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写的天台山的诗 描写天台山的诗

导读:旅游写的天台山的诗 描写天台山的诗 1. 描写天台山的诗 2. 旅游写的天台山的诗句 3. 有关浙江天台山的诗 4. 描写浙江天台山的诗句 5. 赞美天台山的诗 6. 旅游写的天台山的诗歌 7. 旅游写的天台山的诗句有哪些 8. 关于天台山的诗词 9. 写天台山的古诗 10. 天台山 诗

1. 描写天台山的诗

《天台杂书》

诗人 钱选

朝代 宋

灵境无人桃自花,

东风吹散赤城霞。

山容对我横天末,

柳色将春到水涯。

王粲忆秦空有恨,

杜陵入蜀更舞家。

干戈满眼何年定,

回雁悠悠白日斜。

赏析:全诗表达了天台山山容横亘,柳色将春,物候如常,暗含对自然永恒,而人世变迁动荡的感叹。

2. 旅游写的天台山的诗句

  满庭芳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简析】  元丰二年,暮冬。会稽山上,微云轻抹;越州城外,衰草连天。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秦少游正与一位歌妓举杯话别。数月前,蓬莱阁内一见钟情的往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眼前是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客心凄楚,更难舍惺惺相惜的知音。此情此景,令人销魂。万种离情,这会儿都付与赠别的香囊,轻分的罗带。半生来,功名不就,空赢得薄情郎的恶名。此一去,何时重逢?禁不住泪沾城不见,灯火黄昏。  好事近  陆游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楖楖栗。  想象或梦游华山的诗,陆游写了不少,大多是借来表达收复河山的思想。这首词,也是写神游华山,但主题在于抒写为人民造福的人生态度。  上片,作者奇想破空地持着天台藤杖(词中的天坛,即天台山,产藤杖著名。见叶梦得《避暑录话》,该书也写作天坛。策即是杖。),乘着清爽的秋晨,登上莲花峰顶,踏在倚天峭立的悬崖上。只“谁与放翁为伴”一句,不仅给华山,而且给自己写下了一个俯视人间的形象。又从可以为伴的“天坛轻策”,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  在下片里,可以看到作者的化身──龙杖在雷雨纵横的太空里飞翔(杖化为龙,用《后汉书·费长房传》事。韩愈《赤藤杖歌》有“赤龙拔须血淋漓”语),铿地一声,天坛杖化成赤龙腾起,雷声大作,四边山峰黑成一片。可是他一点也没有忘怀人间,他要降及时之雨为人们造福,田禾得到好收成,让人们过丰衣足食的日子。而这种出力为人的事业,在自己看来,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不经意的谈笑之间,人们得到的好处已经不小了。对照一下那些禅房里拖着禅杖(词中的禅龛,原指供设佛像的小阁子,泛指禅房。楖栗。印度语“剌竭节”的异译,僧徒用的杖),只顾自己不关心别人生活的僧徒──隐指一般逃避现实的人,同持一杖,作用大有不同。作者鄙夷一笑,体现了他的“所慕在经世”(《喜谭德称归》诗)的积极思想。  这首词的艺术风格,是雄奇豪迈的,它强烈地放射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芒。陆游词派的继承者刘克 ,在《清平乐》里,幻想骑在银蟾背上畅游月宫,“醉里偶摇桂树,人间道是凉风”,分明是陆游这首词精神的再现。(钱仲联)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亲射虎,看孙郎。④酒酣胸胆尚开张。⑤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豪壮的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认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戏万点愁如海。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简析】  春日,处州。词人到郊外春游。春寒退去,花影摇曳,莺声盈耳,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意。可是贬官到此的词人依怀萦寞,意致颓唐。他酒也少饮了,腰围也瘦了。尽管盘桓到傍晚,还是碰不到一个可与谈心的朋友,他只得渐渐合拢的暮云默默相对。想起了元祜年间在汴京游金明池的一幕。那时他与馆阁同人乘坐公车,像鹓鹭一样排成长队,好不荣光!可是新党一上台,他们便风流云散,如今还有谁在朝呢?回京的梦想破灭了,青春也逝云。他心中忧愁像满天飞舞落花,像浩淼无边的大海。此词以今日之飘零对比昔时之胜游游,层层铺叙,煞尾一语点醒,全体皆振,堪称名句。

