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历史景点 宿松历史文化

导读:宿松历史景点 宿松历史文化 1. 宿松历史文化 2. 宿松历史文化简介 3. 宿松历史文化作文 4. 宿松历史名人 5. 宿松民俗文化 6. 宿松文化名人 7. 宿松历史文化介绍 8. 宿松历史人物 9. 宿松的历史文化

1. 宿松历史文化

历史上,安徽省辖区的长江两岸在明代以前分属不同的政区。

宋代,皖北分属淮南东路,皖南属江南东路。

元代,皖北分属河南江北行省、皖南分属江东建康道。

明代,一同划归南直隶。

清顺治十八年,江南省东西分离设安徽省、江苏省。

康熙九年(1670年),置庐凤道,驻凤阳府(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领庐州府、凤阳府。

雍正二年(1724年),增领颍州、 亳州、泗州、六安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增领滁州、和州;雍正十三年 (1735)亳州降为散州;咸丰五年(1855年)安庆府来属。

同治四年(1865年),安庆府、庐州府、滁州、和州另属,更名凤颍六泗道。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庐州府、滁州、和州来属,更名皖北道,辖凤阳府、庐州府、颍州府、滁州、和州、泗州和六安州。道尹驻凤阳府。安庆府:怀宁县(首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凤阳府:辖凤阳、怀远、定远、凤台和灵璧五县,宿州和寿州两个散州。庐州府:合肥、舒城、巢县和庐江四县,无为州一散州。颍州府:阜阳、颍上、霍邱、涡阳、太和、蒙城六县,亳州一散州。滁州:辖全椒来安两县。和州:含山一县。泗州:五河、天长和盱眙三县。六安州:英山、霍山两县。

民国二年(1913),皖北道废。

民国三年(1914),置安庆道,属安徽省,治怀宁县(旧安庆府),辖怀宁(旧安庆府)、桐城、宿松、太尖、潜山、望江、合肥(旧庐州府)、庐江、舒城、巢湖、无为(旧无为州)、和(旧和州)、含山、六安(旧六安州)、英山、霍山十六县。

1949年4月15日,成立皖北行署区(省级),驻合肥市。范围为安徽省长江以北的已解放地区。同年,渡江战役解放皖南后,皖南行署迁至合肥,皖南行署与皖北行署在合肥联合办公。

1952年8月7日,皖北行署区与皖南行署合并成为安徽省政府。

1952年底安徽省辖,5个专级市、7个专区、67个县、3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

2. 宿松历史文化简介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历史发展概况:

黄梅戏起源地有安徽怀宁、桐城,湖北黄梅,安徽宿松四种说法。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那还是近代的事。在这段时间内,他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在谈说这个名剧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表演这个剧种的团体,同样经历了这么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他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也可以说,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他的表演团体的形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基本特点: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 《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历史发展概况:

黄梅戏起源地有安徽怀宁、桐城,湖北黄梅,安徽宿松四种说法。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那还是近代的事。在这段时间内,他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在谈说这个名剧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表演这个剧种的团体,同样经历了这么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他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也可以说,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他的表演团体的形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基本特点: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3. 宿松历史文化作文

王心悦,女,13岁,现宿松县汇口初中702班学生,学习委员。小小年纪,就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在读初中前,就连续五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他是同学中的名人,他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王心悦是一个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品质优秀的好学生。自入学以来,他总是把班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日常生活中,为学校为班级服务仿佛使命般印在了他心中。从我做起,是他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意为同学是他的信念,他经常为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他乐于助人,经常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遍一遍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题目的思路,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他认真负责,凡是学校、老师交给的任务,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为班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他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同学建立“一帮一”对子,大家都以他为学习榜样,你追我赶,班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学校劳动,他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委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从不乱扔垃圾,因为他知道劳动的 辛苦,如果有同学不守纪律,他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作为一名班干部,他按时执勤上岗,不惜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好学校的卫生检查工作,处处维护学校荣誉,树立自身形象,是一名优秀的干部。

