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西安元宵节灯会地点及时间-门票多少钱

导读:2021西安元宵节灯会地点及时间-门票多少钱 一、2021西安元宵节灯会地点及时间-门票多少钱 二、去开封旅游的指南 三、2012北京元宵节正月十六(2月7号)都哪里还可以看花灯? 四、开封市比较好的旅游路线? 五、为什么元宵节又叫灯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吗?

一、2021西安元宵节灯会地点及时间-门票多少钱

西安城墙元宵灯会 “潮”玩花灯领略科技魅力 大唐芙蓉园新春大潮会 大唐不夜城创意花灯 昆明池・七夕公园水上花灯会 西安城墙元宵灯会大家有没有买门票去看呢?今年西安的灯会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最有名的还是西安城墙的灯会,大家可以直接购买门票前往,但是门票分为两种,时间不同门票价格不同哟。

西安城墙元宵灯会 赏灯时间:2021年2月4日――3月14日

门票价格:

平日票价格:60元/人

使用时间:2021年2月4日至2月11日,2021年2月28日至3月14日

指定日票价格:100元/人

使用时间:2021年2月12日至2月27日

五大灯区展现传统年味

今年的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以“华灯璀璨中国年・和合与共最长安”为主题,通过不同的灯区灯组进行展示。

锦绣长安灯区

长安锦绣逢盛世,灯火萦绕碧天霞。石榴花开诉说长安繁华,祥龙与瑞狮勾勒出八百里秦川的美好祈愿,组组华灯交相辉映,奏响盛世风采。

福佑中华区

春风送暖,爆竹声声,远道而来的朋友将美好的祝福书写在祈福条上,在悠悠古城墙放飞梦想,愿来年幸福安康。

盛世华章区

悠悠千载史,浓浓华夏情。上元灯火点缀着诗画世界,艺术瑰宝凝聚着时代匠心。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灿若繁星,在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

时代风尚区

岁月赋予了每个生命新的姿态,时代召唤着新的浪潮翻涌向前,让我们伴随着梦想与希望,奏响新时代的赞歌,迎接新时代的曙光。

童趣世界区

孩子们的梦想里总是填满美味的冰淇淋和陪伴自己长大的萌宠,可爱的城墙小武士带着儿时的我们穿越神奇的秦岭,品味城墙味道,一同走进梦幻的童话世界。

“潮”玩花灯领略科技魅力 移步换景的花灯绚丽多彩,点缀着千年城墙,今年的西安城墙花灯中的还有“高科技”新玩法等你来解锁。

“行走麒麟”灯组

触摸麒麟左蹄外侧时,TA的眼睛、尾巴、脚等部位会变为红色还会吐出“祥瑞之气”哦!

瓮城投影活动

站到相机大约3米远时,挥动双臂,此时影像通过互动采集设备,传递至投影火柴人身上,捕捉到的舞动画面将在城墙上即刻展示。

“盛世华章”灯区

对着“游龙”前的夜明珠,呐喊出新年的祝福,“游龙”及“夜明珠”随声音大小变换色彩,“游龙”也随之呼应,发出苏醒般的龙吟声!

“五色神牛”灯组

触摸牛尾机关,牛身即呈现五彩效果,同时井台及底座也发出光效,牛鼻喷雾且欢快地“哞哞”叫,轻触井台水声潺潺烟雾缭绕,配合蓝色水漾光效画面,摸完金牛辞旧去,来年财运翻一翻!

大唐芙蓉园新春大潮会 穿越芙蓉桥的《龙凤呈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鼓乐为原型的《西安鼓乐》,寓意“顺利发财”的《大唐风华》,还有“万狮如意,生生不息”等创意花灯,2021大唐芙蓉园新春大潮会等你来!

