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附近山区景点 - 石嘴山游玩的地方

导读:石嘴山附近山区景点 - 石嘴山游玩的地方 1. 石嘴山游玩的地方 2. 石嘴山游玩的地方都有哪些 3. 石嘴山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4. 石嘴山游玩的地方有哪些 5. 石嘴山旅游攻略 6. 石嘴山周边旅游

1. 石嘴山游玩的地方

1.沙湖旅游区

景区位于宁夏石嘴山市,距市政府所在地大武口区仅17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

沙湖旅游区占地面积80.1平方公里,其中有平均2.2米的水域45平方公里,沙漠22.52平方公里。湖泊、沙丘、远山、芦苇、飞鸟、游鱼六大要素有机结合,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万亩湖泊,碧波粼粼,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千亩苇丛簇簇翠绿,万亩荷花碧绿衬红,鱼翔浅底,鹤冲九霄,湖中小岛百鸟集合,胜似江南水乡。3万亩浩瀚大漠,依水而生,金黄耀眼,尽见北国大漠雄浑之壮观,苍劲之风情。真可谓集南北景观于一身,被世人誉为中国乃至世界奇中有特,特中有奇,美不胜收的景观。

沙湖的娱乐项目:水上降落伞 由大功率快艇作牵引,依靠高速行驶快艇形成张力将人带入距离水面50米左右高空。该项目升空自然、落地平稳,有惊无险。凭高览胜,其乐融融。條萊垍頭

水上摩托车:陆地摩托车已广为普及,但水上摩托车却鲜为人知,您不妨体会一下它的风驰电掣般的快感。

水上冲浪:是一项惊险刺激的娱乐活动,大可亲身体验一下。

索道滑沙:沙湖的索道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条空中沙漠索道,乘坐索道缆车滑沙,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项目,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惊险性。不过请您放心,它往往是有惊无险的哦。垍頭條萊

沙湖特色菜:沙湖大鱼头是一道名菜,一鱼二吃,清炖鱼头,清蒸鱼身。沙湖最重的鱼达50多公斤,有一米多长,一个鱼头就达十几斤重。怡馨园半面坐落于水上,环境优雅,可边吃边看沙湖美景。

2.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條萊垍頭

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是国家2A级景区。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北贺兰山东麓,朝阳西街起始点。从市区中心乘出租车10分钟可达。是一处集山、林、庙、地质遗迹、军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頭條萊垍

北武当生态旅游区由五个景点组成:占地1万余亩的人工生态林区-大武口森林公园,它展现了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生态建设的特有风貌;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的北武当庙,为四进院落的建筑群,布局自然,错落相间,整座建筑结构精细,对称呼应,庄重优美,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古庙。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曾钦书“护国寿佛禅寺”;省级地质公园-贺兰山北武当地质公园,占地68.8平方公里,园内地质遗迹富集,奇石嶙峋,象形石亦真亦幻,山势陡险,气势宏厚壮观。是一个拥有典型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的天然博物馆;韭菜沟,为贺兰山内的一条原始山沟峡谷,全长10余公里,清凉幽静,水草丰美。加上部分已荒弃的军事设施,更增加了扑朔迷离的氛围,是人们寻幽猎奇的好去处;发现于1994年的小渠子沟古树化石,为2亿多年前的古植物,属台木,出露地面约8米,树原长40多米,树径60厘米,具有较高的研究、观赏价值。 景区内每年9月、10月举办北武当九九重阳登高节、庙会等活动。

3.玉皇阁旅游区

国家3A级景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北大街与富民街交汇处。是宁夏最大的道教场所,被称为平地古建筑的奇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條萊垍頭

玉皇阁的台座分为4级,由南向北渐次升高,最高建筑三母殿,距地面26.2米。内有城隍殿、观音殿、娘娘殿、三清殿、无量殿、洞宾殿、三官殿、三母殿,还有文昌阁、关帝阁、钟楼和鼓楼等主体建筑和大量为游客服务的辅助设施。整座建筑造型独特,气势雄伟,登临三母殿可凭栏西 巍巍贺兰山,东望滚滚黄河。垍頭條萊

