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石台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导读:石台县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石台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 石台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2. 石台县旅游景点有哪些好玩的 3. 石台有啥玩的地方 4. 石台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推荐一下 5. 石台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景点 6. 石台县周边旅游景点 7. 石台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推荐 8. 石台县附近好玩的景点 9. 石台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0. 石台县最热闹的地方

1. 石台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蓬莱仙洞好玩

蓬莱仙洞坐落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贡溪乡杜村境内,该洞全长3000余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曲折回环,气势恢宏,佳景遍布。

有迎宾厅、探海长廊、东海龙宫、通明宫、迷仙宫、玉婵宫、银河长廊、瑶池、南海、潮音殿、送客厅等10多个景点,精彩纷呈。

地洞有形态各异的巨石、淙淙不绝的地下河,9米多高的巨型钟乳“落地金钟”宏伟壮观;中洞遍布精美的钟乳石群,若物若人,惟妙惟肖;天洞宏大绮丽,曲折幽深,景观奇异。

2. 石台县旅游景点有哪些好玩的

池州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江河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拥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华后山莲峰云海、牯牛降4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4张国家级旅游王牌景区,还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多家。可以让池州人,或是来池州游玩的外地人大饱眼福。一:九华山九华山天台寺  九华山风景非常好,很静谧的一个地方。风景和佛教氛围浓厚,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以佛教文化习俗和绮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交通:乘飞机可抵达合肥、黄山、九华山机场之后,可转乘城市长途汽车或是城市公交、出租车直达景区。合肥、铜陵、芜湖,池州均有直达九华山的长途汽车。此外也可乘船至池州、铜陵、芜湖港,然后转陆路直达九华山。其中距离九华山最近的陆路是乘车至青阳县,在直达九华山景区换乘中心,水路是池州港或是铜陵港。九华山景区交通以景区旅游观光车或索道为主。景区类型:山峰,佛教活动场所。旅游最佳季节:3月—10月最佳。九华山常年有雾,春秋两季更多,迷雾、低云和着毛毛细雨,山峦时隐时现,云雾时涨时消,赏九华山绮丽风光,览九华山古佛道场。它景点奇观,十分美妙。春季时节常能见到壮观的云海奇观。秋冬季节,九华山阵阵松涛,竹海翻腾,景象壮观。感受佛教文化,参观古佛寺庙,一年四季皆可。各大寺庙节庆活动期间,佛教盛会众多,适合朝拜。建议旅游:1~2天门票:旺季(1月16日~11月14日):190.00元,淡季(11月15日~1月15日):140.00元地址:池州市青阳县二:九华后山莲峰云海景区莲峰云海  莲花峰云海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近年户外运动十大驴友精品路线之一,九华后山一颗靓丽的明珠。“梦自云海来,心随莲花开。”这是在网友间盛传的一句口头禅,但也真实的表达了莲峰云海景区的美妙与传奇。走下高速路口,顺迎宾大道向青阳县城方向驶去,这时只要你抬起头来,就能看见一座像花屏一般的山峦屹立在青阳县城的东南方,这座山就是九华山的莲花峰,因它形似笔架,兀立于天地之间,青阳人民亲切地称它为:“笔架山”。它像一座硕大的盆景屹立在青阳人的家门口,每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莲花峰上那些云卷云舒的美景时刻变幻着,时而飘渺的云雾笼罩着整个山峰,时而像丝带一般缠绕在山峦之畔;那挺秀峻拔的山峰,则出入云海之上,像天上的宫廷,又像海上仙岛;如一朵硕大的莲花,盛开在天地间。莲峰云海  车行约一公里的路程,就来到了位于莲峰云海附近的青阳县城,这座位于皖南山区的青阳小城,它典雅而又小巧,宛如江南女子,温婉而不失贵气,乡野而不失轻灵。来到小城后你可以稍事休息,感 一下皖南山区县城的秀丽和温馨。不要呆的时间过长喔,江南的女子会令你乐而忘返哟。前面的风景区可以满足您吃、住、行,一条龙服务的。开车出青阳县城,很快就来到位于县城外围的外环路,有一块指示牌莲峰云海景区线路图出现在路口处,你按照线路图的指引,顺着这条线路约五华里的路程就能到达景区。来到接待大厅后,在前台安排居所的房间,根据前台服务人员,给你安排好叫醒和吃饭时间和地点,你就可以放下背包和车辆,在客房内休息一下,稍后可以在景区内随意散散步,感受一下景区内的氛围和建筑,待你休息完毕后,景区会安排导游逐个为你讲解。在景区内游玩,你可以结对出行,也可以顺着景区的石板路做一次登山攀爬户外之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元末明初时期的古山寨遗址,也可以看到奇峰异色的山势地貌和奇异的风光。乘车路线:从高速路口到景区的线路:高速路口——去青阳县城东南方外环——莲花峰路口指示牌——至百花桥——走旅游大道——莲峰云海景区或者从机场乘公交来到青阳县城,可直达景区。三:石台县的牯牛降、仙寓山、古徽道、蓬莱仙洞。牯牛降  山水清秀,生态秀良是人们对石台的称呼。大王洞  交通:线路一:当你参观完毕九华后山,或是九华山时,可直接乘坐城市长途汽车,前往太平湖方向,当到达陵阳镇时,转入通达石台县的七都镇,距离25千米,牯牛降景区就到了。线路二:可从池州汽车站乘车至石台县城,距离99千米。也可以由黄山市的祁门直接到达石台县。线路三:南京——马鞍山——芜湖——南陵——青阳——石台县城350公里。游玩最佳季节:3月——5月、9月——11月游玩最佳。建议游玩时间:2天以上门票:牯牛降成人票:85元/人。仙寓山60元/人,蓬莱仙洞:60元/人小贴士:石台县是个很美丽的地方,远不止这些风景名胜区,当你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处都是风景。真正的原生态、历史人文气息浓郁的地方。四:杏花村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就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给杏花村著名的诗篇,也是杏花村景点的来历。地址: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大道108号门票:成人门票:88元/人学生证价格18元/人,60~70岁老人优惠票68元/人,70~80免票。五:九华天池九华山天池  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森林公园和水上乐园,是假期内家庭休闲不错的地方。景区由龙池、天池、冰川石谷,芙蓉峰四部分组成,自然生态原始,景观奇特,有峡谷,竹海等自然景观,也有红色山村,茶园等人文景观。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马衙境内。门票:成人80元/人,1.2米一下儿童免票。开放时间:8.00——17.00六:平天湖平天湖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夜游平天湖时留下的千古绝唱。平天湖如一位静静的少女守护在池州城东边,水域  面积11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面积的1.5倍,绿水映青山,烟波浩渺。地址:池州市贵池区秋普东路附近。交通:在市区乘坐9路公交车即可到达。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免费六:升金湖升金湖  升金湖有中国“鹤湖”之称。它气候温和,水体无污染,周围自然植被繁茂,是珍稀候鸟越冬的栖息的理想处所。地址:坐落在冬至与贵池区交界处交通:自驾到达方式:A:南京到升金湖走318国道线到达池州,再由池州到达东至升金湖即可B:铜陵到升金湖。乘沿江高速到达东至大渡口,再直接前往升金湖。C:湖北到升金湖。从武汉乘合武高速直接到达安庆,再 达大渡口过江,直接到达升金湖。到达东至后沿途可以看到风景秀丽的长江沿岸的风景民俗,是你不错的出游选择。开发时间:全天开放门票:免费

