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大私人博物馆?
导读:上海十大私人博物馆? 上海公安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1、老相机制造博物馆
上海老照相机制造博物馆,是以展示上海照相机厂以及海鸥系列为主线,来进行策展的。
地址:安福路300号3号楼
2、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原是上海滩染料大王周宗良的宅邸,这是上海市中心规模最大的私人花园之一,也是国内第一家以交响音乐为主题的博物馆。
地址:徐汇区宝庆路3号
3.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就是“海上小白宫”,博物馆原来是法租界工董局董事的住宅,后来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民间工艺美术家的工作室和作品陈列室。
地址: 汾阳路79号
4. 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邮政博物馆原名上海邮政总局,历经了海关邮政、 大清邮政的几度沧桑。
地址: 虹口区天潼路395号(入口1)/虹口区北苏州路250号(入口2)。
5. 元代水闸博物馆
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位于普陀区,是国内已考古发掘出的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闸。
地址:延长西路619号
6. 上海电信博物馆
上海电信博物馆的前身是192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造的电报大厦,它记载了上海滩百年通信发展史。
地址:延安东路34号
7. 公安博物馆
上海公安博物馆是国内首座公安专题博物馆,记录了1854年上海建立警察机构100多年来的历史沿革以及公安干警在打击犯罪、保障各项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业绩。
地址:瑞金南路518号
8. 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
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区:
A展区主要展示各种难得一见的破案神器、颅骨、人体皮肤组织等法医物证;
地址:松江大学城龙源路555号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明实楼一楼
9. 上海铁路博物馆
上海铁路博物馆主楼以1909年建成的沪宁铁路上海站的80%原样建造,重现了英式古典风格的老北站。
地址: 天目东路200号
10. 陆汉斌打字机博物馆
陆汉斌打字机博物馆是一座非常冷门小众的私人博物馆,即使是上海本地人知道的也不多。
地址: 延安西路719号7楼
上海公安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上海市公安博物馆 首次正式展出了来自17个国家的200余款各式枪支。这些枪原来散落在其它展馆和枪库中,经该馆一年时间的收集和整理,形成此次展览。
展出的各类枪支,规格之全,珍贵程度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既有各个时代的代表枪支,还有各种著名品牌、型号和伪装成普通用品的枪支。特别是一把由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勃郎宁手枪,被视为镇馆之宝。此外,旧上海滩风云人物--青帮头目杜月笙、流氓头子黄金荣使用过的水果刀手枪、三寸金枪也在展品之中。
我国只有北京和上海两个公安专业类博物馆;而在世界范围内的公安、警察博物馆中,上海市公安博物馆都可算是规模较大、藏品较多的一家。
枪支是一种传统的精密机械设备,随着科技发展,在不同阶段又融进了许多新技术,特别是有些枪支工艺精美,成为艺术品。因此长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许多人对作为工艺品的枪支抱有浓厚兴趣。
为满足观众需要,上海市公安博物馆从去年开始筹备世界名枪展。博物馆工作人员一方面将散落在各个展馆中的枪械重新排列组合,同时在全市各枪库中寻找年代久远的各色名枪。至办展前夕,上海市公安博物馆总共找到了238款有确切资料的枪支。汪馆长介绍,其实,此次展出的这些枪支仅仅是上海众多枪库藏品中的极小部分。由于上海枪库的专业化程度极高,枪库中恒温恒湿,所有不使用的枪支
