶到了山上,见到了和尚,跟他说:“你的花养得不错,可还没达到我的要求。”  和尚说:“那上水池和下水池的水太大,花受不了,得想个办法既要浇了花,又不能让它涝了。”  泰山奶奶又一甩袍袖,山上就出来个泉子,不管春夏秋冬,天旱天涝,它总是一点一滴地往下淌水浇花。它就是现在的“滴嗒泉子”。  泰山奶奶后来又觉得每年都这样看花也不大舒服,就对和尚说:“你能不能给我想个办法,让我每年来了能舒舒服服住几天?”  和尚说:“你让底下那些人给你修个观音楼吧!”  泰山奶奶就派和尚化装成一个平常人到底下的村子里叫老百姓给泰山奶奶盖个观音楼。老百姓就献石献料,在花坡上盖了个观音楼。  泰山奶奶觉得老百姓出了力,也应该酬谢酬谢,于是袍袖一甩,花坡上裂了个大缝,缝里有两个瓮,一个叫“米瓮”,一个叫“面瓮”,在这两瓮里种庄稼,年年都大丰收。老百姓上山来拾柴,吃完了煎饼,用包煎饼的包袱从瓮里包一包米,包一包面,就回家了。  后来,泰山奶奶邀了她身边的男女随从一起来看花。这样呢,上厕所很不方便,于是泰山奶奶又一舞袍袖,山上出现了三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叫“三人不见面”。  泰山奶奶在花山采了很多花,想带着回去,可是没法拿。她的一个女随从说对她说:“你不是带着脸盆、镜子和梳头匣吗?咱把花装在梳头匣里不行吗?”  泰山奶奶说可以。打开梳头匣,里面有把梳子和一个簪子,泰山奶奶把梳子带走了,觉得簪子没什么用,就随手丢下山去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块很象簪子的石头  传说2:  泰山女儿茶的传说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泰山扇子崖附近住着一对姓单的夫妻,他们的年过半百,膝下无子,两人相依为命,靠种山上几亩薄地维持生活,日子虽过得清苦,却也算安稳。  人老了,七病八灾的就来了,有一年,单老汉的妻子得了一场重病,经过千方百计地救治,虽然保住了性命,却欠下了山下米财主的五两银子。那一年到头,老天几乎滴雨未下,地里的庄稼基本上颗粒未收,到了年底,米财主派人来催债,单老汉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钱还债。  单老汉来到米财主家,把他的难处向米财主说了一遍。米财主说如果明年还的话,连本加利要还二十两,单老汉顿时感觉喘不过气来。单老汉来到黑龙潭附近,突然听到前面有人在哭,只见一个年轻女子,边哭边往黑龙潭里去。单老汉把那女子拉回岸上,对她说:姑娘,有什么事想不开,年纪轻轻的可不要寻此短见。姑娘哭泣着告诉了单老汉她的遭遇,单老汉可怜姑娘,就说,你要确实没有去处,不怕受苦的话,就跟着我吧,我的家住在山上,家中无儿无女,只有一个老太太,生活虽然清苦,却还不至于饿死。天上掉下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单老汉心里乐开了花,刚才的烦恼也烟消云散了,他领着女儿回家,见过妻子,一家人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可是,每当单老汉想起米财主那还不清的阎王债时,就又愁眉不展了。姑娘想为爹爹分忧,她知道扇子崖下青桐涧里的青桐叶子有清瘟去火,利尿解毒的作用,如果用它制成茶叶,一定好喝,又能治病。姑娘当天就去采来一筐青桐叶,试着制成茶叶,单老汉一尝,还真有个茶叶味,清香甘甜,绵软爽口。单老汉说,我看咱这茶叶来自泰 ,又是你制出来的,干脆就叫泰山女儿茶吧。姑娘创制了女儿茶以后,生意在泰城越做越大,叶姑娘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谁知,米财主听说单老汉做火了茶叶生意,而且家中还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就来到单老汉家,对老汉说“听说你卖茶叶发了财,怎么,借我的银子也不还,想赖帐吗?”老汉说“:攒够了你数,我一早准给你送去。”米财主又说“你要是真没银子,我也不难为你,我看你闺女长得还算标致,就给我做五姨太吧。”