3. 石台有啥玩的地方

齐云山非常不错,屯溪老街、西递、宏村、新安江画廊等著名景点,此外,佛教圣地九华山,安庆的天柱山、五千年文博园,铜陵的大通古镇,石台的牯牛降,繁昌的马仁寺,泾县的新四军军部旧址、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查济古民居、黄田古民居等旅游景点都值得一玩。其实,旅游玩的就是心情,只要心中有情,到处都是美景。

4. 石台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推荐一下

牯牛降位于安徽池省池州市石台县,是能与黄山齐名,这里的风景秀丽、青山绿水、轻风吹佛间立马能忘记夏天的烦恼,与外面炎热的温度、烦躁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是很多人前来避暑旅游的好去处。

牯牛降主峰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出来的主体,同时古代也被称为是西黄山,因为整体身形跟一头从天而降的牯牛相似而被人们称为牯牛降。在牯牛降当中慢慢走入其中就能看到奇峰遮天的景象,绿色的树木、植物与山体、翠绿的河水都融成了一体,人们不需要调整什么镜头滤镜,只需要轻轻将这一刻拍下来就足以震撼人心。 当人们来到牯牛降腰间的时候就能看到空气间都透着一丝甘甜和清凉,早就已经没有了城市当中的那种闷热感,而且还有淡淡的雾气犹如丝带般缠在了山腰上面,一圈圈的环绕起来让人们有种来到了仙境的感觉。