用粘度很高的枪油封住,所以多年来没有发生过枪库内枪支生锈的情况。这给展品的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另一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起,上海就对枪库建立起了严密的防盗和管理系统,所有枪支都登记在册,通过电脑就可以查出枪的来源、以前是何人拥有、现在为何人使用。所以从未发生过失窃事件。
此次展出的一些枪支,无论是其自身蕴涵的历史背景,还是使用者的特殊身份,以及其所代表的高超枪支制造工艺,都大有说头。
枪械发展见证历史
展品当中,有1640年意大利制造的发火手枪,有17世纪苏格兰制造的打火转轮手枪,有18世纪英格兰制造的火帽式长枪,有18世纪德国骑兵使用的燧发单管手枪,有18世纪意大利制造的前装式燧发小手枪,还有19世纪美国制造的双管火帽枪。
在现代人的眼里,这些精心打造的古老枪支,无疑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就是凭借这些枪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许多人也许不知道,现代枪支的鼻祖其实是在中国。
在展品中,有一件很不起眼的展品,样子和大小有些像我们现在的打气筒。这是一支由巨竹制成的突火枪,是我国南宋军事学家陈规于公元1132年发明的。公元1259年,南宋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又制造出一种突火枪,也是用巨竹作枪筒,发射内装有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的子窠,燃放后,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它比西方早了好几百年。
到了十四世纪初,西方才有人研究热兵器。十四世纪中叶,由意大利人发明了火门枪。但它仅是一根简单的铁管,别无其他零件,采用实体球形弹丸,由枪口将黑火药和球形弹丸装入枪管内,从火门点燃火药射击。
镇馆之宝--孙中山自卫手枪
在装备馆展柜最醒目位置上摆放的两把手枪,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经用过的。一把是西班牙制造的7.63毫米口径阿斯曲拉驳壳枪,俗称快慢机。这是一把非常珍贵的礼品枪,枪身纹饰华丽,24K镀金,枪柄用深海贝壳镶嵌。
而它边上那把比利时制造的6.35毫米口径勃郎宁手枪,则像一只丑小鸭,黑黑的枪身黯淡无光,小小的枪体远没有阿斯曲拉枪那么张扬。
但就是这把枪身编号为464550的勃郎宁小手枪,却被国家文物局的专家们一致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上海公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原来,1895年10月26日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先生脱险赴港,并取道美国檀香山,抵达英国伦敦。在那里,孙中山先生遭到清政府驻英大使馆逮捕,后经孙先生学医时的老师康德黎鼎力相助而获救。这就是著名的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
为防再生意外,康德黎遂赠孙中山勃郎宁枪一把。这种小手枪当时被人称为小贝贝,主要被政要人物用作自卫用枪。
1956年2月8日,前国民党元老级人物萧萱的子女,将这把由他们父亲珍藏多年的手枪,上缴给了卢湾公安分局。萧萱参加过同盟会,曾当过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萧萱的子女上缴这支枪的同时,还附上了萧萱的亲笔说明,以证明这把勃郎宁小手枪曾为孙中山先生使用。
杜月笙的水果刀枪黄金荣的三寸金枪
展览上,还展出了两个旧上海滩风云人物--青帮头子杜月笙和大流氓头子黄金荣用过的手枪,但它们并没有被陈列在名人用枪展柜中。
杜月笙的手枪陈列在特殊枪支展柜内,是一支小刀枪。相传杜月笙是卖水果出身,削得一手好梨,所以直到他成为海上闻人,他那把削梨小刀也从不离身。但外人很少知道,他那把厚厚的类似于瑞士军刀的小水果刀,其实是一把很隐蔽的
小手枪!
这支6.35毫米口径的特殊枪,由瑞士制造,可以填装一发子弹,击发以后,还能重新装弹。在两米之内,绝对具有置人于死地的杀伤力。这把枪的阴毒之处,就是可以利用削水果的动作麻痹对方,然后出其不意地击发伤人。
黄金荣那支枪则是一把由比利时制造、可折叠的6.35毫米口径李若佛转柄手枪。因其枪柄用24K黄金制成,折叠起来后只有鸡蛋那么大,所以又称三寸金枪。
这是一支极其稀有的特种枪,小小的弹仓内可以填装六发子弹。就连枪械专家钱柏椿先生也坦言,他见过的枪支成千上万,但像这样精巧的枪,半个世纪以来,只这一枝。
这把枪还有一个棕色的小皮套,样子就像北方人常用的旱烟袋荷包。当初,黄金荣带着他那些徒子徒孙们出入各种体面场合,看似手无寸铁,其实又有谁知道他的腰带上竟悬着一件致命武器呢?