单老汉早就知道米财主的德性,抓起扁担就要拼命,但被米财主的狗腿子打倒在地了。叶姑娘沉着镇定地说,你不是要人吗,我答应你,既然我们要结为夫妻,即使做小,也要明媒正娶,起码也要抬花轿来聘。如果你同意的话,三天以后可以成亲,不然你就等着吧。  三天后,米财主带了一帮人,吹吹打打地来娶亲,姑娘一上轿,天上一阵风起刮来一片乌云,不一会大雨便下了起来,山洪一泻而下,冲毁了小桥,把米财主那帮人冲进了黑龙潭喂了鱼。此时有人看见姑娘坐在云头上,朝着扇子崖乘风而去。  从此以后,单老汉便以制茶为生,老两口过起了平静的生活。据说,单老汉的那位姑娘,根本就不是什么汶河南岸吴家庄的人,而是泰山上青桐仙子,她是受碧霞元君之命,来扬善惩恶,帮助单老汉的。  传说3:  泰山神话传说:牧羊老人  朱元璋做了皇帝,传下旨来,重修泰山,想把原来岱顶上小小的昭真观,改建成碧霞元君祠。要修得金碧辉煌,宏伟壮观,全部用青砖铜瓦。工程这么大,山又高,路又陡,砖又沉,瓦又重,全靠肩挑人抬。  开始往岱顶运料的那天,挑夫上百人,可是每人只能挑两块砖,或者两片瓦。从山脚向山顶,一个挨一个,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直喘粗气。到了十八盘,抬头一看,盘道直上直下,腿软目眩。大家放下扁担,想歇歇腿儿,喘口气。这时山膀上传来山歌声。那歌声,悠悠自得。挑夫们抬头一看,只见一个放羊的老头怀里抱着一根鞭子,边唱边向大家走来。他身后跟着一群白云似的山羊,也都悠然自得地啃着草。那放羊的老头,走到盘道旁,歪着头,瞧瞧扁担,又打量打量挑夫们的可怜样子,哈哈大笑。笑罢,又继续唱他的《蹊跷歌》:  “蹊跷蹊跷真蹊跷,山高不如小庙高。两条腿的喘粗气,四条腿的尽逍遥。 ”  挑夫们一听,气得眼都红了。有的说:“咱们累成这个样子,这老头还骂我们哩!”有的人跳起来,想上前抓住老头子讲理……可是一转眼,放羊的老头无影无踪了;再看山膀,那群白云似的山羊也不见了。众人觉得出奇,凑在一起,琢磨那四句歌谣的意思。这一琢磨,大家高兴得拍手大笑。  “哎呀!这老头一定是鲁班点化。他笑我们太笨了,何不让四条腿的运这些砖瓦呢?”  于是,大家扔下扁担,赶了羊群,叫一个羊背上驮一块砖瓦,一人赶上百只羊,从山下到山顶,又快又稳当,两天工夫就把砖瓦运完了。  传说4:  泰山神话传说:何首乌  泰安城南有个何家庄,住着姓何的父子俩,以采药为生。村里还有个大财主,开了个药铺,要他们给他采药。这一年,父亲身体不好,儿子因为照顾父亲,就很少上山采药。那财主说:  “你们再不上山采药,我就把你们撵出去。”  何家的儿子没办法,只好带着生病的父亲上山采药。到了山上后,父亲说:“我从东路上,你从西路上,咱们分两路采。”“好吧!”他们就分手了。  那老头爬到半山腰上,突然雷电交加,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老头腿也软了,肚子也饿了,头也 昏了,正想找个地方避雨,忽听对面一座小山上有个小孩哭。老头子心想:这么大的雨,怎么还有小孩子哭呢? 再怎么难受也得救孩子!就冒着雨跑到对面山头上去了。一看有个小黑孩,胖油油的,很爱人,在那里哭呢!老头很疼得慌,就把他抱到一个山洞里去了。小孩也不哭了,老头也昏过去了。醒来一看,小孩不见了,手里剩下个黑黑的、跟个地瓜样的东西,很香。老头也饿了,就把这个东西吃下去了。  一会,他儿子就来了,拉开嗓子喊:“上哪去了,下这么大雨!”  老头在洞里答道:“在这儿呢!在这儿呢!”  他儿子进来一瞧,里头是个头发乌黑的年轻人,就上去“啪啪”揍了那人两个耳光:“你冒充俺爹,你才多大年纪来?”  “我就是你爹,你怎么不认得我了?”  儿子他仔细一看,果然是父亲,就说:“你怎么这么年轻了呢?”  他父亲就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又说:“你看这还剩了一半呢?”  他儿子把这东西拿下山去,找药铺里的先生一看,原来那黑东西是药。由于这药能使人白发变黑,又是姓何的采的,从那以后,这个药就叫“何首乌”了。  传说5:  泰山神话传说:姊妹松  从前,泰山山后的马家庄有个马员外,他勾通官府,霸占周围的名山大川,有钱有势,肆意欺压百姓,强占民女,坏事做绝,横行乡里,庄里的人都恨透了他。