王心悦爱学习,勤思考、爱钻研、求知欲强烈,各门功课都努力学好,课前,他能认真做好各门功课的预习,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遵守课堂纪律,踊跃发言。课后,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认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如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唐诗宋词等等。正是由于养成了良好的看书习惯,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他的作文多次作为范文在班级交流,多次参加学校作文大赛并获一等奖。

王心悦不但在学习上取得了不少成绩,而且爱好广泛,全面发展。几年来在各科老师的精心培养下,积极参与了班级及学校的各种活动,既提高了能力,又丰富了自己多彩的生活。在美术方面的素养也很高,是班级手抄报的主创人员,文字、绘画、布局,把手抄报办成了班内的一个亮点,多次获得校一等奖,令其他班级羡慕不已。设计布置橱窗、板报也是他的强项之一,学校每学期都定期更换橱窗、板报,里面少不了他的参与,布置的板报,版面独特,有创意,内容新颖,博得全校师生的好评。他同时还是校鼓号队的员,参加了大型运动会的开幕仪式。

王心悦还是一个非常节俭和充满爱心的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关心长辈,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陪爷爷奶奶聊天解闷;对待邻里,他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他生活俭朴,平日父母给的零用钱除买一些必备的文具,其余的都积攒起来,在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为他们买生日礼物。可从不乱花一分钱的他当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却拿出了自己一年的零花钱捐给地震灾区的小朋友,玉树地震,他不但自己捐钱,还号召周围的亲戚朋友捐钱,他以行动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灾区小朋友的关心。

他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勇敢坚强,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进取精神。由于他综合素质全面,组织能力和自立能力较强,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让他做事十分放心。

一路走来,王心悦同学不断充实自己,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他是素质教育春风吹拂下茁壮成长的小苗,他那善良真诚的心灵、他那助人为乐的精神、他那勤俭好学的品质将会影响着更多的少年健康成长。

4. 宿松历史名人

洪承畴,崇祯十二年任蓟辽总督,领兵关外。崇祯十五年,于松山战败被俘,寻降于清,是最早降清的明朝重臣。松山失利闻于北京,君臣咸谓洪承畴必死,崇祯皇帝为之辍朝三日。

从洪承畴降清算起,投降问题横穿两朝(崇祯、弘光),令人焦头烂额。对于视“名节”为压箱底之宝的明朝来说,是沉重打击。但杨士聪却有别致的见解:

商周之际,仅得首阳两饿夫。北都殉节,几二十人,可谓盛矣。

自开辟以至于今,兴亡代有,万无举朝尽死之理。 首阳两饿夫,指伯夷、叔齐兄弟,他们都是商末孤竹君之子,武王伐纣后,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杨士聪说,较之商亡仅两人殉之,北京之陷有近二十人死节,还有什么不满意呢?兴亡代代有,也并未见过满朝文武全都死光的情形。

他说的乃是实话。跟过往比,乃 包括后世,明代士大夫的“名节”真是最过硬的了。明末殉国者之多,数量或抵得过以前历代总和。弘光政权幻灭后,殉国者成批涌现,仅本文提到的一些人,如史可法、左懋第、祁彪佳、顾杲等,后都自尽而死。虽然我们知道此一现象深受名教影响,但对死难者本人,我还是葆有很大的敬意;因为曾经考察过他们的事迹、思想以及时代背景,从而了解做出那样的举动并不都是出于迂腐。言及于此,也不能不从另一端感到些困惑。例如降清且助其平定中原的洪承畴,当时与吴三桂是一文一武两个头号“大汉奸”,但二百多年后,这种评价消失了,而代以“功在千秋”。孙中山有《赞洪文襄》一诗,称道他“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他还这样回答洪氏后人的提问:

余致力唤起民众推翻满清,目的在于推翻其腐败帝制。洪文襄降清,避免了生灵涂炭,力促中华一统,劳苦功高。

政治家思路果然实用。不过“满回中原”、“力促中华一统”或有之,“避免了生灵涂炭”则是没有的事,了解过清兵南下史的读者,心中都有一本账。关键是,历史究竟有无一定之理?是否能以结果论(实利)而朝秦暮楚?何况对洪承畴的这一评价,每一句我看亦很适用于吴三桂,为什么不把他也一道“平反”呢,是因他后来又举兵叛清吗?再有,这样评价洪承畴,置当年快意嘲讽洪承畴、为之杀害的少年英雄夏完淳于何地?这都令人困惑。