景区每年农历四五月间举行的城隍庙会盛大隆重,人们装扮成牛头、马面、判官、小鬼等簇拥着被高高抬起端坐在神舆之上的城隍神像巡游,称之为出驾,含惩恶扬善、体察民情之意。

4.星海湖

星海湖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城区东部,山水大道穿湖而过。总面积43平方公里,湖水面积20多平方公里。这里曾是明代古沙湖遗址,原为城市边缘的一片湿地。石嘴山人民经过抢救性的治理,把一片泥淖改造成碧波荡漾、鸟翔鱼跃的湖面。景区由百鸟鸣、金西域、南沙海、鹤翔谷、新月海、白鹭洲六个各具特色的景点组成。这里沙鸥翔集,野鸭成群,种类繁多,芦苇苍翠,蒲草连莲,清波幽静。

5.石嘴子

位于惠农区黄河大桥以北1.5公里处,长约1公里,紧依黄河,其沿岸石状如嘴,连绵分布。《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石嘴山,城东北二百里,突出如嘴”系石嘴山得名之处。

6.罗家园

罗家园位于贺兰山脚下的王泉沟沟口,距石大公路4.5公里,惠农区17公里。这里夏季凉爽宜人,是一处清幽的避暑胜地。景区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园中古木参天,百年桑树、核桃树和杏树等显得古色古香,原始味十足,明长城遗迹从园边逶迤而过。秀丽的罗家园以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魅力传说,深深吸引着每位游客。如果你游览沟中景点返回园中,香喷喷的羊肉也就炖好了,真应了那句“山风山景住山野,山泉山柴炖山羊”的招牌话。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农家乐,体验到的是真正的山野风味休闲游。

7.田州古塔垍頭條萊

“一柱撑天,东带黄河明献瑞;孤标拔地,西屏兰岳秀争辉。”这是距平罗县城20公里的田州塔上的一副对联。田州塔俗称姚伏塔,矗立在姚伏镇东一公里外的柳阴丛中。塔呈平面六角形,8层楼阁式砖塔,高38米,塔顶呈六边覆斗状,塔底直径为7.5米,南北各有一门,门墙上有对联,对联书法俊秀有力,对仗工整。平罗县田州古塔建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那么塔至今已有1194年的历史了。在一千多年漫长的岁月中,田州古塔经历了大小百余次地震,又历经战火蹂躏,可谓阅尽人间沧桑。后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1980年平罗县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了维修。1985年被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西夏离宫遗址

西夏离宫遗址在大水沟沟口两侧,由沙湖向北走十几公里即可到达,南北长4公里。《平罗县志》记载:“位于平罗下庙大水沟侧的西夏离宫之雄伟,建筑台地10余座,其中每座台面长100余米,前后宽70余米,高出地面12米左右。”遗址现存有建筑台地数十座,攀山头而眺望,看得出当年那巍峨辉煌、富丽华贵的气势。在西夏离宫遗址,回望后山,极似四尊坐佛,忽隐忽现。离宫之前约3公里的山坡之上,有一条南北向的废渠,便是李王渠。进大水沟向西走3公里左右,有庙一座,称为上庙。走至沟外下庙乡有下庙。正所谓有上就有下一般的对称。垍頭條萊

9.贺兰山大川风景区條萊垍頭

大川位于贺兰山麓北端,惠农县境内。整个大川地势平坦,从川底到川口约10-20公里,地形随山脉走势呈不规格化状,川套山湾,山湾包川,走过一川是一湾,绕过一湾见一川,川湾相恋,引人入胜。春夏季节,这里是一片绿色的草海,大川及四周山坡之上,遍地野花绽放,蝴蝶、昆虫嬉戏其间,生机盎然;秋冬季节这里山杏野果挂满枝头,蓑草金黄,自然幽静,充满情趣,令人遐想连篇、惬意融融。

10.黄河红柳园

位于惠农区以东1公里处,红柳园有万亩之大,园内 红柳如烟似雾,百鸟翱翔争鸣。每到春秋就形成了天然“湖心岛”。坐小船渡过约15米宽的河水进入红柳林区,茂密的红柳林让游人首尾难顾。在红柳林中心地带,有两处宽阔的草地,为游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良好空间。