因为他姓马,又如此狠毒,所以人们都叫他"大马蜂"。  大马蜂有个佃户马老大,马老大有一对黄花闺女,年方二八,姊妹俩虽说生在穷家,自幼丧母,却长得浓眉大眼,如花似玉,庄里的人谁不夸马老大的这两只金凤凰。  大马蜂虽年过花甲,但他对马家姊妹却早就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恨不得一把将她们抢过来。这一天,大马蜂把马老大叫到堂下说:"老大,你家两个闺女我看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该找个婆家了。这门亲戚我早就给你看好了,那人的长像和我一样,家产万贯,她们嫁过去有吃不尽的鸡鸭鱼肉,穿不完的绫绸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老大,你看如何呢?"  马老大早就看出他心怀鬼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就连忙说:"谢谢你老人家的好意,我早就把闺女许给人家了。"  大马蜂吃了个闭门羹,一听就来了气,向马老大吼道:"说穿了吧,你这俩闺女我要定了,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除非是今晚她们一命归天,要不然明天早晨就拜堂成亲。"  马老大听到这此,好像是晴天一声霹雳,女儿是他的命根子,怎能把她们往火坑里推,送给这个人面兽心的东西,便向大马蜂乞求道:"员外爷,我家贫寒清苦,女儿貌丑,怎能配得上你老人家。请你高抬贵手,饶了我们吧。"  "哼!你不要不识抬举,这是聘礼,赶快回家准备吧。"说完,把马老大赶出门外。  马老大回到家里,像是没了魂。大马蜂是头顶上长疮,脚底下流脓,坏透了的,什么都干得出来。老大急得火烧火燎,只恨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只好把事情告诉了女儿,说完父女三人抱头痛哭起来。姊妹俩非要以死相对,老大忙劝说:"你娘死得早,我把你们拉扯大,你们死了,扔下我这孤老头子,活着还有啥意思?"他沉思片刻说:"天无绝人之路。看来只有到后石坞青云庵出家了。你们莫怪我心狠,这也是你爹没有办法的办法。姊妹俩自然知道出家生活的清苦,可是看着老爹满面愁容,年迈体弱,倘若以死了之,日后谁来照顾他老人家?姊妹俩只好答应了。晚上,父女三个直奔青云庵。  他们来到庵里,拜见了庵主,说明了来意。庵主慢条斯理地说:"佛门敞开,善者进来。 乃佛门净地,佛祖当家,佛祖保佑,阿弥佗佛!"马老大安置好女儿,辞谢了庵主,便星夜赶回乡里。  第二天清早,马老大正准备下地,又被大马蜂召去。大马蜂冷笑到:"老大,青云庵可是个好地方。哼!孙悟空一跳十万八千里,还没跳出如来的手心呢。这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耳目,你想从我的手里逃走,没门!我要让你亲眼看着我和你女儿成亲。"说完,坐上山轿,押上马老大,一队人马向青云庵奔去。  原来庵主早就和大马蜂私通,马家姊妹出家的事,庵主当夜便派人报告了大马蜂。此刻,庵主一听大马蜂驾到,便走出山门高接远迎,盛情相待。礼节过后,大马蜂道:"庵主,弟子想暂借你这佛门宝地在此成亲,不知庵主意下如何?"庵主连忙恭维道:"托你老人家鸿福,在此成亲是本庵的荣耀,我已传下话,让马家姊妹梳洗打扮,请员外爷稍等。"说完便和大马蜂眉来眼去的笑起来。  大马蜂和庵主正做好梦,只见一个小尼姑跑来喊道:"大事不好了!庵主,马家姊妹逃走跳崖了。"庵主一听慌了神,大马蜂也傻了眼。  马老大刚才看到庵主和大马蜂有旧,心里早凉了半截,现在听说女儿跳崖,更是痛不欲生,不禁失声笑道:"哈哈哈......佛门净地,佛祖保佑,见鬼去吧!这世间哪里有穷人的活路。女儿,等着我。"说完,一头朝香案撞去,碰死在菩萨面前。  却说马家姊妹,原来帮她们梳妆的几个尼姑,得知她们的身世后,都很同情,便让她们偷偷从后门逃了出来,不巧被大马蜂的家丁发现追来。茫茫山林,哪有路可逃,姊妹俩跑着跑着,前面出现了一道万丈深渊,眼看后面的人就要追上来,马家姊妹对视一眼,俩人便拉起手,跳下了悬崖。

