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色的景点 山西特色的景点美食

导读:山西特色的景点 山西特色的景点美食 1. 山西特色的景点美食 2. 山西特色的景点美食图片 3. 山西的特色美食? 4. 山西的特色美食和著名景点 5. 山西特色的景点美食文化产业作文500 6. 山西旅游特色美食 7. 山西特色的景点美食有哪些 8. 山西地方特色美食

1. 山西特色的景点美食

1.过油肉,太原十大名吃之一,晋菜代表。在当地不管是大小餐馆、饭店都有过油肉这道菜。

2.刀削面,在全国皆有,但是山西太原刀削面最为出名。先将面粉和成团块状,将面一片一片地削到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加以其他食材共用。

3.荞面灌肠,晋地盛产杂粮,荞麦面较多,以五味调成糊而蒸制而成。

4.鸡蛋醪糟,晋祠江米为主料,用甜曲酿制而成,食用时冲入鸡蛋即可。糟汤酸甜爽口,酒香沁脾,有健胃消食之功效。

5.头脑,超源于明末清初。是用黄芪、良姜、羊肉、煨面、藕根、长山药、酒糟、腌韭菜八样原料配制而成的一种汤食,故而又名八珍汤。

6.猫耳朵,太原传统美食,形似猫耳,筋道爽口,味道鲜美。

7.老豆腐,一碗豆腐,浇上太原独有卤汁、韭菜花等调料,味道美极了,是太原人早餐的标配

8.羊杂割,始于元朝,就是把羊的心,肺、肝、肠、血等洗净煮熟,配上盐、大蒜、葱、姜等作料,在添加点老陈醋制作而成。

9.太原稍梅,就是太原烧麦,主料为五花肉,吃起来肥而不腻,香醇可口。

10.剔尖,由白面、高粱面、杂粮面、红面等制成,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广受大众青睐。

2. 山西特色的景点美食图片

1。蒸菜”便是以大葱为食材,上边覆盖一层薄薄的五花肉片,上锅用大柴火蒸制而成,吃上葱香伴有肉香,让人回味悠长,万荣人常以此为荣,津津乐道。

2,炸油糕,以面食为主的万荣人炸出的油糕风味独特,炸油糕的高手如林,不胜枚举,今年春天当地特意举办了一次万荣油糕大赛,名列冠军的就是这家“杨超油糕”,一家四口全以炸油糕为业,景区的摊位上当然会有一席之地,杨超油糕,皮脆里嫩,香甜可口,是老少咸宜,名气很大,没有招牌,人们也能找见他的位置。

3。凉粉炒馍。山西晋南的特色小吃炒凉粉比较常见,但万荣人却把凉粉与馒头炒在一起,把面食做出了花样做到了极致,农村人上集赶会喜欢都吃上一碗炒凉粉,然后泡搅拌上馒头,浇上油泼辣子,吃上才很有味道,聪明的万荣人发明了“凉粉炒馍”,就成了一道美食小吃,人们省去了拌馍块的麻烦事,并且吃起来会更有味道。这位叫王鸿润的中年男子便是典型代表,一个集市下来能卖300多碗。

4。油炸土豆片。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万荣人适应能力很强,发明自然不在话下,“油炸土豆片”也就应运而生,金黄色的土豆片穿成一个个大串,入油锅炸制,捞出来就像一个一个的钱串串,寓意美好,撒上调料,吃着别有风味,特别受年轻人的喜欢。

5。煎饼。农耕文明的晋南稷王山区,主食当为面食,巧手的万荣女人们,做出了各种花样,原本在夏天吃的“煎饼”,现在也流行与四季。据这位7旬的大妈说以前人就是用个小铁板烙制,是招待客人的美食,平常是很难吃到的,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了随时都可以吃上,她已经在景区卖了5年多了,2元钱一个,生意很火爆。

