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绍兴河蟹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黄毛、青背、白肚、金爪,黄满膏丰 产品成分:蛋白质17.5克、脂肪2.6克、钙126毫克、铁2.9毫克、硒56.7微克、维生素A389微克、核黄素0.28毫克、维生素E6.1微克 产品功能: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淤、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蟹壳煅灰,调以蜂蜜,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 产品历史:南宋嘉泰《会稽志》载:“会稽往岁有蟹葘,小蟹无数相虯结,大如三斗器,随潮入浦,散入濒海诸乡,食稻为尽,螟蝗之害不加于此。”明嘉靖十五年(1536)兴建三江闸,河海隔绝,亲蟹入海和蟹苗入河减少,螃蟹资源下降。 产品简介:河蟹又称螃蟹、毛蟹、清水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拉丁学名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swards,英文名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我国蟹类500多种,而河蟹是我国蟹类中产量最多的淡水蟹。绍兴河蟹,黄毛、青背、白肚、金爪,黄满膏丰,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是传统鲜美佳肴。70年代中期开始,河蟹常年捕捞过度,产量越来越少。90年代以来,价格直线上升,市场供应多从外地调入。 河蟹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自辽宁的鸭绿江、南至广东的雷州半岛都有分布,甚至在远离海洋1000多公里的湖北沙市也能找到它的足迹。50年代末到60年代,由于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在通海的江河兴建了水闸和大坝,阻断了河蟹的通道,影响了河蟹自然增殖,外加水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河蟹资源大幅度减少,蟹苗供应严重不足,放流蟹苗来源困难,致使河蟹产量锐减。导致市场河蟹价格昂贵。放流增殖工作在我国开始于60年代,70年代初我国水产工作者在沿海河蟹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始了人工繁殖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先后解决了亲蟹饲养运输、交配产卵、越冬孵化、幼体培育和蟹苗暂养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浙江水产研究所首先利用海水人工繁育蟹苗成功。接着安徽省滁县水产研究所利用人工半咸水人工繁殖蟹苗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自古养蟹靠捕捞天然蟹苗的历史,为我国各地尤其是内陆地区进行河蟹的繁育、养殖开辟了广阔前景。
绍兴市浙东古运河绍兴运河园水利风景区 绍兴大运河
1. 绍兴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并没有经过陕西的。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从先秦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
2. 绍兴大运河古纤道
古纤道,位于浙东运河绍兴段,它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又是来往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
古纤道,卧伏于西兴运河,是萧绍运河上的一大奇观,堪称江南水乡一绝。纤道,初名运道塘,俗称纤塘路,是背纤人行走的道路。
3. 绍兴大运河遗产简介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从先秦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例如从现在北京不远的通县起,可乘船顺潞水由泉州渠到沟河口入海,经过一段短短的海程,进入泒河,经过平虏渠,入漳水,经过利漕渠和白沟而入黄河,进入汴渠上游,沿蒗荡渠而下,由颍水入汝水,由汝水的支流舞水入泚水,入淯水,入汉水,入杨口渠,入长江,入洞庭湖,入湘水,入漓水,入西江,沿西江可达番禺城;或由江陵溯长江达巴蜀,以通西南。这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1]大业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此后,唐、北宋长期开凿、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使得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4. 绍兴大运河 黄酒
