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到大理旅行社 威海到云南大理多少公里
导读:威海到大理旅行社 威海到云南大理多少公里 1. 威海到云南大理多少公里 2. 威海到云南昆明多少公里 3. 威海到云南大理多少公里高速 4. 大理到威海怎么走 5. 威远到云南大理多少公里 6. 云南到威海多长时间 7. 武威到云南大理多少公里
1. 威海到云南大理多少公里
云南和山东没有时差,都是东八区。
中国云南的当地时间是2021年11月29日 18:00:03东八区时区;理论经纬度时区为东七区。
中国山东的当地时间是2021年11月29日 18:00:03东八区时区。
由于昆明和北京不在同一经度上,地理学意义上的时差还是存在的,经度每相差15度,实际时间相差1小时,就实际来说昆明的实际时间要比北京晚1个小时左右,所以昆明的天亮和天黑都要比北京晚1小时左右。
2. 威海到云南昆明多少公里
威海到云南驾车的路程全程约2787.2公里
起点:威海汽车站售票处1.威海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360米,
右后方转弯2) 行驶120米,左转进入新初张路3) 沿新初张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S2044) 沿S204行驶390米,
过北海立交,朝G18/烟台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北海立交2.沿北海立交行驶310米,过北海立交,右前方转弯进入荣乌高速3.沿荣乌高速行驶71.7公里,过大杨家立交,朝济南/青岛/G1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大杨家立交桥4.沿大杨家立交桥行驶320米,过大杨家立交,
右前方转弯进入沈海高速5.沿沈海高速行驶101.0公里,朝潍坊/S1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莱西立交6.沿莱西立交行驶610米,
过莱西立交约410米后,直行进入荣潍高速7.沿荣潍高速行驶103.8公里,朝淄博/济南/G2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涌泉立交桥8.沿涌泉立交桥行驶650米,过涌泉立交约460米后,直行进入青银高速9.沿青银高速行驶189.1公里,朝济南/泰安方向,
稍向左转进入济广高速10.沿济广高速行驶38.6公里,朝泰安/菏泽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济南槐荫枢纽立交11.沿济南槐荫枢纽立交行驶580米,过槐荫枢纽立交约500米后,直行进入济南绕城高速12.沿济南绕城高速行驶14.9公里,
朝菏泽/东平/G3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殷家林立交桥13.沿殷家林立交桥行驶290米,过殷家林枢纽立交约160米后,直行进入济广高速14.沿济广高速行驶153.8公里,朝菏泽/郑州/G3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济广高速15.沿济广高速行驶910米,直行进入日兰高速16.沿日兰高
速行驶28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17.沿济广高速行驶41.1公里,朝东明/G1511/S32/兰考方向
,稍向左转进入日兰高速18.沿日兰高速行驶5.4公里,朝郑州/南阳/菏泽新区/G151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曹州立交桥19.沿曹州立
交桥行驶590米,过皇镇赵王河桥约180米后,直行20.行驶220米,直行进入日兰高速21.沿日兰高速行驶104.1公里,朝许昌/南阳/S83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兰南高速22.沿兰南高速行驶113.6公里,
直行进入永登高速23.沿永登高速行驶26.7公里,朝平顶山/南阳/S83方向,
稍向左转进入兰南高速24.沿兰南高速行驶168.5公里,直行进入二广高速25.沿二广高速行驶466.2公里,朝张家界/常德北/朗州路/河洑方向,
稍向右转上匝道26.沿匝道行驶43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27.沿杭瑞高速行驶18.8公里,
朝重庆/G56/G5513/长沙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杭瑞高速28.沿杭瑞高速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长张高速29.沿长张高速行驶21.0公里,朝常德南/机场/G319/吉首方向,稍
向右转进入杭瑞高速30.沿杭瑞高速行驶750米,
直行进入杭瑞高速31.沿杭瑞高速行驶221.1公里,朝凤凰/怀化/广州/瑞丽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杭瑞高速32.沿杭瑞高速行驶97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33.沿杭瑞高速行驶3
4.4公里,朝凤凰/铜仁/G209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杭瑞高速34.沿杭瑞高速行驶59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35.沿杭瑞高速行驶117.8公里,在闵孝/S303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36.沿匝道行驶880米, p>
直行进入安江高速37.沿安江高速行驶150.8公里,直行进入贵瓮高速38.沿贵瓮高速行驶61.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贵瓮高速39.沿贵瓮高速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贵瓮高速40.沿贵瓮高速行驶15.9公里,朝白云/观
山湖/六盘水/安顺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41.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贵阳绕城高速42.沿贵阳绕城高速行驶10.3公里,直行进入兰海高速43.