11.西河桥古生物化石

位于惠农县尾闸乡西河桥村以西的贺兰山下,占地面积600㎡。发现于1985年11月,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的发掘研究,西河桥古生物化石形成于10—15万年前,现已出土的有犀牛、盘羊、大角鹿、老虎、猎豹、三趾马等古动物化石。是研究古地壳变迁,气候变化,古动植物灭绝最好的物证。引起了专家、学者、人民群众和新闻界的关注。《新华社宁夏分社》,《中央电视台》和区内一些新闻单位做了报道。2001年9月,以这些古生物化石为内容,成功举办了《远古世界探密---大型古生物化石展览》,吸引了近20万观众。2004年,与内蒙古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在美国成功举办了古生物化石展览。

2. 石嘴山游玩的地方都有哪些

龙泉山庄免费进入,山庄内住宿、餐饮及娱乐项目收费……龙泉山庄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本山庄一次性可接待容纳400余人,主要经营餐饮(野味、农家菜)住宿、娱乐、采摘、棋牌、垂钓、赛车、彩弹射击、拓展并可组织大型篝火晚会等多种项目,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适合四季旅游消费。

3. 石嘴山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银川马兰花草原,水洞沟,西部影视城,贺兰山岩画,青铜峡黄河大峡谷,黄河楼,中卫沙坡头,通湖草原,实在是太多了!

4. 石嘴山游玩的地方有哪些

石嘴山市最有名的当属北武当山了!山上有规模不小的北武当寿佛寺!视野十分开阔,自然景观比较原生态,没有过多的人工修饰,不久前去的时候还有扫码支付的望远镜可供游客体验!

山体上都是低矮的酸枣树和稀疏的刺丛草皮,山下终有很多枫树、沙枣树和杨树林!山路不算陡峭,游客也不多,很适合小朋友和上了年级的老人家游玩锻炼!

5. 石嘴山旅游攻略

兰州——沙湖:全程480.6公里條萊垍頭

驾车路线:

起点:兰州市

1.兰州市内驾车方案垍頭條萊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G109行驶7.5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柳忠高速公路

2) 沿柳忠高速公路行驶14.1公里,直行进入兰海高速公路

2.沿兰海高速公路行驶100米,直行进入白兰高速公路

3.沿白兰高速公路行驶59.0公里,直行进入刘白高速公路垍頭條萊

4.沿刘白高速公路行驶109.7公里,直行进入京藏高速公路

5.沿京藏高速公路行驶279.9公里,稍向右转进入X207條萊垍頭

6.石嘴山市内驾车方案

1) 沿X207行驶9.3公里,左后方转弯

2) 行驶700米,右转頭條萊垍

3) 行驶310米,到达终点垍頭條萊

终点:沙湖

6. 石嘴山周边旅游

在美景如画的丝绸之路上,坐落着一座雄伟壮观的贺兰山。贺兰山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位于宁夏银川平原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间,是我国东南季风区与内陆非季风区的天然分界线,并成为我国六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阿拉善——鄂尔多斯中心”的核心区域。贺兰山不仅拥有苏峪口这样的自然名胜,也孕育了西夏国这样的历史文明;此外,贺兰山还有着一种美丽而神秘的史前文明——贺兰山岩画。

一、中外岩画的发现

要说贺兰山岩画,我们先了解一下岩画是什么。

在一些旅游景点的岩壁上或洞窟中,尤其是不少名山大川,可能都会留下一些崖壁画或岩刻的痕迹。但是,这些石刻不代表都是岩画。所 岩画,一般还是指在远古时代,文字出现以前,先民用凿刻的岩刻或涂绘的崖画来表达某些语言信息。它是来自原始社会的艺术,与文明时代之后出现的诗文石刻不可同日而语。尽管个别地区和民族可能还会长期保留这种传统,但绝大多数岩画都只能归为史前文明。