传统理解,烫一下黄酒,杂质(主要是醛类物质)会挥发,酒质会更醇和。但事实上,现代黄酒企业标准化生产、科学贮存和灌装之后,酒中其实没什么杂质了,即便有,也不是靠烫一下就能去除掉的(塑化剂能烫掉吗?氨基甲酸乙酯能烫掉吗?)。酒精挥发快,沸点低,如果加热的话,它的挥发速度会更快,从胃部转移到血液中的速度也更快,大量饮用加热的酒,极易喝醉。
如果要烫,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也不宜过长。太热太久酒精会挥发掉,黄酒没了酒味,而且黄酒中的糖分会变酸,口感就差的多了。
正常来说,常温喝就很好,喜欢热的冬天可以烫一下,夏天可以加点冰,酒的喝法不存在哪种一定比哪种好,都是看个人的口味。喜欢就好。
很多人认为黄酒就是糯米酿造,产地都在江浙沪,其实在古代不是的。
黄酒酿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各地以不同的粮食酿制,绝不是单指糯米酿造,也不是单只江南,更不是“直到康熙疏浚运河后才开始远销北方”。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作曲造酒部分提及的酿酒方法31种,其中黍米(14例)﹑秫米(高粱米)(6例)﹑糯米(3例)﹑稻米(3例)﹑粟米(2例)﹑粳米(1例)﹑粱米(1例)﹑穄米(1例)(可见贺老先生《齐民要术》造曲并酒注译
)。在古代,使用 方高原种植的黍米酿制的黄酒绝对是市场的主流,江南生产的糯米黄酒也有其独特性,但决然代表不了黄酒。
村头作坊或许会兜售当年现酿的新酒,但这种其实不叫黄酒,叫米酒。但凡成字号的酒坊,是绝不敢兜售新酒的。黄酒之所以谓之“黄酒”或“老酒”,是因为新酿的黄酒颜色是几近透明的,在不添加色素的情况下,只有经过陈年窖藏之后,酒体才会逐渐变成金黄色,年份越久,颜色越深,口感越醇,香味越甚。所以,新酿的黄酒根本称不上“黄”酒,更谈不上好酒。
扩展阅读:
为什么黄酒没有像啤酒、白酒那样发展成为大众的喜好?
中国的蒸馏酒(白酒)的技术是本土原创还是由外国引入的?如果是引入的,最可能是谁引入的?
同样度数的白酒,为什么有的喝下去辣,有的不辣,是什么物质产生辣的感觉?
哪些酒可以热着喝?温酒有哪些讲究?
啤酒是酒吗?
黄酒为什么要热一下喝才好?
我想在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做绍兴黄酒,应该如何运作呢?我之前没有类似的经历。?
如何买到非勾兑的黄酒,醋?
硬广(利益相关):
有哪些好喝的黄酒推荐?
5. 绍兴大运河保护条例
绍兴有港口,即绍兴港。绍兴港地处越城区东湖街道,浙东大运河为航段的天然深水河段,连通绍兴乃至长三角发达内河水系,拥有优越的内河港天然条件。绍兴港作为浙江省“十五”规划内河“十线五港"之一,是绍兴唯一的综合性港区,2020年港区年货物吞吐量已突破1000万吨。
6. 绍兴大运河红色文化实践团队名称
1、杭州市临安东天目山景区
2、温州市平阳南麂列岛景区
3、杭州市龙门古镇景区
4、宁波市前童古镇
5、温州市泰顺乌岩岭景区
6、杭州市运河·塘栖古镇景区
7、衢州开化古田山风景旅游区
8、绍兴新昌大佛寺
9、宁波市保国寺
10、湖州市仙山湖景区
11、宁波市宁海森林温泉景区
7. 绍兴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
江南四大文化遗产是:周庄、西塘、同里、乌镇
周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同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江南四大水乡是:周庄、西塘、同里、乌镇
周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同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8. 绍兴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隋朝初年,从经济方面来看,北方地区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连年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粮食生产已经满足不了社会需要。开皇十四年(594年),“关中大旱,人饥。上幸洛阳,因令百姓就食。从官并淮见口赈给,不以官位为限”。与此同时,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隋唐以来,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突出,有“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之称。因此,打通江南通往中原的水道,解决南北粮运问题,就成了统治阶级的当务之急。
