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宝塔旅游顺序 天宁寺宝塔的介绍

导读:天宁宝塔旅游顺序 天宁寺宝塔的介绍 1. 天宁寺宝塔的介绍 2. 天宁宝塔简介 3. 天宁寺天宁宝塔 4. 天宁宝塔的历史 5. 天宁寺塔简介 6. 北京天宁寺是一座什么塔 7. 天宁寺宝塔的介绍和历史 8. 天宁寺宝塔的介绍和特点 9. 天宁寺宝塔图片 10. 天宁寺里的塔 11. 天宁寺古塔

1. 天宁寺宝塔的介绍

天宁寺——东南第一丛林(国家AAAA级景区),是常州的主要旅游景点,在198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并称为中国禅宗四大丛林。

千年古刹天宁禅寺于近年复建唐宋风格的佛塔。佛塔取名“天宁宝塔”,以祝颂天下安宁。宝塔建筑总面积为27000平方米,共13层,呈八角形布局,总高达153.79米,为迄今中华佛塔之最。

2. 天宁宝塔简介

1.常州天宁寺

位于常州市内红梅公园南面, 解放路728号, 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初名广福寺,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改为现名,已有1300余年历史。几经毁建,几度更名,向有“东南第一丛林”、“一郡梵刹之冠”的称誉。頭條萊垍

千年古刹天宁禅寺于近年复建唐宋风格的佛塔。佛塔取名“天宁宝塔”,以祝颂天下安宁。宝塔建筑总面积为27000平方米,共13层,呈八角形布局,总高达153.79米,为迄今中华佛塔之最。

2.扬州天宁寺頭條萊垍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扬州市区城北丰乐上街3号。始建于东晋,相传为谢安别墅,后由其子司空谢琰请准舍宅为寺,名谢司空寺。武周证圣元年(695)改为证圣寺,北宋政和年间始赐名“天宁禅寺”。

3. 天宁寺天宁宝塔

在常州红梅公园是可以看到两个塔,大的是天宁寺宝塔在天宁寺内,小的是文笔塔在红梅公园内。條萊垍頭

天宁宝塔始建于2002年4月

文笔塔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后屡经兴废,于1982年11月修复对外开放

4. 天宁宝塔的历史

1.杭州雷峰塔(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宝塔)垍頭條萊

雷峰塔高71.9米,用280吨铜,铸就了钢骨铜身、大气磅礴的经典建筑,重现"雷峰夕照"之壮观景象,成为杭州又一标志性。

2.杭州灵隐铜殿(中华第一高铜殿)

灵隐铜殿坐落于杭州灵隐寺内,高达12.62米,2000年落成时为中国最高铜殿,获世界吉尼斯最高铜殿纪录。頭條萊垍

3.桂林铜塔(中国第一座铜塔)垍頭條萊

高42米,建于桂林市中心杉湖景区,创造了三项世界之最:中国第一座铜塔、中国第一座最高的铜质大型工艺美术建筑物、中国第一座最高的水中之塔。

4.峨眉山金顶(中国最大的铜建筑群)頭條萊垍

朱炳仁建成高26米、总面积1614平方米的金顶及铜殿各一座,以及第一山亭"铜亭"一座,是峨眉山精华所在,也是保护和恢复世界文化遗产的经典之作。

5.钱王祠铜献殿(中国最大台基面积铜殿)

坐落在西子湖畔钱王祠中,高8.4米,殿长宽各为4米,台基长宽各为10米,计100平方米。该铜殿精巧、古朴,成为钱王祠的整个建筑群的兴奋点。條萊垍頭

6.西湖铜船(中国第一对铜画舫)

"龙吟"和"凤鸣"铜画舫,分别以乾隆游西湖传说和王母赠明珠传说为基调进行设计。两艘船各长16.5米,总宽4米,分别可载客35人。頭條萊垍

7.绍兴铜桥(中国第一座青铜装饰大桥)條萊垍頭

朱炳仁怀着对故乡的深情,精心创作绍兴铜桥。大桥古朴雄浑,总用铜量达25吨,成为绍兴市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新景。

8.天宁寺宝塔(中国第一高塔)

常州天宁寺宝塔采用了唐宋楼阁式的风格,塔高153.79米,以祥瑞宁吉为根本,为天宁塔创制铭文瓦及铭文,每层分别设为”天、宁、人、地“的主题,突现盛世造塔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承载的1000吨铜饰中,最眩目的就是塔顶那座金刚宝座型的塔刹,由75吨黄铜浇铸而成,塔刹的表面还贴了几十公斤的黄金,在 光的照射下,分外耀眼,出色工艺使整座塔刹浑然一体。由中国铜雕大师朱炳仁先生设计的5万张青铜铭文瓦,与2万多块岫玉砖装饰的塔身构成了宝塔的金顶玉身,意蕴金玉满堂。由赵朴初先生书写的“般若心经”绕塔基一周,符合信众礼塔绕塔求福纳福的心愿。垍頭條萊