原始社会的绘画形式可能有很多,包括人体纹身、树皮画、陶器画等,但因为书写载体的缘故,历经岁月沧桑,这些形式能够保存至今已是非常稀缺;不过,世界上最早的岩画却顽强地传承了四五万年,中国最早的岩画至今大概也有上万年。于是,在那个没有文字的时代,先民的经济社会活动、文化思想行为被这种岩画定格下来,更加显得这种大型艺术形式的弥足可贵。可以说,岩画是探索原始社会生活的一把重要钥匙。

目前公认的世界岩画最早发现于1879年。据说早在四年前的1875年,西班牙的索图拉伯爵在阿尔塔米拉洞窟后壁发现了黑色绘画,并认为这就是旧石器时代时的作品;但直到四年后,伯爵与5岁的女儿再次来到了这里,他决定开始挖掘,他的小女儿拿着蜡烛在洞窟看,当她走到一处很低的窟顶时,惊奇地发现上面画有野牛。于是1880年,索图拉发表了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的发现,此时这种艺术形式才进入世人的眼帘。

时至今日,全世界五大洲、一百二十多个国家都发现了这种先民岩画。岩画艺术的基本主题,主要有土地、粮食与性三方面,这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实际上也是古往今来艺术的共同主题。至于岩画艺术的主要题材,根据陈兆复先生的总结,主要有拟人形、动物形、建筑和地形、工具和物体、几何图形和图形字母五种。在人类早期狩猎社会里,以动物形最多;而到农业经济发展后,动物形岩画也就渐渐式微了。

中国岩画的记载,在古代文献中也有零碎模糊的体现。在唐代张读撰写的《宣室志》,提到泉州南面有一处高崖深潭,传说有潭中有蛟龙会食人,后来有次打雷导致山崖断裂,石头坠落填满了水潭,可以看到蛟龙的血。大家在石壁上发现了十九个字,于是拓下来给韩愈看,韩愈说这是上天谴责蛟龙作恶并将其处死。直到1915年,学者黄仲琴对此处福建华安汰溪仙字潭石刻调查,才正式揭开了我国岩画学研究的序幕。

岩画的大量发现和研究则要在建国以后。到今天,岩画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业学科。

学者将中国岩画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大系统。其中北方系统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它是北方草原狩猎、游牧民族作品,分布范围最大,数量最多,题材以动物为主,技法以凿刻为主;西南系统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它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作品,题材以人物为主,技法以涂画为主;东南系统主要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港澳台等地,它是东南沿海民族的作品,技法凿刻兼具涂画。

贺兰山岩画属于中国北方岩画系统的一支,早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就提到贺兰山及邻近阴山地区,存在一些“虎马之状”及“鹿马之迹”的岩画内容,但一直没有真正进入公众视野。1969年,学者李祥石在贺兰山东麓的贺兰口首次正式发现贺兰山岩画,并于80年代公布。而贺兰口岩画既是最早发现的贺兰山岩画,又是图案分布最密集、画面最具特色的,至今共发现2000余组5000余幅,并于1996年12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后,国家又在贺兰山东麓的石嘴山——银川——青铜峡一线相继发现大量凿刻岩画;90年代中期,又在平罗贺兰山腹地发现一处天然洞窟的彩绘岩画。

那么 贺兰山岩画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二、人面像岩画之谜

根据许成、卫忠《贺兰山岩画》的分类,贺兰山岩画的图像内容主要有动物岩画、人物岩画、人面像岩画、工具和武器岩画、车轮和车辆岩画、天体岩画、手印和脚印岩画、蹄印岩画、建筑物岩画、植物岩画、符号岩画和文字题刻等十二种。而在贺兰山以上类型的岩画里,最能体现其艺术特色的是人面像岩画。据学者调查统计,贺兰山人面像岩画共883幅,其中在贺兰口附近的就有708幅,位居世界人面像岩画区域数量第一,最值得我们关注。

贺兰山大量的人面像岩画,其含义和功能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学者的争议。不过,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些人面像可能反映的不止是一种思想信仰。

在贺兰山岩画里,存在不少反映自然崇拜的图像与符号,比如日月星辰、高山流水等;但同时也有一种人面像岩画,明显是将自然现象人格化处理,比如一些人面像放着光芒。在先民的原始思维里崇尚“万物有灵论”,他们不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存在什么差别,所以就有种种将太阳、月亮拟人化的传说。比如在汉民族的神话经典《山海经》里,就有羲和生十日、常仪生十二月的传说。贺兰山人面像岩画中,至少存在一种是这种自然崇拜类的人面像。

