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南太武景点 漳州南太武山风景区路线

导读:龙海南太武景点 漳州南太武山风景区路线 1. 漳州南太武山风景区路线 2. 漳州南太武山好玩吗 3. 漳州南太武山地生态园 4. 漳州南太武山风景区路线地图 5. 太武城在漳州哪里 6. 漳州南太武山风景区路线图 7. 漳州市南太武庙

1. 漳州南太武山风景区路线

  周末休闲游--轻松走遍南太武  说起南太武,厦门的朋友一定不陌生,这个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漳州市的小岛,在地  理位置上却与厦门离得最近。岛上的风光虽然不会让人觉得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却自有  一份耐看和韵味。选个周末或是悠长假期中的一两天,甚至不用带什么行李,就可以轻  松走近南太武。  从东渡的同益码头出发,乘至漳州开发区海达码头的大型汽车渡轮,只要35分钟左  右就能到达对岸。  南太武岛上的景点布局,线路比较简单,只有南北两个走向,游客们很容易就可以  在旅行社的帮助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观光路线。(录播的同时出地图) 第一站,当然是  去位于隆教湾牛头山脚下的古火山口。据考证,该火山口至少有过三次喷发,最后一次  喷发是在距今2200万年以前的第三纪中期,是目前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椭  圆形海底古火山之一。  古火山口的奇美,离不开它周围景观的烘托。火山口下的沙滩是号称"天下第一滩"  的隆教湾沙滩的一部分,从高处看去,象一弯月牙,沙质柔软洁白,水质清澈碧蓝。火  山口周围的"岩柱群"由发育极好的火山玄武岩柱组成,如"海底兵马俑"一般。这样的奇  观,据说是由于火山喷发的熔岩冷却收缩,而后,又由于地质构造的变迁,海浪的冲  蚀,才形成今天看到的参差不齐、梯状排列的壮观景象。站在火山口向上斜望牛头山,  会有一种到了阿而卑山小山麓的错觉,而站在牛头山的山顶向下俯瞰,景象又和刚才全  然不同,难怪这个小伙子会如此兴奋呢。  离开古火山口,我们驱车前往海门岛,准备去那儿的农家品尝地道的农家口味儿。  沿途,一群蓝瓦白墙的建筑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原来,这就是位于南太武山山脚的普照  寺。欧陆风格的佛家寺庙,还真是头次见到。别以为普照寺是新加坡捐赠人一时童心大  发而建的另类寺庙,它还是一个慈善机构,专门收留无人照顾的老人。  从渡口,坐小汽船,五分钟就到了海门岛,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村子路边的大草  地上,牛、羊惬意地吃着草,好一幅田园牧歌的画面。光看自然风光,就不难明白为什  么这里的农民容易致富了。待到真正吃上了农家菜,唉,这绝对是都市吃不到的口味,  我们是三下五除二,就将美味佳肴一扫而光了。  从去海门岛的渡口到大帽山大约半小时的车程,大帽山是闽南四大名山之一,海拔  794米,登上山顶,厦门、金门可尽收眼底。  大帽山,由于远看象一顶倒扣的帽子而得名,山上有八岩十二景,其中"金水潭"的  题词还是明朝书画家张瑞图的真迹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法深入其中,不过,坐在  金水潭边,品尝甘甜的大帽山茶和时令鲜果,也是件美事。  除了自然景观,南太武的旅游项目上具有吸引力的还有南太武高尔夫球场,不要以  为打高尔夫是富人的专利哦。  高尔夫球场后面就是沙滩大海,在落日余晖中,骑马在海边溜达,  一天的游玩结束了,坐落在海达码头附近的华商酒店可以为游客提供就餐和休息的  场所,吃着自助餐,看着焰火表演,回想着岛上一天的良辰美景(此处可以带南太武和  加走湖的镜头),记得一位诗人说过:山水能滋润人的灵魂,而丰富的灵魂能让山水更  加美

2. 漳州南太武山好玩吗

一、燕京大学的前身是美国美以美会创办的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通州协和大学三所大学在1916年合 而成,是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出任校长,改名为燕京大学,并择地建造校园。

二、20世纪20年代,辅仁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合称为北平四大名校。其前身是1913年由天主教信徒英敛之创办的辅仁社,校名取自《论语·颜渊》中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开办初期地址在香山静宜园,学员20余人,课程主要是学习国学,1917年冬天停办。

1925年,英敛之与马相伯(复旦大学首任校长)向罗马教廷与美国公教本笃会提议,创办北京公教大学辅仁社。1927年,中国政府批准备案,学校更名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

三、在长江流域,也有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金陵女子大学。1915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南京开办,初期校址选在南京东南绣花巷李鸿章花园旧址,1923年7月移至随园(清代诗人袁枚曾是其主人)。

四、公立大学虽然起步比教会大学晚,但后来的发展却并不慢,也有着很美丽的校园建筑。诞生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本是以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选址在北京西郊的清华园,这是清朝道光皇帝赐予四皇子奕詝的。

现存清华园门匾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三字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所书。

1913年,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周诒春出任校长,他提出逐步把清华过渡成一所独立大学的设想。为此,学校在1914年成立了“工程处”,进行大规模校园建设,聘请的设计师就是那位为燕京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进行校园设计的美国人墨菲。

从1916年到1920年,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大礼堂等清华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建筑”开始动工,成为此番建设的重要成果。

五、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在1924年创办,是为了实现他的国民革命政治新理想服务的。

1926年,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

六、1919年8月,南洋侨领陈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国各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厦门大学筹备会筹备员,开始了厦门大学的筹建工作。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为私立性质(1937年改为公立),次月开始进行新校区的建设。

厦门大学校园坐落于厦门岛南部,北倚五老峰,南面隔海与漳州南太武山相望。群贤楼群是厦门大学最早建成的校园建筑,1922年底竣工。

七、民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内忧外患并存,扰攘纷争不已。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两所国立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

后迁云南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3. 漳州南太武山地生态园

南太武山地生态园,生态园里面有一个静湖公园,还有南鼎山,黄金海岸,卡达凯斯小镇,普照寺,还有历史遗迹南炮台都很值得一游,是周末休闲游的好去处。

4. 漳州南太武山风景区路线地图

港尾镇位于龙海市东南部,地处漳州市南太武经贸协作区中心腹地,毗邻厦门经济特区。

与金门一水相连。

境内山川绮丽、人才辈出、物阜年丰、经济繁荣,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也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侨、台胞祖籍地。

该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太武山胜迹:古称太姥山,又名南太武,以“闽南第一峰”著称。