从政治方面来看,隋王朝的建立并不等于国家统一的全面完成,江南门阀士族阶级与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隋朝中央政权之间矛盾尖锐,斗争日益激烈。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新生政权,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军事控制,隋炀帝开凿东南方向的大运河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军事方面来看,隋炀帝开凿永济渠的直接 目的是为了军事运输的需要,即为了沟通攻打辽东的两个水陆军事基地——东莱(今山东掖县)和涿郡(今北京)。
从隋炀帝个人来看,巡幸江南、游历各地,可能也是开凿运河的原因之一。
9. 绍兴大运河哪些地方有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全长2700多公里。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中国人的智慧。
10. 绍兴大运河红色文化实践
浙东古运河是一条西起钱塘江南岸萧山西兴,东至甬江入海口宁波招宝山,横贯宁绍平原全境的通江达海黄金水道。全长约205.6公里,2014年,浙东古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贺循像在绍兴运河园有一尊高大的石像,由于绍兴名人太多,他不为普通市民知晓,但他对绍兴的贡献巨大,他叫贺循,生于公元260年,“卒于太兴二年,享年六十。”贺循是东晋的建国元勋,官拜太常、太傅。他主持开凿的西兴运河,始于绍兴城经柯桥、钱清达萧山西兴,与钱塘江汇合,全长约50公里。西兴运河开凿后,官府在沿河堤岸修筑了“官塘”,这也就是绍兴古纤道的由来
11. 绍兴大运河旅游攻略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605年,隋炀帝即命开凿大运河,“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梁,自西苑引谷水、洛水达于黄河,自汳水引河通于淮水”,长1000多公里。
608年,隋炀帝沿洛阳东北方向开凿永济渠,沟通沁河、淇水、卫河,通航至天津,接着,溯永定河而上,通涿郡 。
610年,隋炀帝继续开凿江南运河,使得镇江至绍兴段通航。 至此,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通过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渠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总长2700公里的中国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
绍兴鉴河老风景点介绍 - 绍兴什么河
1. 绍兴什么河
严格来讲绍兴离海不远的,绍兴的东面是钱塘长,也就是东海,所以绍兴离海近。绍兴河直接通入大海,绍兴山青水秀,非常美丽壮观。绍兴人很好客,工业也非常发迖,外省人也非常的多,交通也非常棒是一个非常的美丽成市,欢迎外地朋友来绍兴做客
2. 绍兴什么河流是蓝色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怎样才能让南风将天上的卷云吹散,广阔的河流映照出蓝色的天空。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夜兴》
夜阑扶策绕中庭,云罅三三两两星。
安得南风卷云尽,烂然河白映天青。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3. 绍兴为什么这么多河
当然是号称养育了绍兴人的母亲河,鉴湖,悠悠鉴湖水,浓浓故乡情啊
4. 绍兴有名的河
夯榔头 就是那边,那里(头)的意思
绍兴夯榔头 就是绍兴那边的意思
还有 格朗头 就是这边,这里的意思
在绍兴话和萧山话里挺常见的夯榔头 就是那边,那里(头)的意思
绍兴夯榔头 就是绍兴那边的意思
还有 格朗头 就是这边,这里的意思
在绍兴话和萧山话里挺常见的
5. 绍兴什么河比较清澈
在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有一个王化溪上村,这里是一个小小的山村,有一条历史久远的溪流沟。溪水不深,还没到人的膝盖处;溪水清澈可见底,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被打磨成不同的模样,甚是好看。