5. 石台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景点

一:石台蓬莱仙洞

蓬莱仙洞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石台县城9公里。该洞全长3000余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曲折回环,气势恢宏,佳景遍布。

二:巢湖紫薇洞

位于巢湖市北郊的紫微洞,是一座国内罕见、特色鲜明的地下河型洞穴。全长1500米,洞体宏阔,结构繁丰,景观奇特,以雄、奇、险、幽著称,为江北第一大洞。

三:宣城广德太极洞

在安徽宣城有个很奇异的洞穴,小学的语文书上还以《滴水穿石的启示》提到这个神奇的洞穴,这里很多景观都有自己的名字,不一样的景象,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构成一个险峻壮观、神奇绚丽的大洞天。太极洞已经开放19个大厅,160多个景点。

四:池州大王洞

大王洞,坐落在府城西南的牌楼镇大山、穿山境内。全洞由大天潦、小天潦和大王洞三洞呈“丁”字形组成的巨型溶洞,干线总长2200米,规模宏大,奇景天成,堪称“洞中大王”。是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是秋铺仙境的一块奇异的瑰宝。

五:芜湖泊山洞

芜湖无为泊山洞在江北无为县最西部的省道旁,有一座小山名叫下泊山。山虽不高亦不显眼,却藏着一个被称为“江淮独秀”的晶莹世界——泊山洞。此洞发现于1993年,后经专家研究,山洞的石灰岩是二亿四千万年前海底沉淀形成的,后随着地壳的变迁,不断抬升成为陆地,而洞里的自然景观形成也有四五十万年了。在洞的下层有许多石花,它们多“长”在洞体峭壁上,铺天盖地络绎不绝,据说形成已有15万多年,在我国同类溶洞中很少见。

六、马鞍山市华阳洞

华阳洞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要景观,为国家首个4A级景区,洞深1600米,“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华阳洞现有天洞、碑洞、门洞、地洞4处溶洞,已探明的洞群长5000多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

褒禅之洞首推华阳洞,然而,褒禅山除有 名的华阳洞外,至少还有三处鲜为人知的溶洞:罗汉洞、仙人洞和私姑洞。

七:凤阳韭山洞

推荐理由:韭山洞,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30公里处,因山暖多产野韭而得名,韭山洞东西主洞长一千四百七十二米,侧洞与北山的蝙蝠洞相通,长约四千多米,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洞,其特点是深、大、险、奇、古。全洞分为虎踞龙蟠、摘星揽月、峡谷幽深、清流碧影、玉溪泛舟五大景区,重要景点二十多处。其中“虎踞龙蟠”是王惟忠备战屯兵的主要地段,“摘星揽月”是古人所谓“石形如器物者甚众”的景区,后三个景区曲折盘旋,奥妙无穷,在开发前从无先人涉足。

八:宁国板桥西山溶洞

安徽省方塘乡板桥西山溶洞位于宁国市西部, 风景秀丽的青龙湖上游,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北临敬亭、南瞭黄山,境内资然类型丰富,人文景观别致。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自然景观独特,如石壁、云海、瀑布、溶洞、竹海、天然浴场等,是理想的避暑休闲之地。

西山溶洞座落在板桥盆地原方塘乡政府后山300米处,洞外有一大塘,此洞冬暖夏凉,初步探了十几华里,有一大厅能容纳上万人,洞内钟乳石、石人像、石椅、石凳、石桌等各姿形态具有,此洞到底有多深,目前仍未探明。

6. 石台县周边旅游景点

建议游玩龙门景区,风景优美。

安徽石台牯牛降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神奇北纬30°线上的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的池州市石台县境内。因牯牛降是黄山山脉西延的主体,海拔1727米的牯牛主峰为皖南第三高峰,所以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气候优越,被生态学者称为“绿色自然博物馆”和“野生动物种群基因库”。

石台牯牛降景区下辖4个主景区,分别为龙门景区、双龙谷景区、灵山景区、主峰景区。其中龙门景区是集峡谷、古村、原始田园风光于一身的山岳型旅游景点。境内徽派古村历史悠长,高山峡谷峻秀,田园风光优美,河流、深潭水色碧绿清澈,自然的原始生态有着江南“小九寨”的美誉,更是高“负氧离子”的康养圣地。