6。烤红薯。景区的广场上忽然闻到了一股烤红薯的香味,红薯的吃法一般多为蒸制,其次可以下锅熬汤,当然烤红薯最香,但是比较费功夫,弄不好还会烧糊,从前农村人大多数只是在冬季利用取暖炉的预热烤制,现今万荣人把这个美味当成了一种生意来做,一年下来也会有10多万元的收入。这位小哥的碳火炉子里还烤着玉米,独特的发明是不是让你想起了童年,在野外搭柴火烤玉米的回忆,也许里边还有被大人打屁股的故事。

7。饼子夹肉。在当地街头 常见到,景区里自然是少不了的美食,万荣县与稷山,临猗,河津,盐湖区相邻,饼子的形状受到邻居的影响,有圆形和月牙形,可是制作方式基本一样,金黄色的外皮,外焦里嫩,加上特制的卤肉,咬上一口满嘴香味,很受民众喜欢,吃了数千年,余香不断,代代相传。

8。烤馍片。近些年外地的小吃美食也传入了当地,烤羊肉串的摊位上,这位小哥特意推出了烤馍片,把孜然,胡椒,辣椒面,花椒面和食盐等制作成混合调料,洒在馍片上,吃着很过瘾,是年轻人喜欢的口味。

9。海锅。万荣人也和北方农村人的饮食习惯大体一样,都很喜欢吃羊肉泡馍,不同的是他们更喜欢用一个大铁锅来制作,俗称“海锅”,一碗一碗的从锅里舀出粉条,豆腐,与羊肉,然后泡上麻花或者饼子吃,当然“羊油泼的辣椒”是最后提味的必需品,不知道你能不能适应,反正老人们最喜欢这口了,想必一定很香很香,羊膻味很特别。价格从10元一碗起步,分为普通和优质。

10。油炸芝麻球。油炸食品在传统的小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流传千年不衰,花样繁多,尽管现在饮食专家不提倡多吃油炸食品,可是它的美味是很多人难以抵挡的,并且不时地推出了新产品,让人欲罢不能。油炸芝麻球好吃吸引散发着特有的清香,回味无穷。

3. 山西的特色美食?

山西阳泉过油肉,大同刀削面,太原打卤面

4. 山西的特色美食和著名景点

山西小吃历史悠久、口味独特、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

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以刀削面最为有名,可谓“面食之王”,它有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等特点,与北京的炸酱面、山东的伊府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

5. 山西特色的景点美食文化产业作文500

来运城旅游要吃的特色小吃 美食也是一种文化,有特色的小吃也可成为旅游业一道美丽的风景.本人搜集部分运城地区特色小吃,不知道你吃过几种.并希望你补充! 永济石子饼 石子饼全是发面,调料是小茴香、芝麻、花椒叶,面和好后放在一边,然后将放在深底边锅内的小石子用火烤至烫手,再用勺子不断翻搅,受热度均匀后,将烧热的石子舀出一半,放入另一热鏊上保持温度,再将余下的一半平摊锅中。