3. 有关浙江天台山的诗

陈清泉有关诗句,例如:“碧涧泉水清 寒山月华白。”

出自:唐代寒山《诗三百三首八十一》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作者简介: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

4. 描写浙江天台山的诗句

1、《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唐代:李白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译文:

听说你要去会稽山,那里最适合你这样才比谢灵运的人。你会看到千岩清泉洒落,万壑绿树萦回。

东海横垣秦望山下,当初秦始皇就在那里眺望东海,西陵山围绕越宫高台。镜湖如清霜覆盖的明镜,海涛汹涌如雪山飞来。

八月的浙江就等待你这支枚乘的生花妙笔去揽胜,三吴的美食佳肴就等着你张翰似的美食家去品尝。那里逸兴多多,你可一定去上天台山逛逛,不到天台山就没有到浙江。

2、《山中》

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滞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3、《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4、《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5、《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5. 赞美天台山的诗

茅君何必候勾容,夜蹑瑶台第一重。

双阙对衔天半壁,九秋高拥雪千峰。

笙吹白鹤凤声细,桂傍银蟾香雾浓。

冲举由来称是地,可堪脱屣未能从。

6. 旅游写的天台山的诗歌

3、《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4、《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 ,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5、《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7. 旅游写的天台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去寺庙的心情和感悟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会秀丽,看开心情才会明媚。累时歇一歇,随清风漫舞,烦时静一静,与花草凝眸,急时缓一缓,和自己微笑。

描写寺庙的语句

1、题破山寺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释义:

清晨,我步入古寺瞻仰。高高的林梢头,沐浴着朝阳的辉光,蜿蜒的小路渐渐通向幽僻处,忽见花木繁茂,禅房就在花中央。

岚光催起鸟儿宛转歌唱,清潭将人心的污垢涤荡。深山万物呵,静得没有其他声响,只有钟磬的一脉余音,在晨空中萦旋回荡。

2、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释义: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

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

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3、灵隐寺

【唐】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释义:

飞来峰高耸而草木葱茏,佛殿肃穆而且寂寞寥落。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大潮。

中秋常有桂花飘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飘到九重天。

攀援藤萝登上远处古塔,挖空树木到远处取泉水。

霜冻下山花开得更旺盛,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

早年爱好远处奇异美景,用来洗涤尘世中的烦恼。

等到我走入天台山的路,看我过其中的梄溪石桥。

4、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释义: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释义: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8. 关于天台山的诗词

送友人 寻越中山水

李白〔唐代〕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译文: 听说你将去游览会稽山,那里最适合你这样才比谢灵运的人。 会稽山有千岩竞秀与飞瀑悬泉之奇景,峰峦、山谷在绿荫之中曲折环绕。 高峻的秦望山遥对着茫茫东海,古老的西陵城环绕着巍巍越王台。 八百里镜湖的水面明澈如镜,汹涌澎湃的潮水打来好似雪山倾倒。 您可以拿起枚乘之笔及张翰之杯,以抒发越中山水间的兴致感慨。 或早或晚再往天台山一游,那里的仙境诗趣更适合您的豪情逸怀。

【赏析】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是一首送别诗,但此诗并非重在表现送者与行者的离别之情,而是赞美了越中的山水之美和友人的诗才逸兴。

  开篇“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作者把友人的才干比作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毫不掩饰地对友人才干加以赞赏。

  接着“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两句化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语句,以描述会稽山水之美。李白另一首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也有类似的句子:“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东海横秦望”至“涛白雪山来”四句高度概括了越中美景。作者在选景上既选择有代表性的胜地,如“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又注重捕捉真切的山水画面,如“湖清霜境晓,涛白雪山来”。尤其是“湖清”两句,一方面写小舟前行,另一方面写大浪从对面排沓而来,相向而动,强化了大浪的动感,让人惊为雪山倾倒,体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两句,运用枚乘笔、张翰杯两个典故赞美友人的文才与逸兴。这两个典故主人公都是江南籍文学家,很贴合诗意。这里的用典不仅为江南山光水色增彩,而且使之增加了悠久文明的意韵。最后“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点出作者对越中美景的独特感受。

