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旅游局人事任免 石棉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导读:石棉县旅游局人事任免 石棉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1. 石棉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2. 石棉县人民政府领导 3. 石棉县各局局长 4. 石棉县干部任免 5. 石棉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督查工作

1. 石棉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邮编:625000 代码:511800 区号:0835 拼音:Yǎ ān Shì 英译:Yan'an City

  雅安市是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省境中部,东邻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南接凉山州,西接甘孜州,北连阿坝州。全市总面积15303平方千米。总人口156万人(2012年)。辖2个市辖区、6个县,即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市政府驻雨城区汉碑路6号。

2. 石棉县人民政府领导

最高海拔高度是4021米。

汉源县隶属四川省雅安市,位于大渡河中游,四川省雅安市西南部,介于东经102°16′—103°00′,北纬29°05′—29°43′之间。

东邻乐山市金口河区和眉山市洪雅县,南连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西靠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和雅安市石棉县,北接雅安市荥经县,历为通往雅、康、宁交通咽喉,是川西交通次枢纽。

2009年5月到11月,历经酷暑和金秋,汉源农村移民6个集镇、31个安置点和2个分散安置区凝聚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和6000万湖北人民的援建深情,承载了6031户17843名内安移民群众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2009年11月1日,瀑电成功下闸蓄水。而在距大坝几十公里之外的汉源库区,已有近1.5万农村移民举家搬迁入住新家园,开始了新生活。

大渡河横穿东西,流沙河纵贯南北,形成了四周环绕,中部河谷低平的地势。全县属于北温带与季风带之间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四周环山,谷深岭高。

具有开发前景而未开发的矿产资源:砂金矿。

3. 石棉县各局局长

由在长征中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

战斗经过: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

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一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二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一营冒雨分3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红一团开始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

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分成两批,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人先渡河,孙继先带领第二批8人再渡河。十八名勇士冒着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十八名勇士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敌人的重重火网,终于登上了对岸。 敌人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智能双全的勇士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扩展资料

一、强渡大渡河:

强渡大渡河,是指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 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

二、历史背景: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地。

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三、事件意义:

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能否渡过河去,是中国革命的关键。为了渡过大渡河,在作战开始前,先遣队首长对这次作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们同作战部队一起制定渡河方案,并强调这次渡河作战的重要意义,从而使作战部队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勇气,为作战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石棉县干部任免

关于白氏最早进入云南的时间,据白凤毛编修之《中华白氏》记载“明洪武七年(1374年),白俱偃最早到云南。是年,白俱偃从南京应天府桥树湾高石坎奉命督师,同吴国公征南到滇,平定后落籍昆明三世街;其次是白进表。原籍陕西西安府咸阳县大枣里白家村,于明嘉靖末年任指挥使出征滇东北,荡平匪乱后,落籍于镇雄芒部城贝屯。”

其实,远在宋皇佑五年(1053年),白敏中一支嫡系后裔开始进入云南。近年来发现的《故大师白氏墓碑铭并序》,系云南大理市五华楼所出元碑。此碑高1.13米,宽0.60米,厚0.15米,两面刻文。每面各十七行,行约三十五字。从碑文记载来看,墓主白长善卒于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其子旋即乞文志墓来,当立于元成宗大德年间(按大德纪年至十一年)。

白长善,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从弟白敏中之后,其八世祖白和原从侬智高起事,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侬智高兵败,和原等人从侬智高逃大理。据碑载:“……有和原从之,即(白)敏中之苗裔……江,降于大理,其医术之妙则和原,文学……大理文学、医方、巧匠于斯而著……是时黄玮以文学,和原……林,升和原为医长”。方龄贵根据《故大师白氏墓碑铭并序》记载考辨为:1053年随侬智高一起逃往大理的人当中,不但有士兵,还有象黄玮那样的文学家,白和原那样医术精湛的医士,并有一些能工巧匠。这些人对发展大理的文学、医术、工艺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据碑,白和原是白敏中的苗裔,而白敏中是居易之从父弟也”,这跟《旧唐书.白居易传》所载“敏中字用晦,居易从父弟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白和原应为汉族人,随侬智高来到大理,当过“医长”,成为医药世家。墓主白长善 是白和原的八世孙,十三岁时上侍上国公高隆;道隆七年(大理国年号,大概为1245年),又以医药而为姚 州会川等节度高庆的侍从,娶李氏坦绰明朱之孙监府事宗救之女。 与白族上 层关系密切,事迹愈显,还以僧长而做了 “大师”。