老上海滩有名的380马牌手枪
在展出的枪支中,有一支是二十世纪前半期上海滩老警察或老公安很熟悉的手枪--美式9毫米,当时,警察们习惯称它为380马牌手枪。此枪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枪身上刻有一匹前蹄跃起的马;美国是采用英制的国家,9毫米口径相当于0.380英寸,380马牌由此得名。而此枪的正规名称是柯尔特。
20世纪30年代初,原英租界上海市工部局警察局专门向美国柯尔特武器公司定制了3000支9毫米柯尔特手枪,用作上海市工部局警察局华人警察的专用枪支。为便于内部管理,在这批手枪的生产过程中,专门刻上了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上海市工部局警察局)字样,简称S.M.P。顺序从NO.1编起,作为除枪号以外的局烙印号。
上海解放后,新建立的公安系统的警察继续使用这些手枪,为了便于枪支管理,就以钢印沪公二字,替代了原来的S.M.P代号,而顺序号则保持原来的不变。
世界上枪管直径最大和最小的两枝枪,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据钱柏椿先生介绍,最大口径的手枪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的上海租界里,是印度巡捕专用的转轮手枪,枪管直径为11.55毫米。而枪管直径最小的仅为4.25毫米,比一颗绿豆还小。
三八大盖、歪把子、王八盒子
展览中,还陈列有从抗日战场上缴获的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定型生产的三八式步枪,日本大正十一年(1922年)定型生产的十一年式机枪,日本昭和十四年(1939年)定型生产的十四年式手枪。
这些专业名称一般人可能听不懂,但一提俗称就明白了。
三八式步枪就是三八大盖,是侵华日军使用最多的枪支。因为该枪在枪机上方设有一个防尘盖,在开栓抛壳和推弹关栓时,能随枪机一起后退或前进,起到防尘作用,因此被称为三八大盖。
十一年式机枪的俗名是歪把子机枪。因为它是采用安装在枪身左侧的漏斗式弹夹供弹,又因为便于枪手贴腮瞄准,机枪的枪托都歪向枪身右侧,所以称之为歪把子。
而十四年式手枪其实就是王八盒子,是日本军队配发的制式武器。当时日本侵华的关东军不适应东北严寒的气候,所以,日本军事生产部门在原来十四年式的基础上,作了两次改进:一是扩大扳机护围,使关东军戴上棉手套也可以将手指伸入扳机护围;二是手枪座上增加一个用钢皮做的弹簧卡住,以防止弹夹掉下来。因为十四年式手枪枪形很像在中国普遍使用的德国7.63毫米毛瑟驳壳枪,而后者因有一木盒装枪,被叫为盒子枪,这样一来,日本鬼子使用的、样子又像盒子枪的十四年式,就被中国军民称为王八盒子。
特种枪
展览还陈列着许多特种枪支。
有一种英国造的、外形酷似烟盒的特种手枪,口径6.35毫米,可以一次装填七发子弹。当枪手动手时
,可以很绅士地掏出烟盒请人抽烟,但可能对方还没有看到烟就会先吃到子弹了。
展览上陈列的8支12号钢笔枪,都是世界名笔外形。插在上衣口袋中,谁也想不到那是杀人武器。
还有一种更小的毒弹枪,外形像很短的活动铅笔,全长仅6厘米。此枪在制造过程中,子弹就压在枪管内,弹头都是经毒液浸泡过,一旦被这种毒弹击中,必死无疑。
展览还陈列了三支竹节式手杖枪,这种枪与一般的竹节手杖外形上没什么差别,但内部构造可就不一样了。使用时只要拔掉手杖前端的橡胶或木头塞子,马上就可以击发。
还有一支小手枪,外形与小贝贝手枪相同,但是前端没有枪口,枪口设在枪身顶部。如果这支枪在1米内向人射击,大可不必担心,因为那子弹不会射向人体,而是会射向空中。过去敌特机关在审讯犯人时,常常会出其不意地拔出枪朝被审人射击,起到威吓、震慑作用。骨头不够硬的人,在极度恐慌中没准就招了。这种枪的专业名称是法国MAB曲射手枪。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名枪齐集上海呢?
枪械专家钱柏椿先生曾任原武警上海总队后勤部副部长之职,与枪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介绍说,名枪能齐聚上海,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当年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上海出现了租界。在当时的租界里,可以随意买卖和携带枪支,甚至到了侵华日军占领上海时依然是这样。于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世界上的各种枪支纷纷涌进上海滩,进而形成了上海在中国范围内独特的枪文化。
展出的枪械,大致是三个来源。一是1949年上海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国民党警察局枪支陈列馆中接管过来的各种枪械;二是进入和平时期后,南下的干部上缴的枪支;三是一些特殊的上海市民向有关部门上缴的枪支。此外,还有一些枪支是从土匪、帮会中收缴的。
如果按国籍划分,展出枪械有美、英、德、比、俄等十几个国家的。如果按种类划分,有各式手枪、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还有执行特种任务使用的无声手枪、曲射枪、小刀枪、钢笔枪、毒弹枪、手杖枪、钩枪、瓦斯枪等。如此丰富的展品,非常罕见。
现还展出各个国家的警徽与上海各个时期的公安部门的情况。
Hash:879f6db86ceab0dc1e1dd02fcadbeb5f659f315e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