7. 石台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推荐

梧桐村位于石台镇东部,北与萧县永沟镇相邻、南与白顶山相邻,村子南北约2.5公里,东西约2公里。目前梧桐行政村是由原来的梧楠和梧北2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现有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5135人,土地大约5477亩,以种植农业为主。

梧桐村与白顶山村、豆庄村、刘庄村、童台社区、学田村、石台村相邻。

2021年3月,梧桐村被命名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20年2月,梧桐村被认定为2019年度第二批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梧桐村附近有杜集南山景区、淮北东湖湿地公园、淮北古茶镇、共姬墓、双楼花海等旅游景点,有段园葡萄、淮北石榴、培乳肉、段园石榴、大庄葡萄等特产。

8. 石台县附近好玩的景点

推荐牯牛降

景色不错,有趣好玩,性价比高,牯牛降是座大山,属于祁门县,石台县共管。有四个著名景区,一个观音堂在这个祁门牯牛降景区里,另外三个在石台牯牛降。这个景点蓝色的水令人印象深刻,景区没有完全开发完,有瀑布,溪流,山洞,还可以爬山,爬了三四十分钟山想上最高峰,看下卫星定位发现才爬了一点点距离,离山顶还很远,时间到了三点半,考虑到出景区要开一个多小时车去酒店,吃晚饭,这个大山是没时间继续爬了,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来旅游,拿出一整天时间爬山。

9. 石台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牯牛降风景区牯牛降 位于祁门与石台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距石台县城22公里,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为6700公顷。牯牛降以雄、奇、险著称,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因其峰顶有一黑色巨石,远看似一头大牯牛顶天而立故得名牯牛降。