世间历来有“英雄”和“普通人”之分。我觉得恰当的态度是,对英雄应有英雄的尊重,对普通人也应有普通人的尊重。这不同的尊重,各自体现了一种社会公正与善意。但在中国,有时两种尊重都不存在。

作为个人行为,投降或不投降,受制于每个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与追求,以及气质、个性等等因素,这些方面千差万别,既无一定之道理,也很难一概而论,该褒该贬,要结合每个人具体情况来看。

个人行为之外,还有一个国家伦理层面,我们需要讨论的也就是这个层面。国家伦理,作用在于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和人民价值观,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以及怎样做符合社会的共同利益。就此而言,投降不论何时何地,都不是国家所愿面对的情形,因为它与失败相联系,是不幸的境地。但在不赞赏的同时,能否基于现实,有所容纳、谅解与接受,对国家伦理而言,却是有关理性、博大和善意的更深刻考验。

其实,以我们知道的论,洪承畴投降似乎未曾如何“避免生灵涂炭”,尤其在清兵入关后,北方所以基本未闻屠戮,只因各地望风而降、未加抵抗,而南方,凡不肯降的地方,都发生大屠杀——比以后的日寇严重得多,日寇搞了南京大屠杀,满清则起码搞了扬州、江阴、嘉定三次大屠杀。故而,非得称赞洪承畴“功高谁不知”,大概只能落在“力促中华一统”、“满回中原日”这层意思上。用比较俗白的话讲,洪承畴投降,好就好在让中国版图大大扩张了。这,一是结果论,二是实利论——因有如此的结果和实利,我们对那件事便抱了好感与好评。京戏有《洪母骂畴》,演传闻已殉国的洪承畴,突然归家,母亲见他身着“胡服”,不由怒骂。这情节纯属演义(他的高堂跟他到了北京,过得好好的,顺治九年卒 ),但孙中山诗中“安裔换清衣”的句子,却与剧情构成奇异的反差,“换清衣”为洪母所骂,在诗句里反而有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自我牺牲气概,以一人之忍辱换来全体汉裔的平安。

历史,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有趣的是,在洪承畴身上,不光后来汉人算糊涂账,满清 出于本身需要也搅浑水。本来,所谓洪承畴劳苦功高,起码对满清而言确实如此。他的投降,是满清在关外时取得的重大突破。入关后,在搞定南中国过程中,洪氏更居功至伟。江南既下,洪承畴便受命为江南总督,在这抵抗最激烈的区域,充分发挥才智以及本身为“南人”的种种优势,软硬兼施,宵旰吐握,为清朝啃下这块硬骨头做出不可埋没的贡献。之后,领衔平定西南那终极之战,把南明小皇帝朱由榔逼入缅甸只差捉到手,因病不支,乞休,返京后一年多病故。自归降至终,洪承畴对清朝来说可谓“死,而后已”了。然而乾隆四十一年(1776),他却被清朝列入《贰臣传》。这个“贰”字怎讲?我们都知道有个成语“忠贞不贰”,洪承畴原为明臣、后降满清,显然没做到这一点,所以便“贰”了。这种情况,倘由明朝贬为“贰臣”还差不多,到头来竟是清朝给了他这样的评介。当然,“贰臣”还不是“逆臣”,清朝另有《逆臣传》,里面是些更坏的人。再者《贰臣传》亦非专门针对洪承畴,凡是由明降清的官员都列在其中。为什么通通一棍打死?且看乾隆上谕怎么说:

庚子,命国史馆编列明季《贰臣传》……如王永吉、龚鼎孳、吴伟业、张缙彦、房可壮、叶初春等,在明已登仕版,又复身仕本朝,其人既不足齿,则其言不当复存,自应概从删削。盖奖忠贞,即所以风励臣节也。因思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望风归附。如洪承畴,以经略丧师,俘擒投顺。祖大寿以镇将惧祸,带城来投。及定鼎时,若冯铨、王铎、宋权、谢陞、金之俊、党崇雅等,在明俱曾跻显秩,入本朝仍忝为阁臣。至若天戈所指,解甲乞降,如左梦庚、田雄等,不可胜数。盖开创大一统之规,自不得不加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今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倖生,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

被点名的降臣,情形并不一致。像吴梅村,虽然归附却悔意颇浓;像洪承畴,则并不三心二意,始终着实用命。对此,朝廷本当采取不同政策,区别对待;结果一视同仁,洪承畴虽“鞠躬尽瘁”,也仍然落个“贰臣”下场。所以这么搞,乾隆倒也打开天窗说亮话:当时为了得中国“开创大一统之规,自不得不加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如今,“事后平情而论”,则叛变行径不能鼓励,而要“奖忠贞,即所以风励臣节也”。

这样,有关洪承畴其人,就形成不可思议的怪现象——他所投靠的一方,后来在不屑、鄙夷中将他一脚踢开;而他所背叛的一方,后来反而对他赞赏有加,认为可以名留青史。

5. 宿松民俗文化

习俗很不少。 大范围讲跟其他地方是一样的,大节小节都有,依山傍水的地方,保留了太多的传统,从新年到除夕节日不断。 三月三 祭奠鬼神 清明上山扫墓 端午吃粽子 皮蛋 野菜粑 晚上祠堂祭祖 7月半 烧纸祭祖 等等 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宿松玩 那虽然不是很发达 但环境优美 民风淳朴

6. 宿松文化名人

安庆话是皖西赣语的代表,安庆方言相比于黄山方言来讲,我们还是可以根据语法常识猜出来其中个把字的意思,相对还是好懂一点。当然,这也不妨碍我们听不懂整句话的意思。

安庆话不仅难懂,而且还非常杂。安庆方言的难度可以描述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安庆人都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听懂安庆人说话。因为它底下的各个县镇方言基本都和安庆市区大不一样,甚至两个相邻县镇的人互相都听不懂对方的方言,甚至还有专门研究安庆方言的书籍。

安庆各县:

岳西:拖鞋(孩 子)、舌头(时条)、垃圾(落索)、膝盖(色萝卜)

太湖:逮过(这个)、为过(那个)、困醒(睡觉)、太姨(大姨)、漂亮姑娘(奇珍妹)

怀宁:鸡丝(司机)、作声(说话)、停当(贤惠)、扯豁(闪电)、睡觉(升帐、纳福)

望江:么会子(什么时候)、吃饭(打中火)、谢谢(挠喂)、泥土(土巴子)

7. 宿松历史文化介绍

答:安徽省安庆市和湖北省江西省交界。

安庆市岳西县太湖县宿松县和湖北省黄岗市的蕲春县英山县罗田县黄梅县交界。黄岗市在安庆市的正西边。再有宿松县望江县部分南边隔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交。

安庆市安徽省地级市,滨江通海。域内旅游景区众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8. 宿松历史人物

