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仰陵手工造纸

西仰陵手工造纸

传承|手工造纸 千年纸乡的非遗故事

打竹麻

千年纸乡古韵悠悠

夹江手工造纸产生于盛唐,发展壮大于明,明代《名胜志》中曾有“嘉定(夹江明时属嘉定府)尖山下皆纸坊,楮薄如蝉翼而坚,质可久……”的记载,当时全县的纸产量已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而到了清代,夹江手工造纸的名气真正算是达到了巅峰。史载,夹江手工造纸中的“长帘文卷”和“方细土连”二纸经康熙亲自试笔后,被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名声大噪,成了当时全国各地名流追捧和争购的对象。每年除了定期解送京城供科举考试和皇宫御用外,各地商人云集夹江,争相采购夹江纸品。

抄纸

20世纪40年代初,为寻觅好纸作好画,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也曾先后两次来到夹江,与造纸大户石子清和造纸技师共同试制宜书宜画的新型纸张。后来,他与纸农共同研制出“蜀笺”“莲花笺”等专用书画纸,夹江纸也因此与安徽宣纸同被誉为“国之二宝”。带着夹江纸,张大千远赴甘肃敦煌,率领他的画友、学生、子侄,对敦煌的古代壁画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大规模临摹工作,共临摹了南北朝、唐、五代绘画作品276件。

夹江纸名声在外,其制作工艺自然不会简单。关于夹江的手工造纸工艺,立在夹江迎江古佛寺的《蔡翁碑》(立于清代道光十九年)就镌刻有“砍其麻(竹)、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头、舂以臼、抄以帘、刷以壁”的描述,寥寥二十四字,概括的却是夹江手工造纸沤、蒸、捣、抄四个环节,到最后完成需要七十二道工序,同样的描述也可在《天工开物·杀青篇》中找到踪迹。严格按照72道工序生产的夹江纸,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被人们赞之曰“淡画不灰、淡泼浓、浓泼淡、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夹江县修建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系统地向人们展示了夹江手工造纸继承和发展蔡伦造纸术的悠久历史及其对文化的贡献,曾跻身全国最具魅力的百家博物馆之一。1996年,该博物馆搬迁至夹江千佛岩景区内佩玉泉旁,占地面积约18亩,展馆面积约800平方米,以丰富的史料向人们再现造纸这项珍贵的传统技艺。如今,为加快推动夹江以纸为核心的文化装备产业,该博物馆正式迁至夹江千佛禅意小镇。

造纸技艺代代相传

夹江县有“蜀纸之乡”的美誉,马村乡更是夹江传统书画纸重要产地,2000年以前,仅金华村就有上百家造纸坊。过去,每年的5月、6月及10月、11月,茂密的竹林深处伐竹的山歌此起彼伏,人们将数以百万斤的嫩竹砍下,然后通过繁复工序,历时三个多月才能将一张洁白的手工纸造出来。尽管工序繁复,过程漫长,却也有许多生动的劳动场景让人回味。竹麻号子、纸乡秧歌等有趣的艺术形式也在其中应运而生。

体验古法造纸 杨宏伟 供图

跟着杨宏伟走进状元纸坊,飘扬的黄纸、雪白的宣纸、各种工具堆得满地都是,尽管只是些简易古朴的木质工具、装纸浆的石槽、盛穰的石臼……却让人恍惚穿越回了古人们造纸的作坊。看到有参观者进入纸坊,原本正在休息的抄纸师傅主动向大家演示起抄纸工艺,只见他两手握住竹帘,放进浸泡纸纤维的大缸,前后左右一晃,一层纤维就上了帘。外行人不明就里,只觉得神奇,杨宏伟却告诉记者,这道看起来轻巧的工序其实很有技巧,一旦纸浆抄得不均匀,纸张就会一边厚一边薄。

上世纪90年代后,曾经名噪一时的“夹宣”遭遇发展瓶颈,在品质提升和市场推广上落后外省的“徽宣”不少。加上传统手工纸业对环境有所污染、原材料(竹子)的有限性以及工序繁多很难规模化发展等诸多原因,当地手工造纸这一行业从业者越来越少。据了解,现在夹江当地完全意义上的传统手工纸生产工艺已不多见,就是在马村乡,目前的手工造纸作坊也不过10余家,30岁以下的造纸者更是屈指可数。

有人放弃,也有人坚守。今年才23岁的小伙子杨宏伟就是坚守大军中的一员,作为杨家手工造纸的第14代传人,他从爷爷、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占尧手里继承了这一门技艺。尽管和同龄人一样喜欢玩音乐、喜欢热闹,但说起造纸,他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身为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伙子已在很多地方展示过造纸技艺的魅力,如今,他在为更好地传承这门技艺而努力。

外国友人对中国书法充满兴趣 杨宏伟 供图

状元纸坊悬挂着“竹纸制作技艺展示基地”“古法造纸培训基地”等不少牌匾,以及很多体验者留下的照片资料。杨宏伟告诉记者,不仅仅是状元纸坊,现在整个马村都在致力于弘扬和传承纸文化,把手工造纸、年画、竹麻号子等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打造文旅结合新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赋予乡村旅游新的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了解古法造纸,走近古法造纸。”

谈及未来,杨宏伟对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很有信心,“我正在向更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迈进,虽然前路还很漫长,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尝试、突破。”有人说,愿意留在乡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杨宏伟却说,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会让自己未来的孩子在乡村长大,“因为马村有祖先留下的记忆。”