高庆 弟高通袭姚州节度,白长善复事之。天定三年癸丑,蒙古军南下,长善和高通苦守会川,至丙辰岁,复归姚州,被任命为姚州僧长。中统二年高通死于蒙古人之手,悉以其田宅给了白长善。至元元年舍利僧举事,长善率先归元,请复封高通之弟高坚于姚州,长善助其安辑人民。至元十七年,段参政持大宝藏朝见回来,授长善以“大师”之号,赐与他三十双田(双,田制单位 ,五亩曰双)。元贞元年,某王以白长善医药有验,常置左右。大德三年(1299年)已亥,段都元帅有疾,请白长善药灸,不幸染疾而卒 有效,享年七十三岁。

先说两个地名姚州和会川。《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安抚大使李英,以此州内人多姓姚,故置姚州。”天宝后废。南诏改弄栋节度。宋大理改姚府。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复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姚安县北十九里光禄镇。天历元年(1328) 为姚安路治。明为姚安府治,治所迁今姚安县城栋川镇。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属楚雄府。1913年废为县。另有唐武德四年 (621) 置姚州,治所在余姚县(今浙江余姚市) 。不过唐武德七年 (624) 废。所以碑文中记载之“姚州”当属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姚安县。会川,南诏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石棉、甘格、冕宁、西昌、德昌、会理、会东等县市,大理时改为会川府。

综上所述:一、白姓进入云南的最早时间为宋皇佑五年(1053年)始祖为白和原;二、根据碑前文“……木茂,源远则流长,此修德者之所宜銮,今白氏其庶几馬。虽经世变迁徙,而名德……世其家,岂非积行累德之所致乎!大师姓白氏,讳长善,大师白兴智……”及碑文最后记载“其子远来,欲刊诸石传示久远,乞余为文……”可知,白和原享年73岁,至八世孙白长善一直处于社会上层,是名门望族,其族人及后人应不在少数;三、根据碑文记载可知,白长善家族生活活动轨迹为姚州和会川,这两地极可能有其后人传播繁衍。四、自白中原至白长善几代从医,家族堪称为“中医世家”;五、白姓繁衍传播中,不都是白居易苗裔,很大一部分应为宰相白敏中后裔。

5. 石棉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督查工作

大姚县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金碧镇。2014年,大姚县总面积3536平方千米,辖8镇4乡,总人口29.03万人(2010年),县境内居住着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1.7%,其中,彝族人口8.4万人,占29%。2013年GDP为47亿元。

大姚县是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首个核桃生物产业基地,西南核桃交易中心,并且是中国彝剧的诞生地,是中国云南省省级园林县城,素有"三乡露铜"、"五井喷盐"、"文化名邦"之说。

大姚县境内拥有西南第一高瀑布--三潭瀑布、唐代大姚白塔和现存的世界体积最大的孔子铜像。

历史沿革

县域内有大姚河,源出镇南县北十八盘山,纳诸水入金沙江,县以河为名。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始置蜻蛉县,属越雟郡。东汉为蜻蛉县,属益州越雟郡。

三国蜀汉为蜻蛉县,属益州云南郡。

西晋为蜻蛉县,属宁州云南郡。

东晋至南朝梁为蜻蛉县,属宁州兴宁郡,南朝齐、梁为兴宁郡治。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朝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在境内置褒州领扬波(今金碧)、乐疆(今龙街缴末)两县;置西濮州领马西县(今新街大古衙),兼领天池、盐泉、涌泉、甘泉4县。贞观十一年(637)为西濮州,领蜻蛉、濮水、铜山、歧星4县。唐南诏国时为弄栋节度弄栋城。

宋大理国为褒州大姚堡,属弄栋府。

元宪宗七年(1257)废褒州置大姚堡千户所,属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1274)改置大姚县,改属姚州;元天历元年(1328)改属姚安路军民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姚安府,属云南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置姚安军民府,辖姚州(今姚安)、大姚县。

清初沿明制,为姚安军民府大姚县;雍正八年(1730)7月,姚安军民府属迤西道(驻大理府)。乾隆三 五年(1770)2月,撤销姚安军民府,大姚县改属迤西道楚雄府。道光三年(1823)以大姚县北境置苴却行检分治。

民国二年(1913)3月,由姚安县析置盐丰县,县治设于白

大姚

盐井;同年(1913)4月,迤西道改为滇西道,大姚县、盐丰县属滇西道;同年,改苴却巡检司为苴却行政委员,驻苴却,属滇西道。民国三年(1914)6月,改滇西道为腾越道(驻腾冲县),大姚县、盐丰县、苴却行政区属之。民国十三年(1924),苴却行政区改置永仁县(1929年11月批准),属腾越道。民国十八年(1929),废腾越道,大姚县、盐丰县直属省。民国三十五年(1946),大姚县、盐丰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驻姚安县)。

1950年,大姚、盐丰县属楚雄专区。1957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设置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盐丰县属楚雄州(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年4月15日成立)。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撤销永仁、盐丰、姚安3县,将原永仁、盐丰、姚安3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大姚县(1958年10月15日撤并)。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决定:设立姚安县,以合并于大姚县的原姚安县行政区域为姚安县的行政区域。

