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通过秦腔感受陕西文化呢?
秦腔名段《斩单童》音调激昂雄壮,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了秦腔鲜明的艺术特色。
曾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很美,美在秦砖汉瓦之间的韵律,浓郁的秦声秦韵陶醉了秦人,在古老的城墙下,听秦腔、吼秦腔成了今天许多西安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从朴实的乡野到喧嚣的都市,从阳刚的男士到娇弱的女子,古老的大秦之声秦腔总在通过自乐班这种形式此间施加着自己的影响。
自乐班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票友下海,几个人,不需舞台灯光,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在西安沿着城墙根走一圈,随处可见。作为一种在关中农村很常见的民间娱乐组织,自乐班主要是唱秦腔戏。在城墙根下听自乐班,天作幕布地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
唱者多为关中汉子,方面阔口,状极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一条嗓音破空飞去,撞在城墙上,踅回来,声犹震耳。 秦腔自乐班,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从周秦汉唐一路走来的西安人,他们迷恋秦腔,并不全因它土生土长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惊的撕扯吼叫最能表达他们灵魂的渴望震颤。
这个城市,地下埋有皇陵,地上建有寺庙,阴气重于阳气,人们用秦腔惊天地泣鬼神的阳刚之气,来平衡几千年郁积的阴气,据说能达到阴阳平衡、刚柔并济。 秦腔是三秦大地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地人个个都会唱几句,村村都有自乐班,逢年过节,便是村民过戏瘾的最好时光。
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那种气势豪情,与软语呢喃的剧种绝对是两重天。 农民画自乐班二弦、击板、唢呐等几把简单的乐器是全部的道具,四五个人在那里圈上一块地盘,不着专业的戏装,就随心所欲的唱起来。
艺人们坐在城墙底下吹、拉、弹、敲,演唱者站在中央,摆出标准的舞台架势,扯开嗓子亮着腔,无比的慷慨激昂。 西安城里有一座门面堂皇的易俗剧院,专唱秦腔的,名角大腕云集。但市民并不常去光顾,他们更喜欢顺着城墙根着去听自乐班。这些剧院经常上演传统折子戏经典名剧《三滴血》、《铡美案》、《屠夫与状元》,台上名角表演得精湛绝伦炉火纯青,台下观众看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
民众听戏看戏,自己清唱作乐更成了生活重要内容,于是自发组成无数民间自乐班,于炎阳酷暑天,凛冽西风中,在城墙根下、护城河边、公园林阴中、小巷门楼前,随处可见秦腔的即兴表演,观众即演员,演员即观众,且不分男女老少皆可进去吼上几声,居然个个有板有眼字正腔圆,水平不亚于易俗社专业演员。
Hash:54321b1eedba4d62e739b5ab8ce5653bac1566e1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