将推好的圆饼放入锅内石子上,再将舀出的热石子盖上,上焙下烙约5分钟左右即成。此时的石子饼白里泛黄,吃起来酥松喷香。麻花 麻花主料是精粉,配有油、鸡蛋、食盐等,将面和好在案板上揉搓,放入油锅可炸成。其特点是色泽金黄,脆酥可口,近年来又增加了油酥麻花、甜麻花、五香麻花、怪味麻花等系列产品。解州羊肉泡 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作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而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有诗云:“原汤优汁味鲜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据说,当年慈禧太后西去长安,听说解州羊肉泡馍很有名气,就派专使到解州为其取之。晋南醪糟 晋南醪糟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有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烹制醪糟,需先制作一个特别的风匣炉,状如打铁炉,炉口直径26厘米左右。通炉膛前方,焊接一节长约33厘米、前细后粗直径3.3厘米的铁皮烟管,另外还 一个大的黄铜瓢。用独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纯味正,清香悠长。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汤醪糟、蛋花醪糟、桂圆醪糟、三仙醪糟等十余个品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大众化羹汤。永济牛肉水饺 永济名吃——牛肉水饺,轻轻咬开薄薄的饺子皮,鲜嫩的牛肉娇艳欲滴,扑鼻而来的葱花香味,吃一口还可喝一口清淡的饺子汤,香而不腻、回味无穷。并且价格也不贵。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是闻喜县生产的著名糕点类食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煮饼外裹一层芝麻,滚圆状。将芝麻团掰开,便露出外深内浅的栗色皮层和绛白两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营养丰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腻,久不变质,越嚼越香。新绛鸡蛋旋子 饼在我国古代是各种面食的总称。《说文解字》说:“饼,面食也”。在火上烤或者烙的,统称炉饼。新绛炉饼种类颇多,当新绛鸡蛋旋子(鸡蛋烙饼)为佳。鸡蛋烙饼,当地俗称鸡蛋旋子,先烙好葱花饼,然后单 面或者双面粘上鸡蛋即成。皮簿味香,油而不腻,食之无腥,为新绛县独有。特点:香、酥、软、绵,老少皆宜。芮城麻片 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产于黄河北岸的芮城县。是用芝麻、小米汤、熟面粉、大豆油、柠檬酸、广东榴花白糖等十余种原料和质软甘甜的芮城井水精制而成。片薄如纸,晶莹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老幼咸宜。在市场上享有声誉。稷山酿菜 酿菜是稷山县的传统菜肴。清末年间就已驰名河东。当时有一句顺口溜:“稷山酿菜好,稷山酿菜香,不尝酿菜味,枉来稷山城。”现在,稷山县不论城镇还是乡村,设宴待客席上少不了酿菜。制法: 将鸡里脊肉的白筋一根根抽去,用菜刀背将肉砸成浆状。把鸡蛋清加上食盐、味精等调料拌入浆状鸡肉作为“酿馅”。把蛋黄搅匀倒入洪热的平底炒锅中来回转动,摊成薄薄的煎饼状的“酿皮”,用“酿皮”包卷“酿馅”成菜卷状,在蒸笼中蒸十多分钟。蒸酿菜是致活。主要是掌握气。气大了,会使酿菜变粘,气小了会使酿菜变形。酿菜里可以加配名贵的海菜丝,加配上木耳丝,就叫酿木耳。包卷上海参丝。又叫酿海参。蒸好的酿菜卷下笼后切成片,配好清汤,一烩即可,烩好的酿菜片都是漂浮在汤上面的,如果少用了鸡蛋或掺了假,酿菜就沉到碗底。特点:酿菜菜形如同切好的香肠片,像“金钱”一般漂浮在汤清见底的碗里,味醇香可口. 晋南蒸碗 此菜精选上好酥肉、过油五花肉、过油馒头丸子、炸豆腐、炸地瓜、鸡蛋叶上蒸笼蒸15-20分钟,出笼用多味调料、高汤灌汁、撒葱花、姜蒜末、滴少许香油即为成品。色泽金黄、咸香爽口、为山西晋南传统婚宴名菜。万荣凉粉饸饹 万荣凉粉多用红薯粉面制成,白晶透亮,清凉爽口,与色泽青黄、软绵筋道的饸饹一起被抓入敞口的浅碗里,调上鲜红的辣椒油,拌上生蒜泥、芥末、花椒等调味品,入口满嘴生麻,麻中酸香,越吃越有味。宝井大刀羊肉面 宝井大刀面讲究匀、细、面硬、叶子薄、切条细,其中的两样调味也要特别过关,一是本地自酿的米醋,另一种则是自家沤制的面酱。大刀面的制作过程也十分精细,羊汤用羊的骨头架子熬炖;羊肉必须煮到烂熟,酱汤熬制至少要在两小时以上。大刀羊肉面煮的特别烂,面煮的软,再加上酱、醋香,吃一口满足留香。荣河拌菜纸卷 荣河拌菜常以大葱、芹菜、白菜为原料,将面粉、盐和调料粉放入切 的菜中,上下搅匀之后盛入盘中,再用面粉拌匀粉条和肉片,铺好芹菜之上,蒸熟后香气扑鼻。纸卷菜配上肉末、粉条,为防止面皮裂口,用麻纸进行卷包,因此菜卷也叫纸卷,蒸熟之后,透明的面皮加脆绿的菜馅,色、香、味十分诱人。垣曲米其 俗称合子饭,由花生豆、黄豆、南瓜、小米混制而成,把淘净的大豆、花生豆、江豆、小米、玉米糁等先煮好,放进南瓜、豆角等蔬菜,精心熬制之后再放进面条。接着把热油调入锅中,大伙熬一会儿,食用时浓香可口,营养丰富。垣曲锅盔、煎饼 锅盔用温水和面,配以优质的芝麻,面和好后用擀面杖擀成圆饼,用上下两片鏊,木炭火上烤下烙而成,烤熟后锅盔皮色金黄,外焦内脆,能煮耐嚼,适宜做干粮携带。煎饼是由面粉加鸡蛋,用清水和匀成糊状,然后包进由葱粒、精盐、五香粉等调料制成的葱花,再将面团推擀成薄饼,放入锅内铺开,煎熟后两面金黄、皮薄味香、油儿不腻。芮城泡泡油糕 芮城泡泡油糕用白面、猪油、糖、陈皮、香料等,经过烫面、制馅、油炸等复杂工序做成。油糕从油锅捞出后,糕表面鼓起许多泡泡,看上去象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白中微黄,泡似银絮,吃起来香甜酥脆。芮城阳城卤肉 阳城卤肉具有皮软、色鲜,味美而不腻,久放而不腐,酥烂适口等特点。其水煮肉至沸后加入调料煮熟,卤汤可连用多次,用阳城烧饼夹卤肉为芮城的名吃。闻喜葱花饼 源于明代,因其饼内压有葱花,故名“葱花酥饼”。它层多且薄,到口酥香,余味悠长,在北京市与平遥牛肉、山西削面齐名,被誉为山西的三大名吃。