沿兰海高速行驶24.3公里,朝清镇/安顺/昆明/G60方向,
稍向右转上匝道44.沿匝道行驶760米,直行进入贵清高速45.沿贵清高速行驶13.6公里,直行进入沪昆高速46.沿沪昆高速行驶348.1公里,直行进入杭瑞高速47.沿杭瑞高速行驶128.2公里,
在北京路/龙泉路/北辰大道/白云路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小庄立交桥48.沿小庄立交桥行驶43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二环北路辅路49.昆明市内驾车方案1) 沿二环北路辅路行驶560米,直行进入二环北路辅路2) 沿二环北路辅路行驶260米,
过金星立交桥约260米后,直行进入北京路3) 沿北京路行驶3.0公里,过右侧的置地广场约60米后,右转进入人民东路4) 沿人民东路行驶60米,过左侧的天元大厦约230米后,直行进入人民中路5) 沿人民中路行驶520米,过左侧的傲城大厦-A2栋约180米后,右转进入正义路6) 沿正义路行驶240米,右转进入华山南路7) 沿华山南路行驶20米,左转8) 行驶60米,过右侧的中国年鉴昆明展示中心,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云南省人民政府
3. 威海到云南大理多少公里高速
我是青岛人,在昆明上学
个人认为,大理是风景好,但是对个人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好处,再说昆明到大理汽车只要4个小时,随时可以去,大理的房子也便宜,我爸爸就看好洱海旁边的了,可以买个小房子度假嘛
昆明还好,紫外线强一点而已,但是这边的竞争肯定比烟台弱一些,房价也会低,最起码跟青岛是不能比的
威海烟台都还不错,论经济不能跟青岛比,尤其是烟台夏天超热,我是坚决不会去的
所以,我感觉还是昆明好,住的比较舒服,竞争也不是很强,很自在的
4. 大理到威海怎么走
从自然灾害领域来看,全国城市中哈尔滨市、青岛市、厦门市等城市是我国最安全的城市,也就是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少的城市;而昆明市、大理市、烟台市、威海市、南阳市、襄阳市、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杭州市、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昌吉市、奎屯市、伊宁市、重庆市等城市也是较少发生自然灾害的城市。
5. 威远到云南大理多少公里
沐英封于云南。实际上是沐氏家族使云南成为明朝的一个省,并使其成为汉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家族的声望一直很高,它的权势是没有争议的,历代黔国公是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实际领土权力的勋臣。--《剑桥中国明代史》
真的是这样吗?
吴叔虽然是优质旅游领域加V创作者,但由于深耕云南、特别是昆明旅游背后的人文、历史内涵,尤其是对明朝旅行家徐霞客、云南统领者沐氏家族有一定的研究,愿意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回答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沐氏家族世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云南?二、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的基本权力架构及演变;三、沐氏家族世镇云南的权力构成及跌宕起伏;最后小结:沐氏家族的“权利”,一个独特王朝的另类。
现分述如下:
沐氏家族世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云南?
