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旅游景点卧龙谷情景演出 印象婺源演出

导读:婺源旅游景点卧龙谷情景演出 印象婺源演出 1. 印象婺源演出 2. 婺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3. 婺源实景演出门票价格 4. 婺源表演门票多少钱 5. 婺源的演出 6. 婺源有什么演出看吗 7. 婺源艺术中心 8. 婺源实景演出梦回老家 9. 婺源千古情表演时间 10. 江西婺源实景演出

1. 印象婺源演出

印象婺源是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 婺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如果去了婺源,没有做过这几件事的话,真的对不起婺源给你的文艺情调。1 、走进梯田,走进油菜花海2、看一看徽派建筑,走一走乡间的青石板路。3、吃一条荷包红鲤,买一包婺绿茶作手信4、看婺源之旅非看不可的演出。

3. 婺源实景演出门票价格

婺源翼天桃花源收费。

自3月20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桃花源景区、山水实景演出《桃花源记》针对全国医护工作人员(含港澳台地区)免票,同时景区免费提供VIP专享通道。

4. 婺源表演门票多少钱

要,每个景点都要门票,你选择当地人的摩托车有些地方可以逃票。不过这只适合少数人旅行的时候。不过现在有通票,也有学生半价票。还是比较划算。我们8月去的,5个人,都是学生。婺源是有很多景点的,通票也分6个和8个

5. 婺源的演出

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因位居婺水的源头而得名婺源。属古徽州六县之一,现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与安徽、浙江交界。

婺源境内景点众多,单是国家4A级以上景点就有13个,除此之外,婺源还有众多未开发的小景区,也是很多人可能听都没听过的景点。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小众景点吧!

第一个:月亮湾

在婺源县城开往李坑的省道上,属免费景点,很多人在经过的时候,都会停下车,拍拍照片!不过不好的是最佳拍摄点被当地村民围起来了,要在里面拍照得给钱!

第二个:汪口观景平台

在去篁岭的省道上,也是免费景点,和月亮湾类似,只是在平台上拍一拍汪口村的全景,10分钟就可看完。

第三个:上坦村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拍摄地,可以看看范冰冰电影里住的房子,门口有颗大樟树,也可坐坐她在电影里出场时划的竹筏。

第四个:龙天塔

塔在婺源凤山村村头马路边,塔一看就是古塔,历史悠久,据说建于明万历年间,有意思的是塔身周围挂了很多铁风铃,风一吹,会响。

第五个: 察关

离龙天塔不远,属还没开发可免费游览的村落,也能遇见写生的艺术类院校学生和摄影师。

第六个:虹关

和察关相邻,有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里面有溪流,有古桥,有大香樟,也没开发,可免费游览。

第七个:长溪村

通往村里路比较小,如果是大巴车,得找村长倒车。村庄不大,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村前的溪水上有座特色板凳桥,拍照挺漂亮的。去这里的人不多,主要是一些摄影师秋天会去。也是免费景点。

第八个:浙源岭脚

据说这里与浙江只有一山之隔,是古徽州商人步行去江浙做生意的必经之地,村庄也是原汁原味,没有开发,免费游览。

第九个:樟村

电视剧《欢乐颂2》安迪与小包总旅游待过的地方,最好看的就是那座长长的板凳桥。也是摄影师喜欢去的地方。有村民在村口收卫生管理费。

第十个:梦里老家演艺小镇

在婺源县城附近,里面主要是人工打造的一个古徽州小镇,从早到晚都有一些小表演,晚上有场大型实景演出《梦里老家》。

第十一个:菊径

中国最圆的村庄,很有特色,村子四周被一条溪水包围,溪流上架了很多座板凳桥,村子边种了很多颗枫树,秋天很漂亮!进村子免费,但去他们的观景台拍照需付费。

第十二个:篁村

据说是村里住的都是秦桧的后代,婺源比较老的村庄,村里有座古桥和一颗倒着长的千年罗汉松。

第十三个:洪村

婺源著名的 寿村,村里活到90多岁的老人很多,村口有棵千年银杏树和一棵大香樟,银杏树秋天的时候应该很漂亮。

第十六个:嶂山村

婺源海拔最高的山村,夏天可以避暑,还没有开发,原汁原味,里面有一道最出名的美食—冷水鱼!

