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那些景点 山西有那些景点有鼓

导读:山西有那些景点 山西有那些景点有鼓 1. 山西有那些景点有鼓 2. 山西有腰鼓吗 3. 山西有鼓楼吗 4. 山西什么鼓出名 5. 山西的鼓文化 6. 山西的鼓叫什么 7. 山西拨浪鼓景区 8. 山西有什么鼓 9. 山西波浪鼓景区

1. 山西有那些景点有鼓

 是中国发明的。

山西这地方的锣鼓就是有名,其中尤其是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和禹都安邑那一大片地方, 那锣鼓如今确实已然是敲得威风满天下了,至今已知最早的一批原始之鼓也是在这片土地上发现的。1980年我们的考古工作者曾在山西省襄汾陶寺村的6座墓中 出土了七具用鳄鱼皮蒙制之“灵鼍之鼓”,用挖空了的树干作鼓腔的夏代木鼓遗痕,其中建鼓1面,悬鼓2面,扁鼓4面。

其年代约在4200年前的古人类墓葬。 显然,这七具木鼓所在的年代要比商代巫咸还要早至少近千年的时间。


2. 山西有腰鼓吗

山西民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山西的民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山西民歌的歌词,极其生动,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生动歌词令专业作者都赞叹不已,许多音乐工作者都不辞劳苦地来山西采风,经过他们的挖掘整理,《走西口》、《看秧歌》、《绣荷包》、《想亲亲》等民歌广为流传。

陕西民歌,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相互影响、融合创造、发展、流传下来的。陕西民歌散发着黄土地泥土的芬芳,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陕西民歌外在苍劲、悲凉、雄浑、质朴。内在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粹。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3. 山西有鼓楼吗

依云万状,诗里山川呈锦绣

拔地千寻,城中钟鼓振平阳

平阳鼓楼又名大中楼,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城中心,基座呈正方形,周长160米,楼高43.76米,依云逼日,为中国现存最高的鼓楼。始建于北魏,楼上存有金明昌七年(1196年)年铸2500余公斤大铁钟一口,其基座乃正方形,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四向券砌门洞在其基座正中十字相交,平阳鼓楼以其高大雄伟著称于世,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千百年来,邑中父老引以为荣,外地游客有口皆碑,此楼实堪为帝尧故都古老文明的象征。于1948年毁于战火。1983年,临汾市人民政府成立修复鼓楼委员会,倡议全市人民集资捐款修复鼓楼。1984年开工,1986年恢复原貌。


4. 山西什么鼓出名

《威风锣鼓》、《花敲敲》、《瞪眼家伙》、《牙鼓》、《花鼓》、《转身鼓》、《扇鼓》、《黄河锣鼓》、《五虎爬山》、《太原锣鼓》等,达18种之多,各具特色。尤其是《威风锣鼓》、《黄河锣鼓》、《太原锣鼓》、《花敲敲》更为突出。 《花敲敲》,又称花庆鼓,流行于新绛县一带,演奏时以竹、木乐器为主,整个锣鼓队由30余人组成。有鼓24面,代表21个节令。中间四个主要演奏者,传说分别代表牛、虎、狮子、麒麟,以镇邪恶。代表曲目是《秦王点兵》。表现历史上秦王屯兵绛州.军民一片欢腾的热烈场面。


5. 山西的鼓文化

1、方言

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

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使用人口约6305万。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部分地区有六个、七个或四个声调,有复杂的连读变调现象。

2、山西锣鼓

山西锣鼓以粗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现了黄河儿女纯朴、率直、激昂、豪迈的情怀,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有山西威风锣鼓、黄河锣鼓、太原锣鼓、花敲敲。

3、广灵剪纸

广灵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以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在中国剪纸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9年,广灵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部分申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

5、旺火

生旺火是山西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6. 山西的鼓叫什么

1、方言

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

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使用人口约6305万。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部分地区有六个、七个或四个声调,有复杂的连读变调现象。

