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什么名胜古迹

1、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大鹏新区大鹏镇鹏城村,占地约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赖恩爵、赖信扬、赖恩锡、刘起龙、刘黑仔等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

2、赤湾古炮台

赤湾古炮台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分东、西两侧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面。

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在鹰嘴山头。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全高约3米多,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炮台士兵的居屋。南面的高台宽约8米多,是运用炮位的场地。

3、龙津石塔

龙津石塔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沙井镇沙四老村的河涌边,用粗砂岩材凿制,当地的人们叫它花塔公。龙津石塔是古代人用于镇水的风水塔。整个塔并不高大,单层方形塔身,下为方形竹节角柱须弥座,上为缵尖塔顶。

塔身正面为浮雕半身佛像,两侧镌刻双手合十、仗剑除妖形象以及佛经咒语,背面刻有“嘉定庚辰立石”的字样。由此可知,该塔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220年,距今七百八十五年,是深圳现存年代最早的地面建筑。

4、赤湾天后宫

赤湾天后宫,也叫天后博物馆,坐落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赤湾村旁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风光秀丽。

其创建远溯宋代,其营造气势宏伟,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规模日隆,明永乐初年,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远下西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赤湾天后宫为其重要一站。 以天后宫为中心的“赤湾胜概”是明清时期“新安八景”中的第一景。

5、咸头岭遗址

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大鹏街道办事处咸头岭村, 面积30000平方米。该遗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发现的,出土的遗存有新石器时代和商时期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最为重要。根据碳十四测定的数据,该遗址应距今7000―6000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鹏所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湾古炮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津石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湾天后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咸头岭遗址

1、大鹏所城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大鹏新区大鹏镇鹏城村,占地约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赖恩爵、赖信扬、赖恩锡、刘起龙、刘黑仔等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2、赤湾古炮台赤湾古炮台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分东、西两侧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面。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在鹰嘴山头。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全高约3米多,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炮台士兵的居屋。南面的高台宽约8米多,是运用炮位的场地。3、龙津石塔龙津石塔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沙井镇沙四老村的河涌边,用粗砂岩材凿制,当地的人们叫它花塔公。龙津石塔是古代人用于镇水的风水塔。整个塔并不高大,单层方形塔身,下为方形竹节角柱须弥座,上为缵尖塔顶。塔身正面为浮雕半身佛像,两侧镌刻双手合十、仗剑除妖形象以及佛经咒语,背面刻有“嘉定庚辰立石”的字样。由此可知,该塔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220年,距今七百八十五年,是深圳现存年代最早的地面建筑。4、赤湾天后宫赤湾天后宫,也叫天后博物馆,坐落在广东省深圳市南 山区赤湾村旁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风光秀丽。其创建远溯宋代,其营造气势宏伟,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规模日隆,明永乐初年,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远下西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赤湾天后宫为其重要一站。 以天后宫为中心的“赤湾胜概”是明清时期“新安八景”中的第一景。5、咸头岭遗址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大鹏街道办事处咸头岭村, 面积30000平方米。该遗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发现的,出土的遗存有新石器时代和商时期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最为重要。根据碳十四测定的数据,该遗址应距今7000―6000年。

Hash:6d27bcba0f3d7e556891c97b98f177816f72b0e1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