开放时间:9:00―21:00,每晚18:30花灯点亮。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新区芙蓉西路99号

门票价格:

2月11日――3月14日需要购票

指定日票

价格:原价¥100元/人,温情价¥80元/人

2021年2月11日―2021年2月28日(即除夕至正月十七),全天均可入园。

平日票

价格:原价¥60元/人,温情价¥50元/人

2021年3月1日―2021年3月14日(即正月十八至二月初二),全天均可入园。

大唐不夜城创意 花灯 2021新春即将到来之际,大唐不夜城上新众多创意满满的花灯,游客可在街区免费观赏。“牛气冲天”、“高山流水”、“全运花开”等创意花灯组,等你来打卡。

门票价格:免费

昆明池・七夕公园水上花灯会 大红灯笼高高挂,浓浓年味正当时。昆明池・七夕公园洋溢着节日的氛围,湖面之上,一组组色彩亮丽、造型精美、构思巧妙、寓意吉祥的花灯在绚丽绽放,漫步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赏灯时间:2021年2月4日至2月26日

活动地点:西安昆明池・七夕公园

门票价格:免费,需预约

二、去开封旅游的指南

去开封旅游的指南

  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有“七朝都会”之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随我了解一下开封旅游的注意事项吧。

   开封旅游穿衣指南:

  春(3-5月):毛衣1-2件、棉毛衫、裤1-2套、外套1-2件、长裤。

  夏(6-8月):长袖衬衫、夏衣。

  秋(9-11月):毛衣1-2件、衬衫1-2件、棉毛裤1-2条、外套、长裤。

  冬(12-2月):毛衣2-3件、棉毛裤2条、棉衣1件、手套、围巾、毛裤。

  开封旅游必备物品:

  证件:出游时要随身带备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学生证等,以备不时之需。

  衣物:

  春秋:毛衣、棉毛衫、外套、长裤。

  夏:长袖衬衫、夏衣。

  冬:毛衣、棉毛裤、棉衣、毛裤,做好保暖措施,携带手套、围巾。

  药品:游客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携带常用感冒药、消炎药、肠胃药、晕车药、创可贴等。

  现金、银行卡:出游时财物要分开放,注意保管。

  其它物品:常用的生活用品,手机、相机、mp3等您可能需要携带的电子设备,记得带好充电器、电池以及足够的存储卡。

   开封旅游的最佳时间:

  开封旅游的最佳时间是在9月-10月,尤其10月中下旬,开封的菊花都已盛开,这是游览开封的最好季节,而且天气温和,降水量适中,也是观赏菊花的最好时间。另外开封还有数千年历史的元宵节会和民间斗鸡比赛,也非常值得观赏。

   开封旅游风俗禁忌:

  菊花花会

  主要展点:有清明上河园、龙亭、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等几处,所展出的菊花品种多达100余种。花会期间还将开展各种经贸活动。( 2012年起菊花花会主会场在清明上河园)

  时间:约在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

  元宵灯会

  元宵灯会从宋代至今已延续千年。灯会上的花灯种类繁多、设计新奇,为古城的上元夜色增光添彩。现在又新增添了用新型材料制成的花灯,融入了大量现代科技,在色彩和造型上都有很大的突破,观赏性很强。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

  斗鸡

  斗鸡是开封人喜爱的一项民间传统博戏活动。斗鸡比赛勇猛激烈,精彩有趣。斗鸡的`选择、饲养、调教、训练都有一套严格、科学的方法,极富乐趣。近年来,开封饲养斗鸡的居民逐年增多,开封斗鸡协会每逢旅游文化节日都要举行斗鸡比赛,引得中外宾客竞相观看,场面十分热闹。比赛多选择在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和相国寺内。

  盘鼓

  过春节,逢节庆,打盘鼓,是开封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开封盘鼓节奏性强,套路多变,气势恢宏,深受广大市民和中外游人的喜爱。目前,开封有盘鼓队30余支,每逢元旦、春节、国庆和文化节、菊花花会、庙会都要举行盘鼓表演和比赛 。那隆隆的盘鼓声,豪放的击鼓英姿,促人精神振奋。开封盘鼓队曾赴日本、香港表演,广受赞誉。

  鸟市

  养鸟是七朝古都开封的一大风俗。追溯汴京鸟市的历史,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到了清代,开封的养鸟达到鼎盛时期。近年来在汴京公园西侧自发形成的汴京鸟市,是开封一个独特的景观。

;

三、2012北京元宵节正月十六(2月7号)都哪里还可以看花灯?