沿着岸边走,会看到一座“万安桥”。桥体是由石头筑成的,看起来年代久远,但经历了风吹雨打,也依旧稳健牢固。
6. 流经绍兴的河是什么河
“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国人,越国古都诸暨城南有个苎萝山,山不高而峻,林不密而秀。
山下是若耶溪,自北而南,蜿蜒曲折,溪水清澈,急中有缓,潺潺有致,淙淙有声,似林鸟呢喃,如情人私语。
苎萝山下,若耶溪边,绿树掩映著一个百十口人家的小村子,村子苎萝山下,就称作苎萝村。
村子被溪水一分为二,分为东、西两个,溪东溪西住的都是姓施的人家。
西施姓施名夷光,因家住苎萝西村,村人都称她为西施,久而久之,知道她本名的人反而变得很少……。”
诸暨现在属绍兴市,西施故里的若耶溪如今有沙孟海书写的“西施浣纱处”五个石刻大字。
就是西施浣纱的地方。
7. 绍兴什么河最好
平水水库沿平水大道一直下去行了火车站后面的河流,
往客运中心方向,那边的河也有鱼钓;
如果再往袍江方向去,群贤路口附近的河流也有鱼钓。
再忘北去,三江闸也有鱼钓。
8. 绍兴市区全是河
绍兴仓桥直街全长一点五公里的绍兴仓桥直街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组成,民居多为清末民初建筑,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台门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水乡风貌。2003年获“二○○三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仓桥直街历史街区一带文物古迹众多,不少历史建筑已被列入不同级别的文保单位或文保点进行保护,现将这一带部分文物建筑列表如下: 名称 年代 地址 保护 级别 青藤书屋 明代 前观巷大乘弄10号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珠桥 明代 仓桥直街北端 绍兴市文物保 单位 姚家台门 民国 龙山后街6号 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冯家台门 民国 仓桥直街113号 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静修庵 清代 仓桥直街170号 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火神庙 清代 龙山后街 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张家台门 清代 前观巷 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邱家台门 明代 前观巷 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凰仪桥 南宋 鲁迅西路与仓桥直街交叉口 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从上表不难看出,台门实为仓桥直街乃至绍兴颇具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组织形态。所谓台门,是指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的一个独立宅院,一般由天井、堂屋、侧厢、座楼、团地等组成。仓桥直街一带拥有各式台门达43个,对于一些被列为市文保点的台门,绍兴都按照原样要求进行了修复,以再现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在实地考察过程中选取了位于仓桥直街113号的冯家台门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冯家台门建于1927年,现为绍兴市文物保护点。该台门为二进五开间院落,沿街石库门,大门用铁皮包并布满铁钉,从首道门到内院要经过前门厅、中门厅、仪门三道。前门厅两侧放置石凳,二道门共有四扇、中间两扇装有铜门环,六上方是红木匾额"颐庐"二字,边门供家人平时出入,第三道仪门上方刻砖雕。一进靠街五间楼房供客人居住,二进五间供主人居住,左右两侧以厢房相接,后院左右对称各三间矮房,中间布花池,两侧各一口水井。整个院落可算是仓桥直街中段最典型的台门了。 我们在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了解到,冯家台门历经了七十余年的使用,随着住户的增加,整个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平面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损坏,门窗及细部局部残缺,但所幸整个木架构保存完好,而这对于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而言才是最为关键的。