位于港尾镇东南部,与厦门五老峰、金门北太武山鼎足相望。

海拔562米,东北面濒大海。

山上景色幽雅、古迹荟萃。

原有延寿塔、栖云楼、安乐窝、锦亭峰、石钟楼、澜谷桥、浴仙盆、云根洞、九霄岩、石眼泉、烟霞石、弥陀石、香炉石、涅盘石、棋盘石、马蹄石、百丈石、狮子迹、仙人迹、仙灶、石门、石屏、龙潭、象径等廿四景。

龙海市卓岐瑞成休闲农庄:农庄位于省级精品村、著名侨乡——卓岐村,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西与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和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相接,北与厦 门特区仅一水之隔。

农庄融合了东南亚艺术建筑风格,错落有致,独具特色;主建筑楼室内采用价格不菲的汉白玉原材料,气势宏伟;庄内配备标准套房,设有幽静典雅的茶座、咖啡屋等休闲场所,在此小憩,心旷神怡;入庄漫步,举目远眺,近山远水皆佳景,令人流连忘返。

5. 太武城在漳州哪里

0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庆

0_0 安庆 蚌埠 巢湖 池州 滁州 阜阳 合肥 淮北 淮南 黄山 六安 马鞍山 宿州 铜陵 芜湖 宣城 亳州

0_0_0 安庆市 怀宁县 潜山县 宿松县 太湖县 桐城市 望江县 岳西县 枞阳县

0_0_1 蚌埠市 固镇县 怀远县 五河县

0_0_2 巢湖市 含山县 和县 庐江县 无为县

0_0_3 池州市 东至县 青阳县 石台县

0_0_4 滁州市 定远县 凤阳县 来安县 明光市 全椒县 天长市

0_0_5 阜南县 阜阳市 界首市 临泉县 太和县 颖上县

0_0_6 长丰县 肥东县 肥西县

0_0_7 淮北市 濉溪县

0_0_8 凤台县 淮南市

0_0_9 黄山市 祁门县 休宁县 歙县 黟县

0_0_10 霍邱县 霍山县 金寨县 六安市 寿县 舒城县

0_0_11 当涂县 马鞍山市

0_0_12 灵璧县 宿州市 萧县 泗县 砀山县

0_0_13 铜陵市 铜陵县

0_0_14 繁昌县 南陵县 芜湖市 芜湖县

0_0_15 广德县 绩溪县 郎溪县 宁国市 宣城市 泾县 旌德县

0_0_16 利辛县 蒙城县 涡阳县 亳州市

0_1 北京

0_1_0 北京市 密云县 延庆县

0_2 福州 龙岩 南平 宁德 莆田 泉州 三明 厦门 漳州

0_2_0 长乐市 福清市 福州市 连江县 罗源县 闽侯县 闽清县 平潭县 永泰县

0_2_1 长汀县 连城县 龙岩市 上杭县 武平县 永定县 漳平市

0_2_2 光泽县 建阳市 建瓯市 南平市 浦城县 邵武市 顺昌县 松溪县 武夷山市 政和县

0_2_3 福安市 福鼎市 古田县 宁德市 屏南县 寿宁县 霞浦县 周宁县 柘荣县

0_2_4 莆田市 仙游县

0_2_5 安溪县 德化县 惠安县 金门县 晋江市 南安市 泉州市 石狮市 永春县

0_2_6 大田县 建宁县 将乐县 明溪县 宁化县 清流县 三明市 沙县 泰宁县 永安市 尤溪县

0_2_7 厦门市

0_2_8 长泰县 东山县 华安县 龙海市 南靖县 平和县 云霄县 漳浦县 漳州市 诏安县

0_3 白银 定西 甘南藏族自治州 嘉峪关 金昌 酒泉 兰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 陇南 平凉 庆阳 天水 武威 张掖

0_3_0 白银市 会宁县 景泰县 靖远县

0_3_1 定西县 临洮县 陇西县 通渭县 渭源县 漳县 岷县

0_3_2 迭部县 合作市 临潭县 碌曲县 玛曲县 夏河县 舟曲县 卓尼县

0_3_3 嘉峪关市

0_3_4 金昌市 永昌县

0_3_5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安西县 敦煌市 金塔县 酒泉市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玉门市

0_3_6 皋兰县 兰州市 永登县 榆中县

0_3_7 东乡族自治县 广河县 和政县 康乐县 临夏市 临夏县 永靖县

0_3_8 成县 徽县 康县 礼县 两当县 文县 武都县 西和县 宕昌县

0_3_9 崇信县 华亭县 静宁县 灵台县 平凉市 庄浪县 泾川县

0_3_10 合水县 华池县 环县 宁县 庆城县 庆阳市 镇原县 正宁 县

0_3_11 甘谷县 秦安县 清水县 天水市 武山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0_3_12 古浪县 民勤县 天祝藏族自治县 武威市

0_3_13 高台县 临泽县 民乐县 山丹县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张掖市

0_4 潮州 东莞 佛山 广州 河源 惠州 江门 揭阳 茂名 梅州 清远 汕头 汕尾 韶关 深圳 阳江 云浮 湛江 肇庆 中山 珠海

0_4_0 潮安县 潮州市 饶平县

0_4_1 东莞市

0_4_2 佛山市

0_4_3 从化市 广州市 增城市

0_4_4 东源县 和平县 河源市 连平县 龙川县 紫金县

0_4_5 博罗县 惠东县 惠阳市 惠州市 龙门县

0_4_6 恩平市 鹤山市 江门市 开平市 台山市

0_4_7 惠来县 揭东县 揭西县 揭阳市 普宁市

0_4_8 电白县 高州市 化州市 茂名市 信宜市

0_4_9 大埔县 丰顺县 蕉岭县 梅县 梅州市 平远县 五华县 兴宁市

0_4_10 佛冈县 连南瑶族自治县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连州市 清新县 清远市 阳山县 英德市

0_4_11 潮阳市 澄海市 南澳县 汕头市

0_4_12 海丰县 陆丰市 陆河县 汕尾市

0_4_13 乐昌市 南雄市 曲江县 仁化县 乳源瑶族自治县 韶关市 始兴县 翁源县 新丰县

0_4_14 深圳市

0_4_15 阳春市 阳东县 阳江市 阳西县

0_4_16 罗定市 新兴县 郁南县 云安县 云浮市

0_4_17 雷州市 廉江市 遂溪县 吴川市 徐闻县 湛江市

0_4_18 德庆县 封开县 高要市 广宁县 怀集县 四会市 肇庆市

0_4_19 中山市

0_4_20 珠海市

0_5 百色 北海 崇左 防城港 桂林 贵港 河池 贺州 来宾 柳州 南宁 钦州 梧州 玉林

0_5_0 百色市 德保县 靖西县 乐业县 凌云县 隆林各族自治县 那坡县 平果县 田东县 田林县 田阳县 西林县

0_5_1 北海市 合浦县

0_5_2 崇左市 大新县 扶绥县 龙州县 宁明县 凭祥市 天等县

0_5_3 东兴市 防城港市 上思县

0_5_4 恭城瑶族自治县 灌阳县 桂林市 荔浦县 临桂县 灵川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 平乐县 全州县 兴安县 阳朔县 永福县 资源县

