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古黄河景区 宿迁古黄河是黄河吗

导读:宿迁古黄河景区 宿迁古黄河是黄河吗 1. 宿迁古黄河是黄河吗 2. 宿迁废黄河的由来 3. 宿迁废黄河 4. 宿迁有黄河还是长江 5. 宿迁的黄河故道 6. 宿迁古黄河的文化内涵 7. 宿迁古黄河是黄河吗还是河道 8. 古黄河经过宿迁吗 9. 宿迁古黄河的来历 10. 宿迁是黄河以北吗

1. 宿迁古黄河是黄河吗

宿迁双塔座落在宿迁新区古黄河边上,修建从2010年宿迁市规划局开始规划古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集宿城区古黄河两岸水利兴修、环境改造、旅游景观于一体,对古黄河整治、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景观、水特色、水文化、水环境,做好水文章,让古黄水利风景区风光起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于2014年竣工完成

2. 宿迁废黄河的由来

江苏有淮河.淮河是本来一条河槽宽深、出路畅通、独流入海的河流,沂河流入泗河,泗河流入淮河,淮河在涟水县云梯关(原属涟水县,现属响水县)入海,海潮一直可以上溯到盱眙县。 废黄河特指位于现在淮河流域北部,自河南省兰考北朝东南方向,过民权县北,安徽省砀山县北,江苏省徐州市北,经宿迁市南,淮安市北,再折向东北方向,过涟水县南,滨海县北,由大淤尖村入黄海(有一个废黄河口)的一条黄河故道。在地图上,这条故道绝大部分是干涸的,用虚线画出,只在淮安市以东是当今的中山河,还有水流。

干涸的地段岂止无水,它生生地把好端端的完整的一个淮河流域分割成淮河与沂沭泗两个水系,废黄河已经成了一道高出地面几米事实上的分水岭啦。

3. 宿迁废黄河

江苏宿迁古黄河省级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东、南、西、北分别以道路为界,东至环城西路西侧、西至蔡支线水闸、北至滨河西路南侧、南至骆马湖路北侧。地理坐标:东经118°12'2"-118°15'18",北纬33°57'58"-33°58'55"。规划总面积221.53公顷。现有湿地面积109.78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49.56%。

4. 宿迁有黄河还是长江

宿迁不属于江淮地区,属于黄淮地区,因为宿迁的范围是在黄河鱼淮河之间,是徐州都市圈,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宿迁是面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两千七百多年的建城史,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宿迁也是酒乡,洋河酒是全国十大名酒。

5. 宿迁的黄河故道

  境内沱河、浍河、新濉河、新汴河、北沱河、唐河6条河流设立市级河长。

  分级建立河长会议制度。各级河长会议由本级总河长、副总河长、河长、相关负责同志、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各县区(市管园区)、乡(镇)根据当地实际,建立河长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分级设立河长制办公室。方案明确了市级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市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市环保局明确1名负责同志任第一副主任,市水利局分管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市级河长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为河长制办公室成员。各县区(市管园区)、乡镇(街道)应结合当地实际,设立河长制办公室。

6. 宿迁古黄河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流经徐州时的黄河应该是比现在的古黄河宽不少的。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疲乏,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在1855年前,黄河主要是在南面摆动,虽然时有北冲,但均被人力强行逼堵南流,南流夺淮入海期间,郑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黄河主流也是迁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涡水入淮,或由颍水入淮,或同时分几支入淮。直到明代后期潘季驯治河以后,黄河才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达300年。條萊垍頭

进入近代,国难与河患同作。黄河在1841、1842、1843、1851 发生了4次大的溃决。就这4次黄河溃决的原因而言,除特大洪水外(1843年洪水被认为有历史调查以来的最大洪水),下游河道淤垫是最主要的原因。

据宋苏辙《黄楼赋》载: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黄河决口,水及彭城下。苏轼适为彭城守。水未至,苏轼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苏又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至而民不溃。水退又请增筑徐城,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在城的东门筑大楼,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徐人相劝成之。垍頭條萊

从很多文献资料上可以看出,流经徐州的黄河水患频发,河道淤积,那么当时的黄河一定相当宽广的。

7. 宿迁古黄河是黄河吗还是河道

古黄河特指位于现在淮河流域北部,自河南省兰考北朝东南方向,过民权县、商丘市北,安徽省砀山县北,江苏省徐州市北,经宿迁市南,淮安市北,再折向东北方向,过涟水县南,滨海县北,由大淤尖村入黄海(有一个废黄河口)的一条黄河故道。在地图上,这条故道绝大部分是干涸的,用虚线画出,只在淮安市以东是当今的中山河,还有水流。干涸的地段岂止无水,它生生地把好端端的完整的一个淮河流域分割成淮河与沂沭泗两个水系,废黄河已经成了一道高出地面几米事实上的分水岭。垍頭條萊