2、山西锣鼓

山西锣鼓以粗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现了黄河儿女纯朴、率直、激昂、豪迈的情怀,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一鼓”。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有山西威风锣鼓、黄河锣鼓、太原锣鼓、花敲敲。

3、广灵剪纸

广灵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以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在中国剪纸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9年,广灵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部分申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

5、旺火

生旺火是山西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7. 山西拨浪鼓景区

1、拨浪鼓

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

拨浪鼓古称鼗、鼗鼓、鞉鼓。藏语称达玛如、达克、绕鲁、热巴穷格阿和卓尼鼓。纳西族称为东巴鼓、手摇鼓。又称小鼓、货郎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江南有些地区又称摇咕咚。

2、九连环

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2003年3月8日,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的王仲斌以3分57秒成功解出九连环,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3、陀螺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 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贵州等地方言称为"geluo"ge读第二音调,luo读第一音调。

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

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4、竹蜻蜓

竹蜻蜓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之一,流传甚广。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

旋转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

5、风筝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2011年4月16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在此间宣布,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8. 山西有什么鼓

《威风锣鼓》、《花敲敲》、《瞪眼家伙》、《牙鼓》、《花鼓》、《转身鼓》、《扇鼓》、《黄河锣鼓》、《五虎爬山》、《太原锣鼓》等,达18种之多,各具特色。尤其是《威风锣鼓》、《黄河锣鼓》、《太原锣鼓》、《花敲敲》更为突出。《花敲敲》,又称花庆鼓,流行于新绛县一带,演奏时以竹、木乐器为主,整个锣鼓队由30余人组成。有鼓24面,代表21个节令。中间四个主要演奏者,传说分别代表牛、虎、狮子、麒麟,以镇邪恶。代表曲目是《秦王点兵》。表现历史上秦王屯兵绛州.军民一片欢腾的热烈场面。


9. 山西波浪鼓景区

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文化:

原始社会又叫史前社会,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我们对该时期的研究主要基于考古遗址的发掘。从生产工具角度来看,原始社会又叫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各遗址中属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主要有: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蓝田人(距今约80万年前)、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前)、

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前)等。

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主要有:

裴李岗文化(距今约7000-8500年)、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6000-7000年)、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4500-6200年)、

良渚文化(距今约4000-5200年)、

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4500年)等。

【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是分布于河洛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

裴李岗文化是汉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来源。依据对不同遗址C14测年数据分析,裴李岗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7000至公元前5000年。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舞阳 湖遗址、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新密莪沟北岗遗址等。

从裴李岗遗址出土的文物内涵分析,考古学家认为中国的农业革命最早在这里发生,裴李岗居民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处于以原始农业、手工业为主,以家庭饲养和渔猎业为辅的母系氏族社会。它与同时期的河北武安县的磁山文化和陕西华阴县的老官台文化相比,处于领先地位。

裴李岗的陶器,是目前河南境内发现最早的陶器之一。从制作工艺和器物造型来看,裴李岗陶器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陶器。裴李岗时期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也有掺砂粒的夹砂陶。器物表面经过打磨,多为素面,少量的有篦点纹、篦纹、指甲印纹、划纹、乳钉纹和绳纹装饰。器型主要有鼎、罐、壶、三足钵、碗、勺等器型的生活用具。石器以磨制为主,有石铲、石斧、石镰、石磨盘等。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以圆形为主,亦有较少的方形房屋,有阶梯式门道。

贾湖契刻形成年代,早于安阳殷墟的甲骨卜辞4000多年,领先于素称世界最早文字的古埃及纸草文书,比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文字早2000年。新发现的甲骨契刻符号,为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实物资料。

裴李岗文化与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诸文化一起是仰韶文化的前身,故被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时期文化。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197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主要分布于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遗址比较密集的地区在武安县境内的洺河流域。除磁山遗址外,重要遗址还包括河北保定容城坡上遗址、河南淇县花窝遗址等。C14测年结果显示其年代为公元前5400至公元前5100年。

