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景区需要注意什么吗 成都天工开物景点

导读:天工开物景区需要注意什么吗 成都天工开物景点 1. 成都天工开物景点 2. 天工园景区 3. 天工开物旅游景区 4. 天工开物园的景物 5. 天工开物门票 6. 乐山天工开物文化旅游景区 7. 天工开物地点 8. 成都天工开物博物馆

1. 成都天工开物景点

都江堰景区由离堆公园、三大主体水利工程,即宝瓶口、飞沙堰、鱼嘴,以及二王庙、秦堰楼、松茂古道几大部分组成。

为了能够让您畅游都江堰,我们特别为您制作了下面的游览攻略。

  都江堰景区最重要的入口是秦堰楼入口,因此我们向您特别推荐的游览线路是从秦堰楼进入景区,从离堆公园离开。

这条线路有两个好处:

第一,这条线路是从高到低游览,可以节省您的体力和时间,

第二,您在秦堰楼上俯瞰都江堰,对整个水利工程和岷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后,再顺着岷江水流的方向依次参观三大水利工程,可以让您更好地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精髓。

  那我们从秦堰楼入口进入景区后,先在高处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一个鸟瞰,再往下到二王庙,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李冰父子的故事。

出了二王庙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安澜索桥的,一条是通往松茂古道的。

在这里,我要给您提个醒了,我向您推荐的线路是直接到安澜索桥,但如果您的时间还充裕,体力也好的话,可以先去松茂古道上走一走,古道全长大概有1500米,沿途有玉垒关、斗犀台、城隍庙等景点,风景还不错,但是您记住一定要再返回到二王庙。

过了安澜索桥,您可以近距离地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一个水利设施--鱼嘴。接着,沿着金刚堤到飞沙堰,这段路程大概有1.5公里,您可以选择步行或者在鱼嘴乘坐观光车抵达。参观完飞沙堰后,接着去伏龙观,并在伏龙观俯瞰宝瓶口。伏龙观广场的右侧是都江堰博览馆,里面除了供游人休息以外,还有一个放映厅,您可以观看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的影片。

最后游览离堆公园,结束后从离堆公园门口走出景区,在景区收费处旁边,您还可以参观都江堰市著名的南桥。您可以在南桥稍作休息,看着滔滔的岷江水从你的脚下流过。到此,我们的游览就全部结束了。

  当然,如果您是从离堆公园入口进入景区的,那您就只能逆着水流的方向先参观水利工程了,然后参观二王庙和秦堰楼,如果您有兴趣,先不从秦堰楼离开,而是沿着松茂古道到玉垒山公园出口。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 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宝瓶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36县(市、区)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蜀郡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名播遐方,在 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修建在岷江出山口处。这里群山环抱,大江中流,气势恢宏,景色绝佳。堰功人物,代代相济;文人墨客,多会与此。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灌区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历史上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灌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市华彩及城镇风光,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灌区水利,星罗密布,各展风韵,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通济堰,碧水荡伯;黑龙滩、三岔湖、鲁班水库,湖光涟滟;龙泉洞穿,天工开物,灵水泉涌”。全灌区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 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

  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宝瓶口”引水口  自行调控的节制问,是自流灌溉渠系的总开关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名“飞沙堰”。飞沙堰的设计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过肩”。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

  提起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得不提起紫坪铺水利工程

  紫坪铺水利工程位于岷江上游,都江堰市西北9公里处。岷江是长江一级支流,源于四川与甘肃接壤的岷山南麓,流经茂县、汶川、都江堰市、成都平原南部,在乐山接纳大渡河、青衣江,于宜宾汇入长江。岷江全长711公里,流域面积135881平方公里。岷江上游水源丰富,径流主要有降雨形成,也有地下水和高山溶雪水补给,流域汛期每年的6到9月。

  岷江流域内先后建 有鱼子溪一、二级电站、映秀湾、太平驿和福堂坝引水式电站。但上述电站只有单一的发电作用,没有供水功能,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岷江水利资源,缓解成都平原供水供电不足的矛盾,促进四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将其列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十大标志性工程;2000年12月,水利部批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1年2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工程开工建设并将其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紫坪铺水利枢纽是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环境保护、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其永久建筑物按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工程于2002年11月下旬截流;2005年11月01日第一台机组发电;2006年12月工程完工。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64.33亿元,总投资69.76亿元。