现在意义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條萊垍頭

8. 古黄河经过宿迁吗

三河”是指京杭大运河、淮河、古黄河,“两湖”是洪泽湖、骆马湖,“一湿地”就是著名的洪泽湖湿地。

洪泽湖还与近在咫尺的两湖三河一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形成了难以复制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也造就了与苏格兰威士忌产区、法国白兰地产区齐名,并称“世界三大湿地名酒产区”,孕育出盛名远播、广受赞誉的洋河和双沟两大中国名酒。

9. 宿迁古黄河的来历

宿迁是悠久的,早在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点燃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关于宿迁在历史上有文字 记载以来的沧桑变革,本报“民生话题”栏目也曾刊登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但都不太具体详细,近日,记者从宿城 区博物馆搜集到《宿迁的历史沿革》一文,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宿迁,这块土地相传上古时候为少昊氏的领地。《禹贡》记载为当时九州之一的徐州之地。 宿迁历史悠久,文化层堆积深厚。旧石器时期因年代久远,有待进一步考证。最早发现的文化遗存为新石器时代,距 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在骆马湖以东地区随处可见层叠的文化层,上层为普遍存在的60厘米厚的汉文化层,下为 一米厚的西周文化层。其中著名的有属于龙山文化体系的黄泥滩遗址(关庙)、井儿头遗址、黄营遗址(来龙)。商 周时期有尖墩遗址(来龙)、青墩遗址(晓店),这些遗址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的时候就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 到了春秋时期,这里产生了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钟吾和犹国。北有钟吾,都城在今宿迁城北30公里的司吾山脚下,犹 国在南,都城在今宿城区郑楼附近。而后到战国,这里的属地不断变更,先后属过鲁、宋、楚、秦等国。 秦始皇统一 国以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下相县,属临淮郡。下相古城遗址在今市经济开发区古城居委会。汉朝承 袭秦朝的郡县制,又在原钟吾国的土地上置司吾县。至两汉时,这里已具有高度的文化,徐州(彭城)地区的汉文化 向这儿辐射,我们能从侍岭的汉城遗址、洪武墩的汉墓群以及晓店的清凉院遗址看出当时商业发达、城市繁华、人口 集中。 西晋太康无年(公元305年),设立宿豫县、宿豫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宿豫这个名称。 北魏时属徐州,东魏时属东楚州,梁时改属泗州郡,宿豫为当时的州治所在地。 隋时,宿豫属泗州下邳郡。公元762年,为避唐代宗李豫讳,将宿豫改为宿迁,属河南道徐州彭城郡。 五代时与唐朝的隶属关系相同。宋时属河东路淮阴军邳州郡。北宋时,宿迁县境包括今新沂、泗阳、睢宁和淮阴县的 渔沟镇,为历史最大。 南宋时,宿迁为金、宋对峙之地,连年战争,城垣毁坏,1193年,黄河水患,宿迁县城迁到今城南项王故里处。 元、明、清时期宿迁属淮安府。1576年,黄河决口,今项王故里附近的宿迁县城地势低洼,受洪水威胁迁至城北马陵 山附近,筑土城,即今马陵公园南首。 清初,宿迁又改属徐州。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成立,废除州府制,宿迁先直属江苏省政府,后隶属淮阴专署。 在人民革命斗争中,成立的泗宿县、宿迁县归华中军区六分区领导,属淮海区。 解放后,泗宿县并入宿迁县,隶属淮阴专区,归仁地区划归泗洪县,洋河地区划归泗阳县,原宿迁北部沂河以北划归 宿北县(今新沂市),宿迁县的规模比以前缩小。 1987年12月,宿迁撤县建市(县级市)。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宿迁市,辖四县一区(即泗阳县、泗洪县、

10. 宿迁是黄河以北吗

江苏宿迁市和江苏徐州,连云港,淮安和安徽宿州接壤。距离徐州110km,距离连云港147km,距离淮安95km,距离宿州198Km,相比之下,江苏宿迁离江苏淮安比较近。

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和“蚕茧之乡”。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宿迁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也是人类起源中心之一,被誉为地球上的“生命圣地”。

Hash:dfc95066425280228c3d83bee7b3437fa063a1d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