第十七个:枉槎村

比较偏的一个村,去的人不多,这里也有梯田式的油菜花,有两颗树干中间神奇地连在一起的银杏树,一棵会结果 ,一棵不结果,一公一母,当地人称夫妻树。

第十八个:甲路村

婺源有名的特产—甲路油纸伞产地,据说是当年岳飞打仗时曾经经过的地方,村里有古驿道,有古建筑遗址。

第十九个:龙尾村

四大名砚之一—龙尾砚的矿石产地,整个村子很小,村后有条河,河水非常干净,也是摄影师会去的地方。

第二十个:查平坦村

适合前天下雨,第二天再过去拍云雾的村庄,村里有油菜花和梨花,也是一些摄影师爱去的地方。

6. 婺源有什么演出看吗

1、京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剧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在中国各地都有广泛的表演,但北京、天津和上海仍是主要的演出中心。京剧的唱、念主要使用北京方言,剧本则遵循一系列注重形式和韵律的严格规则而创作。京剧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戏曲审美理想的集大成者,并且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得到广泛认可。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粤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的结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皮影戏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川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剧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演变历史的一个缩影。明末清初,昆曲、弋阳腔、青阳腔、陕西梆子、湖北汉调、徽调等声腔流入四川,乾隆、嘉庆年间与当地的薅秧调、川江号子、地方小调、宗教音乐等逐渐融合,基本完成了外来声腔“四川化”的演变过程。辛亥革命前后,高腔、昆 曲、胡琴、弹戏及四川本土的灯戏在同台演出过程中融为一体,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剧,一直延续至今。

5、藏戏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藏戏是带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形成于14世纪,流传于青藏高原。常演剧目为八大传统藏戏,内容大都是佛经中劝善惩恶的神话传说。藏戏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血脉,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是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徽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等类。徽昆以演武戏为主,多用唢呐、锣鼓,气势宏大;吹腔兼有曲牌体和板腔体形式,以笛和小唢呐为主奏乐器。

7、豫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豫剧(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在浙江各地也广为流传。当代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第一批。

8、评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剧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的名称。它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东北等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1910年前后,以成兆才为首的蹦蹦戏艺人以河北省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为基础,吸收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和剧目,后来又吸收京剧、皮影、大鼓等的音乐和表演艺术,并在演出中采用全套河北梆子乐器伴奏,形成评剧的基本样式,这一新兴的戏曲声腔剧种后来又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9、黄梅戏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10、越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7. 婺源艺术中心

婺源名人较多,主要有理学家教育家朱熹,铁路之父詹天佑,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 ,著名小说家金庸等名人。出进士522人,仕宦2665人,历代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 何溥(922—1019),字令通,号潜斋,晚号紫霞老人,北宋初年,南唐国师何溥(字令通)因得罪皇帝遭贬至海宁县县令,今(休宁县)县令,后定居婺源芙蓉峰。   朱弁   南宋名臣、诗人朱弁,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县城人 朱弁。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高宗计议遣使金国,问候被羁金国的徽、钦二帝。朱弁奋身自荐,受诏为候补修武郎、右武大夫、吉州团练使职,充当河东大金军前通问副使,于次年正月偕同正使王伦前行。至绍兴十三年,宋金和议成,始归朝。朱弁羁金十六载,坚贞不屈,高宗诏为“忠义守节”,有司提议论朱弁之功应晋升数级,但秦桧专权,仅授奉议郎。绍兴十四年四月病逝。弁一生善文学,学问精博,词气雍容,羁金国期间,诗多怀念故国。著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等。   朱熹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祖籍是婺源,字元晦,又字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小名沈郎,小字季延。父朱松,宋政和八年进士,外任福建政和县尉。朱熹于南宋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在尤溪出生。7岁还不会走路。十四岁丧父,随母祝氏定居福建崇安五里夫。朱熹曾于绍兴二十年春和淳熙三年二月,两次回婺源故里省亲扫墓,今“文公山”上的古杉群即朱熹手植。   何如宠(1569—1642),字康侯,号芝岳,桐城人祖籍婺源。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是明末宰相。   江永   清代著名的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字慎修,又字慎斋,婺源江湾人。 所注疏的《十三经》,对“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精思博考,发现前人所未发现之处。乾隆初,儒臣篡修《三礼疏》,礼部取江永所著《礼经纲目》考订,并请江永赴京答解疑义。更服承朱熹之学,取阳儒阴释各家之说辨析校正,深究力行,以“孝、悌、仁、让”为先。被收入《四库全书》著作二十七部。终年八十二岁。   詹天佑,字眷成,婺源庐坑人。中国最早的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于清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七日在广东省南海县出生。童年在私塾读书。12岁时被清政府选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国求学。考入耶鲁大学。光绪十四年,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民国元年,被公选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民国三年,任粤汉川路督办,交通部总长。民国八年,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代表兼该会技术部之中国代表。詹天佑的一生,为中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江泽民,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祖籍婺源。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自幼喜爱篆刻艺术,读书。夫人:王冶坪,生于1928年,江苏扬州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曾任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文书、副主任、主任,现已退休。他们有两个儿子。

