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天宝楼到底怎么样,是老字号吗?

老不老,看天宝楼块匾就能知道,这三个字可是清末民初津门八大家之一的华世奎亲手提的,相传民国时华老常去天津的中国大戏院听戏,当时天宝楼是小本买卖,华世奎题匾一个字要一百袁大头(银元),他个卖酱货的哪里请得起,可做买卖的老板精明,天天留意着华老看戏的时间,准在他看戏看到最想吃的东西时,把酱好的东西切好包好准时送到,时间一长,像华世奎这种大人物为人处事何等明白,心里知晓小老板的用心,天津码头文化,办事得敞亮,吃人嘴短,免费赠送天宝楼三个大字。一时传为街面上的佳话。

不过现在天宝楼买卖做大了,都是集团化生产,肯定没有以前前店后厂现做现卖的好吃了。

《美味熏酱肉,说说天宝楼》民国时天津老字号的实力,看一看牌匾是那个书家提的就知道,除了劝业场,中原公司等许多天津商号都是华士奎题的匾,华士奎还给正兴德茶庄题了匾,天津在民国有几十家商号是华士奎写的,还有他的弟子耿仲阳也写不少匾,还有弟子大直沽的董风桐写颜字也很捧棒,1970年前后他总到大直沽东下坡18号,我的书法老师褚守质(字实枕)家里去,有时要看住西屋我的师爷段宜民先生,(我家住北屋)段先生三十年代写过劝业场对面的《泰康商场》等,他1920年后在大直沽大学堂(后中街小学)教国文和书法,学生有宁书纶,褚守质,窦鸿昌,孙先生等人。当时褚先生正和吴玉如竞争写天津烈士纪念馆的大字和碑铭,记得我正在三十二中上初三,有一天下学回家褚先生说,天津革命委员会主任解学恭拍板,选了褚老师写碑,记得先生那天兴高彩烈,文革期间半个天津市都由褚先生写牌匾,由其是河东区,现在河西的光华评剧院,河东公园等都是先生写的,这都是说牌匾书法引起的题外话。

《天宝楼》也是高价请华士奎题的,可见当时天宝楼的知名度,一看天宝楼这块匾就能知道。传说华世奎吃酱肉写牌匾只是传说,百度上说华老三十年代去中国大戏院,天宝搂老板常给华老酱货,华老就给天宝楼写了匾,其实,1922年年天宝楼开业时,山东老板就请华老先生写了匾,中国大戏院是1936年才建好开业。

如今的“天宝楼”可谓种类繁多味道不错,分店也遍佈各区,成为驰名津沽的酱货店,辽宁路口上还有《申记稻香村》,大都是南味辣腸酱货,记得天宝楼旁好像还有一家老字号酱驴肉店,天宝楼酱货虽然家喻户晓,但这个品牌没有出包装袋食品,无法销到各地去,没法在全国打开知名度,“津味酱货”除了天宝楼,还有食品二厂的酱制品,在全国还是很有知名度的,天津的酱货不象南方有甜口酒香广式味道,而是以微咸口为主的风格,其口感非常香美。天宝楼选料,以京式酱肉为例,需精选猪前后腿肉,肥三瘦七,用多年的老汤煮制4个多钟头,肥瘦相间,香浓色好,嫩烂适口。而秋冬热卖的烤肉(老天津卫称之炉肉),那得用五花三层的好原料,腌制12个钟头后,以果木碳烤,至肉皮呈米粒大金黄色的小泡,才切片使用。要说风味,还要提酱杂样,寻味道,是吃一口变一个味儿。天宝楼以心、肝、肚、口条、等酱制品为主,还有火腿肠、腊肠、熏鸡蛋、烧鸡和味道可口的小酥鱼等,看图8按照一定比例切片搭配,放在白瓷碟里摆拼起来,在喝上二两,不论是咸中带甜,还是酒香浓郁,那是后味无穷。

在天津百姓心中除此以外,最平民化的还是天津食品二厂的《迎宾牌》看图2火腿腸,酱货系列,酱肘子、酱猪肉、粉肠、松仁小肚、腊肠、熏大肠、熏兔肉、熏鸽 、酱下水(心、肝、肚、口条)等,都是下酒的好菜。由其火腿肠,松仁小肚,玫瑰肠等口味是很独特的。记得1980年我结婚办酒席,酱货都是我的同事王凤祥,找二厂的酱货技师王叔叔买的,婚后我还到他家送了两盒点心,那时猪肉醬货要条,可是十分难买的。酱制品的消费史,就是了一部中国人民生活的变迁史,在天宝楼和食品二厂酱货中,都留下天津百姓何无尽的情思和回忆。后来的一些民办酱货厂也不错,如“国顺”火腿味道也可以。

天津的肉罐头品牌还是以“长城”牌午餐肉罐头为主,记得七八十代在厂里小卖部,常买这种香喷喷的罐头解馋,那时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能吃上罐头也是一种口福,不像现在鸡鸭鱼肉天天过年,再说现在吃天宝楼的肉类和其他美味佳肴,总觉大不如前,其实是我们的味蕾变的麻木了。88岁的父母在中山门住,那里有两家天宝楼,每回父亲都让我买天宝褛熏肉,因为痛风我只能吃老粉腸,怀念那个久久难忘门味道!总觉得天宝楼和迎宾牌的许多产品,应该像张家口的《柴沟堡熏肉》做仿腐小包装,这样在网上就能全民选购,老字号才能全国知名。

Hash:230e3c7edd74172ceb759bf0f16c4d9f101a7f2a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