10. 石台县最热闹的地方

钓鱼城涞摊古镇钓鱼山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合川区城东北部,距县城约5公里,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 钓鱼台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古军营  现在钓鱼城的停车场,就是原来的较场,较场东南边上,是古军营山庄,山庄里有几座古军营。古军营是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他位置适中,道路四通八达,一有军情,无论东西南北,部队即可迅速出击,南宋 古军营祥兴二年(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之后,雄伟的较场和成片的营房被元军焚毁,随后又历经七个多世纪的荒废,只留下依稀的残基可寻。1987年至1989年间,国家拨专款在遗址上平整了较场,修复了部分营房。   古军营山庄前,有宽阔的跑马道,这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城墙上有一处炮座遗址。南宋晚期,威力巨大的管形火器已广泛使用于战争。遥想当年,蒙古大军蔽江而来,钓鱼城军民在城墙上安置巨炮,遥击攻城蒙军,那可能真是“樯橹灰飞烟灭”的战斗景象...... 护国门护国门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   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门内外的悬崖绝壁上,有很多题刻,其中还有蒋介石题写的“艰苦卓绝”和何应钦题写的“十年教训”。 上天梯上天梯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 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护国寺  九口锅遗址东北,是护国寺和忠义祠。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 护国寺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现在的护国寺,已经改建为钓鱼城博物馆。该馆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和名人字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以油画为背景的战争沙盘、12位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中雷石、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忠义祠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玠、冉琎、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悬空卧佛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 悬空卧佛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 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可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呐。三圣岩  悬空卧佛旁,雄关险道,有千佛崖、三圣岩,崖壁上有许多名人题刻。   “三圣岩”造像,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护国、白塔两寺的住持智慧和尚和众门徒捐资刻造的。正中是阿弥陀佛,左右分坐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胁侍。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钓鱼城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王立的率领下,“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凭借钓鱼城仅仅2.5平方公里面积的弹丸之地和独特地形,与蒙古铁骑浴血鏖战,历经大小战斗200多次,创造了“坚持抵抗战争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取得了辉煌战绩,赫然竖立不朽丰碑。[1][2]   宋蒙钓鱼城之战编辑本段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防御战的最浓重的一笔    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它是蒙古侵略军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发生于1259年的四川合州钓鱼城之战,则是其中影响巨大的一场战事。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后,南宋出兵欲收复河南失地,遭蒙军伏击而失败。1235年,蒙古侵略军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对南宋发动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 发。至1241年,蒙军蹂躏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则是三大战场(另两个为京湖战场—— 今湖北和河 一带、两淮战场——今淮河流域一带)中遭蒙军残破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这年蒙古窝阔台汗去世,其内部政争不断,对南宋的攻势减弱。南宋充分利用此良机, 对各个战场的防御进行调整、充实。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两淮抗蒙战争中战绩颇著的 余玠入蜀主政,以扭转四川的颓势,巩固上流。余玠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 军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   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筑城结寨,星罗棋布,互 为声援,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 钓鱼城即是这一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   钓鱼城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 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 里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彭大雅任四川制置 副使期间(1239—1240年),命甘闰初筑钓鱼城。1243年,余玠采纳播州(今遵义)贤 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议,遣冉氏兄弟复筑钓鱼城,移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钓鱼 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 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 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 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攻宋侵略战争。