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粿

甜粿

谈起石狮的特长,自然少不了甜粿,而说到石狮的甜粿,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义兴”这一甜粿百年老字号。

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上关于石狮塘头的义兴甜粿厂,是这样描述的:王义兴甜粿,早于清朝咸丰年间已享誉盛名,并畅销东南亚。1981年,王义兴后裔重新在塘头恢复经营。

到达塘头村后,沿着只能容得下一辆摩托车经过的村间小路上转了好几个弯,才到达目的地义兴甜粿厂。从外面看,这只是一幢简单的农家房屋。然而,就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义兴甜粿远销海外,闻名遐迩。石狮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义兴”甜粿这一百年老字号,不少人慕名前来购买。逢年过节,义兴甜粿厂接到的定单不计其数,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义兴甜粿成为他们去海外必带的礼品。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也是义兴甜粿的真实写照。

关于义兴甜粿有着美丽的传说。据说一年大旱,晋江变成了一条小溪,其他的河流都没有水了,田土龟裂,庄稼眼看着就要枯死。民间集资祭祀神灵,祈风求雨。但是求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有下一滴雨。这时,有人提醒,祭祀神灵所用的甜粿不对,应该用义兴甜粿。祭祀完毕后,当天就下了一场瓢泼大雨。此后,当地祭祀神灵都用义兴甜粿。

另有一个传说。晋江的一个穷秀才屡试不中后,心灰意冷,于是搭一条货船下南洋谋生。临行前,秀才只带了一袋义兴甜粿上船。船行不久,就在海上遇到-,迷失了方向。漂泊了七天七夜后,船上能吃的东西已所剩无几。因为吃甜粿经得起饿,全船的人最后就靠着秀才带的那一袋子义兴甜粿活了下来,并到达了目的地。此后,义兴甜粿在南洋声名日隆。传说后来下南洋的人都要带上义兴甜粿,才能保证一帆风顺。

诏安美食——“甜粿那些事”

甜粿那些事

原创 2018-01-07 沈俊炳 诏安县图书馆

1 | 蒸

甜粿应该算是诏安年糕。所以学会蒸甜粿就是旧时诏安各家主妇的必修课。将上好的糯米(一般都会混合一定比例的粳米,以免蒸出来的甜粿太过于软糯)洗净浸泡后磨成米浆,再把磨好的米浆用棉布炊巾包好扎紧,用重物压去多余的水分。接着在压去水分的米浆中加入白糖或是红糖(白糖可以直接加入,而红糖则需要“起糖清”,即加热水溶解后取上清液加入)搅拌均匀,便可倒入铺好棉布炊巾的笼屉中(一般还会在棉布炊巾上铺好一层豆腐皮,防止甜粿过分粘连在棉布炊巾上,难以分离)上锅蒸熟,这甜粿就算蒸好了。

2 | 分割

甜粿烫时软糯,凉则坚硬,太烫或是太凉时分割出来的甜粿都不能尽如人意。甜粿的分割用细棉线进行。把细棉线在分割的地方缠上一圈,交叉用力快速一勒,一道笔直平整的切口随即出现,甜粿也随之一分为二。这实在是诏安民间值得称赞的智慧,以水穿石,以棉线分割甜粿。那些柔软缠绵之物,在柔与韧之中却深藏着难以言喻的坚毅与力道,往往无人能及,就看如何发现和挖掘。所以分割甜粿需要高超的技术,这是一种力量与引导的默契配合。配合不好,切口就会走斜或是不平整。

至于我,经过多年的练习,终于还是荣登我家被谢绝分割甜粿的黑名单。

3 | 吃法

最常见的吃法无疑是馏(馏,诏安话,意为将冷的食物蒸热)。将甜粿切成薄片,通过蒸汽的加热使其变得异常柔软。多数时候,馏好的甜粿柔软得无法用筷子夹起,索性就用筷子把它卷成一个大棒棒糖状,也是颇有趣味。咬上一口,甜粿即刻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一下子缠住了你的牙齿,想咬却是无法咬断,只好顺势拉出一条长长的“丝”。甜粿虽黏,但却不粘牙,嚼劲十足。此时若是有炒熟的花生碎,那更是令人惊奇的搭配,我固执地认为甜粿和花生就是冥冥中注定的一对。用柔软甜糯的甜粿黏上香脆的花生碎再送入口中,又香又甜,甜粿的软包裹着花生的脆,那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幸福。