8. 婺源实景演出梦回老

1、中国最美的地方--乌镇

地理位置:地处浙江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

必去理由:这个小家碧玉般静谧的江南小镇,没有周庄的名气,只有宁静、安详和让人感动的沧桑。白墙、青瓦、木隔扇、石板路、乌篷船、木雕、水阁、茶馆、深弄水巷,会把你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烟雨江南。

2、人间天堂--丽江古城

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县境内。

必去理由:城内有"迎旭日而得大气"的木府、"万龙之盛"的万古楼、"潭水澄清,明洁如玉,游鱼细石"的黑龙潭......丽江的古朴自然、幽雅宁静使人流连忘返,加上东巴文化的神秘,更给它平添了几分原始的诱惑。

3、现代花源--水墨婺源

地理位置:位于赣东北,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景德镇市,浮梁县,乐平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铜都德兴市。

婺源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其中就有婺源。

4、风雨边城--凤凰古城

地理位置:位于湖南西部沱江之畔。

必去理由:一座青山抱古城,一湾沱水绕城过,一条红红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脚楼,一道风雨古城墙,一座沧桑老城堡,一个奇绝奇梁洞,一座雄伟古石桥,一群闻名世界的人......一切,都美到极致,因此,才有了沈从文一曲《边城》,将他魂梦牵系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荡气回肠。

5、民间故宫--洪江古商城

地理位置: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境内,距怀化75公里,离上瑞高速公路入口仅20公里

洪江古商城坐落在嵩云山脚下,处于沅江与乌水的交汇处,山水相间坏境优美,是全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小城之一。同时,洪江古商城恢宏的民间建筑,巧夺天工的建筑雕刻艺术,宁世人无比惊叹。

必去理由: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建筑独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6、人间天上,天上人间--九寨沟

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距成都400多公里。

必去理由:这片未被污染过的土地,以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景色赢得了"人间天上,天上人间"的美誉。春天时,它冰雪消融、春水泛涨、山花烂漫;夏日里,它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阴之中,五色的海子、银帘般的瀑布抒发四季中最为恣意的激情;秋日,它配合明净的水和湛蓝而碧净的天空,演绎着七彩梦幻组合;冬日的九寨沟,淡淡的飞雪,纷纷扬扬地飞舞,使人忘却了世间纷争。