你好北京目前有2个地方的灯会比较全面,它们是

灯会一:

2012第三届前门上元灯会

时间:正月十五(2月6日)前后

地点:前门大街

特色:重现明清“上元灯会”,历史记载,元宵节古时亦称“上元节”,前门一带自明清时期就盛行举办上元灯会,留下乾隆皇帝每逢此日奉母观灯、大行孝道、与民同乐的历史传说。

灯会二:

“飞翔的兵马俑灯笼”三里屯国际灯会

时间:2月3日-7日

地点:三里屯SOHO广场

特色:三里屯酒吧街是北京夜生活最“繁华”的娱乐街之一,是居住北京地区的老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到夜色阑珊,这里灯红酒绿,人流熙攘,流光溢彩映衬着都市繁华。元宵之夜,这里的灯会将与国际和时尚结合。正月十五为重点活动时间,三里屯SOHO广场上空悬浮着100个神采各异、五颜六色的飞翔“兵马俑”。

历年举办过灯会的地方还有,北海公园,中山公园,朝阳公园,如有兴趣不妨驱车一游

你好网友!关于这个问题,要看你准备怎么去玩吧,我建议你上京都玩乐网查找一下吧,好多好多这方面的资料可以参考参考,非常详细资料信息,还有很多的会员点评信息,北京这个季节,可以去滑雪或泡温泉,滑雪的话,云居滑雪场,雪世界滑雪场,如果去泡温泉的话,龙熙温泉度假酒店,雪雅小庄温泉乡村酒店,富莱宫温泉山庄,金龙建国温泉酒店,如果是带小孩或家人去玩,我建议你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潭公园,玩一玩吧,喜欢郊游的话,比如上颐和园,天安门广场,银山塔林,巴克公社,喜欢唱歌的话,我建议你上比如大歌星量贩KTV,歌友汇KTV,娱京红量贩式KTV,世纪金柜量贩KTV,要是喜欢泡吧的话,上比如LUSH,义气烤肉餐吧,后海酒吧美食街,SUZIE WONG,如果想要休闲一下的话,上比如康骏会馆,敦敏灸堂,北派修脚,东方贵足等

北京著名的文化街三里屯推出了特色的赏灯主题活动,“飞翔的兵马俑灯笼”三里屯国际灯会作为节日期间的活动亮点,将为首都市民在三里屯SOHO广场上空悬浮展示100个神采各异、五颜六色的飞翔“兵马俑”。

时间:2月3日-7日

前门大栅栏

四、开封市比较好的旅游路线?

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有“七朝都会”之称,是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就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素有“国际都会”之称。

各个朝代的更迭交替给开封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开封的仿古建筑群风格鲜明多样,宋、元、明、清、民初各个时期特色齐备,除原有的龙亭、铁塔、相国寺等古迹外,新建的宋都御街古朴典雅,再现了北宋京城的风貌。

开封旅游景点大全

1

清明上河园位于河南省开封城西北隅,东与龙亭风景区毗邻,是以宋代张择端的名《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乐园。

2

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 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3

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养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

4

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从地面到大殿有72级台阶。台阶中间是雕有云龙图案的石阶。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壮观。龙亭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道旁有两个东西对峙的湖,东为潘湖,西为杨湖。

5

开封包公祠位于开封城西南碧水环抱的包公湖畔,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包拯在北宋时期曾任开封府尹,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执法如山,其功德为后人世代传颂。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东侧为灵石苑,由石雕、水榭构成,典雅别致。

6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公园内,以它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是开封的标志。铁塔建于北宋皇v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

7

中国翰园位于七朝古都开封市区西北部,龙亭公园西侧,占地100亩,是中国首家、也是最大的一座民办碑林。中国翰园设立十大碑廊,刻碑3700多块,是一座集诗、书、画、印之精华的大型文化宝库和中国文化名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8

繁塔是开封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位于古城开封东南古繁台。建于北宋开宝七年(九七四)。原名兴慈塔。

9

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

10

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是为再现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 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据史记载:北宋的东京城富丽堂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街道就是御街了。

11

开封万岁山森林度假区地处古城开封北门外西部,南含古城墙,北临东京大道,占地600多亩。这里丘陵起伏,树木参天,是人们理想的休闲度假区。

12

山陕甘会馆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第一家”的中山王徐达府的遗址上聚资修建,成为旅汴同乡聚会的场所。

13

禹王台公园位于开封东南隅,占地400余亩。园内原有一土台,风景幽雅,绿树成荫。相传春秋时,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故后人称此台为“吹台”。

14

延庆观,原名重阳观,是为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诘而兴建的。金末重阳观已毁。元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全真教徒受丘处机遗命,重修重阳观,历时近三十年,规模宏伟,殿宇壮丽,元帝赐名“大朝元万寿宫”元末又毁于兵火,仅存斋堂一座。明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更名延庆观。