之所以要首先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沐氏家族的权力,与云南在明朝不同时期的地位、社会情况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理解了云南明朝时期的基本概况,才能更深刻理解沐 家族在云南的权力情况。
我们知道,1368年正月初四日,明太祖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虽然当了皇帝,但这个时期,元朝的军事实力依然是强大的,明朝政权依然是不稳定的,甚至元顺帝都还好好的活着!明朝只不过是取得中原地区的统治权而已。
元朝的实力,一个是北方,一个是西南,其中的西南,主要就是指云南。定鼎中原的明朝,其实是时刻受到元朝势力南北夹击的威胁的。
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首先做的就是消灭元朝势力,展开平定天下的四方征战,其中主要就是北伐北元。
北伐战争一直持续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蓝玉部明军在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之贝尔湖),消灭了北元主要势力,取得北元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等标志性胜利。
比起北伐,明太祖的南征平定云南,就相对轻松多了。
洪武十四年(1381年)农历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云南的元朝残部。
朱元璋亲自安排进军路线,沐英随傅友德等率主力先进逼曲靖。
在曲靖白石江战役中,身先士卒的沐英大败北元平章达里麻率十万军队。达里麻大败被俘,明朝军队声威大振,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自杀。
沐英、蓝玉率兵直逼昆明,昆明不攻自破。盘踞云南的残元势力被消灭。
取得云南省会昆明,并不是征战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
洪武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沐英和蓝玉领兵西攻大理。攻占大理后,沐英、蓝玉或分兵其他地区,或下谕招降,云南西部大部归附明朝。
洪武十五年(1382年)农历七月,沐英率师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分道平定乌撒、东川、建昌、芒部诸蛮,设立乌撒、毕节二卫。
自此,云南大部分纳入明朝版图。
云南基本平定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而留下沐英镇守云南。
这就是沐氏世镇云南的开始。
我们知道,元朝势力在云南实际统治的,也就是滇池地区。云南西部是大理段氏统治,其他地方的实际统治者,就是前面说到的“诸蛮“。
虽然明朝大军平定云南一路摧枯拉朽,高歌猛进,但大军不可能永远留在云南,王师班师之后呢?云南是不是又会一夜又回到解放前呢?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就在明朝大军还在云南,洪武十五年(1382年)农历九月,当傅友德、沐英再次领兵征服一些地区时,土官杨苴散布明朝大军已经班师回朝,纠集了二十万叛军攻打昆明!注意是省会昆明!
沐英闻讯,率兵返回昆明,和冯诚合力,打败叛军,斩首六万,守住昆明,才稳定了局势。
云南这种复杂的局势和局面,正是沐氏家族权力的主要来源和存在依据。
此外,除了面对平定之后内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之外,由于云南是徐霞客笔下的大明王朝西南“极边之地”,是边疆,还要面临着“外部”的复杂局面。
明朝初期,征战交趾(越南),沐英的二儿子沐晟因外战拓疆有功,得到了沐氏家族世袭的“黔国公”封号,这是沐氏家族荣誉性质的追封王号(沐英黔宁王、沐晟定远王)之外最大的权势标志;
到了明朝中期,有史学家认为的拖跨大明王朝、沐家在其中经历了权力兴衰变化的四次“麓川之战”,也在云南;
明亡之后,与南明小朝廷相始终的末代黔国公沐天波,除了要与各路“豪杰”周旋之外,还要忍辱负重地与外邦周旋,以至于在“咒水之难”中被缅兵挟持外出,夺刀抵抗至死。
这就是 朝时候的云南,就是沐英和沐氏家族世镇的云南。一开始就不是什么“旅游天堂“,始终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有句话说,有“为”才“位”,才有“权”。
沐氏家族的权力,就是这样一个责任与权力相适的权力,而不是朱元璋分封给他的子孙藩王们“养猪”一样,鱼肉百姓、混吃等死的权力。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的基本权力架构及演变;