6. 山西旅游特色美食

1、刀削面

刀削面

刀削面(外文名:Daoxiao Noodles),是山西大同市的地方特色传统面食,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流行于北方。

操作过程:将面粉和成团块状,左手举面团,右手拿弧形刀,将面一片一片地削到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加入各种口味的臊子、调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为著名。山西刀削面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与北京的炸酱面、河南的烩面、湖北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中国五大面食,享有盛誉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2、山西汾酒

山西汾酒

汾酒,中国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称“杏花村酒”。

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誉为最早国酒,国之瑰宝,是凝聚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和劳动成果。

3、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是山西晋中地区平遥县的特色传统名菜。平遥牛肉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美食文化的精华之一,古汉时就有“卖刀买犊,卖刃买牛,游刃有余”的对牛肉加工的描述。

据传,早在明代平遥牛肉已闻名遐迩,至于。到了清代后期和民国年间,平遥牛肉已成为达官显贵宴客的必备之品。史载清末,慈禧太后途经平遥,享用平遥牛肉后,闻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将其定为皇宫贡品。到本世纪30年代,平遥牛肉已 销北京、天津、西安等地。当时,每逢秋冬季节,各地行商纷至沓来,贩运牛肉,使平遥牛肉闻名北国。1956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食品名产展览会上,平遥牛肉被评为全国名产。远销朝鲜、蒙古、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4、山西老陈醋

山西老陈醋

山西老陈醋是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产,属于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它的生产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山西老陈醋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2011年8月7日,山西权威部门称当地所产老陈醋安全可靠可放心食用。

按照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山西老陈醋产品质量新标准,山西老陈醋不用再标注保质期,且只有酸度为6度才能被称为正宗的老陈醋。