除了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以外,还有对动植物的崇拜,这在贺兰山人面像岩画中也有体现,即将动植物符号置于人面的轮廓中,并且添加头饰、发饰等。国内不少学者也称之为“图腾崇拜”,不过,“图腾”这个概念在上世纪就逐渐为西方人类学界所抛弃,至少对于一些动植物符号不能一律以“图腾”名之。动植物崇拜在早期历史中也很常见,比如《诗经·商颂·玄鸟》中,商朝的祖先是玄鸟所生,这当然反映的就是动植物崇拜。

自然崇拜可能起源较早,往后则出现了生殖崇拜。在贺兰山人面岩画中,有种人面岩画则是将女阴、男根或男女交合进行人格化改造。这里的生殖器官可能是写实,也可能是用一种抽象的表现手法。比如可能用一些类似海贝、瓜瓠的图案,甚至更为符号化的倒三角形、椭圆形、菱形来象征女阴。在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遗址,也出土了一件人面鱼纹彩陶盆,有观点认为这也代表着生殖崇拜,而鱼实际上也是一种女阴的象征。

生殖崇拜又引申出祖先崇拜。在贺兰山一部分人面像岩画中,人面像头顶上插着鹿角、羽毛一类的饰物,这可能是原始部落酋长的写照。这些酋长可能是已经去世的领袖,也可能是尚在世上的首领。原始部落的酋长,往往被神化为天神,比如商朝去世的先王被称为“帝”,也即是商王朝的神,能够降临福祉与灾祸。这样来看,其实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鬼神崇拜都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融合的。

对于反映鬼神崇拜的贺兰山人面像岩画,值得一提的是一种面具人面像。在贺兰口沟内南山壁就发现了一幅人面像,双眼是两个黑洞,头顶是一条线槽,更有趣的是面具两侧还有类似面具的绳索。面具的发明最早也是模拟鬼神来驱逐灾害,比如在《周礼》中就记载周朝一种职官“方相氏”,穿着熊皮戴着黄金面具,一手持戈一手拿盾来驱赶恶鬼。除了面具人面像外,还有骷髅头人面像、没有五官的人面像等比较特殊的人面像。

总之,贺兰山人面像岩画造型怪异、装饰复杂,却又很少有雷同图案出现,这表现贺兰山先民非凡的想象力,对于今天的美术创作也有一定启发,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从整体来看,对于人类学里原始信仰的种种类型,在这里也都能找到对应的图像,其历史价值当然 不言而喻的。这些人面像岩画,与整个贺兰山岩画一样,也并非成于一人一时之手,整个贺兰山岩画实际上是三千年贺兰山先民的共同作品。

在《贺兰山岩画》一书中,将人面像岩画以至整个贺兰山岩画分成三期,其中商周及更早的时代为一期,是岩画的形成期,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鹿、虎形象的岩画;秦汉至南北朝为二期,是岩画的发展期,也是人面像最集中的时期;隋唐至西夏、元为三期,是岩画的衰落期,其中出现一些汉文、西夏文、梵文等题刻,内容多与宗教有关。虽然中原地区早就进入了王朝时代,但在贺兰山一带,西夏政权建立以前,这里长期处于原始游牧社会。

那么,这些镌刻贺兰山岩画的先民们,他们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三、岩画中的贺兰山历史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宁夏北部就有人居住,不过,当时还没有形成游牧社会,而是农业定居社会。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随着全球气候干冷化,中国北部草原先民才采用更适宜居住的游牧生活,不过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实际上也长期处于农牧过渡地带。因为贺兰山以南的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就已经是黄河滋润的农业活动区。这些先民在先秦时期被统称为“西戎”“西羌”或“戎狄”。

