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哪些城市历史传说?

导读:天津有哪些城市历史传说? 近代天津有哪些历史名人?

天津具有丰富的城市历史传说。

在天津河西区陈塘庄,有关于哪吒的传说。传说认为,天津陈塘庄就是哪吒父亲李天王驻扎任总兵的地点,也是哪吒三太子闹东海、拆肉还母、拆骨还父的地方。传说将陈塘庄附近的上、下河圈两个村庄,看作哪吒两个风火轮。在过去,陈塘庄附近还建有哪吒庙。因为天津卫九河汇聚,曾经水患连年频发,百姓民不聊生,与水、龙王的传说自然就诞生了。

图为《津门保甲图说》中的陈塘庄

另外一个,是关于妈祖娘娘的传说。现在天津妈祖庙的众多娘娘中,有一尊娘娘,是“天津卫自己的娘娘”,叫作小秀。相传她屁股下面坐着天津的海眼,她不能离开座位,否则天津就会被大水淹了。

宁河区有关于杨七郎墓的传说。相传北宋时,辽兵屡次兴兵犯境,北宋大将杨继业带着他的七个儿子镇守边关,屡立战功,但后来被奸臣潘美所陷害。宁河区的西塘坨村,穿村而过的普济河边有一座山丘形状的墓地,周边村庄的村民延续几代传说,这一墓地为杨七郎的墓地。传说中,在一次抗击辽军入侵战斗中,杨继业所率领的军队寡不敌众,命令其子杨延嗣找潘美搬救兵。潘美公报私仇拒不发兵,将杨七郎乱箭射死。

天津妈祖庙

在静海区,有不少地方有姜子牙留下的痕迹,比如著名的子牙河,还有依附产生的子牙镇、姜太公钓鱼台等。传说中姜子牙曾在静海生活过并做了大官。

在天津的沿海一带,特别是滨海新区汉沽和塘沽一带,有着关于盐母娘娘的传说。因为此地盐业是支柱产业,产盐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盐母就成了这些地方的保护神,在古代,还建有盐母庙。

渤海湾沿海地区的盐母信仰,图为唐山南堡盐母雕塑

还有很多传说,具体参见天津民间文艺研究会编的《天津风物传说》一书,该书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于1984年8月出版。

天津地名里蕴含着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例如,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有关的地名就为数不少,河西区的挂甲寺和蓟县、宝坻区一些地名的来源都和李世民有关联。

据民间传说,蓟县地名中的“擂鼓台”是李世民东征时筑台擂鼓点将之处;“东二营”、“西二营”是李世民东征时于此地驻扎兵马的两个营盘;“大安宅”、“小安宅”是李世民曾于此安营扎寨,初名大、小安寨,后改今名;“验甲宫”是李世民东征途中晾甲的地方;“邦均镇”原名“商君店”,因传说战国商鞅曾在此宿店,故名。后唐太宗东征至此,因地名谐音“伤军”犯忌,故改名“邦军店”,后民间演化为“邦均镇”;“马伸桥”是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地,御马劳乏伸腰,故村名马伸腰,后演化为马伸桥。

据民间传说,宝坻区石桥镇有两个相邻的村子——大小“黑豆窝”,传说当地盛产黑豆,唐王征东回师路过此处时曾用黑豆喂马,故名黑豆窝。石桥镇还有一个叫“歇马台”的村落,传说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地高台歇马,故名。“帐房衢”是李世民东征途中设帐房之处。

更多天津生活资讯请关注天津百灵通!

近代天津有哪些历史名人?

近代天津历史名人很多 ,主要介绍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南开大学创建者张伯苓和弘一法师等人,以飨读者。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于敏(1926—2019),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人。

1960年底,于敏等参与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当时我国只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用于氢弹计算的只有很少时间。于敏领导下的人员主要靠用计算尺计算。1965年10月下旬,于敏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解 了热核武器中很多关键性的理论问题。氢弹原理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对中国核武器研究有重要贡献。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奖项,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张伯苓:南开大学创建者张伯苓(1876—1951),天津人。曾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等职,一生致力教育,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等学校,重视戏剧教育、音乐教育和环境教育,最早将奥林匹克运动概念带入中国,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张学良、马骏、曹禺等曾是南开大学学生。