9.同源桥條萊垍頭

由朱炳仁设计创意的"同源桥",因海峡两岸"同出一源"得名。此桥用10吨铜铸成,桥长近10米,桥洞跨度2米。桥上108罗汉熠熠生辉,

桥身一侧雕刻着杭州西湖和灵隐寺景观以及灵隐寺木鱼法师的诗;另一侧雕刻着台湾日月潭和中台禅寺景观以及中台禅寺惟觉法师的诗。頭條萊垍

10.武汉大剧院大型铜幕墙條萊垍頭

武汉琴台大剧院为中国第八届艺术节主会场,9000平方米铜雕幕墙,设计精美的图案及精湛的工艺在现代建筑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铜艺术气势。

5. 天宁寺塔简介

据资料记载,这座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即公元952年)的古塔,其实本名为“天宁寺塔”,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而被称之为“文峰塔”。

对于塔稳如山原因,专家也做出了详细的考证,首先天宁塔的墙壁极其厚,大约有5米,并且塔身是用八角用内折的方式进行层层打造,每一层都有横梁进行支撑,整体采用的是榫卯模式,所以它不仅能够抵御自然侵害,对于人为的破坏抵抗力也是极强的,在抗日时期,天宁塔都一度用来作为防御敌人的碉堡,多年的战火对它整体稳固性没有丝毫影响,实在是令人惊叹。

6. 北京天宁寺是一座什么塔

密檐塔的代表有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河南嵩山永泰寺塔和法王寺塔。其中千寻塔为现存唐代最高的砖塔之一。密檐塔特点为多数朴素无饰,但塔身具有明显收分,从低矮的台基上建立起来,塔身以上是层层密叠的叠涩檐;而且整座塔的卷杀在中段比较图书而顶部收杀比较缓和,从而使得唐代密檐塔比前朝的更加挺拔。

7. 天宁寺宝塔的介绍和历史

天宁寺这个塔严格来说是个造坏了的塔。

如果不信去看看文笔塔,何等符合美学,各处名塔没有像天宁寺塔这个样子的,大雁塔,大理三塔,随便去看看就知道差距了。

8. 天宁寺宝塔的介绍和特点

塔的种类非常多,以样式来区别,有:條萊垍頭

覆钵式塔、龛塔、柱塔、雁塔、露塔、屋塔、无壁塔、喇嘛塔、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大塔、多宝塔、瑜只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无缝塔、楼阁式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墓塔、板塔、角塔等。垍頭條萊

1、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

是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与印度的窣堵波很相近。主要流传于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区。垍頭條萊

其主要特点:台基与塔刹造型讲究,一个高大基座上安置一个巨大的圆形塔肚,其上竖立一根长长的塔顶。塔顶上刻有许多的圆轮,再安置华盖和仰月宝珠。頭條萊垍

覆钵式塔,还建造了造型独特的塔门。随着藏传佛教的流行,覆钵式塔开始成为元代的主流。覆钵式塔的塔身和塔基座上雕刻的装饰较少,主要有狮子、大象等。北京地区的藏传佛塔主要用砖材建造,也有一部分用琉璃材料,外表十分美观。大多数塔表面都涂饰白灰,成为白塔。

2、密檐塔。

密檐塔是在木质结构的楼阁式塔向砖石结构的转化过程中出现的, 可以说密檐式塔是由楼阁式塔发展而来 的。密檐塔最大的特点就是塔身上有层层的塔檐紧密相连,但塔檐和塔檐之间还设有佛龛,内供佛像。不过密檐塔的第一层塔身较高,除佛龛外,还辟有门窗,雕刻有花草等装饰图案。密檐塔的建塔材料大都为砖类。

密檐式石塔由塔基、佛龛式塔檐和宝瓶式塔刹所组成。北京唐代密檐式石塔的塔基非常简单,只有两层相叠的四方形石板组成,并且很矮小,很不显眼。條萊垍頭

檐与檐之间的塔身距离很短,各层檐下都不开门窗,有的只开一个小孔。塔身为佛龛式,在龛门的两侧各雕刻一尊护法金刚力士像,在塔身外侧石壁上,镌刻着碑文题记,这是唐代石刻的一大特点。