在认识了云南沐家“世镇“的云南基本情况,了解沐家在云南权力的实质之后,在具体分析云南沐家的“权力”之前,还有必要学习一下明朝的基本权力机构以及演变。
明初曾沿袭元朝的行省制,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
1428年(宣德三年)以后,全国统分为两京、13承宣布政使司。两京是北直隶和南直隶;13布政使司简称13司,俗称13省。
权力方面,明朝的国家组织架构类似于一个金字塔。
皇帝本人位居金字塔的最顶端,是所有权力的汇集点。金字塔的三个面分别代表:行政、军事、监察。每个面又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中央、省、地方。
这回就是大明王朝的基本情况。
具体到地方,明朝实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分设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掌各省军、政、司法权力。
这样设置的初衷,原为防止地方权力集中。
但到了后来,宣德后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后成为各省常制。
总督主要署理军务,分短期与长期两种。巡抚主理民政,每省皆有。后逐渐被巡抚制度代替,巡抚常常成为各省权力统一的最高长官。
当然,提到大明王朝的权利架构,我们始终绕不开的还有宦官力量,也就是后人深恶痛绝的“死太监”。
在明朝,镇守本来是武官的职衔,“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
镇守都是总兵官担任,少数地区为副总兵,分守多系参将担任。明代各个边镇及省一级的地区都设有镇守总兵官。
明朝皇帝对这些掌握一方一省兵马大权的总兵官,自然是不能放心的,他们认为最便捷而又可靠的办法就是派其亲信的宫奴去监视,于是便有镇守太监的设置。
永乐八年, “敕内官马靖往甘肃巡视”。马靖正式的名义虽是巡视,但赋予他的职权如同镇守,这就是明代最早的镇守太监。
英宗正统时,不仅边镇和内地省一级地区派遣宦官去镇守,甚至府一级地区也派遣宦官去担任分守。
土木之变以后,景泰帝朱祁钰对镇守太监不仅不减撤,而且对宦官“各边防守之寄,益周于前”,如各方面有险要者,“俱设镇守太监、总兵官、巡抚都御史各一员”,人们称之谓“三堂”。
镇守太监的职权,原来主要是监察军事,在边镇上的作用固不用说,在内地也往往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或平定地方藩王的反叛而采取军事行动时设置的。
但当军事行动结束后,这些镇守太监依然留任下来。到后来各个边镇及省一级的地区普遍设置了镇守太监,这时其职权就突破了军事范围而干预地方刑名政事了。
除担任镇守、守备外,宦官还被派遣充任矿监、税使,主管采办、织造等,帮助皇帝在经济领域里搜刮劳动人民。
以上这些,基本就是大明王朝的“权力”排排坐、吃果果的分配情况。
云南自从并入大明王朝版图之后,已经不是蛮夷之地、更不是独立王 ,尽管还有一些地方特色,但大的方面始终是在这些格局和架构之内。
沐氏家族的所谓“权力”,无非就是这些架构中,排个什么座位,分到多少果实而已。
沐氏家族世镇云南的权力构成及演变
总算,在绕了相当大的一个“圈”之后,终于要接近“正确答案”了。
有明一朝,云南沐氏家族拥有世袭爵位(先西平侯后黔国公),代表明朝皇室坐镇云南,世代充任云南总兵官,是法定的云南最高军事长官,也就是拥有兵权。
同时,因为特殊的地位,沐氏家族在云南的行政、司法、经济等领域,也拥有相当大的职权和影响力。
明朝,拥有地方军事权力的是都指挥使司。具体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是地方平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
沐家的袭爵之人,都是掌管都司的第一人,虽然未必一定是都指挥使的官阶,除了拥有管理地方卫所的权力之外,在云南,还有另外的职责就是管理、震慑地方土司土官。
由于沐英以及儿子的军事才能,所以沐氏家族在地方土司中享有很高的权势和未完,必经是打出来的。
《明史.卷三百十三.列传第二百一.云南土司传》这样说:
自沐英平云南,在镇十年,恩威著于蛮徼。每下片楮,诸番部具威仪出郭叩迎,盥而后启,曰:“此令旨也。”沐氏亦皆能以功名世其家。每大征伐,辄以征南将军印授之,沐氏未尝不在行间。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孝宗以为然,许之。自是,遂以公爵佩印,为故事。诸土司之进止予夺,皆咨禀。
除了手握兵权的威慑力之外,沐氏家族还掌管着土司的命运,就是“进止予夺”,土司的任命、认可、晋升等等权力。
控制和震慑了土司,也就是控制了云南大部分地区。而云南真正由朝廷任命的流官治理,纳入明朝权力三司权力体系的地方,还真的不多、更说不上大。
这才是沐氏家族在云南真正的权力所在!这种权力甚至对当时不属于大明版图的番薯国,比如交趾(越南)、缅甸、老挝、八百大甸同样有用!