2.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及文化底蕴

山东地处北方,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首先饮食上是以面食为主。节日习俗有比如嗯冬至要吃水饺。腊八要腌腊八蒜。喝腊八粥,过年的时候包饺子,寒食节,正月十五吃元宵等等,这些都是山东的习俗。

3.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习俗/民俗

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传统深重,是孔孟之乡。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山东的民俗风情风格多样,生生不息。

方言文化

山东有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那么山东方言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节日文化

山东境内曾存有齐、鲁、曹、滕、卫诸国,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而如今的山东是一个山东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或古朴典雅,或灵巧别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一个城市。那么山东除了一些普通的节日风俗以外,山东还有哪些特殊的传统节日呢?

嫁娶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人多地广。但是因为地域不同、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各地婚礼习俗,包括每个地区订婚、结婚习俗自然也就不同。那么在山东这个大省里,现代都还保存着哪些婚嫁习俗呢?现代的结婚习俗和以前还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饮食文化

山东古称齐鲁,是中华民族群构时期的策源地之一。史前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齐家文化的沉积,夏、商、周三代的兴盛与文化的纵横积淀,使得北方饮 食文化中的齐鲁饮食文化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并因此成为众多区域文化区中影响最大的文化区。

山东禁忌

山东是孔孟之乡,无论过年过节,还是喝酒吃饭规矩都比较多。那么在山东生活的你,知道山东有哪些生活禁忌么?在山东生活,什么话不能说,说话需要注意哪些词语呢?山东的一些特殊的节日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山东曲艺文化

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起源于山东省临清、济宁、菏泽、兖州一带的汉族传统曲艺形式,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其初专说武松故事,曾名“武老二”。山东快书演唱者一人手持竹板或铜板两块,以快节奏击板叙唱,又名竹板快书,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胶东大鼓

胶东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书鼓、钢板(上为月牙形,下为长方形)。属板腔结构体,七声宫调式,主要板式有起腔、二板、平腔、落板等。胶东大鼓的艺术手段,主要是说和唱,通过说唱来交代故事,描绘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那么胶东大鼓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呢?胶东大鼓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呢?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中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传统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以山东省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苏、豫地区。原称犁铧大鼓, 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自《老残游记》之后,始谐音美其称为“梨花大鼓”。那么山东大鼓有哪些艺术特色呢?

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是山东地区传统曲艺品种之一,又称“小曲子”、“唱扬琴”、“山东洋琴”、“改良琴书”等。发源于鲁西南的菏泽(古曹州)地区,产生于清代乾隆初年。原为农民自娱的庄家耍(又叫玩局)。清末呈现兴盛局面,名家辈出,流传地区日益广泛。那么山东琴书相比胶东大鼓还有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又有什么艺术特色呢?

山东建筑文化

山东建筑文化

古建筑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它具有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既是研究某一阶段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那么山东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筑呢,山东特色建筑有哪些?

山东民间艺术

潍坊风筝

山东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山东潍坊是中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那么潍坊风筝有什么特点呢?潍坊风筝成为中国著名风筝的产地的原因是什么?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有哪些呢?

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是山东省高密市汉族民间艺术三绝之一。高密剪纸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它的流传同高密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窗花、门笺、灯花,便是在春节或元宵节时贴挂的。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

聂家庄泥塑

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四绝之一,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作为山东省高密市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相传始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那么聂家庄泥塑到底是怎么发展而成的呢?

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山东高密地区汉族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现在中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 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

4.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图片

山东民俗表现出多样性、地域性。山东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是传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其中,曲阜、邹城为孔孟故里,孔孟家族习俗不仅影响当地,还远及国内外;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泰山既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山东腹地的家族习俗与民间信仰对周边地区的民俗传承有典型意义,可以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

  东部沿海地区以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的民俗最为突出,渔业习俗又以日照、荣成、蓬莱、长岛等地最具典型性。鲁东南地区具有山地特征的古代文化发祥较早,保留着较多的传统民俗事象。并且沂蒙山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风佳俗,新中国建立后,这些良风佳俗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沂蒙精神。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民俗事象与古老的黄河紧密相连,独具特色。其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都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也孕育出了不同的地域方言。山东方言统属“北方方言”,分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三个大类。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地同属冀鲁官话,在山东省内属于比较易懂的方言。鲁南、鲁西南包括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等地同属中原官话,方言比较难懂。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同属胶辽官话,又称胶东方言,最为难懂。各地方言又因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原因,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5. 山东传统民俗文化