5、沁州黄小米

沁州黄小米

“沁州黄”是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吴琠 在朝任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时,将檀山产的“糙谷米”献给康熙帝品尝,帝悦,问:“此米产自何地?”吴答:“沁州。”皇帝便赐封为“沁州黄”,并封为贡米。从此“沁州黄贡米”沿袭各代,名扬天下。沁州黄不仅形体金黄 ,味道香美,而且营养丰富 ,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它所含的脂肪量、蛋白质、可溶性糖类的含量,都高于普通小米。它与山东金乡县的马坡金谷小米、章丘县的龙山小米,河北蔚县的桃花米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米”。因而常常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也曾在广州交易会和印度国际博览会上赢得好评。

6、交城骏枣

交城骏枣

交城骏枣是全国四大名枣之一,肉质细而松脆,味甜汁多,一九八七年上过国宴,一九九零年被选定为亚运会特供果品,一九九七年荣获澳门首届国际医药、营养、保健产品博览会“国际最高金奖”,一九九七年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和一九九九年中国国际农精品博览会两次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骏枣形态独特,呈瓶形或上细下粗的圆柱形。色泽深红,皮薄肉厚,核小果大,脆甜味香,果肉重量占总重量的95%以上,故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说。此枣味甜质脆,生食制干均优。鲜枣含糖28.69%,含酸0.45%,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

7、孝义火烧

孝义火烧

孝义火烧 是山西省孝义市具有独特风味的一种传统饼类小吃。孝义火烧种类众多,各人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的口味食用,火烧味道鲜美,口感酥脆,绵软不粘,香鲜可口,层次均匀,质地酥脆,宜于热吃。

孝义火烧有糖火烧、菜火烧、咸火烧之分。咸火烧是内包咸盐和茴香,上鏊烙烤。食时,若佐以葱花、大蒜、醋、酱油、盐、味精,更是美味可口。

8、应县紫皮蒜

应县紫皮蒜

应县紫皮蒜,山西特产,因主产于山西省应县小石口村而得名。其特点是: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包衣紧密,不仅名闻三晋,而且远销日本、东南亚,享有声誉。可调味又可作药,堪称“金不换”。

9、剔尖

剔尖

剔尖又称拨鱼、剔拨股,是发源于山西运城、晋中等地,流行于晋、蒙、陕、冀等地的一种传统面食。剔尖的制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广受大众青睐,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剔尖两端细长,中间部分稍宽厚,白细光滑,软而有筋,浇上浇头,再配以调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一般来说,白面、高粱面(一般要加榆皮面)、杂粮面、红面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剔尖。一名高手,利用特制拨板、铁筷剔出的红面剔拨股,粗细只有0.5厘米左右,半个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餐。剔尖技艺之高 ,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白面剔尖,更是中部家庭妇女的拿手好戏,较红面剔尖速度更快,变化更大。

10、太谷壶瓶枣

太谷壶瓶枣

太谷壶瓶枣,山西省太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壶瓶枣是中国最好的枣品种之一,主产晋中市的太谷县,其枣实个大、皮簿、肉厚,风味甘美,享有盛誉,在全中国和山西省屡屡获奖。

11、寿阳豆腐干

寿阳豆腐干

“寿阳豆腐干”是寿阳传统地方特色产品,寿阳豆腐干制作历史悠久,豆腐作坊遍及乡村集镇,寿阳豆腐干用当地产优质大豆制成。由于土质和气候适宜,寿阳大豆颗粒饱满,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且品种多,产量高,豆种纯正优良。用传统工艺精制的豆腐干,低糖、微咸,口感细腻,味感清香,具有高蛋白质脂肪,高维生素低胆固醇等特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寿阳豆腐干广泛用于饭店、家庭、旅游、军需等多方面。在1993年山西省首届农产品博览会和1995年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寿阳豆腐干均获银奖。