蒙哥为成吉 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曾与拔都等率兵侵略过欧、亚许多国家,以骁勇善战著称。1252 年,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率师平定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之势。   1257年,蒙哥汗决定发动大规模的侵宋战争。蒙哥命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昌), 塔察儿、李璮等攻两淮,分宋兵力; 又命兀良合台自云南出兵,经广西北上;蒙哥则自率蒙军主力攻四川。蒙哥以四川 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意欲发挥蒙古骑兵长于陆地野战而短于水战的特点,以主力夺取四 川,然后顺江东下,与诸路会师,直捣宋都临安(今杭州)。   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及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 蒙军总数大大超过4万之数。蒙军相继占据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 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蒙哥汗遣宋降人晋国宝至钓鱼城招降,为宋合州守 将王坚所杀。   宋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蒙哥率诸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汇,进至石子山扎 营。三日,蒙哥亲督诸军战于钓鱼城下。七日,蒙军攻一字城墙。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 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 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钓鱼城的城南、城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九日,蒙军猛 攻镇西门,不克。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   三月,蒙军攻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均失利。从四月三日起,大雷雨持续 了二十天。雨停后,蒙军于西月二十二日重点进攻护国门。二十四日夜,蒙军登上外城, 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元史·宪宗纪》称“杀宋兵甚众”,但蒙军的攻势终被宋军打 退。五月,蒙军屡攻钓鱼城不克。 蒙哥汗率军入蜀以来,所经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将投降而轻易得手,尚未 碰上一场真正的硬仗。因此,至钓鱼山后,蒙哥欲乘拉槁之势,攻拔其城,虽久屯于坚 城之下,亦不愿弃之而去。 管蒙军的攻城器具十分精备,奈何钓鱼城地势险峻,致使 其不能发挥作用。钓鱼城守军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协力指挥下,击退了蒙军一次又 一次的进攻。千户董文蔚奉蒙哥汗之命,率所部邓州汉兵攻城,董文蔚激励将士,挟云梯,冒飞石,履崎岖以登,直抵其城与宋军苦战,但因所部伤亡惨重,被迫退军。其侄董士元请代叔父董文蔚攻城,率所部锐卒登城,与宋军力战良久,终因后援不继,亦被迫撤还。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汗命诸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认为,顿兵坚城之下是 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困扰之,而以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攻占南宋。   然而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却主张强攻坚城,反以术速忽里之言为迂。蒙哥汗未采纳术 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然而,面对钓鱼坚城,素以机动灵活,凶猛剽悍著称的 蒙古骑兵却不能施其能。   六月,蒙古骁将汪德臣(原为金臣属)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马军寨,王坚率兵拒战。 天将亮时,下起雨来,蒙军攻城云梯又被折断,被迫撤退。蒙军攻城5个月而不能下, 汪德臣遂单骑至钓鱼城下,欲招降城中守军,几乎为城中射出的飞石击中,汪德臣因而 患疾,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 给蒙哥精神上以很大打击,钓鱼城久攻不下,使蒙哥不胜其忿。   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 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钓鱼城下。尽管如此,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 守军斗志昂扬。一日,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 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相形之下,城外蒙军的境况就 很糟了。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又值酷暑季节,蒙古人本来畏暑恶湿,加以水土不服, 导致军中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据《元史》记载,蒙哥于六 月也患上了病,而拉施特《史集》更明确说是得了痢疫。另《马可波罗游记》和明万历 《合州志》等书则称蒙哥汗是负了伤。无论如何,蒙哥汗不能再坚持攻城了。七月,蒙 军自钓鱼城撤退,行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北温泉),蒙哥汗逝世。据《元史》本传 及元人文集中的碑传、行状等所载,不少随蒙哥出征的将领战死于钓鱼城下,由此可 以想见钓鱼城之战之酷烈及蒙军损失之严重。   蒙哥在钓鱼城下的败亡,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它导致蒙古这场侵略战争 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续20年之久。进攻四川的蒙古侵略军被迫撤军,护送蒙哥灵柩北 还。率东路军突破长江天险,包围了鄂州的忽必烈,为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也不 得不撤军北返。从云南经广西北上的兀良合台一军,一路克捷,已经进至潭州(今长沙) 城下。由于蒙哥之死,该军在忽必烈派来的一支部队的接应下,也渡过长江北返。蒙古的南北两支军队基本上是按预定计划进军的,只因西边主攻战场的失败而功亏一篑。   其次,它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侵略军对欧、亚、非等国的 威胁。