我尤其喜欢煎甜粿。锅中放入少许油,将切成薄片的甜粿煎至两面金黄,看着就喜气洋洋,诱人食欲。煎甜粿,外皮有种微妙的酥脆,内里却是一种温暖的软韧。在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品味,能感受到煎甜粿有种难以名状的焦糖味。这种舒服慵懒的美妙焦糖味,加上跌宕起伏的嚼劲,煎甜粿就是这样,总是在我口腔中与我耳鬓厮磨,让我欲罢不能。

父亲偏爱的是卜甜粿(卜,诏安话,意为油炸)。将甜粿切成薄片,再裹上薄薄的一层蛋面糊入油锅卜至金黄。父亲曾一再强调,卜甜粿用的面糊一定要用鸭蛋和面,才能带入一种迷人的蛋香。可是 觉得,甜粿已经足够美味,何必再多此一举呢?

而深深烙在大多数人童年记忆中的,应该是煏(煏,诏安话,意为用火烤或烘)甜粿。冬日的午后,奶奶会在生好炭火的小火炉上放一张铁丝网,再将切好的甜粿置于铁丝网上慢慢煏着。那间隙中若隐若现的点点炭火,就像盛夏树荫下的点点光斑,再加上奶奶慈祥的笑容,格外温暖。甜粿在炉火的热力下慢慢变软卷曲,然后还会鼓起一个诱人的大泡,这样甜粿就算煏好了。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是,烧完饭灶膛中的大火已经熄灭,只剩下红红的炭火余烬时,直接把甜粿放在夹柴火的铁夹上,把铁夹伸入灶膛中,架在余烬上面慢慢煏。那是需要耐心的。灶前总有柴垛或者草堆,我们窝在其中,双眼直勾勾地望着灶膛中的甜粿,看着它慢慢变得柔软,慢慢飘出一股甜香,与灶膛中的柴火味混合在一起……

旧时,家家生活窘迫,一年中也只有在春节能吃到甜粿。所以,在寒冷的冬季里,一块烤甜粿的幸福总被我们放大再放大,直至装满我们记忆中美好的那部分空间。甜粿一烤好,每个人都会冒着被烫伤的危险,迫不及待地将烤好的甜粿放入口中的。当然,我也是一样。

4 | 礼俗

在诏安,甜粿是一种最朴实的表达孝心的食物。过年时,出嫁的女儿在正月初二或是初三(也有是元宵节或是正月十六的)必须带上猪脚和一块甜粿(“猪脚甜粿角”)回家向父母“拜正下孝”。小时候,每每到了春节,我四个已经出嫁的姑姑总会遵循习俗,带着“猪脚甜粿角”回娘家向爷爷奶奶拜年,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不但会有红包拿,更重要的是有甜粿吃!那时的我就有了一个天真浪漫的愿望:以后我也要生女儿,而且越多越好,那样就会有数不尽的甜粿可以吃了。

每年的正月二十是诏安的甜粿生(生,诏安话,意为诞辰)。依据旧俗,甜粿是元宵节供奉神明和祭祀祖先的,一般是在正月十五前才蒸制。那时物质匮乏,甜粿一熟,小孩子们便开始垂涎。大人们怕小孩子们管不住嘴偷吃,便杜撰了这样的一个甜粿生:正月二十是甜粿生,只有等到甜粿生到了,才能吃甜粿。其实甜粿从祭拜后也存放好几天了,再舍不得也该要拿出来馏一馏了,再说,小孩子们也一定等不及了。

诏安还有正月十四,出嫁的女儿不回娘家的习俗(一般正月十四都不串门,也不限于出嫁的女儿),这也和甜粿有关。旧时,诏安的人家若是上年家中有长辈离世,那么当年的元宵节,这户人家是不能自己蒸制甜粿供奉或是祭祀的,只能由出嫁的女儿(或是亲友)在正月十四当天早晨送来甜粿用于供奉或是祭祀。由于有这样的习俗在,所以直到现在,诏安人在正月十四依旧是不串门。

沈俊炳

俊炳,丹诏山河人。嗜吃,精品食之美恶;喜厨,勤练艺之高低。闲时舞文弄墨,偶得卮言 多愁善感时,心伤于摇落;意气风发时,感慨于风雨。因嗜食喜厨,故常以食抒风月,以厨言悲欢。

摄影编辑|瑞雪

安图书馆

享受生命,与书同行。

西湖龙井全攻略 : 为什么十八弯Plus最甜甜甜甜甜甜~

2018年的春季来的比往年稍晚些,特别是入春前的二月气温起伏频繁。我们翘首以盼的龙井茶树蛰伏一冬,终于在气温稳定上升的3月中下旬抽出肥嘟嘟的第一拨春芽。

西湖龙井素有十大名茶之首的称号,它孕育在西湖边的群山峡谷之中。这里植被丰富,山形委婉,大大小小的河流溪涧穿插其中,气候宜人阳光充沛,使西湖龙井在生长期免于烈日暴晒、寒霜冷冻。山中质地优良的白沙土保持稳定的温度,滋养着万亩茶树,缔生出龙井茶绵延千年的盛名。