9. 婺源千古情表演时间

江西风景独好。——江西全省

2、青清青原山,净静净居寺。——青原山

3、山水武宁,梦幻之旅。——武宁

4、七彩屏山。——于都

5、去不了月球来星子。——星子

6、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南昌市

7、古郡才乡,休闲天堂。——高安

8、江湖都会,醉美湖口。——湖口

9、嫦娥奔月地,中国明月山。——明月山

10、亲亲明月山,泡泡硒温泉。——明月山

11、布衣故里·生态定南。——定南的

12、一年四季在宜春。——宜春市

13、禅风竹韵·山水宜丰。——宜丰

14、文墨幽香,千古风流。——青云谱区

15、中国靓丽莲乡,赣江源头石城。——石城

16、萍水乡逢,缘聚天下。 —萍乡市

17、贤母胜地·梦里桃源。——九江县

18、中国铜都,尚德之城。——德兴

19、莲花福地、红色枪王、生态休闲、全国赏莲最佳地。——莲花

20、吉州窑,诉说着泥和火的故事,传颂着叶与纸的传奇。——吉州窑

21、奇石海洋,心灵之山。——灵山

22、悠然雅致弋阳,自游自在龟峰。——弋阳

23、白云深处,靖安人家。——靖安

24、梦里水乡,尚游上犹。——上犹的

25、中国将军县,世界风水村。——兴国

26、天祥故里,醇情富田。——富田古镇

27、美丽乡村、梦里老家。——婺源

28、博大景德,镇动世界。——景德镇市

29、千年万载,世代康乐。——万载

30、乐享凤凰沟。——凤凰沟

31、仙女下凡地 新余仙女湖。——新余市仙女湖

32、禅林竹海,自在奉新。——奉新

33、道教祖庭,人间仙境。——龙虎山

34、欲识庐山真面目,请到江西九江来。——九江市

35、宜善之地南昌县:都市田园,悠闲相约。——南昌县

36、鹤舞鄱湖,永修人生。——永修

37、庐山——人文圣山。——庐山

38、中国福山,户外天堂。——安福武功山

39、鄱湖胜地,鱼米之乡。——余干

40、经典山水,美哉上饶。——上饶

41、中国药都,绿色樟树。——樟树

42、广迎天下客,丰景醉人心。——广丰

43、欣“无止境,山外有山。——三清山

44、爱我,就带我去明月山。——明月山

45、走遍千山,还是铅山。——铅山

46、行旅吉安,吉祥平安。——吉安市

47、五彩井冈山。——井冈山

48、中国最美的湖光山色——山水江南,醉美西海。——庐山西海

49、世界最美橙乡,养生福地安远。——安远

50、云中草原,户外天堂。——武功山

51、红安源、绿家园、古文化。——安源

52、中国硒谷,剑邑之都。——丰城

53、四季养生,常来长寿—铜鼓”中国长寿之乡“铜鼓欢迎您!。——铜鼓

54、华夏梦都,才子之乡。——抚州市

55、地球上最美的母亲--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56、修水,空气都是甜的。——修水