1252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 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获悉蒙哥死讯,旭烈兀遂 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而自率大军东还。结果蒙古侵略军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蒙 军始终未能打进非洲。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从此走向低潮。因此,钓鱼城之战的影响 已远远超越 了中国范围,它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   其三,它为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提供了契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蒙哥是一位蒙古保守主义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传统的政策。这种带有浓厚的蒙古部族 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极不适应统治广大中原汉地的需要。而忽必烈则是蒙古统治集团 中少有的一位倾慕汉文化的开明之士。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受任掌理漠南汉地,他大力延揽汉族儒士,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但却引起蒙哥及其保守臣僚的 疑忌,忽必烈因而被罢了官,其推行的汉化政策也被迫取消。忽必烈登上大汗宝座后, 继续推行其汉化政策,逐步改变蒙军滥杀的政策,把人按人种分为4个等级,使南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   蒙哥汗曾留下遗言,日后攻下钓鱼城,当尽屠城中之民。后来1279年钓鱼城以不可杀城中一人为条件,放下武器自愿终止抵抗。由守将王立开城,钓鱼城才落入蒙古之手。要知道蒙古人在侵略世界的过程中杀人过亿,凡是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而且是被屠的干干净净。惟有由钓鱼城抵抗了36年而全身而退。用实力让魔鬼们放下屠刀。   钓鱼城作为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时代,充分显示了其防御作用,它 成为蒙古军队难以攻克的堡垒。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 争馆特意制作了钓鱼城古战场的沙盘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古镇简介  涞滩古镇(3张) 涞滩古镇其实应该叫涞滩古寨,位于合川区东北28公里,建镇于宋代,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中 涞滩古镇国十大古镇之一、首批“中国最美的村镇”。古寨三面悬崖峭壁,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要之势,清同治元年增修的瓮城为重庆唯一,城内保留有四个藏兵洞,具有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御敌功效。清代建筑文昌宫保存完好,古戏楼外栏木刻浮雕令人叹为观止。编辑本段历史  涞滩古镇其实应该叫涞滩古寨,距今已200多年[1],建于咸丰年间,占地0.25平方公里,四座城门呈涞滩古镇 风景图(20张)十字对称,寨墙全部是半米多长的条石砌成,墙高7米,宽2.5米。为了防范太平军入川和李、蓝起义,同治年间又进行了一次浩大的加固维修,建成了环绕着整个古寨的石头砌成的防御设施,直至今天依然坚固。古镇内400余间明清时期的小青瓦房高低错落,200余米的青石小巷古朴典雅,基本保持了明清时代的原始风貌,给人以返朴归真步入宁静山乡小镇之感。小寨门内街上保存有一作消防之用的太平池,题记为“同治元年”。三步梯一段狭窄街道,由整体石坝形成,历代足迹踏出一条路槽,是古老的见证。镇内还有回龙庙、张爷庙等遗址和九观十八庙的美丽传说。 回望清咸丰年间,由于傍着渠江,仗着舟楫之利,涞滩曾是个著名的水码头,商贾云集,街市兴旺,十分繁华。眼光穿过时光的隧道,回到清咸丰年间,由于傍着渠江,仗着舟揖之利,床滩还是个著名的水码头,有水便能引来商,当时的涞滩寨商贾云集,街市兴旺,十分繁华,依山而筑的二佛寺也香火不断,是盛极一时的风水宝地。编辑本段建筑  涞滩古镇内的古庙建筑群体,始建于唐,兴盛于宋,重建于清,古镇附近曾有9宫(庵)18庙的传说,是佛教信徒集中的聚点,兴盛之时僧人上千,回龙庙、张爷庙已成遗址,现在庙内两棵参天古榕和庙门犹存。清代建筑的文昌盛宫,解放后改作完小校地,其主体建筑尚存,其中保存有古戏楼,戏楼平台外栏木刻浮雕,艺术价值极高,令人叹为观止。 主庙二佛古寺始建于唐 兴盛于宋,分上下两殿。其上殿坐落鹫峰山顶,占地5181平方米,分三个殿层,气势宏伟,宗教氛围浓厚。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玉皇殿、大雄宝殿(即佛爷正殿)和观音殿。左右分设社仓、禅房等建筑,呈四合院布局,尤其是大雄宝殿,殿堂正中原来的三尊泥塑金身的主佛高五米,栩栩如生,佛光闪烁。两侧泥塑颜身的十八罗汉五光十色,神态各异,活灵活现,让人望而生畏。可惜文革时期寺内文物惨遭破坏。唯有其大雄宝殿内四根石柱高约十三米,由整条巨石制成,挺拔壮观,堪称历代建筑一绝。山门牌坊石刻镂空雕精美绝伦,是难寻的历史文化精品。   下殿位于鹫峰山间,依山建造的两楼一底殿堂檐拱建筑。其依山摩岩石刻群雕是涞滩古镇人文景观的集中表现,具有深刻的二佛禅宗文化的艺术内涵,集中反映了唐宋时期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艺术结晶。二佛寺下殿最大尊释迦牟尼佛像通高12.5米,依岩镌凿,被称为“蜀中第二佛”。寺内石刻的16罗汉是18罗汉——500罗汉塑像演变的始祖。禅宗六祖造像在全国石刻中是唯一的一组全家合影塑像。 二佛寺的南宋石刻为我国第三石刻艺术高潮的代表作,总计有42龛窟,1700余尊造像,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罕见的佛教禅宗造像聚点,也是全国最大的禅宗道场之一。著名学者丁明夷先生,将涞滩摩崖石刻喻为“一颗埋在地下的明珠”;美国艺术史家教授何恩之博士称其为“石刻艺术的宝库”;敦煌研究院院长、著名石刻专家段文杰先生题词“涞滩摩崖造像,宋代石刻艺术的精华”,“涞滩罗汉造像,石刻艺术的瑰宝”。编辑本段特色  涞滩古镇历史悠久,宋时就已初成场镇规模,古镇滨临渠江,自然风光优美,明清民居高低错落,老街小巷古朴典雅,清代修筑的瓮城现保存完好,重庆仅有。   涞滩古镇分上场与下场,其间相隔咫尺,形似兄妹,一高一低,一上一下,一刚一柔,互为照应。上场坐落在雄视渠江的鹫峰山上,其势威峨,颇具阳刚之壮美,寨墙高筑,如龙盘虎踞于山势之间。涞滩寨占地0.25平方公里,四座城门呈十字对称,寨墙全部是半米多长的条石砌成,墙高7米,宽2.5米,与现代建筑构造形成鲜明对比,别具古味特色。古寨内还保存着旧时城堡面貌,有狭窄弯曲但尺度适宜的石街小巷,400余间清代民居。错落有致而是木质结构的小青瓦建筑群,基本上保持了明清时代的原始风貌,古朴典雅,给人以返朴归真步入宁静山乡小镇之感。   罗氏老豆干、渠江鱼、土鸡是当地有名的特色菜肴,还可以试试当地的米酒。编辑本段景观  明代石牌坊、清代舍利塔林、明清墓群和一些石刻题记等。另外还有绘炙人口的“涞滩八景”,分别是:鹫峰云深、佛岩仙迹、龙洞清泉、修筑戏石、双塔迎舟、独树东门、经盘霁日、画梁搓波。编辑本段交通  从合川城出发往东北方向约42公里就是养在深闺中的涞滩古镇了,驱车也就半个多小时,从合川通往涞滩的高等级公路已建成。   涞滩镇交通便利,从合川到涞滩镇一路都是柏油马路,乘坐中巴车10元就到。

Hash:010429342161fa2001fbdee0f02e300afa0fbc0c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