0_5_5 桂平市 贵港市 平南县

0_5_6 巴马瑶族自治县 大化瑶族自治县 东兰县 都安瑶族自治县 凤山县 河池市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罗城仡佬族自治县 南丹县 天峨县 宜州市

0_5_7 富川瑶族自治县 贺州市 昭平县 钟山县

0_5_8 合山市 金秀瑶族自治县 来宾市 武宣县 象州县 忻城县

0_5_9 柳城县 柳江县 柳州市 鹿寨县 融安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

0_5_10 宾阳县 横县 隆安县 马山县 南宁市 上林县 武鸣县 邕宁县

0_5_11 灵山县 浦北县 钦州市

0_5_12 苍梧县 蒙山县 藤县 梧州市 岑溪市

0_5_13 北流市 博白县 陆川县 容县 兴业县 玉林市

0_6 安顺 毕节 贵阳 六盘水 铜仁 遵义

0_6_0 安顺市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平坝县 普定县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0_6_1 毕节市 大方县 赫章县 金沙县 纳雍县 黔西县 织金县

0_6_2 贵阳市 开阳县 清镇市 息烽县 修文县

0_6_3 六盘水市 六枝特区 盘县 水城县

0_6_4 从江县 丹寨县 黄平县 剑河县 锦屏县 凯里市 雷山县 黎平县 麻江县 三穗县 施秉县 台江县 天柱县 镇远县 岑巩县 榕江县

0_6_5 长顺县 都匀市 独山县 福泉市 贵定县 惠水县 荔波县 龙里县 罗甸县 平塘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 瓮安县

0_6_6 安龙县 册亨县 普安县 晴隆县 望谟县 兴仁县 兴义市 贞丰县

0_6_7 德江县 江口县 石阡县 思南县 松桃苗族自治县 铜仁市 万山特区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玉屏侗族自治县

0_6_8 赤水市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凤冈县 仁怀市 绥阳县 桐梓县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习水县 余庆县 正安县 遵义市 遵义县 湄潭县

0_7 白沙黎 自治县 昌江黎族自治县 澄迈县 定安县 东方 海口 乐东黎族自治县 临高县 陵水黎族自治县 琼海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三亚 屯昌县 万宁 文昌 五指山 儋州

0_7_0 白沙黎族自治县

0_7_1

0_7_2 昌江黎族自治县

0_7_3 澄迈县

0_7_4 定安县

0_7_5 东方市

0_7_6 海口市

0_7_7 乐东黎族自治县

0_7_8 临高县

0_7_9 陵水黎族自治县

0_7_10 琼海市

0_7_11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0_7_12 三亚市

0_7_13 屯昌县

0_7_14 万宁市

0_7_15 文昌市

0_7_16 五指山市

0_7_17 儋州市

0_8 保定 沧州 承德 邯郸 衡水 廊坊 秦皇岛 石家庄 唐山 邢台 张家口

0_8_0 安国市 安新县 保定市 博野县 定兴县 定州市 阜平县 高碑店市 高阳县 满城县 清苑县 曲阳县 容城县 顺平县 唐县 望都县 雄县 徐水县 易县 涞水县 涞源县 涿州市 蠡县

0_8_1 泊头市 沧县 沧州市 东光县 海兴县 河间市 黄骅市 孟村回族自治县 南皮县 青县 任丘市 肃宁县 吴桥县 献县 盐山县

0_8_2 承德市 承德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隆化县 滦平县 平泉县 兴隆县

0_8_3 成安县 磁县 大名县 肥乡县 馆陶县 广平县 邯郸市 邯郸县 鸡泽县 临漳县 邱县 曲周县 涉县 魏县 武安市 永年县

0_8_4 安平县 阜城县 故城县 衡水市 冀州市 景县 饶阳县 深州市 武强县 武邑县 枣强县

0_8_5 霸州市 大厂回族自治县 大城县 固安县 廊坊市 三河市 文安县 香河县 永清县

0_8_6 昌黎县 抚宁县 卢龙县 秦皇岛市 青龙满族自治县

0_8_7 高邑县 晋州市 井陉县 灵寿县 鹿泉市 平山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 无极县 辛集市 新乐市 行唐县 元氏县 赞皇县 赵县 正定县 藁城市 栾城县