毕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所以,有明一朝,沐氏家族的权力跌宕起伏始终都是围绕着卫所管辖管理权、地方土司的堪核管理权展开的。
尽管明朝早在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在平云南战争取得初步胜利后,就设置了“三司”,但在沐英、包括长子沐春时期,由于父子两人的能力和超然地位,这个时候的沐家,其实是凌驾于三司之上的,或者说都指挥司是在其他两司之上的。
沐家权力达到了顶峰。这样的局势在沐晟获封黔国公后得到加强或者某种合法化,比如沐晟还有太傅的头衔,这个时候的“三公”可不是后来的荣誉称号能比的。
这个时候的云南大事,其他两司是需要“请示”黔国公府的。
沐家这种超然地位,肯定是出头的椽子先烂,是不可能长久。
所以到了宣德元年(1426年)进讨交趾失利之后,群臣都弹劾沐晟,明宣宗收回了他的宝印以示惩戒,。
正统四年(1439年),,麓川思任发发动叛乱,朝廷派来的威远伯方政中了埋伏而死,明军被击败。沐晟也退军,逐渐因恐惧而发病,到了楚雄之后逝世。
皇家的态度就是晴雨表,从来没消停过的明朝庙庭之上的争权夺利,再加上沐家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人丁凋零、缺少杰出人物,沐氏家族的权力也从此开始走下坡路,各方权力趁机侵蚀沐家在卫所、土司管理上的权利。
以至于,天启二年(1622年)沐家后期的强势人物黔国公沐 昌祚需要在在其孙沐启元事先贿赂专擅朝政的魏忠贤后,再经过其他官员奏请,要回到的是沐府庄租的征收权!
一个有赫赫威名的家族,竟然落魄到这个地步!更不要说其他权力了。
小结:沐氏家族的“权利”,一个独特王朝的另类
所以说,尽管沐家一度在云南权力大到形同藩王,尽管沐英是太子的养子,但沐氏家族始终不是藩王。
沐氏家族对云南的“世镇”,不同于元朝的云南王和梁王,也不同于后期清朝时候的吴三桂,其职权始终是受到朝廷在云南设立的巡抚、巡按、布政使、按察使等官,甚至是镇守太监的相互制约的。
尤其是,沐氏家族世爵的传袭、职权的低昂,更多时候,却决于明朝皇室的恩威;家族成员的功赏与罪罚,完全操纵在皇室手中。
所以说,沐氏家族的权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封制或者地方土司制,也不是大多数大明王朝地方的郡县制,完全就是一个另类,无法对号入座。
尤其是,封建社会的本质还决定了沐氏家族的权力,沐氏家族的地位完全来自于皇权,恩宠由人,始终是无法自主,无法自专的。
沐氏家族,始终是云南历史上一个独特王朝中的“另类家族”。
主要参考文献: 李建军《明代云南沐氏家族研究》
6. 云南到威海多长时间
昆明到威海没有直达飞机,你可以飞去青岛,济南转。
可以选择从昆明飞济南,然后再从济南坐飞机去威海。
飞到济南差不多是3个小时左右,济南飞到威海差不多一个小时,总共4-5个小时
威海没有直飞云南的。烟台机场距离威海市区也不远,有直飞的,不过中间也要经停,所以时间一般在4个半小时左右。
7. 武威到云南大理多少公里
大理段史的始祖到底是不是汉人?学术界分歧颇大,各持其说,原因是这方面原始史料的缺乏。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傅友德等人将有关文献焚毁殆尽,其后果,就是云南600余年(包括大理300余年)历史无从依凭,给历史学者的研究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
段氏之先,有说为西北武威或天水之汉人,又有说为滇地土著,莫衷一是。反正大理皇帝自认是汉人的遗裔,大力推行汉族文化,同时也与当地白蛮大户联姻,一如秦末汉初的南越王赵佗所为。笔者倾向于认为段氏始祖是汉人,而段氏的民族属性当是白蛮。
段氏源于姬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所载,春秋时,郑武公的小儿子叫共叔段,其支孙以祖父的“段”为氏。又据世系表上说:段氏,姬姓,郑武公少子共叔段,其孙以王父名为姓,世居武威。清朝道光年间的《云南通志》上说:“段思平者,其先武威姑藏人,汉太尉段颖之后,云南段氏由姑藏而来”。