曹禺: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曹禺(1910—1996),祖籍湖北潜江,生在天津一个没落官僚家庭。原名万家宝,中国杰出现代话剧剧作家。曾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学习。为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等。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誉。

李叔同: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李叔同(1880—1942),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生于天津河北区,原籍浙江平湖,寄籍天津。毕业于南洋公学、东京美术学校,做过教师、后剃度为僧,尊称弘一法师。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中国,其在书法、诗词、丹青、音律、金石、演艺等方面具有很高造诣,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出版学等方面都有创造性发展。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著名画家、音乐家;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

王襄:中国现代金石学家、甲骨学家王襄(1876—1965),祖籍绍兴,世居天津。王襄是殷墟甲骨文的最早鉴定和收购者之一。为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金石、甲骨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有《毛公鼎释文》、《滕县汉石刻画记》、《三体石经考录本》、《古镜写影》、《宋钱志异录》、《纶阁所抚金石文字》、《古陶今释》、《古陶残器絮语》、《流沙坠简勘误记》、《秦前文字韵林》、《纶阁文稿》、《纶阁诗稿》、《簠室题跋》、《两汉文物举例》和《入蜀琐记》等。

你知道的天津近代名人请补充。

近代天津是中国北方的大都市,华洋杂处,有很多重要人物曾在此生活,介绍几位新闻界人士。

英敛之英敛之是我国著名报人,最突出的贡献是创办了《大公报》。这是一份影响了近代历史进程的报纸。

19世纪60年代,天津成为通商口岸和中国较早接触、吸纳西方文明的近代大城市,形成了以华洋交错、新旧杂陈为主要特色的社会环境,也成为开华北乃至全国风气之先、向中国人展示西方文明的重要窗口。《大公报》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诞生的,此后辗转历经英敛之时期、王郅隆时期、新记时期。

当时,出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的考量,一批知识分子们不仅继承了先辈们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责任,而且凭借着对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的理解,自觉地担负起了开启民智的重要责任。《大公报》创办者英敛之就是其中的一员。

1902年,《大公报》在天津成立。英敛之在创刊号的头版序言上明确表示,开启民智、伸达民隐、抨击权贵、讥评时政是《大公报》的宗旨,如果对于“民之冤苦、官之贪邪”,知而不言,就是有负天职。英敛之对于报纸媒体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使《大公报》在创办之初形成了“敢言”的特色。

例如,1909年7月19日《大公报》发 了英敛之撰写的《异哉某相国》一文,矛头直指权臣张之洞,指斥他是时代之罪人!《大公报》的报道,为清政府和官员所痛恨,但扩大了中外人士对热点事件和政治局势的了解,也为《大公报》赢得了声誉。《大公报》在英敛之主持的十年间,名声大噪,迅速成为闻名于整个华北地区的大型日报。

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1926年,三人以新记公司的名义,续办《大公报》。吴、张、胡三人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总结自身的从业经验,于1926年9月1日在《大公报》社评《本社同人之志趣》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四不”主张,构成了大公报的社训。他们始终站在爱国的一线。

《大公报》还积极救灾,发挥媒体的强大辐射力和影响力,宣传慈善事业,替灾民乞赈,为伤员募集资金。1928年6月,《大公报》成立“大公报救灾委员会”,连续刊登救灾启事,宣布以服务社会为报纸的天职,向各界募款,“务使一钱之微,必用诸难民”。《大公报》不仅是读者的信息源,更是读者的思想源。1930年创办《摩登》周刊,专门解答青年读者所提出的问题。《大公报》为遭难者、受伤者解决物质生活上的燃眉之急,为读者提供各种生活知识,为他们解决各种思想难题,适应读者的精神需要,自然赢得了读者的支持。

近代天津的新闻记者们《大公报》开风气之先,开辟各地调查通讯、旅行通讯等专栏,以调查各地民众的生活状况,使报纸成为信息不发达年代人们的参考资料。如1934年派记者李天炽搭乘商办新绥公司的长途汽车,以当时最快的速度赶赴西北,向外界报道。1931年春,派记者曹谷冰赴苏联采访3个月,所写的二十多篇通讯在报上一一刊登,比较全面客观地报道苏联建设的成绩,后又编成单行本出版。最有名的当数范长江写的中国西北的旅行通讯,结集为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成为新闻专业的著名教材。

Hash:131ea334e444b3028c5269d2b3273f4b140ac48c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