0_8_8 乐亭县 滦南县 滦县 迁安市 迁西县 唐海县 唐山市 玉田县 遵化市

0_8_9 柏乡县 广宗县 巨鹿县 临城县 临西县 隆尧县 南宫市 南和县 内丘县 宁晋县 平乡县 清河县 任县 沙河市 威县 新河县 邢台市 邢台县

0_8_10 赤城县 崇礼县 沽源县 怀安县 怀来县 康保县 尚义县 万全县 蔚县 宣化县 阳原县 张北县 张家口市 涿鹿县

0_9 安阳 鹤壁 济源 焦作 开封 洛阳 南阳 平顶山 三门峡 商丘 新乡 信阳 许昌 郑州 周口 驻马店 漯河 濮阳

0_9_0 安阳市 安阳县 滑县 林州市 内黄县 汤阴县

0_9_1 鹤壁市 浚县 淇县

0_9_2 济源市

0_9_3 博爱县 焦作市 孟州市 沁阳市 温县 武陟县 修武县

0_9_4 开封市 开封县 兰考县 通许县 尉氏县 杞县

0_9_5 洛宁县 洛阳市 孟津县 汝阳县 新安县 伊川县 宜阳县 偃师市 嵩县 栾川县

0_9_6 邓州市 方城县 南阳市 南召县 内乡县 社旗县 唐河县 桐柏县 西峡县 新野县 镇平县 淅川县

0_9_7 宝丰县 鲁山县 平顶山市 汝州市 舞钢市 叶县 郏县

0_9_8 灵宝市 卢氏县 三门峡市 陕县 义马市 渑池县

0_9_9 民权县 宁陵县 商丘市 夏邑县 永城市 虞城县 柘城县 睢县

0_9_10 长垣县 封丘县 辉县市 获嘉县 卫辉市 新乡市 新乡县 延津县 原阳县

0_9_11 固始县 光山县 淮滨县 罗山县 商城县 息县 新县 信阳市 潢川县

0_9_12 长葛市 襄城县 许昌市 许昌县 禹州市 鄢陵县

0_9_13 登封市 巩义市 新密市 新郑市 郑州市 中牟县 荥阳市

0_9_14 郸城县 扶沟县 淮阳县 鹿邑县 商水县 沈丘县 太康县 西华县 项城市 周口市

0_9_15 泌阳县 平舆县 确山县 汝南县 上蔡县 遂平县 西平县 新蔡县 正阳县 驻马店市

0_9_16 临颍县 舞阳县 郾城县 漯河市

0_9_17 范县 南乐县 清丰县 台前县 濮阳市 濮阳县

0_10 大庆 大兴安岭 哈尔滨 鹤岗 黑河 鸡西 佳木斯 牡丹江 七台河 齐齐哈尔 双 山 绥化 伊春

0_10_0 大庆市 林甸县 肇源县 肇州县

0_10_1 呼玛县 漠河县 塔河县

0_10_2 阿城市 巴彦县 宾县 方正县 哈尔滨市 呼兰县 木兰县 尚志市 双城市 通河县 五常市 延寿县 依兰县

0_10_3 鹤岗市 萝北县 绥滨县

0_10_4 北安市 黑河市 嫩江县 孙吴县 五大连池市 逊克县

0_10_5 虎林市 鸡东县 鸡西市 密山市

0_10_6 抚远县 富锦市 佳木斯市 汤原县 同江市 桦川县 桦南县

0_10_7 东宁县 海林市 林口县 牡丹江市 穆棱市 宁安市 绥芬河市

0_10_8 勃利县 七台河市

0_10_9 拜泉县 富裕县 甘南县 克东县 克山县 龙江县 齐齐哈尔市 泰来县 依安县 讷河市

0_10_10 宝清县 集贤县 饶河县 双鸭山市 友谊县

0_10_11 安达市 海伦市 兰西县 明水县 青冈县 庆安县 绥化市 绥棱县 望奎县 肇东市

0_10_12 嘉荫县 铁力市 伊春市

0_11 鄂州 黄冈 黄石 荆门 荆州 潜江 神农架林区 十堰 随州 天门 武汉 仙桃 咸宁 襄樊 孝感 宜昌

0_11_0 鄂州市

0_11_1 巴东县 恩施市 鹤峰县 建始县 来凤县 利川市 咸丰县 宣恩县

0_11_2 红安县 黄冈市 黄梅县 罗田县 麻城市 团风县 武穴市 英山县 蕲春县 浠水县

0_11_3 大冶市 黄石市 阳新县

0_11_4 荆门市 京山县 沙洋县 钟祥市

0_11_5 公安县 洪湖市 监利县 江陵县 荆州市 石首市 松滋市

0_11_6 潜江市

0_11_7 神农架林区

0_11_8 丹江口市 房县 十堰市 郧西县 郧县 竹山县 竹溪县

0_11_9 广水市 随州市

0_11_10 天门市

0_11_11 武汉市

0_11_12 仙桃市

0_11_13 赤壁市 崇阳县 嘉鱼县 通城县 通山县 咸宁市

0_11_14 保康县 谷城县 老河口市 南漳县 襄樊市 宜城市 枣阳市

0_11_15 安陆市 大悟县 汉川市 孝昌县 孝感市 应城市 云梦县

0_11_16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当阳市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兴山县 宜昌市 宜都市 远安县 枝江市 秭归县

0_12 常德 长沙 郴州 衡阳 怀化 娄底 邵阳 湘潭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益阳 永州 岳阳 张家界 株洲

0_12_0 安乡县 常德市 汉寿县 津市市 临澧县 石门县 桃源县 澧县

0_12_1 长沙市 长沙县 宁乡县 望城县 浏阳市

0_12_2 安仁县 郴州市 桂东县 桂阳县 嘉禾县 临武县 汝城县 宜章县 永兴县 资兴市

0_12_3 常宁市 衡东县 衡南县 衡山县 衡阳市 衡阳县 祁东县 耒阳市

0_12_4 辰溪县 洪江市 怀化市 会同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麻阳苗族自治县 通道侗族自治县 新晃侗族自治县 中方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 沅陵县 溆浦县

0_12_5 冷水江市 涟源市 娄底市 双峰县 新化县

0_12_6 城步苗族自治县 洞口县 隆回县 邵东县 邵阳市 邵阳县 绥宁县 武冈市 新宁县 新邵县

0_12_7 韶山市 湘潭市 湘潭县 湘乡市

0_12_8 保靖县 凤凰县 古丈县 花垣县 吉首市 龙山县 永顺县 泸溪县

0_12_9 安化县 南县 桃江县 益阳市 沅江市

0_12_10 道县 东安县 江华瑶族自治县 江永县 蓝山县 宁远县 祁阳县 双牌县 新田县 永州市

0_12_11 华容县 临湘市 平江县 湘阴县 岳阳市 岳阳县 汨罗市

0_12_12 慈利县 桑植县 张家界市

0_12_13 茶陵县 炎陵县 株洲市 株洲县 攸县 醴陵市

0_13 白城 白山 长春 吉林 辽源 四平 松原 通化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0_13_0 白城市 大安市 通榆县 镇赉县 洮南市