清朝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说:“云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入朝,拜云南刺史,本出武威。”这就是云南段氏的来历。意思是段延陷在了云南,成为这里少数民族的头领。而段氏始祖段延则是出自武威的地道汉人,是共叔段子孙西迁武威后的后裔。武威段氏,即在甘肃的武威郡姑臧或是天水,两汉以后,姑臧段氏“子孙散处”,其中一支或南下云南,这是极有可能的。大理国后期改洱海以南诸赕为天水郡、改善巨郡为成纪镇(为天水郡所辖县),揭示了云南段氏与西北段氏的特殊关系,也反映出了大理段氏对其祖籍西北的心理认同。
西汉文帝时,段印任北地都督,其子孙始居武威,玄孙段颖任武威太守,子孙遂在此世居,日益族大人众,形成武威郡望,尊段颖为开基始祖。最先到达云南的是魏之段延,据《玄峰年 运志》,到唐时“有名(段)俭魏者,佐阁逻风有功,六传至(段)思平而有国。”据《段氏家谱》,段俭魏是汉代武威太守段颖的第17代子孙。
清朝冯苏在《滇考·段氏大理始末》这数千字的长文中说:“段氏之先为武威郡人。唐天宝末,段俭魏佐南诏王蒙氏有功,赐名忠国,擢清平官。六传生思平。”这就要说说大理段氏先祖中的著名人物段俭魏。
段氏作为白蛮大姓,隋朝即已世居洱海周围,南诏时期是贵族世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唐兵进逼南诏王畿,南诏王阁罗凤派遣儿子凤伽异带领大军将段俭魏迎战于西洱河,大败唐兵。于是,段俭魏由南诏大军将升迁为清平官(相当于唐的宰相),赐名忠国,并被推崇为开国元勋。大理太和村至今尚存的《南诏德化碑》,碑阴题刻南诏官员名姓,排在第一位的段忠国,就是段俭魏。
段家世世是南诏的重臣,担任清平官、大军将、军将等职,南诏设置通海节度使,多由段氏所主。据统计,段氏在南诏担任清平官的有名者5人,大军将7人,入唐使6人;刻在《南诏德化碑》上的功臣就有10人。
段俭魏五传至南诏布燮(清平官之一)段保隆。段保隆的儿子段思平是很有实力的通海节度使。这时的南诏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的衰微境况,南诏亡后接着是郑买嗣、赵善政、杨干贞等走马灯似的过渡政权,其中剑川节度使杨干贞建立的大义宁国,“贪虐无道,中外咸怨”。远在滇东的段思平巧妙地联合了那里的37部蛮,挥戈洱海,于937年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起大理国,定都羊苴咩城(城址在今大理古城及其周围一带)。
认为段氏先祖本乃当地土著,这种说法也有一些论据支持。比如,大理段氏有父子重名、连名的习俗,以重名制为主,连名制为辅,绝异于汉族。
但是,笔者不太赞同这种说法。关于重名制,笔者以为可能是段氏先祖在武威时,即有此种取名习俗,大理国前几代皇帝的父子名字中都有“思”字,这是北方少数民族(如鲜卑)姓名中的习俗。由此,有些学者以此证实:大理段氏来源于甘肃武威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甘肃武威在公元前后一两百年,确有这样的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段氏先祖久居于此,所以也受这种习俗的影响。“连名”是指儿子会从父亲名字中拿一个字来作为自己的“正名”(此风俗各地皆有,包括日本、东南亚等),从历代南诏国王的名字,可以清楚看出。笔者以为,大理段氏的这种连名制,可能与段氏先祖遵从土著习俗,力求融入当地社会有关。
段氏是汉裔的论断,多见于明代以后的文人著书,所以大理段氏是汉人后裔的论断,有人认为起源于明代的《玄峰年运志》。《玄峰年运志》上说:“段氏之先,武威郡白人也。”意思是段氏的祖先是武威这个地区的白族人。中国甘肃刚好有一个武威,所以不少人考证,段氏源于甘肃武威。但是,“白人”,既然是源于武威郡,甘肃武威又何来“白人”?坚持段氏是汉裔的人认为,这里的武威,也许是大理段氏在云南后来改定的地名。
总之,建立大理国的段氏,民族属性是白蛮,这点无可争议;其始祖是不是汉人,反正后来的段氏已是经历民族融合,成为新民族白蛮中的大姓,因此对其始祖也多究无益。
白蛮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相继统治了317年(937—1054年)。大理王朝被蒙古忽必烈灭亡之后,有更多的白族人改姓段氏。如今在大理一带,多为段姓。
Hash:1d1a3c943f12e7a80cf215cf061da6ff468c6340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