山东的风俗如下:

1、剪纸艺术。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任意剪出各种造型,其中的想象力让人惊讶。据了解,山东剪纸以范祚信和栾月英较为有名。山东的剪纸风格简练明快,地域文化性强,技巧性和想象力在全国都是很高的。

2、风筝。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后来,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潍坊风筝主要有3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

3、秧歌。“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

6. 山东特色传统文化

1、数字媒体实验室对数字报的原订阅系统的改进,废弃了客户端方式,大大简化了网上阅读步骤,为网上收费订阅与用户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山东省文化共享工程创新运行应用模式,本项目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山东省的实施,将 现代信息 技术与创新型的多样化服务模式相结合,在山东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广泛应用,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传播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3、大型歌舞集锦 《 云南映象 》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充满古朴与新意。演员大部分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演出服装原汁原味,歌舞天人合一,他们的激情身心合一,他们的狂欢与生俱来,这一切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4、在面积仅为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来自全世界各种形式的文化作品,争奇斗艳,呈现非凡的兼容并蓄。毫无疑问,在这样开放包容的交流中,我们的文化创新才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5、上海外滩建筑群包括古典 义风格的亚细亚大楼(1915年),英国古典式的上海总会大楼(1911年)、欧洲古典折中主义的海关大楼(1925年),仿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汇中饭店大楼(1906年),装饰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中国银行大楼(1937年),百老汇大厦(1934年)等。

6、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上海外滩建筑群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的典型例子。上海外滩建筑群位于上海市区黄浦江滨外滩一带,遍布着一幢幢不同国家风格的西式建筑群,故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7. 山东民间特色文化

一、独特泛称:老师

这个称呼主要集中在山东泰安,济宁,济南等区域。

老师这个词是一个职业称呼,也是一种尊称,到了山东你会发现“老师”这一称谓会出现在街头巷尾成为一种泛称。其实这个特色正是儒教文化刻进山东人骨子里的尊师重道思想。老师与职业无关,正是山东人骨子里的谦逊,比如问路打招呼,我们会说:“老师,您看这个地方怎么走。”得到答案会说一句:“谢谢您老师”。其实,这个老师的称呼,应该是laoshei。

二、酒桌文化:排座次

山东人的酒桌文化,有着浓烈的山东特色,那就是排座次,在酒桌上礼仪有些人说是潜规则,但是到了山东大家就是明规则排座次和劝酒。

三、辞灶

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有的山东南部的小年在二十四。“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情况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祈福纳祥。

这一天,家中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称为“扫尘”。“扫尘”意味着把一切陈旧的“晦气”、“穷运”扫走,从而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福气进门。

四、贴春联、贴福

过年贴春联、福字,是中华传统,山东也不例外。年三十这天,从早上一起床开始,各种年事活动就顺序开始了,这是一年中最为忙碌和开心的一天。贴春联、福字,在山东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进行的。

五、请家堂

年三十忙活了一天,到了傍晚,一天的重头戏开始了——请家堂。“请家堂”,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在山东,这是年三十最为隆重和严肃的年事活动,不过近些年少了不少。

六、共建墙,“合山合界”。

在山东一般很少有住在四合院的习惯,基本上是房屋坐北朝南,有独立的小院,而且邻里之间小院只用一堵墙隔开,就是共建墙,山东胶东地区称为“合山合界”。曾经,因三峡大坝建设从重庆搬迁过来的移民,对这个共建墙不理解,投诉到当地政府,认为这是偷工减料,这还真是风俗习惯问题。

8. 山东的特色民俗

1、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 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9. 山东特色民俗文化与生肖有关故向故事

正月十五点属相灯,似乎是庄河独有的习俗,虽然它发源于山东。明末清初,点属相灯的习俗随着闯关东的流民进入庄河。历经400年时光,这一山东习俗与庄河当地风俗结合,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保持延续下来,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属相灯有金灯银灯之分,黄豆面做的叫金灯,白面做的叫银灯。从前人家生活困难,白面金贵,属相灯多数由豆面制作。

Hash:511df2b66f142a5f3ba80179513b535f34537b5d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