0_13_1 白山市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抚松县 江源县 靖宇县 临江市

0_13_2 长春市 德惠市 九台市 农安县 榆树市

0_13_3 吉林市 磐石市 舒兰市 永吉县 桦甸市 蛟河市

0_13_4 东丰县 东辽县 辽源市

0_13_5 公主岭市 梨树县 双辽市 四平市 伊通满族自治县

0_13_6 长岭县 扶余县 安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松原市

0_13_7 辉南县 集安市 柳河县 梅河口市 通化市 通化县

0_13_8 安图县 敦化市 和龙市 龙井市 图们市 汪清县 延吉市 珲春市

0_14 常州 淮安 连云港 南京 南通 苏州 宿迁 泰州 无锡 徐州 盐城 扬州 镇江

0_14_0 常州市 金坛市 溧阳市

0_14_1 洪泽县 淮安市 金湖县 涟水县 盱眙县

0_14_2 东海县 赣榆县 灌南县 灌云县 连云港市

0_14_3 高淳县 南京市 溧水县

0_14_4 海安县 海门市 南通市 启东市 如东县 如皋市 通州市

0_14_5 常熟市 昆山市 苏州市 太仓市 吴江市 张家港市

0_14_6 宿迁市 宿豫县 沭阳县 泗洪县 泗阳县

0_14_7 姜堰市 靖江市 泰兴市 泰州市 兴化市

0_14_8 江阴市 无锡市 宜兴市

0_14_9 丰县 沛县 铜山县 新沂市 徐州市 邳州市 睢宁县

0_14_10 滨海县 大丰市 东台市 阜宁县 建湖县 射阳县 响水县 盐城市 盐都县

0_14_11 宝应县 高邮市 江都市 扬州市 仪征市

0_14_12 丹阳市 句容市 扬中市 镇江市

0_15 抚州 赣州 吉安 景德镇 九江 南昌 萍乡 上饶 新余 宜春 鹰潭

0_15_0 崇仁县 东乡县 抚州市 广昌县 金溪县 乐安县 黎川县 南城县 南丰县 宜黄县 资溪县

0_15_1 安远县 崇义县 大余县 定南县 赣县 赣州市 会昌县 龙南县 南康市 宁都县 全南县 瑞金市 上犹县 石城县 信丰县 兴国县 寻乌县 于都县

0_15_2 安福县 吉安市 吉安县 吉水县 井冈山市 遂川县 泰和县 万安县 峡江县 新干县 永丰县 永新县

0_15_3 浮梁县 景德镇市 乐平市

0_15_4 德安县 都昌县 湖口县 九江市 九江县 彭泽县 瑞昌市 武宁县 星子县 修水县 永修县

0_15_5 安义县 进贤县 南昌市 南昌县 新建县

0_15_6 莲花县 芦溪县 萍乡市 上栗县

0_15_7 波阳县 德兴市 广丰县 横峰县 铅山县 上饶市 上饶县 万年县 余干县 玉山县 弋阳县 婺源县

0_15_8 分宜县 新余市

0_15_9 丰城市 奉新县 高安市 靖安县 上高县 铜鼓县 万载县 宜春市 宜丰县 樟树市

0_15_10 贵溪市 鹰潭市 余江县

0_16 鞍山 本溪 朝阳 大连 丹东 抚顺 阜新 葫芦岛 锦州 辽阳 盘锦 沈阳 铁岭 营口

0_16_0 鞍山市 海城市 台安县 岫岩满族自治县

0_16_1 本溪满族自治县 本溪市 桓仁满族自治县

0_16_2 北票市 朝阳市 朝阳县 建平县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凌源市

0_16_3 长海县 大连市 普兰店市 瓦房店市 庄河市

0_16_4 丹东市 东港市 凤城市 宽甸满族自治县

0_16_5 抚顺市 抚顺县 清原满族自治县 新宾满族自治县

0_16_6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阜新市 彰武县

0_16_7 葫芦岛市 建昌县 绥中县 兴城市

0_16_8 北宁市 黑山县 锦州市 凌海市 义县

0_16_9 灯塔市 辽阳市 辽阳县

0_16_10 大洼县 盘锦市 盘山县

0_16_11 法库县 康平县 辽中县 沈阳市 新民市

0_16_12 昌图县 调兵山市 开原市 铁岭市 铁岭县 西丰县

0_16_13 大石桥市 盖州市 营口市

0_17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盟 包头 赤峰 鄂尔多斯 呼和浩特 呼伦贝尔 通辽 乌海 乌兰察布盟 锡林郭勒盟 兴安盟

0_17_0 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左旗 额济纳旗

0_17_1 杭锦后旗 临河市 乌拉特后旗 乌拉特前旗 乌拉特中旗 五原县 磴口县

0_17_2 包头市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固阳县 土默特右旗

0_17_3 阿鲁科尔沁旗 敖汉旗 巴林右旗 巴林左旗 赤峰市 喀喇沁旗 克什克腾旗 林西县 宁城县 翁牛特旗

0_17_4 达拉特旗 鄂尔多斯市 鄂托克旗 鄂托克前旗 杭锦旗 乌审旗 伊金霍洛旗 准格尔旗

0_17_5 和林格尔县 呼和浩特市 清水河县 土默特左旗 托克托县 武川县

0_17_6 阿荣旗 陈巴尔 旗 额尔古纳市 鄂伦春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 根河市 呼伦贝尔市 满洲里市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新巴尔虎右旗 新巴尔虎左旗 牙克石市 扎兰屯市

0_17_7 霍林郭勒市 开鲁县 科尔沁左翼后旗 科尔沁左翼中旗 库伦旗 奈曼旗 通辽市 扎鲁特旗

0_17_8 乌海市

0_17_9 察哈尔右翼后旗 察哈尔右翼前旗 察哈尔右翼中旗 丰镇市 化德县 集宁市 凉城县 商都县 四子王旗 兴和县 卓资县

0_17_10 阿巴嘎旗 东乌珠穆沁旗 多伦县 二连浩特市 苏尼特右旗 苏尼特左旗 太仆寺旗 西乌珠穆沁旗 锡林浩特市 镶黄旗 正蓝旗 正镶白旗

0_17_11 阿尔山市 科尔沁右翼前旗 科尔沁右翼中旗 突泉县 乌兰浩特市 扎赉特旗

0_18 固原 石嘴山 吴忠 银川

0_18_0 固原市 海原县 隆德县 彭阳县 西吉县 泾源县

0_18_1 惠农县 平罗县 石嘴山市 陶乐县

0_18_2 青铜峡市 同心县 吴忠市 盐池县 中宁县 中卫县

0_18_3 贺兰县 灵武市 银川市 永宁县

0_19 果洛藏族自治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东 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 西宁 玉树藏族自治州

0_19_0 班玛县 达日县 甘德县 久治县 玛多县 玛沁县

0_19_1 刚察县 海晏县 门源回族自治县 祁连县

0_19_2 互助土族自治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 乐都县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平安县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0_19_3 共和县 贵德县 贵南县 同德县 兴海县