12、大同黄花

大同黄花

大同黄花是大同三黄两白地理标志之一。黄花,学名萱草,俗称金针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嵇康《养生论》神农经上,有“萱草忘忧,乐为食之”的记载。

大同县是山西省黄花的主要产区之一,从明朝开始,就享有“黄花之乡”的盛名。

13、王过酥梨

王过酥梨

王过酥梨,产于运城盐湖区王过村。由于“小气侯”特殊,王过酥梨果实大,色泽金黄,皮薄,肉质细嫩洁白,汁多味甜,酥爽可口,为梨中上品。含有多种维生素,食后止渴、下火、化痰。王过酥梨既是鲜食佳品,又是梨罐头、梨膏加工的上等原料。

王过酥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8%,总酸量0.09%,固酸比为142.2,维生素C0.78%,果型指数1.07,平均单果重364g,并富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钙、铁、磷等微量营养元素,食后止渴、清火、润肺、止咳、化痰,能起到祛病养身之效,所以一致被人们作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馈赠待客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佳品。

14、太谷饼

太谷饼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

15、大宁西瓜

大宁西瓜

大宁西瓜,山西省大宁县特产。该县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西瓜种植。所产西瓜含糖量高,瓜体大,皮薄肉脆,见刀口裂,甘甜清脆,口感独特,2011年,获中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大宁西瓜特点含糖量高,所达12-15度,瓜体大,皮薄肉脆,瓜内全是红沙瓤,点缀几颗黑色籽,见刀口裂,浓甜的汁水顺刀而下,吃起来,甘甜清脆,口感独特,更为主要的是西瓜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果糖,具有清热解署,降压,利尿等疗效。

16、柳林大红枣

柳林大红枣

柳林红枣已有1300多年栽培历史,柳林红枣以其个大、皮薄、核小、肉厚、色鲜,味甜而闻名全国,素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称,其成熟果含糖量70%左右,蛋白质1.2%,脂肪0.2,铁0.5%以及磷、硼、维生素B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尤其维生素C含量每克中高达500毫克,是苹果、梨、香蕉、鲜桃的80倍,具有养胃健脾,益气生津、活血化於之功效,特别是所含抗癌物质“环磷酸腺甘”居全 红枣品种之首。近年来,在推进强县富民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把红枣作为全县经济的主导产业,着力培育。红枣栽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红枣产量达到了3000万公斤,1998年被农业部和中国特产之乡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17、过油肉

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传统菜肴,号称“三晋一味”,其起源有多种说法,各地的做法也不一。较著名的有大同、太原、阳泉、晋城过油肉,晋城的“大米过油肉”,特色是多汤水,搭配刚出锅的大米饭一起吃堪称一绝。

“过油肉”在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区都有,而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制作上都与众不同,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7. 山西特色的景点美食有哪些

在很多的印象中山西一直不是旅游首选的目的地,毕竟西边有一个陕西,南边有河南,北边有内蒙古,不论是哪个城市,都有非常亮点的景点,因此山西夹在中间就比较尴尬。再则山西的景点大都是历史人文以及古建筑为主,大部分游客的旅行审美还仅停留在自然风光中。

不过小马的看法却不一样,在我看来,正因为如此小众,才更值得一去,况且山西古建筑在国内可谓是首屈一指。那么如果是第一次来山西的话,完全可以把太原作为第一站。

关于太原,小马的推荐理由:

1、相比平遥古城和大同的悬空寺,太原游客不多可谓是省内的一处没被完全发掘的旅行宝地。

2、很多人会觉得太原的旅游资源太少,毕竟这座城市几乎很少会出现在全国旅游城市排行榜中。但其实太原的旅游资源还是非常多,像小马逛的山西省博物馆,晋祠,纯阳宫,双塔寺,崇善寺,不少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文保控或者人文爱好者一定会惊喜满满。

3、太原是个历史古都,不是现代化的城市,所以太原即便是省会依然保持着一种浓浓的市井生活。

下面小马来推荐几个适合第一来太原旅行值得打卡的景点:

晋祠

推荐:五星

推荐理由:晋祠门票虽然高达70元,但个人觉得非常值得买。这是我在太原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可以说里面是一步一景,处处都是惊喜。如今晋祠内还保留着几十座古建筑,以及众多技艺高超的雕塑都是来晋祠的理由。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晋祠,那么可以重点看一下这几个地方,圣母殿、难老泉、木雕盘龙、鱼沼飞梁、金人台。

圣母殿看点:重点可以关注里面宋初的雕塑,尤其是40尊女侍者,每一尊不论是姿态还是举止都无一雷同。

鱼沼飞梁看点:这可是建于宋代的桥梁,堪称中国的第一座立交桥。

金人台看点:这个台不算大,也不算华丽,起初给小马的印象就是有点过于简单。但细细看着四尊铁人,你会发现却也算是古朴和精致,其中西南边的为北宋时期保存至今依然完好的铁人。

总之,晋祠的景点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不过这里说的晋祠是收费的那个景区。外面新建的晋祠公园景区其实都是新建筑,看点比较一般。但是外面很多野导游会推荐你参观,所以切记要拒绝他们。

如下图小马所标注的打勾的地方为值得去的老晋祠景区,打叉的区域为新晋祠公园。

怎么去晋祠:在市区有不少公交可以前往晋祠公园。太原火车站可以乘坐804支路,856路公交前往晋祠公园站,然后步行3公里穿过晋祠公园就能达到晋祠收费景区。

纯阳宫

推荐:四星

推荐理由:

这个景点可以说是我误打误撞进去的,当时只看到一座山门, 是就买票进去。但是惊喜还是挺多的,纯阳宫始建于元朝,如今的规模还算挺大的,重点可以关注里面历朝历代的石刻,其中不少还是北魏或北齐的佛像,造型精美,所以如果你喜欢石刻的话,那么到了太原一定要来看看。

怎么去纯阳宫:

山西省博物馆

推荐:四星半

推荐理由:

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底下文物看陕西,那么到了山西太原后,山西省博物馆怎能错过?如果你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山西五千年历史的话,那么一定要先到山西博物馆,这里可以是云集了众多的山西文物。

小马最喜欢的就是里面北魏的佛像,当然还不能错过的就是晋侯鸟尊,鸮卣,龙纹玉环,彩陶罐,北魏时期的木板漆画等文物。

tips:

重点可以关注一楼的北魏佛像展馆,二楼的晋国霸业,文明摇篮和夏商踪迹,三楼明清晋商等。

其他还可以重点关注的景点有双塔寺,龙山石窟,蒙山大佛有时间的话都可以打卡。

当然如果你喜欢逛街的话,那么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柳巷,虽然很多人说这里太商业化了,但是作为第一次来的游客还是非常值得来打卡的,不过切记尽量不要在这里买东西或者吃东西,因为价格相比其他地方,这里的物价一点也不便宜。

太原的旅行如何规划?

如果是第一次来太原的话,那么可以在太原预算两天的时间,来好好感受这座古城带给你的魅力。

第一天:

上午:崇善寺--纯阳宫--永祚寺(双塔寺) 主要看的就是三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适合喜欢人文和文保控的游客

具体游览线路如下:

下午:山西省博物馆,个人建议预算3个小时。 山西省博物馆的看点很多,完全可以用半天的时间好好的去逛,一定会给你带来惊喜。

第二天:

由于晋祠离市区比较远,加上晋祠的看点众多,所以完全可以花一天的时间好好的逛逛。

太原有什么值得品尝的小吃?

