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风景点 托克托县的美景

导读:托里风景点 托克托县的美景 1. 托克托县的美景 2. 托克托县周边游 3. 托克托县的美景怎么形容 4. 托克托县的美景作文 5. 托克托县旅游地方 6. 托克托县的旅游景点 7. 托克托县地图全景 8. 托里县风景 9. 托克托县风景 10. 美丽的托克托县

1. 托克托县的美景

唐宋以来,今呼和浩特的青冢被认为是王昭君的葬身之地。然而,位于包头南的昭君坟的传说却更为真实。

相传昭君死后葬在黄河南岸,坟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高于黄河水面约70米。后称昭君坟。有一智空和尚在昭君出塞前曾遇见过昭君,智空和尚满身疥疮,衣衫褴褛,昭君不嫌弃他,把自己的香粉涂在智空的疥疮上,从而治愈此病。智空和尚特赠她白玉雕刻的龙凤粉盒,昭君出塞后一直随身携带。一次,昭君与呼韩邪单于骑马打猎不慎将粉盒掉到黄河边,因年代久远,龙凤粉盒中的粉变为一个个白粉球,至今挖不绝。包头土语叫其粉秃子,学名叫白垩。黄河南昭君坟不远的土梁年产白垩达数千吨,历来是粉刷居室的好材料。昭君坟的西侧有一城拐村古城,人们在古城遗址挖出兽骨无数,传说这里曾是王昭君的行宫,修此宫殿时,王昭君建议呼韩邪单于应该用兽骨奠基,以此凭吊无辜的牲灵。

昭君坟上有一种青蛇称昭君蛇。传说昭君出塞时带着靡子种子。从此,今包头地域黄河南北种植靡子,用靡子座的酸饭,酸粥、酸稀粥可谓包头饮食一绝。有一年,黄河北岸靡子丰收在望,突然麻雀成群从天而降,眼看成熟的靡子被洗劫一空,农夫便去请教王昭君,她让人们到阴山上捉青蛇放在田里,果然见效,麻雀被蛇吞噬,这种青蛇无毒且不伤人,于是人们把这种蛇称昭君蛇。

王昭君埋葬于包头南昭君坟不仅是传说,亦有记载可寻。唐代诗人杜牧《青冢诗》写道:“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上暮云秋。”陇水指黄河中游,说明青冢紧靠黄河。宋代乐史著《太平寰宇记》写道:“金河县(托克托县),青冢在县西北,汉王昭君墓葬于此。”托克托县西北正是今包头南昭君坟,而呼和浩特青冢却在托克托县东北。

王昭君维护了胡汉和亲,就是中华民族友好的象征,是一种永恒。走进包头,理应走进巾帼英才王昭君。

2. 托克托县周边游

呼和浩特虽然仅有400多年的建城史,但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

《史记》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在呼和浩特平原设置了云中郡。当时的云中郡辖地甚广,它南起长城,北至阴山,西南到黄河岸边,东北达大青山与蛮汉山相连处以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置天下为36郡,"云中"为秦朝36郡之一。辖境大致与战国时赵国的云中郡相同。

公元前206年,汉朝沿用秦制,亦称"云中郡",后将"云中郡"的南部划归"定襄郡"管辖。胡汉和亲"昭君出塞"就产生于这个时期。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进入内地,形成一个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新时期,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曾起过重要作用。

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在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建都,北方"十六国"的分裂得以统一。随之将依附北魏政权的"敕勒族"安置大漠南阴山下的平原上驻牧,呼和浩特便有了"敕勒川"之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诗描绘的就是该地美丽动人的风光。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称为"白道川"。唐朝曾设置"云中都督府"和"定襄都督府",在今托克托县县城附近筑"东受降城"。唐朝还在云中一带设立"云中都护府",后改称"单于大都护府"以统辖云中、定襄等都督府。公元758年, 朝在盛乐设置"振武军"节度使。此后,一度称呼和浩特地区为"振武军"。

五代十国时期,称呼和浩特平原为"哈罗川",为契丹所占据。公元10世纪初,契丹建辽后,这个地区始置丰州,属西京道(今大同)管辖,此后这个地区又称为"丰州滩"。

 公元12世纪初,女真灭辽建金,呼和浩特仍称丰州,是当时的军事重镇,也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州邑之一。

元朝建立后,丰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元人刘秉忠诗曰:"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写的就是当时的热闹景象。14世纪末,由于战争使"丰州城"及"妥妥城"(今托克托县城)和"黑城"(今托克托县境内)等先后内迁。