0_19_4 德令哈市 都兰县 格尔木市 天峻县 乌兰县

0_19_5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尖扎县 同仁县 泽库县

0_19_6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西宁市 湟源县 湟中县

0_19_7 称多县 囊谦县 曲麻莱县 玉树县 杂多县 治多县

0_20 滨州 德州 东营 菏泽 济南 济宁 莱芜 聊城 临沂 青岛 日照 泰安 威海 潍坊 烟台 枣庄 淄博

0_20_0 滨州市 博兴县 惠民县 无棣县 阳信县 沾化县 邹平县

0_20_1 德州市 乐陵市 临邑县 陵县 宁津县 平原县 齐河县 庆云县 武城县 夏津县 禹城市

0_20_2 东营市 广饶县 垦利县 利津县

0_20_3 曹县 成武县 单县 定陶县 东明县 菏泽市 巨野县 郓城县 鄄城县

0_20_4 济南市 济阳县 平阴县 商河县 章丘市

0_20_5 济宁市 嘉祥县 金乡县 梁山县 曲阜市 微山县 鱼台县 邹城市 兖州市 汶上县 泗水县

0_20_6 莱芜市

0_20_7 东阿县 高唐县 冠县 聊城市 临清市 阳谷县 茌平县 莘县

0_20_8 苍山县 费县 临沂市 临沭县 蒙阴县 平邑县 沂南县 沂水县 郯城县 莒南县

0_20_9 即墨市 胶南市 胶州市 莱西市 平度市 青岛市

0_20_10 日照市 五莲县 莒县

0_20_11 东平县 肥城市 宁阳县 泰安市 新泰市

0_20_12 荣成市 乳山市 威海市 文登市

0_20_13 安丘市 昌乐县 昌邑市 高密市 临朐县 青州市 寿光市 潍坊市 诸城市

0_20_14 长岛县 海阳市 莱阳市 莱州市 龙口市 蓬莱市 栖霞市 烟台市 招远市

0_20_15 枣庄市 滕州市

0_20_16 高青县 桓台县 沂源县 淄博市

0_21 长治 大同 晋城 晋中 临汾 吕梁 朔州 太原 忻州 阳泉 运城

0_21_0 长治市 长治县 长子县 壶关县 黎城县 潞城市 平顺县 沁县 沁源县 屯留县 武乡县 襄垣县

0_21_1 大同市 大同县 广灵县 浑源县 灵丘县 天镇县 阳高县 左云县

0_21_2 高平市 晋城市 陵川县 沁水县 阳城县 泽州县

0_21_3 和顺县 介休市 晋中市 灵石县 平遥县 祁县 寿阳县 太谷县 昔阳县 榆社县 左权县

0_21_4 安泽县 大宁县 汾西县 浮山县 古县 洪洞县 侯马市 霍州市 吉县 临汾市 蒲县 曲沃县 襄汾县 乡宁县 翼城县 永和县 隰县

0_21_5 方山县 汾阳市 交城县 交口县 离石市 临县 柳林县 石楼县 文水县 孝义市 兴县 阳县 岚县

0_21_6 怀仁县 山阴县 朔州市 应县 右玉县

0_21_7 古交市 娄烦县 清徐县 太原市 阳曲县

0_21_8 保德县 代县 定襄县 繁峙县 河曲县 静乐县 宁武县 偏关县 神池县 五台县 五寨县 忻州市 原平市 岢岚县

0_21_9 平定县 阳泉市 盂县

0_21_10 河津市 临猗县 平陆县 万荣县 闻喜县 夏县 新绛县 永济市 垣曲县 运城市 芮城县 绛县 稷山县

0_22 安康 宝鸡 汉中 商洛 铜川 渭南 西安 咸阳 延安 榆林

0_22_0 安康市 白河县 汉阴县 宁陕县 平利县 石泉县 旬阳县 镇坪县 紫阳县 岚皋县

0_22_1 宝鸡市 宝鸡县 凤县 凤翔县 扶风县 陇县 眉县 千阳县 太白县 岐山县 麟游县

0_22_2 城固县 佛坪县 汉中市 留坝县 略阳县 勉县 南郑县 宁强县 西乡县 洋县 镇巴县

0_22_3 丹凤县 洛南县 山阳县 商洛市 商南县 镇安县 柞水县

0_22_4 铜川市 宜君县

0_22_5 白水县 澄城县 大荔县 富平县 韩城市 合阳县 华县 华阴市 蒲城县 渭南市 潼关县

0_22_6 高陵县 户县 蓝田县 西安市 周至县

0_22_7 彬县 长武县 淳化县 礼泉县 乾县 三原县 武功县 咸阳市 兴平市 旬邑县 永寿县 泾阳县

0_22_8 安塞县 富县 甘泉县 黄陵县 黄龙县 洛川县 吴旗县 延安市 延长县 延川县 宜川县 志丹县 子长县

0_22_9 定边县 府谷县 横山县 佳县 靖边县 米脂县 清涧县 神木县 绥德县 吴堡县 榆林市 子洲县

0_23 上海

0_23_0 崇明县 上海市

0_24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巴中 成都 达州 德阳 甘孜藏族自治州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彝族自治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泸州

0_24_0 阿坝县 黑水县 红原县 金川县 九寨沟县 理县 马尔康县 茂县 壤塘县 若尔盖县 松潘县 小金县 汶川县

0_24_1 巴中市 南江县 平昌县 通江县

0_24_2 成都市 崇州市 自己数吧

6. 漳州南太武山风景区路线图

2021年普照寺开放时间8点~17点。漳州普照寺位于龙海县港尾镇,通往牛头山古火山口的路上,坐落在南太武山脚下,面向大海与厦门岛相望,与全国其它寺院建筑风格相比,却大相径庭,别具一格,它摒弃了传统寺庙燕尾飞檐黄瓦红墙的建筑特点,而成为全国唯一的具有中西合璧现代建筑风格的寺庙。

7. 漳州市南太武庙

闽南人是福佬民系的一个支系族群,他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台湾大部分地区及广东潮汕、雷州地区、海南岛。他们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

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相当的复杂分为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台湾话、潮汕话、雷州话及海南话。其中只有说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和台湾话的居民能沟通。而说潮汕话、雷州话及海南话的居民,彼此之间完全不能通话。

闽南 - 文化渊源

文化交融形成传统

闽南

古城泉州有一种建筑叫“骑楼建筑”。至今包括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路、改扩建后的涂门街、东街等街巷仍保留这样的建筑格局。除了外观上的红瓦大坡屋顶、燕尾脊以及清水砖或出砖入石的外墙面具有显著的闽南古建筑特色外,这种骑楼建筑正是源自于泉州华人华侨侨居地的南洋,并成了泉州传统地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建筑外,泉州还有“南音”、“南戏”、“南管”,被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引以为“乡音”。广义的“南管”指中国南方语系的音乐。但在今天台湾所保存的南管戏,即专指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梨园戏”,它正是经由泉州流传到厦门、台湾以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至今,在台湾、香港、澳门和泉籍华 聚居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都有南音社团组织。

近年来,泉州每年元宵节期间都要举办“‘海丝’(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今年已是第五届。文化节以侨乡特有的南洋文化特色吸引了海内外宾朋,许多侨胞特意赶来享用“文化大餐”,领略了“仓官影里三洲路,涨海潮中万国商”的侨乡盛景。在游行的花灯、彩车中,不少东南亚侨胞献演的节目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泉州与东南亚地区在民间信仰上也有诸多相通之处,妈祖、关帝、保生大帝、开漳王等,其中尤以妈祖信仰为盛。宋元时期产生的妈祖信仰通过数次移民在海峡两岸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妈祖信仰圈,泉州天后宫妈祖宫庙香火旺盛,每年都有大批东南亚的侨胞前来进香。从福建传播至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妈祖宫庙就有数百座。