3、亭阁式塔。

亭阁式的塔基和塔身比分与密檐式相同,塔顶部分为歇山庑殿式,顶上分为四条垂脊,并雕刻瓦垄、勾头、滴水等构件。塔檐下雕刻仿椽头、角梁等。

辽金两代类型比较丰富,不但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塔,还有精幢式的石塔。在建筑材料上广泛使用砖、石、木等材料混合建造。唐代砖石结构的塔几乎都是四方形,到了辽代由四方形发展到了六角形、八角形。頭條萊垍


4、经塔。條萊垍頭

“经”就是经文,经塔自然就是指藏经文的塔。不过,一般所说的经塔主要是指塔身雕刻经文的塔,而不是在塔身内藏经文或经书的塔,并且这种经塔多为经幢形式。在经幢的柱身上面雕刻有《陀罗尼经》或其他经文。唐代时,经幢的形体较为粗壮,装饰也很简单。宋代时,经幢的形体变得细长,装饰也变得华丽、繁复。條萊垍頭




5、木塔。

木塔是由木质材料建造的塔。在佛教刚传入我国的东汉及其后的一段时期,中国的佛塔主要以木为材料建造,并且是印度佛塔与中国木质楼阁相结合的形式。條萊垍頭

木塔既可以有楼阁的多样装饰与结构空灵等特征,又有塔的高耸、直立的特点,非常优美。但是木质材料最大的缺点是容易被腐蚀、容易被火焚烧,所以现存的木塔实例已不多,其中最著名、最精彩的一座是山西省应县木塔。垍頭條萊

6、无缝塔。

无缝塔,僧死入葬,地上立一圆石作塔,没有棱、缝、层级,故称无缝塔。

7、楼阁式塔。

楼阁式塔的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楼阁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古建筑类型,早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的楼阁建筑已经相当普遍。而所谓楼阁式塔则模仿楼阁的造型,将塔建成多层楼阁,内部设有楼梯和楼层,可以攀登,每一层外部设塔门和塔窗,相邻两层之间外部设腰檐,有的还有平座和栏杆,供人行走。條萊垍頭

楼阁式塔是中国塔的发展主流,多见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北方相对少些。在中国最早的楼阁式塔是洛阳白马寺中所建的四方形楼阁式塔。楼阁式塔可供奉佛像,并可供僧人等登临之用。有的楼阁式塔还兼有军事瞭望的功用,如北京良乡的昊天塔。建筑材料有木材或石砖,有的塔表面装饰有石刻或琉璃。

在砖石砌成的楼阁式的基础上,在塔身外面贴以琉璃砖,建造成新颖别致的楼阁式琉璃塔。條萊垍頭

9. 天宁寺宝塔图片

玲珑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乡西八里庄路北侧;“慈寿寺塔”坐落今“玲珑公园”内。此处原有“慈寿寺”,明万历四年由明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出资兴建,塔与寺庙同时兴建,原名“永安万寿塔”,因寺名得名“慈寿寺塔”,因地处“八里庄”又有俗称“八里庄塔”、而另一名称“玲珑宝塔”,则是因为此塔有约3000枚铜铃而得名。此塔的制式仿位于北京西城 的“天宁寺塔”而建。

10. 天宁寺里的塔

天宁寺初建时的塔为木塔,有台阶可上,后塔毁。唐开元年间,弘业寺改称天王寺。到了辽代天祚帝天庆九年至十年,于寺内建八角十三层舍利砖塔,建塔历时十个月,其造型取《华严经》经义。

主持建塔者是天祚帝的叔叔耶律淳,此人于保大年间称帝,帝号天赐皇帝。但仅三个月而死,此塔也就成了这个短命王朝的唯一纪念。

此塔的建筑师是寇世英、寇世兴。金代,在辽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华门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金章宗时此寺修建得更为辉煌,并改名为大万安寺。

11. 天宁寺古塔

仪征古楼宝塔始建于唐朝。

天宁寺塔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城河南岸,与鼓楼对峙,隔河相望,与鼓楼并称为真州“双壁”。始建于唐代景龙年间(公元709年),毁于五代十国,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历代屡建屡毁,于明洪武四年重建,是一座集宗教、文风、导航多功能于一体的古建筑。塔为七层八面砖身木檐楼阁式塔。清光绪三年(1877年)遭寺内炊火之灾,仅存塔身。

天宁寺塔是仪征一座标志性的古建筑,塔室内有几层抹角底部采用先进的扁铁过梁技术,在江苏境内古塔中属首次发现,错层相对而开的壸门,自下而上的收分,显得塔造型秀丽,气势壮观。对于研究宗教建筑学、宗教艺术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Hash:bde4e4e66672a08e6c550d61256871fa43d60966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