15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县城西南部。200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117家重点镇,全国100家小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开发试点镇。200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17家重点镇中的9个一类镇之一。境内有朱仙镇岳飞庙这一景点。

16

陈桥驿,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陈桥驿现存有房屋四座,当年系战马或驿马的老槐树一棵,历经 千年,树已枯死,当地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化学处理,以免风化折断。目前,陈桥驿已被河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

开封清真寺是犹太人定居中国后建立的唯一有遗址可寻的犹太教清真寺。北宋时期,当时的首都东京居住着来宋朝经商的犹太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建立了这座清真寺。清真寺于19世纪中期毁弃。幸亏法籍神甫孟正庆曾为该寺绘了两张图,一为寺的全景,一为寺的内观,使这个在开封存在约700年之久的犹太教清真寺的面貌得以保存下来。

END

开封民俗活动

1

1 盘鼓: 过春节,逢节庆,打盘鼓,是开封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开封盘鼓节奏性强,套路多变,气势恢宏,深受广大市民和中外游人的喜爱。目前,开封有盘鼓队30余支,每逢元旦、春节、国庆和文化节、菊花花会、庙会都要举行盘鼓表演和比赛。那隆隆的盘鼓声,豪放的击鼓英姿,促人精神振奋。开封盘鼓队曾赴日本、香港表演,广受赞誉。

2

2 斗鸡:是开封人喜爱的一项民间传统博戏活动。斗鸡比赛勇猛激烈,精彩有趣。斗鸡的选择、饲养、调教、训练都有一套严格、科学的方法,极富乐趣。近年来,开封饲养斗鸡的居民逐年增多,开封斗鸡协会每逢旅游文化节日都要举行斗鸡比赛,引得中外宾客竞相观看,场面十分热闹。

3

花会。约在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花会主要展点:有龙亭、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等几处,所展出的菊花品种多达100余种。花会期间还将开展各种经贸活动。

4

元宵灯会。灯会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元宵灯会从宋代至今已延续千年。灯会上的花灯种类繁多、设计新奇,为古城的上元夜色增光添彩。现在又新增添了用新型材料制成的花灯,融入了大量现代科技,在色彩和造型上都有很大的突破,观赏性很强。

到开封之后下高铁游旅游专线9号10号巴士,车票有两种单程的是5元一卡通是10元,一卡通是当天可以不限次数在沿线的各景区、景点和市中心间随意换乘,那代售各景点门票!凭身份证还可以办理60元一张的“旅游年卡”,凭卡在开封旅游就可以一卡玩遍各景点了(温馨提示:不包含清明上河园、包公府两个景点

作为开封人,我应该告诉你开封没有什么有名的老店,来开封就是景点看看,晚上吃夜市。包公祠、开封府、大相国寺、延庆观这四个地方近,2天够了;龙亭、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天波杨府、铁塔离得近,全转下来起码3天;禹王台和繁塔近,1天够了;晚上吃夜市不要去武夷夜市、鼓楼和丁角街,外地人容易被宰,建议去宋门、西郊商场、学院门,价格比较不错,味道也好;白天可以去黄家老店吃小笼包、稻香居或是邢家吃锅贴、东大寺门吃回民食品,那里的烧鸡、桶子鸡、牛肉、板肚等做的很好,早晨在那里喝羊肉汤、牛肉汤是不错的。住的话商务宾馆很多,汉庭、锦江、7天有很多,你可以在网上订好。

五、为什么元宵节又叫灯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吗?

元宵节话元宵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呢?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或灯节,这是一个吃汤圆赏灯的节日,据民间风俗史书上记载,元宵始于隋朝末年,相传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炀帝扬广为粉饰太平,炫耀民富国强,下令在洛阳城里搭起座座高台戏棚,调来全国各路高手戏班,从十五之夜开始,夜夜花灯高招,歌舞生平,弦歌不绝。一时间,看灯的,听戏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的个洛阳城沸沸腾腾起来。据说,这时有个小吃店铺的老板别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馅做成 子,然后一煮,又饱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欢迎。因为古时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称夜晚为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北方叫元宵,在南方呢习惯叫汤圆。还有呢元宵是这样滚出来的,而汤圆是一个个手工包出来的。