(图片来自网络)

不是所有的龙井都是西湖龙井哦

杭州的龙井、浙江的龙井都可以叫做龙井茶。而真正的西湖龙井产地在杭州市政府划定的168平方公里保护区范围内。这里的土壤是古时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沙质土,养育的龙井茶树氨基酸含量高、滋味清甜、茶香高扬,是自然馈赠的珍品。束氏茶界“山路十八弯”的西湖龙井正是出自这一核心龙井产区。

每年清明前后,是西湖龙井采摘炒制的季节。这是茶农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去,茶树上的露水在初升的太阳照射下闪着点点亮斑,他们的一日生计已经开始。

采春茶是很有讲究的。茶树先芽后叶,第一拨获取的是蕴藏一冬精华的头春头采,最为珍贵质佳。头春的气温较低,茶叶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营养成分高,茶多酚少,使得头春茶的滋味更鲜爽、香气更浓郁。因其产量极少极难得,常常有茶饕不惜在二月时分亲自跑去山中茶农处花重金预订。

为什么有的茶喝起来会苦涩呢?

首先,茶叶里的茶多酚会给我们的味蕾带来苦涩的滋味。茶汤中呈现的甜味,是糖类及淀粉物质的综合结果。而茶汤中的苦涩味,则是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的共同作用。明前茶中茶多酚含量低所以口感清甜。其次,把控茶汤的最佳温度甜味自然会更多地展现。

头采之后的明前茶(清明前采摘获取的茶为明前茶),平均三万芽头一斤茶,誉为“黄金之芽”。茶客中好鲜爽清甜之味的对“明前茶”是情有独钟,而偏好口味更香韵醇厚的茶客则最喜爱雨前龙井(接近谷雨时获取的茶为雨前茶)。 谷雨之后的龙井入口浓郁,是高性价比的正味口粮茶。

“山路十八弯”西湖龙井分等级吗?

“山路十八弯”西湖龙井分为4个等级,

总有一款是你的菜。

小编就很想拔草十八弯Plus,

是最高等级头春头采一芽一叶初展精选;

而十八弯是明前一芽一叶初展,

仅次于Plus;

小编还想尝尝香韵醇厚九弯

-- 性价比最高的明前茶;

此外还想试试六弯口粮茶

是不是能当饭吃。

为了喝茶小编更努力地码字了!

束氏茶道“山路十八弯”的西湖龙井,出自非遗传承人葛建国大师之手。葛先生世家六代制茶,98年就被国家评选为钓鱼台国宾馆礼品接待用茶供应商。当我们寻山拾阶而上,来到他的茶场,葛师傅正在亲自炒茶。鲜嫩的头春茶经过摊晾后杀青、炒青后进行两次辉锅,使龙井茶叶的含水量降到5%的极限。茶的含水量低,分量就相应减轻,按今年头春头采茶的价格2088元/250g来计算,将含水量从7%降低到5%,相当于每斤茶为消费者优惠了近百元。葛大师表示,含水量越低就越不容易被氧化,保存到次年的春天依旧如新,葛龙(葛建国龙井茶)的这个招牌可比成本重要多了。

葛大师的西湖龙井在炒制后,要经过两道分筛,尽数去除茶末,制茶才算完成。炒制后芽叶色泽嫩绿光润,挺直光滑,正如葛大师家传的顺口溜一般:鲫鱼背,两头尖,光边毛身子。此时的茶场浸润在芬芳清冽、似兰花豆花的气味之中,好像将这一山的春意都浓缩到这捧新茶之中。

喝西湖龙井有什么益处呢?

西湖龙井茶中含有百分之十五的儿茶素。儿茶素是抵抗能力是维他命C的四十倍左右,有效帮助人们抑制血管的老化,最终净化血液摆脱癌症;西湖龙井中的茶多酚能够快速消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因,而抵抗脂肪酸的过度氧化;另外西湖龙井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胆固醇,其中含有的咖啡碱及肌醇和叶酸,能够帮助人们调节脂肪代谢。

过年真甜,新的一年要甜甜蜜蜜!