  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挡水大坝(大坝是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6米)、溢洪道、引水发电系统、冲砂放空洞、1#泄洪排砂洞、2#泄洪排砂洞组成。水库总库容11.12亿立方米,具有不完全年调节功能,库区面积18.16平方公里,回水长26.5公里。电站装机4台单机190MW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60MW,提高枯水期都江堰灌区1008万 农田灌溉供水保证率,每年枯水期增加灌溉供水量4.37亿立方米,可为远景毗邻灌区的314万 农田灌溉提供用水。工程建成后,除保证向成都市提供20立方米/秒的环境用水外,还将向成都市的供水量由目前的28立方米/秒增加至50立方米/秒,年还增加供水量3亿立方米。利用水库的蓄水滞洪调节作用,可将岷江上游100年一遇洪水消减至10年一遇下泻,基本解除金马河段洪水威胁。紫坪铺电站年发电量34.17亿千瓦/时,为川西电网提供比较经济的调峰调频电能。同时实现防洪、拦沙等效益,保护都江堰工程不受损坏。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可以有效调节岷江水量,发展都江堰灌区面积,提高灌溉用水保证率,缓解包括成都市在内的成都平原供水供电不足的状况,提高岷江中游和成都平原的防洪标准,从而对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天工园景区

奉新县是中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水能蕴藏量7.79万千瓦,已开发5万千瓦,年发电量4亿度,电力优质廉价充足。有国家商品粮、毛竹林基地,省猕猴桃开发基地。矿藏有花岗石、瓷土、萤石、钾长石等。举铜、干大、寺棠、万修等公途经境。名胜古迹有济美牌坊、“天下清规”石刻、越王山、百丈寺、百丈寺又是是佛教“禅林清规”(又称“天下清规”)的发祥地。有华林书院遗址、萝卜潭、宋应星纪念馆等。

好玩的地方主要有:

百丈寺

百丈寺始建于公元794年,有天下清规石刻、真源石刻、野狐岩、龙蟠石等名胜,有冬瓜窝、皇娘墓等传说。占地1000余亩,被誉为“世外桃源,别有洞天,中国一流,世界闻名”的禅宗祖庭。

宋应星科技文化园

2003年在城南新建宋应星科技文化园,园里建有宋应星纪念馆、天工园、农业展示区、休闲度假区,还有百花园、百果园、竹园、茶花园等景点。

萝卜潭

萝卜潭位于罗市镇南店前村境内,共有八潭八瀑,瀑布叠飞而下,或宽或窄。

华林书院

华林书院是北宋初年由胡仲尧和弟弟胡仲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创办的。景区主要由耿氏林园景区、华林胡氏祖居地二个主要景点组成,大小景点多达50个。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并称江南四大书院 华林书院是一所家族化的书院,它是一所文学派书院,它开创收容女生先例,它与道教有着密切联系,华林山也是道教名山。宋真宗的“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给予了这个家族的高度赞扬。

仰天峡漂流

仰天峡漂流景区因其前所未有的惊险刺激,又仰天长啸之意,故取“仰天峡”之名。距著名的“禅林清规”发源地百丈寺仅18公里,仰天峡漂流河道长3.9公里,落差近200米,属于大落差强刺激的双人自助漂流,是由全国最著名的生态旅游及漂流景区开发商投资开发。漂流河道两岸奇峰陡立,苔藓满石,起伏跌宕,险峻无比。奉新仰天峡漂流无论是两岸风景的优美程度,还是河道的惊险刺激程度,在国内都是一流的;特别是在漂流河道的中部,有一段约一公里的连续险滩区,几十个大落差和特大落差接二连三的展现在游客面前,考验着游客的心理承受极限,其惊险性和趣味性在全国都是极少见的。

九仙温泉

九仙温泉周围不仅风光怡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且古文化所赋予的美丽传说更令人浮想翩翩。“后羿射日”、“和尚盗宝”、“九仙女下凡”、“张天师与九仙女斗法”等等奠定了九仙文化丰厚的底蕴,山区自然风光和客家文化的挖掘,将进一步增强人文效应,扩大旅游影响,拉动人流物流,实现以九仙温泉为龙头的旅游全盘构想。