57、美丽老家·幸福赣州。——赣州市

58、走进杨岐山,心灵变简单。——杨岐山

59、世界瓷都,神奇古窑。——古窑民俗博览区

60、纯净资溪。——资溪

61、人文化成润东湖;水韵豫章,人文东湖。——东湖区

10. 江西婺源实景演出

江西戏剧剧种很多,如下:   赣剧:赣剧发端于明代弋阳腔,流传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分饶河、广信两派。饶河戏流行于饶洲府的鄱阳、乐平、余干、万年、德兴等地。广信班流行于广信府的上饶、玉山、贵溪、横峰等地。建国后,一九五零年被正式定名为赣剧。   东河戏:初名赣洲大戏。孕育,形成于贡水流域的赣县、兴国一带,是江西古老剧种之一。东河戏流行地区有赣县、兴国、南康、大余等县,旁及粤东的梅县、潮洲以及闽西的宁化、归化等地。   宜黄戏:宜黄戏、旧称宜黄班。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建国后,一九五七年定名为宜黄戏。   九江清阳腔:九江清阳腔,为清代安徽清阳腔之遗脉。主要流行地区有湖口、都昌、彭泽、星子、瑞昌等地,当地人称之为高腔,后改名为九江清阳腔。   吁河戏:吁河戏,地方大剧种,旧名土戏,因为最先只演孟姜女的故事,又称之为孟戏。这种孟戏历来由宗族性的班社演出。 流行地区为广昌一带。一九八一年定名为吁河戏,在广昌成立了吁河戏剧团。   西河戏:原名弹腔大戏,是赣剧的一个流派。其流行地区为星子、德安、九江、都昌、永修等县。赣江下游分东西两河流入鄱阳湖,而星子、德安位于西河流域,故外地人称之为西河班。一九八二年定名为西河戏。   宁河戏:旧时又名宁洲大班,其流行地区为修水、铜鼓、武宁等县,在赣、鄂、湘三省毗邻地区很受群众欢迎。其起源于明代弋阳腔,为江西古老剧种之一。建国后定名为宁河戏。   抚河戏:旧称抚河大班。主要流行于抚河流域的临川、金溪、宜黄、崇仁、广昌等县,其戏班有时还进南昌演出,历史约有三百年。建国后,这个已经失传多年的剧种,才定名为抚河戏。   婺源徽剧:婺源徽班,因其流行地区以婺源为中心,故在清代就名为婺源班。建国后,一般只称为徽剧,是中国现存的古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吉安戏:地方大戏剧种,因产生于吉安地区,是一个综合了高腔、昆曲和乱弹诸腔的古老剧种。其流行地区,除赣中、赣西、赣南等地外,尚达湖南湘东一带。到建国前夕,已无班社存在,成为一个失传的剧种。   傩戏:古代祭祀剧种,主要流行于万载县和萍乡市,原称开口傩。一九八五年定名为傩戏。   赣南采茶戏:旧称灯戏,流行地区有赣洲、赣县,广东韶关、曲江等市县。从清代嘉庆以后,赣、粤两省的采茶戏班社,交往频繁。建国后才正式定名为赣南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南昌采茶戏,起源于茶灯,并经过灯戏、三角班、半班等阶段。主要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进贤、永修、奉新等地。清末宣统年间,南昌采茶戏在抚洲演出达六年之久。抗日战争时,在吉安、泰和、赣州一带有较长时期的演出。建国后,初名为南昌地方戏。一九五三年改称为南昌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旧称三角班、半班。主要流行于铅山、弋阳、贵溪等县。建国后,定名为赣东北采茶戏,后改赣东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原名茶灯戏,进入半班以后,更名为采茶戏。其主要流行地区为瑞昌、九江、湖口、彭泽、德安等县。建国后,流行于瑞昌的采茶戏,曾定名为瑞昌采茶戏,后统称为九江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旧称茶戏。主要流行地区有武宁、修水、铜鼓、德安、永修、奉新、瑞昌和湖北的阳新、通山等县。1953年定名为武宁茶戏,后称武宁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旧名三角班。他的前身是湖北的黄梅戏。主要流行地区为景德镇、浮梁、都昌、婺源以及安徽的祁门等县。建国后定名为景德镇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旧称三角班、半班。主要流行于抚州、临川、崇仁、宜黄、金溪、进贤、南丰等地的部分农村,建国后,定名为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旧称三角班、花鼓班。其流行地区有吉安市、吉、永丰、峡江、新干、泰和万安等县,邻近的抚州、赣州地区也曾流行。建国后,定名为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属赣中采茶戏系统,这个剧种流行地区有宁都、于都、兴国、石城、广昌等农村乡镇,还到过福建的邵武、光泽、建宁等县演出。建国后,改名为宁都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俗称高安丝弦戏,由民间灯彩演变而成,是一种在瑞河锣鼓戏之后的新兴采茶剧种。主要流行地区为高安、上高、宜春、宜丰、分宜、新干等地。因其发展于高安,建国后,定名为高安地方戏,1978年改明为高安采茶戏。   瑞河采茶戏:旧名三角班,采茶戏、高安锣鼓戏。其流行地区主要是高安、上高、奉新、宜 以及南昌、九江、上饶等地,因为高安县旧为瑞洲府治,地处瑞河流域,1979年改名为瑞河采茶戏。   袁河采茶戏:旧名三角班、锣鼓戏。起源于宜春北部,流行于宜春、万载、上高、吉安等地,1979年正式改名为袁河采茶 戏。   万载花灯戏:50年代叫万载花灯戏,60年代称万载采茶戏。1980年正式定名为万载花灯戏。它原于民间灯采,吸收赣南采茶戏和高安丝弦戏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加上民歌小曲,逐渐演变而成,流行于万载农村。   萍乡采茶戏:又称萍乡地方戏,后来改名为萍乡采茶戏,是在萍乡地区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流行于萍乡、宜春、铜鼓、宁冈及湖南的浏阳里、醴陵等地。   赣西采茶戏:旧称三角班,流行于永新、莲花、安福等县。这一带地处江西西部,建国后定名为赣西采茶戏。   京剧:进入江西约在清光绪20年左右,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主要流行地区是南昌、景德镇、萍乡、宜春、赣州、吉安、上饶、九江等地市。   越剧:由浙江传入江西后,主要流行地区有,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赣州、以及上饶地区各县。   评剧:产生于河北省滦县、迁安、玉田、三河及宝坻一带农村。1910年左又形成于唐山,俗称蹦蹦戏或落子戏,简称平戏。在江西的主要流行地区有南昌、德安。

Hash:d0d86e7e51bb9f9fb34f4f7f18f12bb3f77ba0bf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