打卤面

可以说这是来太原非常值得一试的面食,据说只有特定的卤才叫打卤面。据说山西每个地方对于面食的选材和审美各有不同。比如大同代表就是刀削面,晋中就是剔尖,而太原就是打卤面。面条筋道又不硬,口感爽滑,浇头丰富,有腐竹、虾皮、木耳、鸡蛋等。

哪里吃卤面比较适合:晋心面生活馆,晋一卤打卤面,老君瀛打卤面,亲贤打卤面等值得一试。

烧卖和羊肉饺子

如果你喝不惯当地与众不同的头脑,但是一定不会拒绝烧麦和蒸饺,可以说这种小吃皮薄馅多,如果想要更地道的方式去体验,那么一定要赶早到清和园或者认一力品尝,说不定晚了就没了。

莜面栲栳栳

虽然太原的栲栳栳不算是山西最地道的,但是如果你的第一站刚好是太原的话,那么这一道名小吃也算是不能错过。

过油肉

如果说哪道菜最具太原的风格,那么一定非过油肉莫属。可以说太原几乎所有的餐厅都会有这道菜,个人觉得还是挺喜欢的,味道又甜又咸还带点酸味,特别下饭。

除此之外,在太原还不能错过的小吃还有头脑,羊汤,羊杂割,太原老豆腐等,都值得打卡。

其他旅游总结:

怎么去太原:

个人建议大家乘坐飞机前往太原,因为不仅票价便宜还能省时间,以杭州为例,乘坐飞机经常可以买到300+的机票。

要知道从杭州到太原乘坐高铁票价就要600左右,用时9个小时。

防坑贴士:

在晋祠公园会有很多黑导游,切记一定不要选,尽量选景区内正规的导游。如果不想请导游的话,可以自己用手机使用语音导览。

住宿建议:

太原景点比较集中,所以一 个人推荐住在火车站或者五一公园旁边,出行比较方便。下图就是小马标注的住宿区域。

以上就是小马分享的一些太原攻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 山西地方特色美食

一、太原地早餐“头脑。“头脑”是太原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头脑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为药膳食品,对人体有着滋补作用,效果甚佳。传说,明亡后一代名医傅山隐居故里,侍养老母,创制了“八珍汤”让母亲康复。后他将此点传授给一家饭馆,以“清和元”挂牌。“八珍汤”则易名为“头脑”。每当傅山给体弱需补的人看病时,便告诉他们去“吃清和元的头脑”。意指去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此品属滋补药膳,是在一碗面糊里,放上三大块羊腰窝肉、一块藕鲜和一条山药,吃时撒上3.3厘米长的韭菜节。(孙涛的《朱衣道人》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其中的八珍为:黄芪、良姜、羊肉、煨面、藕根、长山药、酒糟、腌韭菜)。

二、羊杂割。“羊杂割”又称“羊杂碎”,是山西的一道地方名小吃。走在山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经营“羊杂割”的小店,门面不大,生意红火。一般每家店都是放一口大锅在火上,里面有老汤,配好的羊杂都放在一起等待下锅。每来一位客人,老板会问你吃几两。意思是你要加几两肉,价钱根据你要的肉的多少来决定。不要以为羊杂就是纯肉的哦,里面会配上粉条。各家的老汤不同配料不同,做出来的口味各有千秋。

三、刀削面。削面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条条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四、剔尖。剔尖又称拨鱼、剔拨股,是发源于山西运城、晋中等地,流行于晋、蒙、陕、冀等地的一种传统面食。剔尖的制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广受大众青睐,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剔尖两端细长,中间部分稍宽厚,白细光滑,软而有筋,浇上浇头,再配以调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一般来说,白面、高粱面(一般要加榆皮面)、杂粮面、红面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剔尖。一名高手,利用特制拨板、铁筷剔出的红面剔拨股,粗细只有0.5厘米左右,半个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餐。剔尖技艺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白面剔尖,更是中部家庭妇女的拿手好戏,较红面剔尖速度更快,变化更大。

五、莜面栲栳栳。莜面栲栳栳(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属于晋菜。“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象“笆斗”,民间叫“栳栳”。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它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Hash:c232c8368b01b19212165cb119dbfd2cbf2bbe8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