汤圆是用糯米细面,再配以白糖等各种馅,通过洒水工艺滚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北方习惯称之为元宵,而南方则称之为汤圆,它最大的区别是南方汤圆是逐一手工作成的,馅料是软的,而北方元宵馅料预先制好,晾干并切成小四方块,然后置于机器中滚上面粉即成。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细粉馅精。

还有啊这元宵的吃法也是有讲究的,煮:一次不要太多,水要多放些,因为天冷元宵的温度低,放多了不易开锅,浸泡时间一长面粉就会脱落,造成混汤,水开后再点两次冷水,有两三分钟就能起锅了,煮好的元宵应是蓬松如棉絮状。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是汤圆的别称。旧俗元宵节要吃汤圆,故称“吃元宵”。昔时民间在正月十五用糯米磨浆吸干成面,做成球形有馅食品煮吃,城镇居民多在市场购买。吃元宵习俗流传至今。

吃元宵,这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古时候人们把元宵这种食品叫汤圆、汤团或团子,只因在正月十五这天食用,所以便把这一天叫成了元宵节。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呢?因为元宵节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阴历年的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个“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们多取其意,要吃元宵。那为什么又有“闹元宵”之说呢?“闹”就是指热热闹闹地欢乐一天的意思。因为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一年中比较清闲的是“冬仨月”,元宵节过后,气温逐渐变暖,万物复苏,冬闲已经过去,就要备好耕作的事宜,不能稍有休闲了,所以元宵节这天欢乐一番,既是一种“放松式”的休闲活动,更是表现人们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用欢乐的笑声和喜庆的锣鼓声,在吉祥的气氛中,迎接丰收一年的来到。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 ,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元宵是灯节。在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灯节观灯的习惯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另外,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因为在上元节的晚上――元宵吃汤圆,人们也就习惯地把汤圆叫做“元宵”。

元宵佳节,北京的饮食、糕点铺,甚至连马路两边都设摊兜售汤圆,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人们是多么留恋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风俗呀!

汤圆又叫汤团、粉果,因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圆子。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写《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时大臣,平时整肃军政,励精图治。这首短诗里已经流露出他举碗盼望全国人民团聚的思念,连灶下生火的丫头都为大家煮食汤圆时浸沉在思念故乡那种深沉的情绪里感到诧异呢!吃汤圆,忆亲人,这个习惯就一直传到现在。元宵节话元宵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呢?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或灯节,这是一个吃汤圆赏灯的节日,据民间风俗史书上记载,元宵始于隋朝末年,相传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炀帝扬广为粉饰太平,炫耀民富国强,下令在洛阳城里搭起座座高台戏棚,调来全国各路高手戏班,从十五之夜开始,夜夜花灯高招,歌舞生平,弦歌不绝。一时间,看灯的,听戏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的个洛阳城沸沸腾腾起来。据说,这时有个小吃店铺的老板别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馅做成团子,然后一煮,又饱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欢迎。因为古时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称夜晚为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北方叫元宵,在南方呢习惯叫汤圆。还有呢元宵是这样滚出来的,而汤圆是一个个手工包出来的。

汤圆是用糯米细面,再配以白糖等各种馅,通过洒水工艺滚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北方习惯称之为元宵,而南方则称之为汤圆,它最大的区别是南方汤圆是逐一手工作成的,馅料是软的,而北方元宵馅料预先制好,晾干并切成小四方块,然后置于机器中滚上面粉即成。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细粉馅精。

还有啊这元宵的吃法也是有讲究的,煮:一次不要太多,水要多放些,因为天冷元宵的温度低,放多了不易开锅,浸泡时间一长面粉就会脱落,造成混汤,水开后再点两次冷水,有两三分钟就能起锅了,煮好的元宵应是蓬松如棉絮状。

元宵节话元宵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呢?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或灯节,这是一个吃汤圆赏灯的节日,据民间风俗史书上记载,元宵始于隋朝末年,相传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炀帝扬广为粉饰太平,炫耀民富国强,下令在洛阳城里搭起座座高台戏棚,调来全国各路高手戏班,从十五之夜开始,夜夜花灯高招,歌舞生平,弦歌不绝。一时间,看灯的,听戏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的个洛阳城沸沸腾腾起来。据说,这时有个小吃店铺的老板别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馅做成团子,然后一煮,又饱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欢迎。因为古时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称夜晚为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北方叫元宵,在南方呢习惯叫汤圆。还有呢元宵是这样滚出来的,而汤圆是一个个手工包出来的。