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代表着阖家团聚、热闹喜庆、辞旧迎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年货是春节的重要载体,吃的、穿的、用的,平时舍不得买的,都能在年货里找到。老一辈的人常说,年货齐了,年才过得有滋味。

年货的味道,就是记忆中过年的味道,记忆中的年味总与年货有扯不清的瓜葛,年货不仅承包了整个春节的吃喝玩乐,更承载了我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而在年货里打头阵的当然是甜食,再克制不喜欢吃“甜”的人,过年也会破个例,希望新年可以像糖一样甜甜蜜蜜。

柿饼有着“万柿如意”、“喜柿常来”的美好寓意,这是过年年货里必不可少的“甜”。

作为老少皆宜的健康年货,柿饼唯一的缺点只能是——太甜!毕竟,脱去大量水分后,柿饼的甜美无处匿藏,从里到外,只有香甜。

柿饼的甜却不是用糖腌渍出来的,而是带着浓浓果香的自然甜。除了表层自然形成的白霜之外,每一个柿饼里面,还藏着红彤彤的流心糖浆,甜如蜜,软如棉。

舌头刚触碰,糖霜就悄悄融化了。咬上一口,外层紧实有嚼劲,里边果肉却比糯米糍还软,每咬一口都是蜜甜蜜甜的,直击心底,满口流心糖浆裹满柿子香。

长长的芝麻糖,糖杆外边是一层芝麻,中空外直,咬一口很脆,吃下去能够甜到心坎里。芝麻糖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粘牙,咬一口能够粘在牙齿上好久。

小时候吃芝麻杆,总会先将两端小心翼翼地咬上两口,然后放在水杯里,当作吸管一样喝水,水在经过糖杆内壁后也变得甜滋滋,最后吃掉剩下微微湿润的芝麻糖,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酥糖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在繁华的唐代工艺逐渐精湛,口味和口感多变而细腻,有:“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誉。

酥糖完 的名字应该叫“武穴酥糖”,是黄冈武穴市的特产,里面有桂花、香条、芝麻,又甜又酥,虽然是饴糖熬成的,但是一点也不黏牙,舌尖一抿就化掉了。

这是记忆中的不可多得的美味,只是闻到味道,就已经让你垂涎欲滴。蓬松酥香,连掉在衣服上的糖渣,都要捏起来吃掉。

麦芽糖也被称为麻糖,甜甜的,吃起来特别香,每次快过年了,就有老爷爷走街串巷卖这个,这个糖特别硬,需要用锤子和菜刀把糖砍开。

一块布满小孔,如海绵般米黄的麦芽糖和着糯米粉,夹杂着金属敲击的叫卖节奏不停勾引着味蕾,吞咽口水。

敲糖爹爹一把小铁锤、一把前面弯曲铛亮的小铲子,要多少,丈量一下,一锤下去糖块就递到你手中。掰一小块入口,黏黏的慢慢地融化在嘴里......

京果是武汉特有、地道的本土“美食”,经过多年的传承和沉淀,现在已经成为过年必不可少的年货。

京果又名酥京果,长得粉白粉白的,外面是一层糖粉和糯米粉混合的物质,掰开内里气孔很多,吃完之后手指上会黏黏的一层。

京果回油后表面会有点泛黄,酥脆爽口,小块糯米各个发泡成圆型似鸽蛋,色泽金黄,内呈金色蜂窝孔状,一捏即碎。

各种传统而有趣的原料碰撞,白如霜,甜入心,咬开中间酥酥的脆皮层,甜酥至极,咬起来咔嗞声很大!

云片糕,又名雪片糕,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看上去就是白白的一块,却可以揭出好多层来。

云片糕的样子很像步步登高的梯子,所以有这步步高升的寓意,过年也一定少不了它。

用糯米制成,洁白如雪,又薄如纸片,表面有蓬松的气孔,有股糯米粉的清香。

吃起来软糯绵柔,口感就像棉花糖一样,味道就是淡淡的甜味,融化在舌尖,只留下一股糯米香久久不散。

花生糖一般是配以花生核桃仁等果仁制成,表面金黄,口感香甜,吃一口就停不下来,是大家逢年过节必备的传统名点。

花生酥糖的香甜只能用“馥郁”、“浓香”来形容了,麦芽糖和花生仁经过那么一混合一切块,咬一口,在嘴里散开,层次丰富,吃起来酥脆爽口,香而不腻。

花生的坚果香和麦芽糖的清甜瞬时融化交织,丰富的花生颗粒吃得人满口余香……

年货是藏在岁月里的新年情结,承载了太多情感,对旧年的眷恋与回忆,对新年的期愿与憧憬,在年货的节拍里享受新年,年货里的甜更是同家人团聚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