3. 天工开物旅游景区

江西奉新县百丈山,山高海拔1200米,俗称百丈.因其高大,气势雄伟,故又称大雄山.大雄山远看似一尊卧佛,山上峭壁耸峙,危崖突兀,怪石磋峨,雄杰葱秀,晨夕岚光四溢,冬春雾绕云飞,山涧泉瀑飞泻,四时气候凉寒。从百丈寺往东走过两里山路,到达新塔、三塔的遗址,这是和尚圆寂后骨骸存放之地。百丈禅林一向为人们探幽寻胜之地,不少名人纷至沓来、寻章赋诗,唐宣宗、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明代吏部尚书蔡国珍都曾来此。今人亦不乏游观者,国内各方游客,日本佛教界更联袂接踵而来。

百丈山现已更钟爱为百丈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奉新县,距省会南昌市仅100公里,由百丈山、九仙汤、萝卜潭、华林山等景区组成,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1999年被列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境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森林覆盖率92%,主要资源有毛竹、杉木、杂木等。每年产毛竹30余万皮。杉杂木400余立方。

企业有竹地板厂、造纸厂、铸造厂,每年产竹地板10多万平方米。

主要农业项目有:茶叶、山羊、肉牛、土鸡、田鸡、药材等。

百丈山-萝卜潭风景名胜资源丰富,景区内有中国佛教“禅林清规”发祥地百丈寺,有落差100米,宽30-40米犀牛潭瀑布,有六潭六瀑的萝卜潭瀑布群,有创办于宋代的华林书院,还有我国《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纪念馆,有一温一热的双泉九仙温泉等景物景观200多处。风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4.8%。

登百丈山三里许,左俯绝壑,右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及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水两峡间,终日不绝。

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狭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 ,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吴正伟将陆续为大家呈上更多美景图片)

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词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百丈岩以瀑布而著称,“涧清澈,水石相搏,其声溅溅;飞瀑瀵涌,投空而下,散珠喷雾,璀璨夺目”。

4. 天工开物园的景物

宝石虽美,顽石弥坚,不敌巧手温情,将它们变成美丽画卷;在似水年华里,用最坚硬的天然材料遍绘最柔美的世间风景,这份石画柔情,是她俩倾尽心力,为自己的生命之旅献上的最佳伴手礼。

5. 天工开物门票

江山青龙洞的门票价格为20元每人,60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青龙洞在坛石镇新叶村的西源。步入青龙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八丘田,于其说是田,倒不如说是棋盘格,那是溶岩被长期侵蚀留下的一个个坑洼。由洞口向里咫尺便是“大地之母”,天工开物,全仗造化,让人叹为观止。再向前走数米,便能寻到“大地之父”。生命和自然的和谐是永恒的话题,大自然的雕琢让生命的奥妙和伟岸,在纵深的地下也能寻到真谛,这份千年的承载让古老的青龙洞顷刻有了活力并绽放异彩。

6. 乐山天工开物文化旅游景区

乐山公交1路是一条公交车路线,发车间隔6分钟。 乐山1路上行公交车 运营时间: 发车间隔:6分钟 起点站首末车时间:06:30-22:30 终点站首末车时间:06:30-22:30 票价信息: 汽车公司: 1路上行所有公交车站 (共30站) 1棉竹新街站 2棉竹老街站 3石垇子站 4天工开物站 5金鹰山庄站 6西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站 7范山口站 8高坝村站 9旧车交易市场站 10龙游路鹤翔路口站 11王河园站 12龙游路白燕路口站 13龙游路通江路口站 14市司法局站 15联运车站 16高墩子站 17杨家花园站 18市审计局站 19北门桥站 20石雁儿站 21下观音站 22泌水院步行街站 23大曲口站 24高北门站 25土桥街站 26湖泊所站 27沫若广场站 28乐山师范学院站 29职院斑竹湾校区站 30肖坝旅游车站

7. 天工开物地点

两宋时期,中国已有棉花,但是在中国北方尚没有大规模的种植。

9世纪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东游记》中记述,在中国看到棉花,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中原地区所见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元代初年,朝廷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设立木棉提举司,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据记载每年多达10万匹,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明朝也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

明代之前,中国棉花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到明清时期安徽、江苏等省则成为主要产棉区。

清末,中国又陆续从美国引进了陆地棉良种。

8. 成都天工开物博物馆

溪 霞农博园农耕博物馆共有五大板块 “世界稻源、农耕史话、赣鄱四季、天工开物、人杰地灵”这五大板块生动再现了江西厚重的农耕文明。

其中 “天工开物”

首次以唯美的画轴与精美动画形式展现,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对历史、对文化了解和科普的生动历史课。

Hash:f8153b376e8fa5abfeacf5fa6b5362a8aae9dfda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