刘汝国  刘汝国(?——1589),字少溪,宿松县柳坪乡长溪山人,原籍湖北黄梅,因操石匠手艺,迁居陈汉山区,入宿松籍。  刘汝国生得面目黎黑,身材魁梧,臂力过人,能举重数百斤,并学得一身武艺,会舞弄刀、枪、剑、戟,每到一处,常以献技和传授武术联系群众,本性豪爽耿直,崇侠尚义,人称“铁面太师”。  明神宗在位,政治日趋腐朽,各地豪强争霸,盗贼蜂起,社会动荡,民不安宁。刘汝国常自语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以除暴安民为己任,哪能时刻考虑自己的生计呢?”适有番僧数人远道来邀,汝国大喜,认为得天有助,遂相约以传艺为名,走乡串市,招来群众,密议相机起事。  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岁大旱,民大饥,而官府衙吏和地方豪强狼狈为奸,穷征暴敛,有加无已,汝国挺身而出,率众造反。  同年夏初四月,黄梅义民梅堂,在蕲春大同组织农民抗粮,汝国应邀同往起事,事发,州府派兵镇压,不幸梅堂被捕枭斩于市。梅的父、女及汝国的妻子,均被株连下狱。汝国只身逃走太湖深山得脱,后回到宿松,潜伏民间,继续活动。  入秋,官捕日急,汝国面临这种险恶的现实,乃约集同党虞梦新、詹三汉、陶九儿、贾九儿、赵灿等暨各路义民,于十一月齐聚罗汉尖东麓的长溪山,歃血为盟,以“顺天安民,铲富济贫”为誓,起事造反,汝国被推为“顺天安民王”兼“统兵元帅”。依山结寨,招来四方义民,共议大事,不一月,由开始数十人,发展到六七百人,并迅速占领了东起枫香驿、西至黄梅亭前镇、北至蕲春张家塝等大片土地。他们还出征英山、潜山、太湖、蕲春、黄梅、湖口各县。破城池,剖仓放粮,接济贫苦农民,各地饥民欢迎义军。此事震动京师,诏下兵部急调各路大军,限期进剿。  十七年(1589年)正月,安庆指挥陈钺、千户邦典,从太湖、宿松兵分两路进剿。义军布下疑阵,诱敌深入,一举歼敌于陈汉山前,邦典被俘,陈钺战死,刘师大捷。二月,应天巡抚周继,湖广巡抚邵陛,江西巡抚庄国桢,奉诏分领各路重兵,联合进剿,义军利用山区有利地形,巧与周旋,使敌溃败告退。三月,官军集中主力,分道包抄,义军避实击虚,迅速把主力转移至太宿边境的柴家山,先后彻底消灭了湖州把总王梦勋,蕲春州判陈策、都司周宏模等股官军。四月,官军增调悍将吴淞总兵陈懋功懋率步炮各营,向柴家山猛扑,血战经旬,死亡枕藉,汝国身边只剩几人,最后转战至太湖全堂寺,不幸被俘。敌许以富贵,诱汝国投降,汝国仰天叹曰:“朝政腐败,天怒人怨,削富济贫,顺天应人,义无反顾,事既不成,死又何憾,不屑富贵饵也”!遂引颈就戮。事载:《万历实录》、《太湖县志》、《宿松县志》、《中外历史年表》、《北京十 陵地下宫殿碑文》。  朱书  朱书(1654——1707),名世文,字字绿,亦名杜溪。世居宿松碎石乡朱家大屋。明末,朱父光陛为避兵乱,挈眷属,设馆授徒于太湖、潜山等县山区。1654年,朱书诞生于潜山县敢山冲。  朱书自幼聪明颖悟,5岁即能口诵《四书》,10岁能背诵许多古典诗文,并深通其中治乱兴衰、忠孝大节的道理。因家庭贫困,常夜燃枯枝照读,当时乡人称他有“匡衡凿壁”、“董子下帷”的苦读风。20岁时(1674年),随父由潜山迁回故里(今碎石林塘北庄)定居。乡村人看见朱书的文章,称为“汪洋浩瀚如江河之东沛,不规之绳尺,自入先辈大家之室”。由于父逝,家境更加困难,为了生计,他在杜溪和严恭山设立书馆。  31岁那年,在旧县(今繁昌新港)遇桐城戴名世,互赠诗文,订为文字交。33岁时,至皖江应试,与方苞友善,旋以选贡入太学。当时海内知名人士,云集京师(今北京),朱书生活俭朴,褐衣布履,乐在其中。他与方苞、戴名世一起,专心致力于古、时文的研究。34岁,在京考授教习,开始漫游,浮大江,出浦口,走淮南,入畿辅,辗转于燕、赵、齐、鲁等地,后因母逝奔丧,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写了不少诗文。38岁时,利用行补官学教习机会,先后以8年时间,历游齐、鲁、燕、梁、秦、楚、吴、越诸地,写出《游历记》和《杜溪文稿》若干卷,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由戴名世作序在金陵刊稿成书。  朱书晚年,因挚友方、戴力劝,才认真从事时文、科举。49岁,复至京师,应顺天乡试,50岁,连中甲乙两科,康熙四十二年,以殿试二甲四十名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声誉一时赫然公卿间。51岁时,被召入武英殿,纂修《佩文韵府》和《渊鉴类涵》,写入殿纪事诗四十首,获御赐松花岗砚及鹿雉鱼等物,他在京三年,起早歇晚,积劳成疾,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十九日在京师逝世,终年54岁,归葬于故乡杜溪。  朱书一生,勤于笔耕、创作颇丰,著有《仙田诗在》、《朱杜溪稿》、《游历记》、《怡斋诗文集》、《松鳞堂偶抄》、《寒潭琐录》、《评点东莱博义》等。朱死后不久,受南山文字狱案株连,大部分文稿失传,现仅存《朱杜溪先生集》、《游历记存》、《评点东莱博义》等书。  