灭亡商朝的周朝,有种说法起源地就在甘肃东部,而周人很可能本身就与“戎狄”血缘较近。有趣的是,《诗经·大雅·生民》《史记·周本纪》都记载了周人祖母姜嫄踩踏巨人的脚印生下始祖后稷的传说。这里所谓的巨人脚印,有学者就认为是一种石刻,即类似贺兰山岩画中那种常见的脚印岩画。这种脚印也被先民作为神灵崇拜,女子将自己的脚踏入脚印里,可能就是一种祈子的仪式。贺兰山先民的脚印岩画可能也是这种功能。

在战国、秦代,宁夏平原一带有个“白羊国”,被匈奴冒顿单于吞并,这一片遂归匈奴所有。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7年),大将军卫青攻打楼烦、白羊,将宁夏北部控制在汉朝手上,之后设置灵武县(今宁夏永宁)、廉县(今宁夏平罗)对这一带进行管辖。汉武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这里的羌民又反叛汉朝,名将段颎在灵武谷大败羌人。不过,不管是匈奴人还是汉人,或者是后来的鲜卑人,都不能彻底征服这里的土著羌人。

随着东汉帝国的衰落,鲜卑族开始崛起。汉灵帝光和年间(公元178—183年),鲜卑首领和连进攻北地郡,为廉县善射的勇士射杀。这些勇士可能也是羌人土著,在贺兰山岩画里就有争战、械斗的题材,双方武士在首领带领下,骑着战马弯弓搭箭,互相进行对射。游牧民族资源相对匮乏,为了争夺资源常常以武力解决,也正是如此产生了无数神箭手。吞并白羊部落的冒顿单于本人,就有鸣镝射马的典故。

魏晋时期,鲜卑乞伏部进入宁夏石嘴山一带生活。据《晋书·北狄传》,晋武帝太康年间(公元284—297年),“北狄”部落有屠格、黑狼、贺赖等十九种,这里的“贺赖种”即贺兰部落,也即是贺兰山名称的由来。对于贺赖种的族属,有匈奴、鲜卑等说法,其实更可能是还是土著羌人,虽然他们被不同的外族先后征服;但从贺兰山岩画的延续性看,至少他们的文化还是一直传承的,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外来的部族效仿。

隋朝初年,这里又被突厥达头可汗统治。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朝将领杨泓在贺兰山大败突厥。唐朝初年,回纥吐迷度部又游牧于贺兰山,并攻破附属突厥的薛延陀部落。武则天天授初年(公元690年),突厥默啜可汗又占领贺兰山地区。唐代宗、唐德宗时,吐蕃挺进了贺兰山以 地区。到晚唐五代时,贺兰山已经成为吐蕃、回纥、党项等多部落杂居之地,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将领唐福打败党项入侵灵武,直追至贺兰山下。

党项部落本姓拓跋,其族属来源也有羌人与鲜卑人的争论,可能也是长期附属鲜卑的羌人。早在唐僖宗时,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被赐姓李,并册封为定难军节度使。之后党项李氏一直世袭这一职位,渐渐成为贺兰山的部落盟主。公元1083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称帝,建立西夏国,这是贺兰山地区第一个独立国家。之后过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西夏歼灭宋军精锐数万,政权终于稳定了下来。

西夏视贺兰山为“神山”“圣山”,李元昊就曾在贺兰山建造离宫和佛祖院。之后蒙古于公元1227年灭西夏、公元1246年招降吐蕃,贺兰山遂又完全归于蒙元所有。元朝与西夏一样信仰佛教。前文提到在贺兰山岩画上有用汉文、西夏文、蒙古文书写的宗教题刻,就是西夏、蒙元时的产物,这同时也是贺兰山岩画的式微期。因为随着西夏、蒙元国家的发展,文字得到普及,所以贺兰山岩画这种原始的艺术形式,自然也就沉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值得重视的是,处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处的贺兰山,本身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连接点。而正是在这个连接点上,人类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贺兰山岩画得以诞生,本身就是不同部族与文化交融的结果。银川先后举办了贺兰山国际岩画峰会、贺兰山国际岩画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进一步探索贺兰山岩画与丝绸之路岩画以及世界岩画的联系,这是有利于与“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华民族

Hash:6c83ccd168fb12b92bfa47f34a2602c2c8274806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