汤圆是用糯米细面,再配以白糖等各种馅,通过洒水工艺滚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北方习惯称 之为元宵,而南方则称之为汤圆,它最大的区别是南方汤圆是逐一手工作成的,馅料是软的,而北方元宵馅料预先制好,晾干并切成小四方块,然后置于机器中滚上面粉即成。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细粉馅精。

还有啊这元宵的吃法也是有讲究的,煮:一次不要太多,水要多放些,因为天冷元宵的温度低,放多了不易开锅,浸泡时间一长面粉就会脱落,造成混汤,水开后再点两次冷水,有两三分钟就能起锅了,煮好的元宵应是蓬松如棉絮状。

参考资料: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1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话灯联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骸疤煜氯置髟乱梗镏菔镄『炻ァ!本菟担肆夜钤绲牡屏4撕罄加腥苏嘈Х拢诖竺呕蛳匝鄣闹酉夤冶诘屏⒚诺屏唤鑫呀谠鎏砹私谌涨槿ぃ参偷频娜嗣窃黾恿诵郎偷哪谌荨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骸案呱蘸熘蛴吵ぬ欤粒馄搪亍!毙⊥⒂袼妓魇碧矫磐庖簧ㄅ谙欤偈绷煳颍栽骸暗偷慊ㄅ谡鸫蟮兀欤鲁逄臁!倍哉坦ふ煲挛薹欤俺泼疃浴

最为人津津乐 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骸白呗淼疲谱呗恚葡硗2健!蓖醢彩耍皇倍源鸩怀觯隳切闹小5搅司┏牵骺脊僖运娣缙姆苫⑵斐龆骸胺苫⑵欤旆苫炀砘⒉厣怼!蓖醢彩匆哉星琢Χ猿觯蝗∥俊9橄缏饭腔思遥胖盖琢晕奕硕猿觯阋灾骺脊俚某隽囟裕徽形煨觥R桓鼻珊隙粤钩删土送醢彩酱笙彩隆

楼主,新年快乐,百事可乐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元宵节又被称作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 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纪念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编辑本段]元宵节习俗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 。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而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元宵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每节中点燃蜡烛;有的地方不点蜡烛,而是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这种油捻燃烧力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前还有一人手举红色绸珠指挥龙舞。如广东阳江的《鲤鱼化龙》,灵活奇巧,善于变幻,舞龙手身着可开可合的鲤鱼皮,观众起先看到的是一条条戏水之鱼,可随着明快的乐曲突然一变,鱼儿成龙,然后一条口中喷火的鲤鱼跃过龙身,象征鲤鱼跳龙门之意。布龙也称彩龙,主要 白天表演,节中不燃蜡烛,所以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非凡雄伟,别有一功。舞龙时循势连贯表现巨龙盘旋欢腾,动作非常复杂。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二三华里。每条龙灯还伴有十番锣鼓,声闻十里,甚为壮观。在海外,至今仍有许多华人社团保留着耍龙灯的古老传统,常为当地节日赛会演出。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之所以叫灯节,因为观灯、“猜灯谜”(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

元宵节观灯的由来: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执佑《惹蟮梅鸱 ü槔矗朴《饶韧庸糠暾率澹谠萍把龇鹕崂遣畏鸬募樟汲健:好鞯畚撕胙锓鸱ǎ铝钫率逡乖诠泻退略骸叭嫉票矸稹薄4撕螅诺频南八拙陀稍粗辉诠⒅芯傩卸鞔矫窦洹<疵康秸率澹蘼凼孔寤故鞘穸家业疲窍缤ㄏ苹鸹曰汀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年)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各省元宵节的不同习俗 元宵节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习俗。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要赏花灯,猜灯谜所以就有灯节一说,至于吃汤有说法是元宵节起源于汉朝之说,民间流传着因周勃、陈平去除了吕室的势力,而日子刚好为正月十五日,汉文帝为纪念此日,往后每年到民间与民同乐,并并把此日订为元宵节,至汉武帝时、司马迁在太初历中把元宵节列为民间节日之一。盛于隋宋,有“宋时汤圆隋时灯”的说法。

Hash:b50821ae1cbcfcf78a7d4175b2e234b066767600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