朱书的才华和文学,受到当时文坛各大家器重和推崇,方苞为朱书撰写墓表,称赞他“文章雄健”,戴名世称他是“才气横绝一世,文章为百世之人”。朱书在文学上的建树,不仅为宿松第一,有的赞曰:“杜溪艺苑精华,博士共推皖北。”时人每论及桐城文风,都说“朱书、方苞、戴名世堪称闪耀在清代文坛上空的3颗明星”。  黎宗岳  黎宗岳(1876——1915),字嵩祝,名堃甫,宿松县新兴乡金碧村人。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时随祖父读书,聪颖过人,善为文,工书法。17岁入邑庠,19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庆敬敷书院。当戊戌变法的时候,宗岳年仅22岁,写出数万言的“奏议书”,向朝廷陈述治国的道理,以及应兴应革的大事,深获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赞赏。  26岁考取优贡,27岁中副举,进京捐一个“内阁中书”闲职。后来得到肃亲王的赏识,提拔他为六品警官兼探访局长,当时国家多事,有志之士,倾向革命,纷纷建立秘密组织,旨在推翻清廷,朝廷屡命探访局罗织罪名,陷害革命志士。黎宗岳对此不满,便邀集同仁,在京城创办国报馆,以疏通风气,开化人心,因而遭到权贵妒忌,被革职回家。  34岁时,宣统继位,黎宗岳到武汉与黎元洪面晤,提出“国家当务之急,应以创办实业为先”的主 张,并亲赴上海筹办企业,暗中与宋教仁、吴禄贞等秘密联系准备武昌起义,不到两年时间,他办起了拥有股本100余万元的“国产公司”。宣统三年(1911)十月武昌起义,宗岳筹措巨款,解决了革命军补给不足的困难。  武昌起义后,黎宗岳被任命为长江各军参谋长,指挥东下,连克沿江各城,十月下旬占领九江,迅速成立了驻浔“军政府”,与武汉遥相呼应。当时清廷两艘军舰徘徊于浔阳江面,同僚主张炮击,宗岳不同意,独自乘舟登舰,晓以大义,陈其利害,不费一兵一弹,使两舰官兵欣然归顺。紧接着,他率领浔军司令黄焕章直取安庆,迫使安徽巡抚朱家宝放弃抵抗,至江边投降。  1912年1月,清廷退位,民国成立,黎宗岳任大通军政府都督。4月,革命内部不团结,胡万泰唆使孙毓筠进攻大通,黎不忍同室操戈,毅然解甲,北上京师。  黎宗岳在北京参加组建“共和党”,力主民主共和,痛斥袁世凯阴谋篡国、暗杀宋教仁等非法行径,因而遭到监禁,后经议会联名保释。他复去上海、武汉经营实业,创办“华年人寿保险公司”、“粤汉铁路公司”、“九江电灯公司”等民族企业。  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黎宗岳在武汉集合同志,组织“共和军”,准备北伐讨袁,计议甫定,因监制炸弹失事,不幸炸伤,经抢救无效,逝年39岁,数日后,袁世凯垮台,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特对黎宗岳从优褒恤,表彰其同建共和之功,各省志士纷纷致电哀悼。遗体归葬故里茅家山。  黎宗岳,生平智谋出众,胆略过人,孜孜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他志在发展民族经济,推翻专制,组建共和。官至都督,从不谋私,身后家贫如洗,不愧为辛亥革命的元老。  方玉珍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这首宿松城乡妇孺会唱的民歌,为本县著名采茶戏艺人方玉珍所作。  方玉珍(1869——1920),字雨水,名玉珍。本县马塘乡桃园村人。他10岁时在私塾读了半年书,从小爱唱山歌和采茶戏,记忆力强。16岁时,因生活所迫,带领其弟玉新到江西星子县李河打铁,晚上便唱采茶戏,深受群众欢迎。  方玉珍到星子不久,便参加了李河戏班,演唱《韩湘子化斋》、《山伯访友》、《乌金记》等传统剧目。他自己演小生、须生或小丑,其弟演花旦或青衣,兄弟俩经常演“夫妻戏”、“兄妹戏”,巡回献艺于九江、星子、德安、瑞昌、武宁等地,获得观众好评。由于他嗓音好,表演逼真,享有“盖五县”之美名。  方玉珍不但能唱会演,而且善于取材,自编一些民歌和小戏,例如《过界岭》一戏,就是取材于二郎河附近的一个故事编成的,二郎河的民歌也很出名,素有“二郎河边姊妹多,不做生活专唱歌”的雅誉。歌中的“堂前吃饭婆收碗,房里梳头郎插花”的词句,蔑视封建礼教,歌颂了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他的姐妹均因爱唱采茶戏,也先后嫁到二郎河。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方玉珍回到家乡,收王子林、王国府、朱婆生等10余人为徒弟,教唱采茶戏,还组织戏班到县城、华阳、石牌、黄梅、九江、彭泽、星子等地演出,也曾献艺于上海、武汉等埠。戏迷们只要听说方玉珍的戏班要到,立即筹钱筹粮,支持演出。  方玉珍晚年还在九江县的黄老门、蔡家山等处教戏。1920年12月病逝,享年51岁。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戏剧艺术。