  整首诗里表现出了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

  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

9. 写天台山的古诗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

金松(出天台山,叶带金色) 作者:李德裕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石榴花》 年代: 宋 作者: 丘葵 英英石榴花,不火而自【晰】。凡今之人兮,谁不附炎热。百鬼瞰高明,丹朱易倾跌。《无题》 年代: 宋 作者: 种放 楼台缥缈路岐傍,共说祈真白玉堂。株树风高低绛节,灵台香冷醮虚皇。名传六合何昭【晰】,事隔三清限渺茫。欲识当年汉家意,竹宫梧殿更凄凉。

10. 天台山 诗

一、 ·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

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国清寺,有僧名拾得,与寒山交友。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贤化身)号称“三圣”。又以三者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

二、唐·庞蕴阴《联灯会要》卷六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庞蕴(?—808),唐代著名在家禅者。字道玄。世称庞居士、庞翁。湖南衡阳人。曾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齐峰、百灵、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禅林硕德频相往来。后参礼马祖道一,于言下领旨,顿悟玄机。元和年间,偕家人躬耕于鹿门山下,其妻、子均因之彻悟。遗有《庞居土语录》。

三、唐·大梅法常《景德传灯录》卷七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法常大师(752-839),唐代僧。湖北襄阳人。师志于禅,初于马祖道一处参学。后隐于大梅山(浙江鄞县)静修。一日,一僧奉马祖之令,至大梅山对师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马祖闻之而谓:“梅子熟也!”自此法誉大彰,学人四至。

四、唐·黄檗希运《宛陵录》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一850),唐代僧。福州闽县人。幼出家于洪州黄檗山,聪慧利达,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相貌殊异,额肉隆起如珠。至洪州谒百丈怀海,得百丈所传心印。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的心要,时河东节度使裴休镇宛陵,建寺,迎请说法。门下有临济义玄、睦州道踪等十数人。所述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广行于世。

五、唐·香严智闲《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一击忘所知,更禾假修治;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各,咸言上上机。

香严智闲(?—898),唐代僧。青州(山东益都)人。初从百丈怀海出家,后谒沩山灵佑禅师,不契,泣涕辞去。偶于山中芟草,瓦砾击竹作声,廓然有省,乃悟沩山秘旨,因嗣其法。住于邓州香严山,化法大行,净侣千余人,世称香严禅师。

六、唐·洞山良价《洞山良价禅师语录》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淂知。

洞山良价(807-869),唐代曹洞宗之祖。越州会稽(浙江会稽)人。于五泄山礼灵默禅师披剃。曾访沩山灵佑禅师,参“无情说法”公案,不契。受指示往诣云岩昙晟禅师,问无情说法之义,辞归时,涉水睹影,大悟前旨。于江西洞山弘扬佛法,门风颇振。其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龙牙居遁等二十余人。尤以本寂的法系,称作曹山,合称之,即为曹洞宗。著有《宝镜三昧歌》、《玄中铭》、《洞山语录》等。

七、唐·洞山良价《景德传灯录》卷十五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注。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幺会,方得契如如。

八、唐·古灵神赞《五灯会元》卷四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奉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古灵神赞,唐代禅僧。初于福州大中寺受业,后遇 丈怀海禅师始开悟得法。

九、唐·灵云志勤《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女。今更不疑。

灵云,唐代僧。福建长溪人。嗣法于长庆大安。初住大沩山,因睹桃花而悟道,禅林称为“灵云见桃明心”、“灵云桃花悟道”。

十、唐·长沙景岑《景德传灯景》卷十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景岑,唐代禅僧。幼年出家,参南泉普愿,嗣其法。初住长沙鹿苑寺,复住湖南长沙山,大宣教化,时人称为长沙和尚。师机锋峻峭,与仰山对话中,曾踏倒仰山,仰山谓其有如大虫(虎)之暴乱,故诸方称其为“岑大虫”。谥号“招贤大师”。

Hash:376b52d9f665930dd2c1d19f847802075d1ccded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