文章来源:乐山日报

​宁波棠云竹纸 可能是最后的手工造纸……

奉化有个美丽的地方名为棠云村。村子外观无异于其他村落,可村子里面一门手艺却鼎鼎有名。步行经过村中的廊桥便来到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旁。小河旁有间古朴的作坊,坊内捣浆的石臼里戳着碗口粗的木槌,斑驳老旧;滤池、捣浆桶、抄纸槽分列着,就是在这简陋的环境里一门充满情怀的手艺——棠云竹纸正默默的传承着。

据《奉化市志》记载,棠溪(即今天的棠云)竹纸最早记于史书的时间为明正德九年,距今已500年。1946年重印的《棠溪江氏宗谱》上记载,棠云造纸业最兴旺时,当地共有1000多人从事这一行业,光抄纸槽就有300多个,生产的竹纸远近闻名。解放后,当时的《浙江日报》、《宁波大众》等报纸用的就是棠溪竹纸。

袁恒通,棠云竹纸传承人。从17岁至今,老袁从未离开造纸。“我的纸好,100张才8两,薄又韧,写字舒服。”如今,他的纸走进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历史紧密连在一起,这是一种荣光。

袁家作坊分成三个区域,右侧房间用来打纸浆,左侧是带火墙的烘纸房,院落外侧则是抄纸棚。外人眼里,抄纸是纸浆转化为纸张的最为神奇的一个步骤。一撩、一提、一掀,纸便如魔术般显现出来。这些纸,还需被榨干、烘烤,才能走进博物馆古籍修复处。一天工作12小时,最多能抄1000张纸,这是一项纯粹的体力劳动。

“抄时要掌握轻重,力度适中,厚薄均匀。抄多了纸就厚了,抄少了纸就薄了。”

从一棵竹子到一张棠云纸,需要经历72道工序:原料堆沤,装进粗布袋挤干,再捣踏、漂白、打浆、过滤、抄纸、压榨、晒纸……这个过程通常需4个月时间。

新竹要用石灰粉在沤池中泡两个月,使其完全腐烂,之后上锅煮一天一夜,熟透后再装回缸,在太阳底下晒,等待自然发酵。

除了上好的苦竹、桑树皮、棉麻等必不可少的原料外,老袁还创造性地添加野生猕猴桃藤、冷饭包藤、豆腐渣树叶等辅料,这个独特配方没有文字记载,全凭老袁自己摸索。

抄好的纸要拿到烘箱里去烘干。老袁口中的烘箱,其实就是能加热保暖的小土房,刚抄出的纸要糊到火墙上烤干。

造古纸,已经成为濒临灭绝的老手艺。得知老袁会古法造纸,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刊主编罗南熙专门前来参观。老袁至今清楚记得罗南熙的感慨:“这里的工艺非常传统,用植物原料生产,这么古朴的方式很难见到了,我看完简直不想走了。”

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以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造纸作坊。如今,整个棠云只有袁恒通一家还在造纸,成了棠云造纸最后的守望者。

更多精彩

欢迎在本平台的投稿,1916266499@qq.com,一经采纳我们将给予奖励。

觉得不错请点赞↓↓

用纸做好玩的东西 用纸做好玩的手工

纸可以做什么手工作品

纸可以做哪些手工作品如下:

纸可以做的手工作品有千纸鹤,小兔子这也是我们最常见的用纸折的一些小动物。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指尖陀螺也可以用纸折哦。还可以 *** 木马,以及手工竹节人等。

变废为宝,手工 *** 。即使是那些再平常不过的物品,经过手工 *** 高手的一系列简单的拼接和粘贴处理等,变成了另外一个崭新的东西:蔬菜做的小动物,鸡蛋和纸片做成的卡通人偶奇迹正不断地发生,直到它们点亮你头脑里那盏想像的明灯。

手工 *** 原本是个动词短语,但已经逐渐的被当作名词使用,意指一些自己动手的趣味性小项目或手工加工项目。手工 *** 的兴起源于人们对儿时的怀旧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手工 *** 、创意DIY与其相关的周边产业正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让手工 *** DIY融入生活。 一些中国传统的手工 *** 项目如剪纸、手工布艺等深受外国人喜欢。

用纸做好玩的手工

纸做好玩的手工有:纸杯桌面摆件、手工纸灯笼罩、卡纸美食等。

1. *** 纸杯桌面摆件

取二张大小不一的丹迪纸(做套色),小张纸的上、下端各留约3公分不切割;将纸张横向量绘出每平均间隔1公分的宽度线,再用美工刀一条条切割好。将切割好的小纸张左、右两侧用白胶或胶水粘合成圆筒状。

用双手扶住步骤二完成的圆筒两端,并同时往中间加压,使圆筒的小纸条往外弯曲。将大张纸卷曲成圆筒状并插入步骤三完成的圆筒内,在重叠部位涂上一些白胶粘合稳固形状。裁切一条1公分宽的纸条,长度与纸瓶的高度一样即可,用粗笔芯将纸条两端各卷一个小圆圈,再以拇指与食指抓刮纸条使其成弧状,当纸瓶的提把。

将上图的右侧粘于纸瓶上端,另一侧往下粘合。再取一张与大纸张同色的纸,用圆规画出与纸瓶直径相同的圆(当瓶盖),并用无墨水圆子笔再描一次内圆(便于将来翻折纸张,造型会比较漂亮)。若想要有造型变化,可画两层圆并画出象花瓣的形状将步骤七画好的图形剪下,并将小弧形一一往下、后方翻折,并稍微用手捏一下造型。

因为已用无墨水圆子笔描过一次圆,所以现在很好翻折,造型也利落。再取一张与小纸张同色的纸,切割下一条1公分宽的小纸条,运用笔芯卷出似花瓣的离心圆,沾一些白胶粘于步骤八的圆形中心上当瓶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