2001年,绍兴市对于该台门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其中采取的修缮原则为:保留原有的建筑平面布局,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在此基础上,屋面按原样翻盖,新添瓦尽量用旧瓦,墙面、地面、楼面按原样整修,门窗及细部按原样修复,一律使用旧材。厅堂陈设布亦置尽量恢复绍兴地方传统。 从我们对于冯家台门的实地考察来看,该台门的修缮基本上严格遵循了文物建筑维修“修旧如旧”之原则,整个台门院落完整地还原了旧时风貌,所有建筑构件也都尽可能地使用旧有材料,并没有发现现代的较硬的材料的使用。整座台门甚至都看不出有过进行修缮的痕迹,确实是展现了历史的真实性。 在2005年5月举行的浙江作家节期间,来自8个国家的作家穿梭于绍兴的仓桥直街,不时为随处可见的古建筑、古民俗所惊叹。台门、屋檐、古井……直街居民日常的生活细节让外国作家们津津乐道。 都说“流淌在2500多年历史长河里的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那么,仓桥直街应该就是这个博物馆里的一件杰作。日前,记者来到仓桥直街,和这个杰作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现场 原汁原味的绍兴老街 那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门前飘着杏黄色的酒旗,河里不时有乌篷船划过,石板路上是穿梭的人流。与相邻的绍兴城市广场的川流不息相比,仓桥直街始终透着从容与闲适。 仓桥直街位于绍兴城区的中心地段,全长1.5公里。沿河而建的老屋,每家后院都有一个小河埠,为绍兴城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直街的街面由青石板铺成, 东西两侧大大小小的台门就有43个。这些建筑基本上建于清末民国初期,也有一些是仿古的新建筑。 保护后的仓桥直街并不光鲜,也不算热闹,走在老街上,映入眼帘的依旧是斑驳的老墙和台门。说着绍兴话的老街坊在这里过着平静的生活。“台门”,称得上绍兴特色,它和北方的“四合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里面往往几户本家聚居在一起,比如“陈家台门”、“冯家台门”等。 午后时分,记者推开一扇斑驳的木门,扑面而来的尽是生活的味道。这是一个干净的院落,丝瓜的藤蔓攀到了房檐,一盆盆花草让老屋增添了生气。尽管是三伏天,台门里却很阴凉,一位大妈坐在天井里剥着毛豆,竹榻上一位大伯正在酣睡。大妈把我们让进屋,记者发现,与屋外的古旧不同,屋里的一切都装修得和高楼里的人家一样。大妈指着贴上了瓷砖的卫生间说,卫生设施是仓桥直街保护时统一建设的,“以前我们用的是马桶,每天早上6点钟,还要把马桶搬到门口去等人来清理;现在家家都用抽水马桶,干净又方便,苍蝇蚊子也少了”。“你瞧,这老房子古色古香,现在生活也变得方便了,很多外地游客可羡慕了,还在我家拍照呢!”另一位在天井里纳凉的老太太见到擅闯台门的记者,一点都没有被打搅的烦躁,反而满脸写着骄傲。 ●保护 文脉不能随意割断 几年前,老街的居民可不是像现在这样以住在仓桥直街为荣。那时候,街区的建筑危房很多,人口密度大,内河排污严重。再加上许多老房子年久失修,又缺乏卫生设施,一些“仓桥”们,尤其是年轻一辈,恨不得早点住上新楼房,过上都市人的新生活。 “绍兴的魅力何在?一定是它的水乡特色和2500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外地人到绍兴,首先要看的就是小桥、流水、青砖、黛瓦,因为这才是绍兴。台门就是绍兴人生活的象征,它的存在让绍兴人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得以延续。保护仓桥直街,就是不希望绍兴的历史文脉被现在的人们随意割断。”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波说。 2001年,绍兴市政府通过缜密的论证,开始了由政府、管理部门、个人共同参与和投资的仓桥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工程。 保护方法一:修旧如旧 仓桥直街的保护修缮工作始终围绕“十六字指导原则”来展开: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 现在的仓桥直街都以传统的绍兴木格子窗为主,以前居民擅自改造的水泥门窗已经被一律换下;沿河的阳台则恢复成披檐。但修缮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原汁原味”之下展开,修旧如旧,甚至原封不动地保持原貌。“只要是健康墙体,即使出现自然剥落现象,我们也不去管,因为这些不会影响房屋的安全性。”李波说,“可以说,仓桥直街是名副其实的历史街区。” 