16世纪初,蒙古族首领达延汗统一漠南。达延汗之孙阿拉坦汗于明嘉靖年间率土默特部迁徙"丰州滩"驻牧,并于公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在呼和浩特境内兴建"板升"(蒙古语意为房舍)。阿拉坦汗化干戈为玉帛,与中原地区展开和平互市,并接纳大批内地来的汉人,"开云田丰州万顷,连村数百",使这里的农牧业生产开始复兴,商贸也为之活跃。从此,呼和浩特以"土默川"著称于世。

公元1572年(明隆庆六年)阿拉坦汗动土建城,该城建成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这座规模极大的城池,在层峦叠嶂的大青山辉映下,显露出一派苍郁的生机。当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库库和屯",意思是"青色的城"。1581年阿拉坦汗去世后,其妃子三娘子为各族人民的团结作出了贡献,人民为了纪念她,也把呼和浩特称为"三娘子城"。

17世纪30年代,清政府为镇守边疆,进一步巩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处修建了一座供满州八旗军驻扎的城池,命名为"绥远城",当时人们称"绥远"为新城,而把"归化城"称为旧城。清代"归化城"的商业已经相当繁荣。

康熙年间,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的回民商队常旅居"归化城",山西大同、右玉的回民也迁徙到"归化城"定居,该城逐渐形成蒙、汉、回、满等民族聚居的城市。

3. 托克托县的美景怎么形容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

市内:

呼和浩特最有名的是召庙文化,召庙集中在旧城一带,有大召、席勒图召、五塔寺等。

大召寺位于旧城大南街,是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后院。始建于1727年(清雍正五年)。

周围,有呼和浩特的明清古建筑一条街塞上老街(能购买到蒙古族特色工艺品、银饰品、古玩、佛教用品等)、大召古玩城、观音庙等等。

2、民族特色街道及建筑,大召东侧的蒙元文化一条街(大南街)、及北侧的伊斯兰风情街(通道南街),伊斯兰特色食品非常丰富,夜晚的建筑在灯光的衬托下非常漂亮。

3、市政府广场周边有内蒙古博物院、广场及国内数一数二的灯光音乐喷泉。

近郊:

昭君墓--位于南郊大黑河南岸,是一座传诵古今、驰名中外的西汉古墓,巍峨高耸,远望如山。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时,附近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称之为“青冢”。

蒙古风情园--位于昭君墓北侧,是一处景色优美的城市草原。

万部华严经塔(白塔)--因 身通体洁白又称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18公里的白塔村,据传为辽圣宗时所建。该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约45米,雄伟壮观,塔内有旋转式楼梯,还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攀至塔顶可远眺山川景色。

远郊:

哈素海--蒙古语哈拉乌素海的简称,意为黑水湖。位于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距包头80公里,交通便捷。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

格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蒙语意为“避暑胜地”。位于大青山以北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距呼和浩特145公里,是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投资兴建的草原旅游景点。

4. 托克托县的美景作文

汉军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兵,李广任骁骑将军,率军出雁门关,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卫青首次出征,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700人。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

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命令手下:“得李广必生致之“。

匈奴骑兵便把当时受伤得病的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

走了十多里路,李广装死,斜眼瞧见他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跃,跳上匈奴少年的战马,把少年推下马,摘下他的弓箭,策马扬鞭向南奔驰,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

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终于逃脱,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

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法官,法官判李广部队死伤人马众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应当斩首,后用钱赎罪,成为平民。但李广展现出的惊人骑射技术给匈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的由来。

后来武帝重新启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听闻后,数年未入右北平。

5. 托克托县旅游地方

神泉,可以玩索道到黄河对面沙漠攀援,

广宁寺,

看黄河,吃黄河鱼

河口古城

云中博物馆

6. 托克托县的旅游景点

托托城,托克托县城关镇北,敖伦苏木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元代遗址,黑城遗址,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约22公里处,云中城,托克托县古城乡古城村,辽上京遗址,巴林左旗林东镇南,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著名景点将军衙署,元上都遗址,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黑山头城址,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正北五公里,大同城遗址,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十九公里,红城子遗址,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28公里。

7. 托克托县地图全景

黄河水流最湍急的地方是晋陕峡谷,是黄河从内蒙古准葛尔旗经山西河曲县南拐,穿过保德与陕西府谷两县,大约一百公里左右的河段,在晋陕峡谷段悬崖峭立,水石相激老百妊将此段黄河称为“黑三角”,在地图上可以看到晋陕大峡谷在托克托县河口镇段形成的一个几字形变,在这里河流湍急,河水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咆哮而下,景色壮观,著名的壶囗瀑布虎跳峡就在此