9. 宿松的历史文化

1)安徽过春节俗称过年,节日气氛浓厚,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2)除夕的年夜饭是全年最丰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饺子,皖中和皖南人则在吃饭前 放鞭炮、贴春联、祭祖。祭祖仪式相当讲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须有鸡有鱼。

(3)吃饭之前,长辈要用红纸包钱给每个孩子,称为“压岁钱”.饭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边吃瓜子、花生、糖果边聊天,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天明,这就是“守岁”.

(4)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称接门神。家人团拜,互相祝贺,吃枣、栗、茶叶、鸡蛋、长寿面,然后出门向其他长辈们拜年。

(5)初一这天不能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把财气扫(泼)出去。这天一般不劳动,因而有“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更多安徽的习俗如下:

安徽春节习俗一、过年只吃一顿饭

在寿县,大年三十一天全家谁也不准吃早饭和午饭,只准吃一顿年夜饭。

吃年夜饭,必须要有一盘鲜鱼,但这盘鲜鱼任何人不准吃(意味着年年有余),只有过完大年初三才能动筷吃这盘鱼,人人都要吃上一口。吃年夜饭时不准说话(意味着埋头大发财),吃年夜饭一定要留点饭在碗中。

年三十、初一、初二、初三,四天不许重新开锅做饭,这也是寿县当地一特色的年俗。所以,大年三十晚间的每家年夜饭做得很多,有的家庭锅能做多少饭就做多少饭。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做得也很有特色。所有人吃罢年夜饭后,年龄最长者将剩下的饭盛出,然后在灶上慢慢烹制锅巴,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一个整体锅状的锅巴就新鲜出炉了。这时,老人虔诚地用双手将它放在稻屯上(任何人不准吃),意味着来年大丰收。

安徽春节习俗二、“元宝”放在门槛上

开门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在肥西、六安一带被当地百姓演绎得活灵活现。

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后,“守岁”的人们都关上了大门。当地风俗是,关上大门后就不能再开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烧上香,燃了烛,再开门放炮。在这段时间内,当地一些好事者将平时用黄土捏成的、与真元宝大小形状一样的假元宝放到大门的门槛上。年初一早上,主人把门打开的一刹那,“元宝”骨碌碌地滚了进来,该户主人见到“元宝”心花怒放,将这个“元宝”恭恭敬敬地放到香案上,前来拜年的人都要说上几句吉祥祝福的话语。但是这个“元宝”也不是白送的,正月十五后,送“元宝”的人会挨家挨户讨“吉利钱”.