考古发现了较多的石镰、石铲、石刀、石斧,说明此时的农业生产已经进入“锄耕农业”阶段。磁山和花窝遗址出土的猪和狗的骨骼为原始家畜饲养提供了证据。各遗址普遍出土的骨簇、鱼镖等狩猎工具说明渔猎也是居民经济生活的重要辅助。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火候不高,前期多夹砂褐陶,纹饰有绳纹、编织纹、篦纹等,器形以陶盂和支座为主,亦有罐、杯、盘等,后期夹砂红陶和细泥红陶逐渐增多,三足钵数量较多,出现了与圆足罐等。石器多为磨制,亦有打制。住房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建筑,早期无门道,后期出现阶梯式门道。在磁山遗址中,发现80多个储粟窖穴,共约十万多斤。

磁山文化有三项“世界之最”——最早由人工培植粟类、最早饲养家鸡、最早种植核桃。

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提出了“裴李岗·磁山文化”,将它们视为同一种文化类型。也有学者认为它们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文化类型。总体看来,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后期比较接近。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除河姆渡遗址外,重要的遗址还包括余姚市丈亭镇鲻山遗址、三七市镇田螺山遗址、宁波市江北区傅家遗址,测定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发现,被断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残存尚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动物方面有猪、狗、水牛等家养的牲畜。

在人工制品上,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是斧等打猎工具,亦有装饰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发现中国最早的木制饰品“木 鱼”,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铲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纺织工具。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河姆渡陶器为手工制作,十分厚实,呈灰黑色,表面常打磨,常有绳纹,或雕刻植物、动物图案。其他的河姆渡手工艺品,包括粗陶动物及人偶,以及鸟类图案的木雕及象牙雕,其中以“双火鸟”纹雕刻最为知名。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西至河湟,北至河套,东至太行山−豫东,南至淮河–汉水流域,以关中豫西晋南地区为中心的广大区域。著名的遗址包括仰韶村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庙底沟遗址、大河村遗址等。

1922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村发现,这一发现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起始点。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仰韶村遗址。但有趣的是,仰韶遗址本身不再被认为是该文化的典型遗址,不过仰韶文化的名称却被保留了下来。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除农耕外仰韶文化的人显然还进行渔猎,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制的鱼钩、鱼叉、箭头等。

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由此可见仰韶文化有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在发掘的动物骨头中除猎取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大量狗和猪的骨骼,羊比较少。

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多绘有各种图形,器物表面多饰有绳纹、线纹,还绘有人面、鱼、鹿、植物等花纹,红底黑纹。在一些陶钵的口沿上还刻有各种符号,有20-30种之多。多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辨识出来,有的学者认为是汉字的起源,还有的学者认为不是汉字。

对于仰韶文化的内部分类、时间上的分类以及各个遗址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术界还有争论。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是继老官台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按时代顺序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龙山文化被看做它的继承文化。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是属太昊与少昊集团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以泰山地区为中心的山东中、南部以及江苏北部地区,晚期遗址的分布更广,东起黄海之滨,西到河南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淮北,安徽北部、河南中部也有受到该文化影响的遗存发现。1959年首次发现在山东省宁阳堡头村,遗址位于堡头村西和泰安的大汶口一带,故名。其中重要遗址还包括西夏侯遗址、王因遗址、刘林遗址、大墩子遗址等。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以夹砂陶和泥红陶制为主。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沙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有堆纹和篮纹。三足器、圆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为觚形器、釜形器、钵形器、罐形器、镂孔圈足豆、双鼻壶、背壶、宽肩壶、实足鬶、袋足鬶、高柄杯、瓶和大口尊等。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角、牙器也多而精致。从地层关系和陶器特征上都 明大汶口文化是龙山文化的前身。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牙的习俗,是流行于古代中国东方、南方的拔牙习俗的发源地。

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目前已发现30余个,可分为8类,其象形元素主要包括日、月、山、树、钺、锛、王冠等。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遗址。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良渚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其中圆盘玉称作“璧”,柱状玉称作“琮”。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从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随葬品,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只在少数墓葬中出现,代表良渚文化极有可能已经有了明确的阶级制度甚至是统治阶层。