保护方法二:生活延续 仓桥直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不仅体现在“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上,更重要的是有了传统生活的延续。 在修缮工作开始之前,政府和仓桥直街的老百姓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对于产权房的维修费用,由政府挑大梁,产权人出资45%;而公共设施则全部由政府出资。在保护过程中,这条百年老街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善。每户增设了卫生设施,扔掉了世世代代沿用下来的马桶;电力、电信、有线电视、自来水等管线一次性埋入地下;排污管网也进行了改造,纳入了城市排污网。 在仓桥直街的“干净台门”,77岁的任伯鸿告诉记者,自1953年起,他就住到了这里,修缮工程完成之后,他和老伴又搬回仓桥直街。据浙江大学所做的 查表明,仓桥直街的居民对保护工程的满意度达到了80%。在保护修缮工程完成之后,原来的1200户居民中有858户迁了回来。 ●前景 老街迎来世界客 在保护工程中,专家们并没有计划把仓桥直街改造成商业街,也不认为仓桥直街应该像很多古城一样成为旅游景点,但仓桥直街原汁原味的风貌还是引来络绎不绝的商贸旅游,聚集了很强的人气。 尤其是在获得“文化遗产保护奖”之后,仓桥直街不断受到世人的关注。各路专家们都认为,不只是建造新的建筑才是发展,才是建设,保护其实也是发展,也是建设。 如今,历史街区保护项目得到了世界银行的支持,媒体纷至沓来,世界各国的作家纷纷前来参观访问,电视剧《冬至》、《美丽的谎言》进驻老街拍摄,国内外的游客也都慕名前来……乌篷船、黄包车、小桥流水、水乡的台门建筑,没有门票的开放式景点,当然成为了老绍兴的一景。 尽管绍兴城里可以游览的人文景观很多,但依然有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仓桥直街看一看,走一走,为的就是看看绍兴人最原生态的生活。 和旅游的兴起一样,仓桥的商贸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至今,整条街上已经有350多家商铺。绍兴人从古至今,就有在家的前院做小本生意的传统,而如今直街商铺自然是越开越多。对此,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波表示:“对于开商铺,除了台门式的建筑有限制外,非台门的建筑都可以开,但我们不主张、也不鼓励。” ●声音 一切都活起来了 萧建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萧建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的专家,也是著名城市规划设计专家阮仪山的学生,与阮仪山教授一起直接参与仓桥直街的保护工作。 她认为,绍兴仓桥直街的保护思路,非常符合欧洲遗产保护方法,即以修缮为主,尊重原真性,而不是推翻重建。这是仓桥获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的原因之一。 而保护仓桥直街,还采取了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办法:在保护修缮工作前夕,绍兴政府和当地居民就签订协议,工程结束后是否搬回来住,全由居民自愿决定。 仲向平 杭州老房子研究专家 作为老房子研究专家,仲向平对仓桥直街的保护工作很熟悉。他认为,以前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上一般都会把原来的居民腾空,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忽视了老百姓生活场景的修旧如旧,老街变成了一条“死街”。而我们需要的却是活街,一条生活的老街,生活着的文物。绍兴仓桥直街在保护和利用上取得了一个平衡点,做得比较完美,既延续了文脉,又保住了人气。 任桂全 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 对绍兴历史一清二楚的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任桂全告诉记者,仓桥直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它之所以叫“仓桥”,缘于它位于绍兴府府志旁边,是仓库和驿站的所在地。 仓桥直街之所以能够获得“文化遗产保护奖”,任桂全认为:“历史名城为什么要保护,就是为了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要保住根、保住魂,都离不开人。人住在那里,就会有文化,吃的文化、住的文化、乘凉的文化,地方特有的民俗文化得到展示,所有的一切都随着人活起来了。” ●规划 让文脉在全省延续 绍兴仓桥直街只是我省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中的一个典型。