文化交流升华两岸情缘

闽南

漳州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现有台湾人口中,祖籍漳州的约占40%;漳州现有台胞4100多人、台属14万人。漳州自古就与台湾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年来,漳州市以此为基础积极深入开展与台湾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有效地增进两岸民众的认同感。

据介绍,漳州自明清时期至少有98个姓氏迁移到台湾,他们对台湾的开发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翻开史料,赴台的漳州名人数不胜数:海澄人颜思齐拉开了台湾大规模开发的序幕,被尊称为“开台王”;漳浦人蓝鼎元提出了许多有效治理台湾的策略措施,是历史上涉台文献最多的学者,被称为“筹台宗匠”;角美人林平侯为开发台北平原做出贡献,他热心台湾公益事业,成为台北著名的“板桥林家”;此外还有“台湾美术开山祖”的诏安人谢琯樵,为抗击外来侵略、满门忠烈的平和“雾峰林家”以及文学大师林语堂等。

几百年来,漳州人片帆渡海,筚路蓝缕,不仅为台湾的开发与发展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同时也把闽南文化和民间信仰带到台湾并广为传播。现在台湾与漳州有一样的社会生活实际:一样的民居、一样的饮食、一样的风俗、一样的闽南话。

闽南

陈元光是唐代开发漳州的重要人物,对漳州建府、传播中原文化起到重大影响,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目前台湾的开漳圣王陈元光庙已超过300座。中华台商服务总会会长廖正豪先生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把‘开漳圣王’奉为保护神。”

借助丰富的对台资源,近年来漳州市以打造“开漳圣王文化”品牌为龙头,带动云霄和漳浦威惠庙、龙海白礁慈济宫、芗城武庙、孔庙、南山寺、东山关帝庙、平和三平寺等宫庙,着力做大漳州对台民间信仰交流平台,使之成为加深漳台民众亲情的一条重要精神纽带。2005年11月15日,漳州古武庙关帝神像及镇庙文物——关公大刀在“漳州武庙宗教交流团”一行6人的护送下应邀赴台湾展出。此后,这尊神像进行环岛巡视,备受尊敬,香火旺盛,全岛有100多座宫庙迎请恭奉。当地媒体称,这次帝君巡台盛况空前,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最难割舍的是亲情。漳州加大“开漳圣王”等文化的研究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广大台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如今每年都有数万台胞回漳寻根谒祖,或续修家谱。

闽南 - 习俗

许多研究华人文化的海外学者,在经过探索和思考之后,往往把自己关注的目光最终移向闽文化,其中闽南文化的注目度相当高。在日本学术界,但凡研究中华文化、汉文化、海外华人华侨等诸问题的学者,在从事台湾、香港研究之后,当学术氛围 许他们进入这里时,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把自己的关注点转向闽南文化研究。

普渡

闽南

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内,人们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妈、在大门口祭普渡公两项内容。现在旧历十五祭祖先,旧历七月里以“铺境”为单位逐日轮流做普渡。据老人们的记忆,36个铺轮流做普渡是清末才开始的。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的XP是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boyi”,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PSh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

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式现有三种:

1、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2、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3、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闽南嫁妆

闽南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 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称奇。而且还分为一担一担的好几担!

第一担是装吃的礼品。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条、冰糖、茶叶等组成,当地称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还有农村自制的甜粿、发粿之类,称为“压房粿”,有建家立业、成立房头之意。以上这些东西要用两只竹篮装上,系上红布条或红纸条送到厅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贵子。另外,还得准备肉、面、糯米甜饭、香烟、酒等食品。

第二担是装衣服的皮箱。穿的东西会比较简单,现在除了新娘随身的衣服外,已不带很多的服装。但如果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当时有俗称:“尼龙袜要四双,四件衬衫的确良……”的唱词呢!可见当时棉布紧张时新娘对服装数量的要求。现在,虽然对衣服的数量不大讲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备了古色古香的红袄、红裙、蓝布长衫、白黄身(白、黄布做成,男女各两套),以备以后父母做寿拜堂及百岁年老时用,以此来体现男女双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

闽南

第三担在嫁妆的礼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备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红烛数对,香数把,鞭炮数串,红包数包(称为“房头礼”),还有年糕点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数量都要二、四、十二等双数,以图吉利。然后放进两只做工考究的红篮里,当地称为“红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有送保家灯(煤油灯)到男方家的习俗,为添丁发财之意。

用的东西最多,大到彩电冰箱、摩托车,小到针线盒,真是无所不有。较传统有“三盒”之称。即一要首饰盒,里面放着父母陪嫁的金银首饰细软等贵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妆盒,里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镜子、红丝带等八件东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针线盒,里面有剪刀、红尺子、针线等缝补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艺好,勤快之意。

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称“红脚桶”),枕头枕巾,MAO巾牙刷,口杯茶具,脸盆等日常用品样样齐全,这就是闽南嫁妆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过,时至今日,有不少的习俗已为现代的婚娶习惯所取代了。

闽南 - 闽南话

闽南

但由于闽南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承下来,其影响实为深远,其他受影响之地也通行闽南语,也是有着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他们也同属闽南根源,我们即可称其为泛闽南。以下介绍通行闽南语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中国汉朝末年的三国时代,中原发生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然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永嘉之祸”,由于晋室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3世纪时北方的口语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泉州语”亦于此时渐渐形成。

闽南语有很多音节是普通话里没有的。所以无法用普通话的字来为闽南话注音,要学习闽南话就要学习闽南话的注音方法。这就像我们学习普通话要先学习汉语拼音一样。下面的网页是台湾的发音,和大陆差别非常小,用鼠标点击该音节就会有发音。

闽南话的声调在不同县市区别很大。目前比较占优势的是厦门话的声调。台湾岛上大部分人的闽南话的声调也与厦门话一致。闽南话共有8个声调,依次叫做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我们平时一 按这个顺序,分别叫做第1声、第2声、……、第8声。

唐代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平乱,进而屯垦漳州,带来了7世纪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纪时,王潮兄弟又带军队入闽平黄巢之乱,也带入了当时的中古音。从以上的两批移民,所带来的北方口语,经过一番演变就形成了所谓的“漳州语”的基础。

闽南语在台湾的传播与河洛话的形成

闽南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著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湾),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闽南语。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而且还跟台湾原住民(大多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进了汉人与台湾各原住民族在血缘以及语言上的融合。

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闽南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和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泉州南安,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陈永华,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台湾的闽南语,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数的。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闽南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南语为绝对优势。雍干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变,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一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可以从现在的河洛话中找到日语影响的痕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战后国共发生内战,国民党政府战败,带著大批军队和难民“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运动,在其影响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语料。