2007年11月29日,杭州市政府与浙江省文物局在良渚遗址管委会联合召开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良渚古城遗址发现的重大消息。良渚古城遗址总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面积和北京颐和园相当,是目前所发现的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建筑水平最高的古城遗址,堪称“中华第一城”。

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良渚博物馆及相关学者已经整理出刻画符号超过600个,分布在500多件器物上,符号种类超过300种。出土文物的图片以及相对应的拓片、摹本等已汇编出版《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一书。多数专家认为这些刻符很显然在表达某种意思;即便不能完全承认是一种文字,也已经具备了文字的象形功能,是文字的一种“初始形态”。

【马家窖文化】

马家窑文化,为约公元前3300到公元前2100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瑞典考古学家安特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发掘该遗址,故名。马家窖文化源出自仰韶文化,与西北的齐家文化一样出土过早期的青铜器物。马家窑文化到底属不属于青铜文化仍有争议,甘肃省东乡林家遗址中曾出土过“青铜刀”,年代在公元前2900到公元前2740,为中国最早的青铜物品。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

在马家窑文化时期,农业发展较快。就目前考古发现情况来看,当时的居民种植粟和黍,主要以经营原始的旱作农业为主,同时大量使用石制、骨制、陶制和木制的农业工具。

马家窑陶器以彩陶为主,而且无论数量还是精致程度都堪称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冠,经典型的马家窑陶器包括细陶土制成的罐与碗,底色为黄色或红色,上有亮黑色的装饰。其装饰图形的特色为弯曲漩涡线条,中心点缀圆点,另外也有波浪形线条或平形交叉的线条设计,在罐或瓮上尤其常见。其他装饰还包括“之字形”粗线条、青蛙、鸟类、舞蹈人物等设计。其中尤以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发现的舞蹈纹彩陶盆最为有名。

已出现骨饰、石器、骨器,以及玩具如陶制波浪鼓等。此时期的青铜制作品规模有限,对当时经济方面无甚影响。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 性C14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除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外,还包括两城镇遗址、黑堌堆遗址、陶寺遗址、尧王城遗址等。

黑陶是龙山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区别于仰韶文化的根本特点。龙山文化的黑陶是继仰韶文化的彩陶之后兴起的一种制陶技术。黑陶源自于人们的生活用器,而后由于质地易碎,逐渐走出日常生活。如今,黑陶被作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龙山文化的黑陶尤其著名,其风格为器表漆黑光亮,器壁薄如蛋壳,据称部分器物口沿处最薄仅0.2毫米,因此又称为蛋壳黑陶。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有比较发达的畜牧业。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盛行。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龙山文化已经有了夯土建筑以及城墙甚至城堡的遗迹出现,夯土建筑是文明时代相当普遍使用的建筑方式,城墙甚至城堡的遗迹在龙山文化多处遗址均有发现,证明龙山文化极有可能已有了城市的雏型。

昌乐骨刻文字的布局和结构有规律可循,有些偏旁多次出现,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制作上和殷墟甲骨文类似。兽甲骨上所刻的“行列整齐”的图案符号比殷墟甲骨文更为原始,明显处于画(符号)与字的过渡状态。骨刻文与甲骨文,二者应具有某种传承关系,是解释中国汉字起源的新依据。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年代为公元前1800至公元前1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

二里头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炊器深腹罐、圆腹罐、鼎、甑、鬲,食器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鬶、盉、爵、觚,盛贮器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种罐瓮类容器,食品加工器刻槽盆等,构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

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区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建筑则分为大中型夯土台基、地面式建筑和半地穴式房屋等,墓葬的规模、葬具和随葬品也等各有差,显现出社会的高度分化。农业经济粟作与稻作并举,已有高度发达的铸铜、制造玉石器、制陶和制骨等手工业,最令人瞩目的是已掌握了用复合范制造青铜礼器的高超技术。


Hash:04b5d3822f20ea241b94968a444d2cb7a6f592f5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