记者从省建设厅了解到,目前,我省拥有杭州、绍兴、宁波、衢州和临海五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塘、乌镇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郭洞、俞源两个国 级历史文化名村,金华、湖州等十二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皤滩等四十三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历史名镇、名村)。嘉善西塘和桐乡乌镇还被列入我国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 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审查核定也在进行中。从2001年开始,省财政建立了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到目前,已向37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累计发放保护专项资金60笔,共计900万元。 专家们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注意风貌的完整性,历史的真实性,以及文脉的延续性。这无疑和仓桥直街的保护思路相同,文保专家们都不主张在保护街区时把居民迁移走,因为这样就没有了生活气息,而异化为人造景点。
9. 绍兴有多少条河
绍兴城内的河道,纵横交织,多为一路一河,并行而设。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成了水乡市井文化的积淀物。
吴越两地的水乡景观十分相近,所以也可用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来描述:“人家尽枕河。”
枕河人家的生活,以水展开,住在水边,吃水、用水、乘舟而行于水,也以水景孕育着水乡人的个性和文化特征。
绍兴的绍剧、越剧,更与水乡景观、水乡文化紧紧相连。
10. 绍兴什么河著名
剡溪位于浙江省。
剡溪是绍兴市嵊州境内主要河流,由南来的澄潭江和西来的长乐江会流而成。澄潭江俗称南江,因江底坡度较大,水势湍急,也称“雄江”;长乐江又叫西江,江底较平,水流缓和,称为“雌江”。
剡溪至上虞与曹娥江相接。夹岸青山,溪水逶迤,历史上早有“剡溪九曲”胜景。沿溪古迹迭续,历代众多诗人学士或居或游,留下了无数咏剡名篇及趣闻逸事。
11. 绍兴最大的河
剡溪为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境内主要河流,由南来的澄潭江和西来的长乐江会流而成。澄潭江俗称南江,因江底坡度较大,水势湍急,也称“雄江”;长乐江又叫西江,江底较平,水流缓和,称为“雌江”。洪水来时,两江泄合之后,中间夹有一条细长的银色带状水流,把雌雄两水隔开,南面浑浊而浪涌,北面清亮而波平,形成一江两流,中嵌银带,直到远处才融成一片,堪称奇观。剡溪至上虞与曹娥江相接。夹岸青山,溪水逶迤,历史上早有“剡溪九曲”胜景。沿溪古迹迭续,历代众多诗人学士或居或游,留下了无数咏剡名篇及趣闻逸事。
绍兴市大运河之浙东运河萧山-绍兴段
大运河从北京至杭州并未终止,浙东运河仍是其组成部分。浙东运河萧山-绍兴段西起杭州西兴的钱塘江边,至绍兴上虞东关镇曹娥江边,全长约90公里,包括如今的西兴运河、绍兴护城河、绍兴城内运河等河段。西兴运河、绍兴城内运河等河段,是在春秋时代修建的一条人工水道—山阴故水道基础上,经南北朝、唐宋等时期逐步完善形成。绍兴护城河由北宋皇祐年间开凿的护城壕发展而来。在这段运河上,有着这一区域特独的遗存:㹧犭茶(读作昂桑)湖上,为保护风浪中的船只,修起了长长的避塘桥。风起时,避塘的一侧湖面有浪,另一侧无浪。船可从避塘桥进入无风一侧湖面避风。古纤道为唐元和十年(815年)观察使孟简所建,又名官塘、运道塘。连绵百余里,或傍野临水,沿岸铺筑;或建于桥下,紧依桥墩,穿越而过;或于河面宽广处飞架水上,迎流而建。所用材料皆为青条石、青石板,因有“白玉长堤”之称。建成之后,舟运称便。明弘治年间、清康熙年间均曾重修。至今在绍兴仍有遗存。
浙东运河萧山-绍兴段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浙东运河西兴运河1
浙东运河西兴运河2
浙东运河西兴运河3
浙东运河西兴运河4
浙东运河绍兴城内运河1
浙东运河绍兴城内运河2
浙东运河绍兴城内运河3
浙东运河绍兴城内运河4
浙东运河绍兴城内运河5
浙东运河绍兴城内运河6
浙东运河上虞曹娥江
古纤道1
古纤道2
古纤道3
古纤道4
古纤道5
古纤道6
㹧犭茶湖避塘1
㹧犭茶湖避塘2
㹧犭茶湖避塘3
㹧犭茶湖避塘4
㹧犭茶湖避塘5
㹧犭茶湖避塘6
㹧犭茶湖避塘7
㹧犭茶湖避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