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导读: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上海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关于上海的文化遗产有哪些的介绍 上海独有的民间艺术
1、江南丝竹
流行地域在上海、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2、青浦田山歌
是上海市青浦区的传统民歌,当地劳动人民在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田山歌,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主要流传于青浦区的赵巷、练塘等地区。
3、上海港码头号子
是流传于上海市的民歌,码头林立的黄浦江畔传唱的劳动者之歌。
4、上海道教音乐
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道教色彩的音乐。它伴随着上海道教浩繁的斋醮科仪的进行,灵活巧妙地在各种场合穿插运用,有时鼓声震天,气势磅礴,以示召神遣将、镇邪驱魔;有时丝竹雅奏,余音绕梁,使人身心清静,如入缥缈之境。
5、孙文明民间二胡曲及演奏技艺
是民间音乐瑰宝。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对孙文明的民间二胡曲及其演奏艺术有很高的评价。
上海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关于上海的文化遗产有哪些的介绍
1、江南丝竹
中国民间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国乐研究社”等组织。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锣鼓书
旧称“太保书”,“太保”是由上海郊县农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动“太卜”衍化而成,是在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艺之一,因演出时由演员自击锣鼓演唱故事,民间亦称之为“堂锣书”、“神鼓书”。新中国成立后,合其名称为“锣鼓书”。锣鼓书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堪称曲艺的杰出代表。在当地家喻户晓,影响甚广。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十锦细锣鼓
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于2008年6月成为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
4、上海道教音乐
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道教色彩的音乐。它伴随着上海道教浩繁的斋醮科仪的进行,灵活巧妙地在各种场合穿插运用,有时鼓声震天,气势磅礴,以示召神遣将、镇邪驱魔;有时丝竹雅奏,余音绕梁,使人身心清静,如入缥缈之境。
上海独有的民间艺术
1、锣鼓书(新场镇):通过沪语说唱,镗锣、书鼓、书钹伴击的民间说唱,古时称为社书,太保书,距今已有千年的文化底蕴了。新场镇里的人们积极做好锣鼓书的传承和发展,60多年来创作锣鼓书短篇、开篇。在2006年,锣鼓书入选于国家级非遗名录。
2、顾绣:起源于上海的顾绣融合了文人画的内涵,以画入绣,雅致秀丽,气韵生动,在2006年5月,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沪剧(川沙镇):它起源于浦东的川沙镇,早在清代,浦东川沙俚人在田间耕作,哼唱乡土气息浓郁的“东乡调”,可谓沪剧的萌芽期;后经“花鼓戏”、 滩簧、申曲”以及川沙人丁少兰等一代沪上名角的发展,于建国后就成立了川沙沪剧团。到目前为止已排演了30余部传统或原创大戏,创演二十多部沪剧小戏和相关曲艺节目,并不断传承发展。
Hash:94e888ef3fbbe7a82d8cf740bb2b3c83eee90050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