安徽春节习俗三、年饭是在中午吃

在定远县的很多农村,年的过法各不相同。在这里,人们常说的“年夜饭”却是大年三十中午吃。

在定远县很多农村,一直以来都是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饭。很多家庭为了“抢早”,有的上午11点不到,就开始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了。很多做生意的有时因为生意好,才很无奈地把“年夜饭”改在晚上吃。有些做生意的,为了赶在中午吃年夜饭,干脆在大年三十便把生意停了,一家人从早上便开始准备中午的“年夜饭”.

安徽春节习俗四、凌晨四点就“完年”

在宿松,腊月中下旬,年味就渐渐浓了。

宿松有段民谣,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天哪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又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挨骂。”宿松做的粑是用米粉和成的,用蒸笼蒸熟,凉了干了,就用水浸着,可以吃到春耕插秧。粑用桃木雕花造型,有万字印,有喜字印,有寿字印,还有春字、福字等印。孩子多的人家还雕桃子印。

在吃年饭的时间上,宿松大多数地方与全国其他地方一 ,但宿松湖区,靠东洪、下仓一带却有些特别:大年三十早上,天刚破晓,就有人家炸起了鞭炮“过年”,一家人围桌吃起了“年早饭”.性急的人家甚至四点多钟就“完年”了。

宿松人的“小年”在正月初七过。小年过得很随便,往往是在黄昏放一挂鞭炮就算过了小年。而元宵节却很隆重。过去有“吃了元宵肉,农夫脱赤足”,即意味着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安徽春节习俗五、吃饭之前先祭祖

庐江在那里过年,仍然能感触到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年俗。

大年三十中饭一吃过,大人们便带着小孩到祖坟上烧纸。在吃年夜饭之前,同姓年纪最长的再召集儿孙们到祠堂祭祖,意寓过年时不忘记祖宗,先摆上一桌菜,倒上酒,然后,按家族中辈份大小挨个磕头,忙完了这一切,才能回各自家中吃年夜饭。

安徽春节习俗六、团团圆圆“团圆饼”

蚌埠地区有一个习俗,过年了家家蒸大馍,蒸了一锅又一锅,蒸好了放在盛粮食的笆斗里。年前蒸馍时各家都会蒸上一个一尺方圆的饼,当地人叫团圆饼。饼一般连续摞三四层,上面用面粉做一对小龙,预示着子女都能成龙成凤;配上莲子、红枣等点缀,有早生贵子、红红火火之意。蒸团圆饼时,小孩子是绝不允许插手的,蒸好后,要放在自家的粮囤上,也有庆丰收的意思。

安徽春节习俗七、硬币放进扁食里

在宿州地区,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百姓就开始准备年货。还要蒸馒头、炸出各式的面制小糕点。第一锅馒头出炉后要燃放鞭炮以祭灶神。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吃团圆饭,饭前会放一串鞭炮,菜相当丰盛,但不一定有米饭也可以是稀饭,晚饭却很简单,只是吃些面条或元宵,晚饭后开始捏扁食,全家动手。扁食是作为年初一的早饭,素馅,主要以青菜、鸡蛋末、粉丝末作为原料,包制时随机放进一些硬币、一元、一角、五角等。扁食完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

在宿州地区,拜年是在年底进行,大家提着礼品看望亲戚。而在正月初二、四、六等双日期的日子里,晚辈再到长辈家,这时还会收到长辈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安徽春节习俗八、红蜡烛不许灭掉

在阜阳地区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

Hash:2adb296ddd42dce336946c854728bf481727ac60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