2002年,云南省政府于2002年8月12日批准仓街乡撤乡设镇。

2005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大姚县撤销仓街镇和七街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金碧镇,金碧镇政府驻地不变;将六苴镇海古簸村委会划归昙华乡管辖。

2013年云南省政府同意撤销楚雄州大姚县龙街乡、新街乡、赵家店乡、三岔河乡、桂花乡,设立龙街镇、新街镇、赵家店镇、三岔河镇、桂花镇。撤乡设镇后,5个镇行政区域分别为原5个乡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4年,大姚县矿产资源有铜、银、铅、铁、金、煤、盐、石棉、石膏、水晶石、高岭土等;铜矿分布较广,矿点48个,金属铜储量75.5万吨,伴生银667.5吨,是滇中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

水能资源

境内16条河流总流量4.75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量9.9万千瓦;已建成小水电站28座,总发电量近70000千瓦。

生物资源

大姚县稀有珍贵植物有红豆杉、秃

金碧镇

杉、荷木;野生中草药材500多种,其中茯苓、黄连、黄芩、防风、苦良姜、珠子参、首乌等出产丰富;动物药材有麝香、碎蛇、穿山甲、龙衣、五灵脂、猴骨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云豹、虹雉、红腹角雉、黑颈鹤、赤颈鹤、白鹤、蟒等。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大姚位于云南省北部偏西,地处东经100度53分-101度42分,北纬25度33分-26度24分,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3.5公里。东邻永仁、元谋县,南同姚安、牟定县毗邻,西和大理州的祥云、宾川县接壤,北濒金沙江,约62公里江岸,与丽江地区的永胜、华坪县隔江相望。

大姚县南距省城昆明市270多公里,离楚雄州府100公里,距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市178公里,位于滇中产业新区的辐射区和川南物流大通道的核心地区。

地形地貌

大姚县,地处横断山系云岭东部的斜坡,被金沙江和渔泡江深切而成的山原,是东部高原的过渡带;境内山脉自西北向东南走向;总体地形呈塔状,中部高,四周低,地形高低悬殊较大;最高海拔为白草岭主峰帽台山3657米,属楚雄彝州最高峰,被称之为"彝州第一峰";最低海拔为金沙江边1023米。

地形主要为三类:高寒山区和山区,海拔在2500米以上;丘陵平坝区,即是散落在群山之间形成的零星小块坝子,海拔在1800米--2100之间;北面、西北面金沙江河谷地区,海拔在1000米--1500米之间,分布在金沙江沿岸及注入金沙江各水系的深河谷地带。,是一个典型的山坝 存,四季如春与亚热带气候相间的县份。

气候

大姚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属亚热带干燥气候,具有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干湿季明显,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5.6度,7月平均气温21.4度,极端最高气温33度;1月平均气温9.3度,极端最低气温-6.2度。年日均气温5度以上的持续期361天,日照年平均2526小时,霜期年均56.8天,相对湿度65%,风速3.5米/秒。大姚县年平均降水796.3毫米,雨日113天;极端降水年最大雨量1078毫米,极端年最小雨量520毫米,日最大雨量164毫米。

经济发展

概况

2011年,大姚县生产总值达47.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3.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2.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9.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1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2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第一产业

2011年,大姚县农业总产值达19.7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1万吨。完成800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综合均价较上年提高3.42元,农民烤烟收入达1.48亿元。畜牧业产值达6.2亿元。核桃种植面积达102万亩,产量达1.3万吨,产值达3.3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526元。新植和改造桑园8710亩,桑园面积达5.04万亩,蚕茧产值达3906万元,桑园面积和产茧量保持楚雄州首位。新植花椒1.4万亩,花椒种植面积达6.5万亩。种植中药材1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个。2011年,大姚县被表彰为"全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先进县"。

第二产业

2011年,大姚县工业产值达22.57亿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120万元,水电路等设施逐步完善,入园企业达41户。工业上山步伐加快,南山坝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入园企业11户,建成投产5户。

2011年,大姚县多底河水电站投产发电,铁川桥水电站主体工程完工,金碧马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龙街老尖山和石羊叭腊么风能发电站项目成功签约。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企业达6978户,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占GDP比重的46.2%。

第三产业

2010年,大姚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500万元。按城乡分:城镇零售额52665万元;农村零售额29835万元。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实现11405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57734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1662万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839万元。

2011年,大姚县成功举办石羊祭孔大典、昙华插花节和三台赛装节。2011年接待游客30.9万人次,增长22.4%,旅游总收入达1.28亿元。

Hash:2180de97bdc7c5efb8e80e4e73875fb79036bd01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