闽南话又称河洛话

闽南

一、河洛话原本是商朝时的官话,商传至纣王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灭,留在河洛一带的商民上阶层者被迫迁至洛邑当奴工,营建新都成周,下阶层者被分配至卫、鲁、齐国当农奴,在东方尚存的几支顽强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商业,而居东南沿海者则形成越族后裔,河洛语之口音即源于商代读书音源自古代汉语,故河洛语应称为「商汉语」或「古汉语」此种语言乃最具汉人本色之语言。

二、闽南语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这是因为西晋时中原一带的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为避战乱南下,在无名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这样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并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在闽 南人移民台湾后,把闽南话带到台湾。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原先说河洛话的地方早已不说河洛话了。

闽南 - 闽南方言

闽南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江苏、浙江的温州,台州等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人。

闽南 - 饮食文化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会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近年来,不少外来饮食不断进驻泉州,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

漳州饮食

闽南

1、蚝仔煎

介绍:蚝仔煎也叫海蛎煎,是漳州人非常喜欢的海味。道地的海蛎煎要用未在水中浸泡的“珠蚝”做原料,洗净后加入鸡蛋、肉丝、淀粉、蒜白,调以味精、细盐、白酒等,搅匀放入热锅,两面煎透,起锅后放入酱料和香菜,鲜香无比。

闽南

2、咸肉粽

介绍:它选用上等糯米,配上虾仁、香菇、鸡蛋和猪五花肉,调入五香粉等到作料,用洗净的竹叶扎好,放入锅中煮烂。吃时解开竹叶,调以沙茶酱或辣酱,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闽南

3、手抓面

介绍:手抓面是漳州特有的地方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它是将黄油面条煮熟后摊成巴掌大的圆形装盘,浇上甜面酱、蒜茸酱、杂醋酱(用生姜、葱头剁碎加醋和番茄酱调拌而成)、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芥末酱,最后再加上油炸豆腐干丝,卷起来用手抓着吃。甜中带酸,令人脾胃大开,这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闽南风味的冷盘,颇负名气。

泉州饮食

闽南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实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为正餐的补充。还有点心,但各时期、各阶层有所不同。以永春县为例,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官“三餐三点”(早点、午点和晚点),十层“三餐二点”(早点和晚点),庶民农忙时才多加“一点”(午点),穷人三餐难顾,不敢有点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泉州人的 食结构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为大米、番薯(也称地瓜)、大麦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内地县,是以大米为主,而在惠安、晋江、南安等沿海县,则以番薯、大麦为主。主食的制作方法有干饭、稀饭两种,以三餐皆稀为常,或一干两稀(中午或晚上为干饭),或两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为干饭)。泉州人还有个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鲜、肉类等副食品直接与大米煮成咸饭(如高丽菜饭、红膏母蟳饭、肉饭等)和咸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鸭仔粥等),吃起来颇有地方风味。关于泉州人的主食原料,这里还应就番薯多说几句。

闽南

番薯除了作为三餐的主食,以及制作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风味小吃外,还成为维系家乡和境外、海外游子的精神纽带。家乡的亲友出境、出国探亲,所带的礼品中就有番薯粉等。华侨回乡来,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汤。泉州侨乡的人民甚至认为,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地生长着的番薯,哺育了他们旅居在境外、海外的乡亲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与性格,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迅速成长。而一旦事业有成后,当他们回想起以前家乡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汤的艰苦日子,又会激发起爱国爱乡之情,踊跃支援桑梓建设。想不到番薯这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丰的内化内涵。泉州城乡一般民众,旧时俭朴,粗食淡饭,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价的新鲜蔬菜、豆制品等,鱼、肉、禽、蛋,往往要逢年过节才难得一尝,清道光《晋江县志》曾记载明代万历进士杨廷相讲他“为诸生时,岁惟大麦及萝卜菜熟时一饱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谚有“死死六工尺,豆干、菜脯、(虫字旁一个宅)(即海蜇)”和“日日酱瓜豆豉,终年不知肉味”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结构已以细粮为主,面食品也进入正餐。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浆、麦乳精、营养麦片等饮料,配以面包、油条或糕点为早餐。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饮食日渐讲究营养化和口味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时合家到饭店酒家进餐,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闽南 - 旅游

漳州三平寺

闽南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乡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由义中大师创建于一千一百多年前。总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塔殿等组成後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历尽沧桑,屡毁屡建,今天展现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规模,是清代重建的。义中大师,在闽南一带和海外乡亲中称为“三平祖师公”,祖籍陕西咸阳高陵县人。

这座千年古刹俗称“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後高,群山环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盛暑时节,南风跃过林海竹涛,轻轻地吹来,令人顿觉凉快。

土楼

闽南

福建土楼,以其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观。永定、南靖和华安的土楼已闻名遐迩,但闽南一带各式各样的土楼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注意。闽南的土楼民居,是人类建筑文化的宏篇杰作,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南靖土楼,是南靖劳动人民艰辛的汗水与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规模、结构、工艺、功能、令多少现代的建筑专家学者吧为观止;它的建筑风格、民情风俗、文化内涵,使社会学家慨叹。

南靖县共有土楼15000多座,其中较为特色三层以上的圆形古土楼有386座、方型古士楼有1751座。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椭圆形、五凤形、半月形、曲尺形、交椅形、围裙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马蹄形等,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气度不凡。

闽南

一座土楼就是一件神奇的建筑精品;一座土楼就是一方浓缩的民俗文化;一座土楼就是一域民众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历史见证。

“土堡式”民居:在安溪县感德镇芦地村有一座200多年前的“土堡式”古民居,其建筑风格与土楼相似。土堡原为吴姓人氏的居家。墙基2米多高,是用大石块砌成的,四周墙壁坚硬无比,易守难攻,这种设计也是用于防御土匪。

巽来庄土楼:巽来庄土楼始建于清代,坐落在永春县五里街镇仰贤村。相传是清朝永春有名的林姓盐官所建,在其周围还建有古厝10幢,分别为其10个儿子所有,是永春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巽来庄土楼,外方内圆,外围是高7米的城墙,是为防御土匪、强盗而建,围墙内是较为典型的闽南风格建筑,闽北与闽南的建筑风格在此融合。

小小“枪楼”:现在,闽南乡下仍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各式小土楼。有的在古厝的一侧,叫“枪楼”,或独立一座,或与下落相连,都是为防御土匪、强盗而建的。人们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竹片)建成单屋,有小窗子作为望口,还有斜的枪孔。

Hash:4fe8dba557f9ef915eafd7b6bbafb8f1f8992ae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