8. 托里县风景

乌苏市总面积20700平方公里。乌苏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东与克拉玛依市、奎屯市、沙湾县毗邻,南与尼勒克县相望,西与精河县为邻,北与托里县接壤。

乌苏古代曾为蒙古族和硕特部落之领地,原名“库尔喀拉乌苏”,蒙古语“积雪之地的黑水”之意,早在西汉就已归入祖国的版图,后来唐、宋、元、明、清各朝均在这里驻军设防。

乌苏 北地形似居盆,莲花池、九莲泉碧波荡漾,草青水秀,鸭肥鱼美。自清朝初年开始,就有一个繁华的古驿站座落在这秀水之滨。东来西往的朝廷命官、商贾侠客见此地景色优美,颇具杭州西湖之神韵,就称这里为边塞之地的新“西湖”。

9. 托克托县风景

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主要景点有明代大 召(伊克 召)、小 召(席力图 召),清代五塔寺,清 真 大 寺, 呼和浩特总是蓝天白云博物馆,昭君墓等,呼市北边有大青山风景,临近可观赏哈素海风光、桌子山雄姿、鄂尔多斯草原,这里地质奇特、植物珍奇,是旅游观光不可多得的地方。这里居住的人们热情好客,您不仅可观赏到美丽的草原风光,还可品尝到真正的内蒙古风味。  呼和浩特市内有许多喇 嘛庙,明清两代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召城”(召在蒙古语里是“寺庙”的意思)。锡林郭勒路与中山路交会一带为呼市最繁华地带,锡林郭勒路以东的新城高楼林立,以西的旧城景点较多,极富观光价值。  呼和浩特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内保存有丰富的珍贵的名胜古迹,如: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坐落在大黑河畔的昭君墓、东郊辽代的白塔(即"万布华严经塔")、公主府、将军衙署、玉泉井;呼和浩特市又被誉为"召城",有着丰富的召庙文化,这里有大 召寺、五塔寺、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等。这里有各种召庙50多座,城郊有不少风光秀丽的草原旅游点,那里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不仅拥有鉴证历史的文物古迹,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乌素图旅游开发区、哈素海旅游度假村、大青山避暑山庄等景区(点)无不是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之处。   这里有各种召庙50多座,城郊有不少风光秀丽的草原旅游点,那里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  近年来,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呼和浩特市市委、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努力使之成为呼和浩特市新的支柱产业,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基本改善,旅游企业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得到提升。现在又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已开工建设:将蒙古族风情、历史文化、秀美的草原风光和现代旅游相结合的蒙古风情园;使呼和浩特市北方城市冬季旅游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乌素图大型滑雪场;拥有现代功能,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尔夫球场;人称“塞外西湖”的哈素海;汇集了世界名亭和历代古币且环境优美的和林县南山公园已向游人开放;而地处黄河岸边的托克托县南湖公园也以它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迎来了众多的游客。

10. 美丽的托克托县

我家乡的秋天美如一幅图画,湛蓝的天空上飘着洁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田野,十里飘香的果园……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美丽极了!

  田野里,稻子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高粱像喝醉了酒的大汉,从脸上一直红到脖子。玉米的“衣裳”再也包不住它们了,一颗颗玉米粒全都暴露了出来。雪白的的棉花像天上的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似的……农民伯伯们都在忙着收割庄稼,在他们的汗水里藏着甜蜜的笑容。

  果园里,处处瓜果飘香,远远就能闻到香味。孩子们的脚常常被这诱人的香气勾住,再也不肯多走一步。黄澄澄的梨、红艳艳的苹果、黄橙橙的桔子……真让人陶醉啊!看,来摘果子的人可真不少啊!有的孩子太小了,它们蹦啊、跳啊,想尽一切办法去摘果子。有的孩子挑来选 去,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摘哪个好。还有的孩子忍不住了,一边摘一边吃。远处,果农们正把一大筐一大筐的又大又新鲜的水果搬到大卡车上,大卡车就带着果农们的希望把水果运送到城市里去。

  啊!秋天真美呀!田野里飘荡着丰收的歌曲,果园里回荡着欢乐的笑声。

Hash:07ab418d46bac90f4d1c9b49302fd81dc5802212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